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春晓苏堤”拯救“不开心”的西湖!
在学习建筑的路上
你是否踽踽独行
我们想分享
和你聊聊有趣的、不为人知的
小故事
精彩大图镇楼
▼
嗨喽大家好啊!最近小编陷入了忙碌的时期,因此更新一篇新的文章顿时无比艰难,但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前我们公众号和archigh有过合作,目的希望大家能够把自己优秀的设计作品多多进行投稿,如果投稿在archigh平台上被pick的话,那么不仅会被约稿展示,而且还有奖金奖励!那么本次的设计作品则是TransAxis在Archigh平台上pick的第一个设计作品!节假日的西湖景区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人群给本来想一睹西湖芳容的游客们带来了极大地烦恼。本件作品以大胆新颖的手法在西湖上面“大动干戈”,旨在解决西湖游客人流负荷过大与基础设施建设过于落后之前的矛盾,而在这样充满文化印记的精神场所上面其解决手法也是充满着先锋思考与是非争议,而小编更看重的是其构思视角的独特与手法的新颖——西湖的设计一定只能做传统园林吗?答案肯定是多样的,那么接下来看看作者唐玉田是怎么构思设计的!
改变与重塑
一份大四专题设计课程
本次设计是浙江大学陈林老师带领的专题建筑设计——数字化建筑设计(浙大大四最累的设计课之一)。老师让我们自选竞赛题目,我选了当时霍普杯竞赛作为本次课程设计主题。当时霍普杯的主题是“改变与重塑”,官方给出的解题思路是:21世纪的大都市不断的蔓延,占用越来越多的土地和空间,同时它们又是松散广漠的,城市的进化并不应当简单以扩张的方式持续膨胀。你们会用哪种和周围产生互动的、并具备生命力的建筑,让所选择的现有空间“产生突变”?
西湖景区一到高峰期就人山人海,游览观光体验极差,基础设施的建设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看到这个题目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湖风景区的“拥挤”问题:游客越来越多,基础设施却没有得到相应提升,导致游览的体验并不是很好。景区时常会听到有人吐槽“著名的西湖看起来也不过如此”。由于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杭州作为一个近一线城市有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人口近一半都来自外地。这使得城市的负荷运转快速提升,也使得杭州的西湖景区这种特殊地方面临了巨大挑战,为来访者提供愉悦的游览体验已经变得比较困难。
在本次设计中,我试图采用数字化设计方法与对地方文化遗产的探究结合重塑当地的城市空间,缓解高密度城市的运转压力,控制城市环境的复杂性。希望新构建的空间环境可以引导来访者进入相应的空间活动、交流,因而形成合适的城市秩序和复杂性。西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苏堤这样著名景点的空间形态确实有些单调——一个漫长的线性空间。当游客数量增多时更多仅为交通功能,少了游览的属性。所以一方面我想增加苏堤上的物理空间,另一方面还想塑造出有趣的空间来激发人与人、人与环境互相交流等行为。
上图为StevenMa先生的设计作品,其传承并发扬了Hernan的设计手法和理念,带有浓郁的Sci-Arc风格
早期对Hernan和Steven Ma的一系列作品非常感兴趣,因此研究很多相似风格的作品,到了大四感觉掌握了十之八九,于是本次涌出想做一个设计风格比较夸张的念头。形式上而言,我觉得所谓夸张的数字化造型和正经的方盒子建筑没本质的区别,他们只是不同的设计语言,有不同的美学特征和操作手法,但都是从基本的建筑想法出发。在本设计中,我的重点也放在如何表现建筑概念和形式美学上,没有过于强调建筑的可实施性,这也会因此带来不少争议,比如被认为只是流于肤浅的形式。面对这样的质疑,我希望通过更加有深度的设计表达和更完整的概念阐述来回应,提升设计的说服力!
上图为陈林老师(左)与Nicola(右)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陈林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他是一个建筑实践履历丰富的老师,同时还具有相当的数字化建筑设计经验和理论知识。他从一开始就鼓励我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慢慢地指导我将设计变得更加具有深度和层次感;同时也要感谢曾为扎哈学生的Nicola老师,她从奥地利来杭州事务所,在宾大也教过书,专门做数字化建筑设计,在课程的后半段也给了我很大启发和帮助。
Nicola是zaha的学生,这是当年她给zaha和Schumacher汇报的照片,现在看起来又特别的意义(说起来我也是被zaha间接指导过的男人?)
