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尔泰:谁令骑马客京华

汉尊2 2019-06-10

高尔泰,美学家、画家、作家。1935年生于江苏高淳。早年就读于江苏师院美术系。1957年因发表美学论文《论美》而被打成右派,被送到夹边沟劳改。1962至1990年,分别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从事绘画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从事美学理论研究,兰州大学哲学系从事教学,四川师范大学任美学研究室主任。1993年出国,在海外从事绘画、写作,并在多所大学访学。现居美国拉斯维加斯。

1978年底,我初到北京时,已经四十三岁。

一年前,我还在酒泉五七干校劳动。半年前,刚“归口”到兰大哲学系。友人李泽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当副主任,主编《中国美学史》。组织了一个写作班子,邀我一同参加。我被“借调”到社科院,前后三年。

但我对不起他:三年间,没给美学史写一个字,却写了许多自己想写的文章。我说我骨鲠在喉,难得他表示理解。后来出书,还白挂了我一个虚名,白给了一份稿费。都是好意,我受之,都有愧。

与李的交往,始于五七年。那时全国围剿《论美》,我成了政治批判的靶子。李在《哲学研究》上发表《关于当前美学问题的争论》一文,从学术的角度,归纳了四种看法:

1.高尔泰的主观论;

2.蔡仪的客观论;

3.朱光潜的主客观统一论;

4.自己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论。

不同意我的看法,但说它值得重视。没抓辫子,没打棍子,没说主观就是唯心,唯心就是反动,很特殊。我给他写了个信,谢没落井下石,赞有学者风度。他回信说,这是最起码的。那时候,我们都年轻(我二十一,他二十六),“在山泉水清”。有过这么个茬儿,一直保持着好感。反右没再联系,“新时期”恢复了通信。

到北京,才第一次见到他,相识虽新有故情。说起敦煌,他示以长诗一首,开头是“快马轻车玉门关,万里风尘谈笑间”,是五七年去参观路上写的。那年我去酒泉劳教,走的是同一条路,也有几句东西给他看。末尾是“无限行程无限苦,最苦大漠寂寥中”。我说我这两句,和你那两句,象征着两种不同的命运。他笑说我是不了解情况,他命运只比我略好。后来的变化(所谓“告别革命”)是怎么来的,我不知道。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北京,到处是工地。特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在地东长安街建国门一带,直到永安里大北窑,脚手架林立,推土机起重机日夜轰鸣,大卡车往来穿梭卷起团团黄云,空气污浊,一股子烟尘的气味。

社科院是几栋三层楼房,据说原先叫海军大厦。已很老旧,有宽阔的楼梯和走廊。走廊两旁塞满了书架,堆放着一捆一捆一包一包的纸袋。没人动它,罩着一层灰。都是些陈年资料,有用没用,谁都不知道。留下的过道,狭窄而曲折。清洁工人的大拖把,游出一条发亮的淡绿色水磨地面。

哲学所美学室,在前一栋二楼走廊的尽头,里面住着矮个子韩玉涛。他年过四十无家,又没分到房子,住在办公室;烟瘾很大,满室云雾;患精神分裂症,每天吃药。我来所后,同他合住。室有大窗,下临小院。院内有枯树一株,残破桌椅若干。桌上枝影横斜,猫脚印如墨梅,浓淡疏密错落有致。

韩君健谈,言语不俗。国学基本功扎实,写稿子惯用毛笔,字极好。小楷铁画银钩,狂草雷奔电驰。依我看,胜似乃师(启功)。治书法美学,见解独到。发表在《美学》杂志上的文章,掷地有声。诗、词俱佳,虽亦歌功颂德,都铿锵可读。可惜当时没有抄下,现在记得全的,只一首了:

