查看原文
其他

【借鉴】自主择业,从某种意义上,我不是特别提倡

2018-01-09 凤鸣野夫 风戈

本文由“军转人生”授权发布


过完春节,部队又有一批同志将要脱下军装。想起七年前,我背着背囊,在单位里几个常委的注视下缓缓走出营区,下午的阳光洒在我背上,很暖。


听留在部队的战友们说,这几年自主择业渐渐流行起来。我这个人,虽然不爱关注时政,但是天生的敏感性还是让我忍不住啰嗦几句,算是过来人的一种叮嘱吧,老则老矣,说话的欲望变强了。


自主择业,就当前形势而言,应当是日趋多元的选择中不失为善的一种选择。为何?即使是营职满18年的同志,自主的话,也可以拿到七千多的月俸。在如今国家经济形势低迷,公务员待遇日趋阳光且并不理想的情况下,这个收入确实不错。


莫要说什么奉献,三四十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糊口才是硬道理。很多时候,理想都给现实让位了。


全国的公务员待遇如何,也不用我多说,大家起码对自己家乡和驻地的公务员待遇比较清楚。我不在此做详细分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前的大背景下,公务员的生活是忙碌的,很多基层一线公务员真的是五加二,白加黑。只想有一份稳定收入而又厌倦了忙碌生活的人,选择自主是很好的。


但是,选择了自主,也就意味着你慢慢地脱离了体制,脱离了原来的那个圈子,何去何从,还是应当慎重考虑。尤其是二线以上城市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我个人不建议自主择业。


1

一是这些地区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转业安置后收入绝不会比自主择业低,收入高于自主择业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同志说,自主后随便找个活干干,收入加起来也不会比转业安置差。当然,只要能够放下身段,不怕吃苦,即使去菜场租个摊位卖菜,收入也不会差的,问题是你做好准备了吗?


2

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自主择业之后,必然会慢慢远离体制这个圈子,十年乃至五年之后,你会发现,和那些体制内的战友已经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了。不是说体制内怎么好,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和熟人社会里,拥有体制内资源并且能够互相关心和帮助,还是很不一样的。北方有句老话,穷帮穷,富帮富,官面儿帮财主。这是无论到了什么社会,都通行的真理。

能够选择自主择业的战友,大部分都是四十左右的人了。不妨想想,在部队这么多年,练就了多少在社会这个汪洋大海中裸泳的能力。自主后,除了家庭基础比较雄厚,甚至家中有生意背景的人,或者本身管理能力和文字功底特别突出的,还真没有多少成功创业的典型。我一个战友,军校毕业后在野战军呆了十年,后来交流至人武部,利用在人武部的五六年,考出了律师资格证,自主后在长沙当了一名律师。个人觉得这样的结局还是不错。所以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别人行,你不一定行。别人不行,你不一定不行。


3

第三个原因,就比较隐晦了。我说一件事情,01年我当干部下连队,刚好本单位一名中校正营职技术干部自主择业,当时他的自主月收入是2400多,结合当时驻地的房价和物价,这个收入真心不错。自主后,他开了一个电器修理铺,每月也能挣个两三千,日子很滋润。但是这么多年了,他的自主收入增长实在有限,相对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国民收入的增加,他的心理落差是很大的,现在修电器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差,具体原因你们都懂。而国家很多政策和法规是一直在微调的,现在确保有一个体面的自主收入,不代表一直是这样。


心态好,到哪里都是好的。能力强,到哪里都有饭吃。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





精彩回顾

【真言】和现役军人说几句真心话

【表态】习主席在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军队!

【重发】2017年过去了,我丝毫不留恋它!

【感悟】离开谁,地球都照样转!

【感悟】阴晴只在一念间:一名女干部的转业感悟

【感悟】阳光打在脸上,很痛……

【故事】向谁看齐,对谁忠诚,一定要心中有数!

【真言】这荣誉,与梦遗一样!

【辣文】领导是一种什么动物

【互助】军转当年如何衔接发放地方的津补贴和奖金?

【模板】绝对靠谱的申论范文模板!实在不会写就背下来!

【感悟】被纳编了,有被纳妾的感觉!

【政策】关于做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通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