剑走偏锋
短命的前期概念构思
直到开始设计了才发现用先入为主的夸张设计语言就是给自己挖坑,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要做成什么样,意向图也挺难找的,只能自己盲目瞎试,有点像高中没背素材却要立马写作文的感觉。
一开始我先入为主,受到EVOLO作品的影响后想做些外观比较酷炫的东西,因此拿出以前捏的模型p了一张意向图——通过植入大体量的摩天大楼,在底部相互连接形成有趣的滨水空间来解决问题。当一种全新的东西植入具有历史感的场地环境,两者会产生冲突并相互强调。福斯特也有类似手法的作品,在历史建筑旁边做出现代建筑,能够产生一种别具一格的和谐感。所以一开始我感觉这张图表达的意境尚可,但心里还是比较虚的,感觉这样的想法会被否定。
福斯特的法国加里艺术中心
果然老师直接封杀:西湖这么灵性的地方不适合如此粗暴的做法!建筑还是要做的有道理,不能感觉什么好看就怎么做。否则没有思考深度,也和之前的初衷想法背道而驰。数字化设计比较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一旦做出了比较有趣的东西,就会像小孩子看到新玩具一样钻到里面,忘记了原本的概念于想法。
灵光乍现
西湖的亭子可以抛砖引玉
大概念有了之后比较痛苦的就是如何更具体深入解决问题。做一堆小亭子是我突然有的想法:什么样的空间更适合苏堤,苏堤想要呈现的又是怎样的空间呢?想到古建测绘老师让我们去测西湖旁边的亭子,突然就想到西湖旁边众多亭子之间形成的联系饶有趣味,那为什么不以这些亭子为原型,进行第一步的空间扩张呢?
在与老师讨论之后,考虑什么样的建筑原型才是真正适合苏堤这个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时,我抽取了西湖地区各式亭子的意向。亭子长在西湖周围的园林空间中,非常有西湖独特的空间氛围。如果能把这些亭子放在苏堤上,还不影响原来的交通和游览功能,就可以产生很有趣的游览体验,也可以激发更多的旅游行为。
因此,这些新植入的小亭子应该是基于苏堤的线性空间特征,可以容纳一定的旅游活动的,并且空间丰富有趣、各式各样,这些空间多样性均可通过同一种语法体系产生。于是我就用最简单的两个小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桥接,其中加入一些主观判断,做出了6中比较有趣的小空间单元,在其中人们可以发生多样可能性的活动行为。之前看到有人作品里面提出如social enabler 的高级词汇,因此我把这些小亭子也称为社交行为发生器——有点像针灸的手法把这些亭子植入到苏堤上,应该会很有趣。
这些东西放到苏堤上效果如何呢?本来担心老师很那接受苏堤上有如此异物出现,然而表现图看起来还颇具诗意,老师很满意。
顺藤摸瓜
从单元组合到系统整体
在有了一些原型之后,下一步就是把他们连接起来,在苏堤上形成一个整体。
这些小亭子在生成手法上和模型有一些关联:他们的两端可以做出坡道形接口,相互连接后看起来比较和谐。因而我就每隔一段距离植入一座亭子,将其用坡道连接,这样就形成了比较丰富的游览路径和景观空间体系。
感觉方案快完成时自己甚至很开心的做了一张很可爱的分析图,讲的是分阶段营造新的空间结构——从植入小亭子开始,再到彼此之间的连接,然后再向水面扩展。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maya突然崩坏导致整体模型丢失。从此之后我就养成了设置软件自动保存的好习惯,2min就存一次以防万一。
美学探究
建筑的层次性与语法体系
模型崩溃后,只能擦干眼泪重来一次,同样的模型再做一遍好像感觉合理了很多。这次重新复刻的方案在美学上又多了两层体系:一种是一根根丝状的空间结构,另一个是若干半透明的维护结构。这样则显得整个项目比较完整,美学上更为养眼舒适,功能和形式也比较契合。
整个项目的选址位于苏堤靠近城市的入口处,本来想重新设计整条苏堤,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越发觉得深感不安,还是乖乖接受老师的建议,只设计苏堤其中一段,做出一种未来发展模式的样子。在上次的概念基础上在局部延伸出了众多新亲水小码头,形成空间包裹的结构。虽然这些细条被大家吐槽像动物的肋骨,有点恐怖,但是老师比较喜欢,并认为可以通过变形来消解肋骨的感觉,甚至可以做成细丝状,更加符合西湖之江南纤柔的气质。
转眼间半学期就折腾完了,要到了中期答辩的时候了
总平面图
鸟瞰局部,有点像骨骼上长出来的维护结构形成了次一级的灰空间
滨水码头,人们可以乘坐游船近距离体验西湖,也可以以一种更有趣的方式和湖水互动
这些码头之间产生了互动,甚至聚合在一起,将来自不同游玩路线的游客汇聚
对于中期的阶段性成果老师感觉比较满意,并且给出的进一步建议是:项目目前过于概念,不够建筑化。然后我又继续挣扎了一周,感觉唯一能做出建筑感的就只有小亭子,但是为什么要做的更偏建筑化,以及要做出构造呢?这个项目本来就是强调概念,为什么还要纠结这些问题?从老师的角度看来,提出建筑化的目标源于对设计深度的考虑,过于概念化的异形东西置于西湖景区内看起来就比较浮躁,更偏向于一个艺术展品,没有建筑设计应该有的解决问题性质以及高级趣味。老师的话仔细想想也颇有道理,但是当时该如何深化、如何变得更具有建筑感对于自己而言万分迷茫,无法清晰地掌握下一步究竟该做什么为好,甚至连可能性尝试都无从下手,虽然也被推荐去拜读一下Vincent CALLEBAUT的设计找寻进一步的灵感,然而依然尝试未果。