滔滔天下今谁是,大寨秋高,大庆秋高,大纛飘飘在九霄。金风烂漫红儿闹,亦有长矛,亦有羊毫,云外惊飞是大雕。

室内有办公桌八张,晚上我们各用四张,拼起来睡觉,早晨再还原。不还原也行。除了星期四上午的“政治学习”,各研究室一般都没人来。韩君失眠,深宵不寐,噗夫噗夫吧唧烟斗。有时用烟斗敲着桌子,问是谁派我来监视他的。说他没反党,没反社会主义,什么也不反。第二天早上,吃过药,又向我道歉,说那是病,请不要见怪。据说病人不知病中言行,可他记得。

去后第一次政治学习,是听副院长邓力群作报告。那口气,像小学教师上课。我至今记得其中的两句:“首长们为革命作了那么多的贡献,难道不应当照顾一下吗?”这是驳斥一种错误言论:社科院不是安置高干子弟的地方。当时很惊讶,因为听众不是儿童。别人都不在乎,习惯了。没人真的“学习”,讨论无非闲谈。骂特权,骂腐败,甚至骂毛,都没顾忌。我又很惊讶。因为“新时期”的这种宽松氛围,北京先有,外地还死气沉沉。而我,刚来自边远的省份。

我们的室主任齐一是个老干部,但很开明。他后来当了哲学所的党组书记,兼副所长。仍兼任美学室主任,常来美学室参加政治学习,同大家一起,笑骂时政。领导人如此,更使我目瞪口呆。总之初到那时,土包子我一愣一愣,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齐先生对我特好。常把我介绍给这个那个,说我是“传奇人物”、“难得的人才”。常带我到他家吃饭,给他的夫人和女儿夸我。亲自下厨炒菜,叫我尝尝这个尝尝那个,爱吃的叫多多的吃,不许客气。说苦了那么多年,该补一补了。

我感动莫名,对他披肝沥胆,无话不说。甚至告诉了他,我保存着二十多年来秘密写作的手稿。那是用很小的字,写在一些偶然得到的破纸片上的。为怕暴露,永远随身带着。他很吃惊,连声说带在身上太危险了。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建议我交给他的女儿小雨代为保管。小雨在首都博物馆美术室工作,读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说是非常喜欢。把它们分类整理,装在一本塑料相册里面。说这样方便阅读,也可避免损坏。她说她那里绝对安全,我可以一百个放心。

在当了二十多年的阶级敌人,陷落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有如身在敌国的俘虏之后,我感受着这一切,就像一个逃亡者穷年漂泊,来到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发现它竟然就是故乡。

历史似在拐弯,发出咔咔的声音。北京城里更响,如同五月的冰河。街头巷尾,层层叠叠大大小小张贴着各种字纸,有油印的,有手写的,也有铅印的。论政,说理,诉苦,申冤……五花八门。蒸发着腥热的人气和苦寒的地气。许多活埋已久但尚未死去的愤怒、悲哀和疑问,都怯生生破土而出,像积雪下面的草芽,像音调不定的号角。

特别是有些民办刊物,凄红骇绿,异俗殊音,更使我眼睛一亮一亮。一直以为群众是麻木的,比暴君更暴的。没想到铁钳子稍一放松,就一下子激射出那么多智能和灵气的光芒。

长安街上车水马龙,满城都是“受害人”。回城的知青从广阔天地带来各种荒谬体验,忙着谋生。上访者鸣冤叫屈,大都有一部血泪史。失宠的幕僚,站错队的干部,整人起家而仕途坎坷者,歌功颂德而未获宠幸的文人,甚至看风转舵一路顺风的官油子,也都跟在里头,大声控诉林彪、“四人帮”对自己的迫害。那半真半假的陈述,同样悲愤交加声泪俱下。

时代潮流如江河之浊,围绕着古老的宫墙,形成无数旋涡,发出金石般钝重的声响。而在宫墙的后面,拉起了两股互相对立的“党的理论队伍”:一股以毛著编委、《红旗》杂志那批人为主,叫凡是派;一股以理论工作务虚会那批人为主,叫解放派。两派斗争各有胜负。鼓儿咚咚地打,锣儿当当地敲,时不时爆出一些内幕,增添想象的空间。

受够了无声的中国,我觉得这一切嘈杂喧哗,就像节日的喜庆。

美学史组分配任务,我执笔绪论和秦以前的部分。毫无心情,总觉得此时此地离开当代,到象形文字和彩陶残片中去寻找古人审美观的蛛丝马迹,有点儿行尸走肉。迫不及待,忙于加工旧稿,写出《关于人的本质》、《异化及其历史考察》、《异化现象近观》三文近十万字,都憋了很多年了。写出来后才发现,要把手稿变成铅字,很难。那时可以随便说话,但公开发行的报刊,言路虽有所放宽,还是有个底线。

美学室斜对门,是院刊《未定稿》编辑部。主编林伟兼《人民日报》副总编,忧国忧民,以思想开放、正直勇敢著称。编辑谢韬兼《中国社会科学》的编辑,曾因胡风案坐过十几年牢。他们都喜欢《异化现象近观》,下决心打个擦边球。观察形势数月,终于在七九年秋天,给做了一些删节和“穿靴戴帽”之后,基本刊出。

《未定稿》虽是内部刊物,印数有一万多份,影响较大。采用此文不久,林伟就被撤职。刊物主编由院政治部主任李彦兼任,以示对思想阵地的重视。

毕竟是“新时期”,处理限在党内。我不是党员,没怎么追究。

齐先生传达胡乔木院长的号召,要向艾思奇同志学习,坚定不移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说胡乔木说了,谁要是能写出一本像《大众哲学》那样的读物,就会受到奖励。传达后,把我从美学史项目中调出来,同他本人合作,按照《大众哲学》的观点和体例,写一本知识性的、学科介绍性质的《大众美学》。计划十二万字,列入了八○年的所谓“重点科研项目”,并和出版社预签了合约。

为了我能不受干扰安心写作,安排我带足资料,到密云水库去写。那地方离城约两小时车程,环湖皆山。山都不高,满被新造的松林。哲学所在那里有两排单间平房,供内部项目使用,叫“科研接待站”。风景好,空气新鲜,鱼虾新鲜,还有伙食补助。但毕竟太远,不方便。除了夏天,平时没人去。我是八月去的,满满一车人,都兴致极好,各有诗。辩证法室的金吾仑先生是自然科学家,有句云:“小桥那边是大坝,大坝那边有路通。”饭桌上一念,阖座大笑。

印象最深的,是西方哲学史室主任王树人先生。他教一位脾气极大胆子极小的精神病人学游泳,那份细心耐心,那份善良仁慈,使我打心底感动。还有就是,两个从“广阔天地”回城不久,得到哲学所编制的高干子弟也来了。正在钓鱼时,被军人出身的所长孙耕夫撞见,朝他们吼道,你们怎么来了?!谁让你们来的?!知道影响有多坏吗?!回去!马上回去!两人收起钓竿,乖乖地走了。

天凉起来时,大家先后离去。到冬天,除了管理员、服务员、厨师各一人,和一只大狼狗,就只有我了。人少,三个人都不来上班,把伙房和库房的钥匙都交给我,让我自己管自己。我的伴儿就是那只狗。狗叫里达,胆子极小,是个温和的大家伙。湖那边有一村,名黑窝。几十户人家,我有时去坐坐聊聊,喝点儿大叶儿茶。村里的土狗,只里达一半大。汪汪一叫,里达就溜走了。我回去时,它怯生生地躲在路边的丛莽后面,耐心地等我。

每天,里达在炉边躺着,我在结满冰花的窗前,四百字一页的有格稿纸上,写那本合作的书。撇开艾思奇,沿着自己的思路,得心应手。过去尽受批判,名字人见人疑。几十年来记下了不少想法,积累了不少旧稿,以往见不得人,现在都用上了。有社科院哲学所的党组书记一同署名,等于护航,正可以扩大影响,幸何如之!

窗外没个人影,有时山风呼啸,有时大太阳晒得湖上的冰咔咔直响。我写得很努力也很顺利,神行纸上手不知,有一种快感。

甫写出前三章,齐先生来看我。看了稿子,说是不行。说你不喜欢艾思奇也别勉强,但是,起码要对社会负责,避免有争议的倾向性。我明白,这是指非马列观点。我说不出什么来。齐先生很体谅,叫我别着急。说著书立说,几易其稿是常有的事。这次不行,下一次就好了。

我虽人在社科院,人事关系还在兰州大学。齐先生说,他找了周扬(副院长),也找了刘冰(兰大党委书记),要求把我的关系转过来。他们都同意了,人事处也已经在办了。他说,这是个新的起点。写好这本书,也是为将来的发展创造条件。为了将来,现在花点儿时间是值得的。

这不用说,我都知道。但是三章稿子五万多字,我自己喜欢,现在不用了,要重写,写什么呢?没有内心的冲动,我会面对稿纸发呆,伸懒腰打呵欠,浑身难受。写信也是这样,怕应酬。即使是最好的朋友,最尊敬的师长,除非有事挂念,都不写信。十分抱歉,无法解释,失去许多珍贵友谊。个中心情,别人很难理解。在别人看来,能写那个,自然就能写这个。以齐先生的细心和体谅,他要不是这么看,也不会要我合作。我发现,即使是知心朋友,有时也无法沟通。

命运攸关,别无选择。日复一日,我按照“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一寸一寸地在格子上爬。伸着懒腰爬,打着呵欠爬,出去转上好半天回来再爬,如同锯自己的神经。

这期间齐先生来过多次,看了稿子很愉快,每次都说,行,就这样写。

有一次我为了调剂一下情绪,写了篇散文《在山中》(后在《北方文学》发表)。稿子放在桌上,出去散散心。回来时,他正在看。

我说,齐先生,来很久了吗?

他没回头,说,嗯,有点儿久。其声闷闷。

我说请指点,他说,好。仍未回头。

知道他不高兴,我解释说,写了玩玩的,累得慌,得换口气。

他笑了,回过身来,斜靠在椅背上,说,累了就休息休息,还种自留地,不是更累了吗?

我一听自留地三个字,火了。说,齐先生,写不想写的东西最累,你知道吗?

他面无表情须臾,又笑了,说我缺少幽默感,刚才是开玩笑的,干吗那么认真?我说对不起,我的神经都快断了。

他说那当然,没幽默感神经爱断,你小心些啦。

他带来了长白山葡萄酒、月盛斋酱牛肉和大量的消息。有中南海内幕,西单墙近况,有什么什么会议上谁谁谁的发言,我都爱听。他对专制的厌恶和对凡是派的轻蔑,我都欣赏。他对“在理论务虚会上大出风头的那几个人”不以为然,知道得也确实多,挨着个儿数说他们五七年以来整人发迹的历史,把他们以往发表的文章同他们现在的言论对照,使我不胜感慨……吃了喝了,同去游湖时,我们已芥蒂全无。

先生有股子亲和力,同黑窝的农民一见如故。他说黑窝风水极好,将来山上的树大起来,就更好了。说他在离休以后,要来这里做个房子,买一艘摩托汽艇,以便城里住腻了,可以来换换空气。

我说太棒了,朝湖得有个落地窗。

他说那当然,你来了,住多久都可以。

但他依然坚持,这本书要以马列为纲。

我咬紧牙,拼了命写。一年后,终于写到了预定的十二万字。

使劲地把圆珠笔甩向墙壁(吓得里达猛然站起),我长长、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伸直两腿,直挺挺往椅背上一靠,耷拉着脑袋和两臂,好半天没有动弹。

带着书稿回到北京时,城里的政治气氛已经大变。

书稿,交给了齐先生,请他任意修改,全权处理。

把高林从江苏接来,送到玉泉路十一学校插班。在学校附近的石槽村租了一间小屋,搬去和她同住。石槽村是被城市包围的农村,小到只有几家,周遭车走雷声。每天步行五六分钟,送高林到学校,然后搭地铁,到所里的资料室写作。把密云废稿三章,整理成三篇论文:《美学研究的中心是什么?》、《美是自由的象征》、《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期间,齐先生看完了书稿。说,基本上可以了。但文字太粗糙,需要加工润饰一遍。我怕再锯神经,坚请他任意修改。他说他没时间,我说我也没时间。他说给你时间,我说我的时间你怎么给。他晓以利害,我说他威胁,一下子闹僵了。一年的煎熬前功尽弃,朋友们无不骂我。

爬过了百里泥沼,临门只有一步,却硬是跨不过去。

三篇文章,先发表的是《美学研究的中心是什么?》,刊于八一年《哲学研究》月刊第四期,说美学研究的中心是美感经验。论题是在对别人的批判中展开,过后读之,颇悔刻薄。后来两次出论文集,都没收入。

但文章引起注意。《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哲学所编《中国哲学年鉴》“美学”条,将我提出此说写入。条稿送美学室征求意见,有人说,这个观点是李泽厚在《美学》季刊第四期《美学的对象和范围》一文中提出来的,应改高为李。条稿执笔人《国内哲学动态》编辑室主任潘家森(潘知水)拒绝修改,理由是高文发表时间早于李文半年。僵持不下,科研处折中,两个名字并列刊出。我后来才知道这事,觉得有点奇怪。以美感经验为中心,是主观论的必然。李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中心应是那决定美感的客观。忽持此说,不合逻辑。

《年鉴》是没人看的书,僵持不下,至于的吗?更奇怪的是,不久以后,李在《美育》杂志上公开宣称,中国的美学讨论从来没有过政治批判,只有他的、蔡仪的、朱光潜的“三种视点平等商榷”。

从朱光潜先生被迫反复检讨,“文革”小组把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封为黑帮祖师,到追问“为什么审美的鼻子伸向了德彪西”,美学领域一直是政治批判的重灾区。重中之重,是主观论。这段历史很近又为众所周知。我很困惑,以李泽厚的聪明,不至于想要改写它吧?但是不,紧接着,李在同台湾学者蒋勋的对话中,又重复了这同一说法:“美学领域从未有过政治批判。”并补充说,“50年代是三种观点,80年代还是三种观点。”十分明确。

我能死地生还,已很感激命运,心理状态离那种在乎历史定位,希冀被算数进去的境界,还很遥远。但我因“主观论”所受的一切,伤口尚未愈合。读到“没有政治批判”和“只有三种观点”两句,有一种两次被伤害的感觉。当时很强烈,不久就淡漠了。

1999年,台湾南华大学校长龚鹏程先生送给我一本他的新著《美学在台湾》。开卷就说,四九年以后“大陆的所谓美学”,只有马列主义和政治批判,除了翻译西方和整理历史,“全部一片空白”。我读之,已无感觉。

回想起北京三年,还是要感激命运。

若非齐先生,我无缘和小雨相逢。关系闹僵以后,齐先生要查我的秘密手稿,让小雨交给他。小雨拒绝,说她没看过。

那份惊险,回头后怕。

万万想不到,在这命运攸关的时刻,保护我的,竟会是一个弱小的女孩。

结果比预料的要好,只是被赶出北京。社科院许多朋友,特别是林伟、谢韬、卢玉诸位,曾致力于帮助我留在北京。但哲学所不转档案,谁也无法可想。档案被退回兰大,我只有回去。回去后给包遵信画了一幅敦煌壁画,感谢他的大力奔走。题目云“画壁曾思秉烛游”。

在北京三年,没玩过一次。临走以前,小雨带我和高林,到城外潭柘寺、十三陵、圆明园等处走了一遭,又到城市深处那些曲折胡同里搭满窝棚的四合院做客。接触到不少古老的方言和传统的民俗,倍感这个城市的土厚水深。每到一处,我的心就低声地说,我爱北京;这期间不少院校邀我讲演。提问踊跃掌声热烈。每到一处,我的心就低声地说,我爱北京。

高尔泰先生和夫人浦小雨近照

韩玉涛依旧住在美学室。纵横廿四史,静对十三经,烟雾深锁。1982年春天,一个风沙弥漫的黄昏,我去向他告别。他吧唧着他那个黑亮的乌木烟斗,在屋里走来走去很久。忽然把长发往脑后一甩,说,早就听说你要走了。

又走了一圈儿,说,走就走吧。“世味年来薄似纱”呀,“谁令骑马客京华”呀。说着打开抽屉,拿出一个封好了的信封给我,叫我到路上再拆开来看。里面是一首赠别的诗,他作的:

书生挟策成何事,飘摇万里度龙沙。

钢筋铁骨风云后,却与胡僧话落花。

最后一句,当时不可索解。我想,假如“胡”是指外国的话,那么,我后来来到美国,最初的一年半,就是在佛教宗师星云上人所提供的西来寺满地可精舍落脚的。后来搬到纽约上州,住在鹿野苑,依然沙门丛林。不知道是神秘的预言,抑或是因缘巧合?



高尔泰,一个年轻一代中国人不太熟悉的老人,以个人之躯几乎经历了建国以来所有集体苦难。1957年,他因《论美》爆得大名,划为右派,送夹边沟;1959年,被抽调画建国十年庆功油画,首次逃出死亡困境;此后辗转,“文革”中再度被打倒,80年代又入狱,90年代赴美,写成人生传记《寻找家园》。

这是一部担当之书。高尔泰用一本书书写一生,苍莽浑厚、精洁优美。他的文字是历史的真实回忆,更是对人性的深层揭示、对灵魂的深度挖掘。高尔泰用文字还原了许多琐碎小事和日常感觉,他在废墟上拾捡零落的碎片,细心擦洗、审视,慢慢地积攒、拼合,在时间缓缓的水纹中逐渐恢复其轮廓,丰富着大历史。高尔泰的故事把我们带回历史的迷雾中,和他一起目击了人的倾轧、屈服、扭曲和抗争,目击了生命的脆弱和复杂,目击了宏大事件中的精微细节……

高尔泰的文字就像古城墙上的石砖,一块块沉重、坚硬、沉默地砌在那里。那些痛彻心扉的记忆居然能在他笔下转化成平淡的话语。没有高屋建瓴式的空话,又不陷溺于个人的琐碎遭遇中。行文有情但不煽情,冷静而不冷酷。文字里看不到因侮辱和折磨所产生的幽怨、暴戾或故作洒脱,不呐喊、不发泄、不做作,不求一己之快。他的文字炉火纯青,朴实而细腻,融合了画家的直觉和哲学家的智慧。一种稀有的、似古君子的强健宽厚之风贯穿全书。

汉尊近期文章推荐:


高兴:怀念一个年代


史铁生:她叫吴北玲


中国真正的文化贵族:义宁陈氏“一门五杰”的百年传奇


李零:什么是中国


逝者|南京大学教授董健:追求历史真实就是追求真理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


1949年,这些人的选择,让人肃然起敬


野夫:烈士王七婆


念远怀人∣满目山河,那些逝去的青年人


高尔泰:将进酒



长按关注汉尊

汉尊

注重人文教育,推崇民间道统

弘扬文明人格,关心学术思想

学术顾问

张思之   茅于轼   高尔泰   刘军宁   余世存

投稿邮箱:hanzunwenhua@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