Vincent CALLEBAUT的图
▼
我的图
▼
推倒重建
全盘归零重审思考
Nicola老师这个时候来看了我的项目进展并提出了一些意见,总结下来就是项目比较失控:这么大的尺度下,应该有不同的系统相互结合互动,由整体的big move控制其中更小体系的变化,而现在看起来似乎每个地方都一样,缺少了主次层次的深度变化和控制力。听到这里我好像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前半个学期研究的都是如何在既定的建筑语法体系下生成并衍生更多的小型单元体(通过形式语法规则得到一组强大的基因库),后续工作工作更需要从建筑师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在建筑场地环境中将基因库的成果融合并构建出一个建筑体系(也就是如何应用于落实)。
由这张图解可以看出在早期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与优化后,人们被西湖景区吸引,当地周边社区被激活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之后的政治重心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倾向的产生。然而在接下来的时期此处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持续性发展,因此整个景区的旅游系统在逐渐增长的城市压力下处于崩溃的边缘。所以在下一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这个事件背景成为此项目的起点
这次我开始从更为整体的角度思考整个项目:为什么要做如此尺度的异形建筑?接下来我从苏堤的文化、政治等方面进行梳理整个项目的来龙去脉。西湖旅游区是杭州最重要的城市文化精神象征,在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杭州的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发展旅游区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西湖景区已然是优化城市空间话题下最有益的公共项目之一。在早期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与优化后,人们被西湖景区吸引,当地周边社区被激活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之后的政治重心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倾向的产生。然而在接下来的时期此处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持续性发展,因此整个景区的旅游系统在逐渐增长的城市压力下处于崩溃的边缘。所以在下一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这个事件背景成为此项目的起点。
Urban Complexity概念研究
这时我想起了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Multi-dimensional Urban Complexity and Spatial Strate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rawl: Reactivation Strategies in Suburban Area in Liuzhou City”,该文章意图从城市复杂性的角度来解读柳州这样一个大尺度的城市设计项目,在这里我也想用同样的方式来思考苏堤项目在当地城市空间尺度上的意义:通过塑造空间设施来控制城市的空间关系。城市中的混沌和秩序是无法分辨得明晰的,只能通过控制不同系统的复杂性程度,尝试让每个部分都合理运作,进而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态体系。当时提炼出了Urban Complexity这个主题,做了一些理论上的学习,例如舒马赫讲的参数化主义。这里希望通过这个角度来认识和解读这个项目,梳理各类操作手法的运用对城市空间所产生的影响与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游览体验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游客的个人特征、旅游行为和旅游动机。游客一般有6种游览动机,包括放松、自我满足、社交活动实践、探索&文化认知和健康活动&娱乐,以及因而产生的相关的旅行活动。旅游体验的质量就取决于西湖景区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否满足这些游人的不同活动,这张图解因此在后期深化阶段指导项目功能和基础设施的布置。做完这张分析图,顿时感觉我的设计如同一个城市缓冲器,通过各类相互呼应的空间将人流分散,人们会被新建的空间引导并进行自发的社交以及活动行为,这样则可以将来自城市的混乱人群与元素进行极大地缓冲并分散优化。
化茧成蝶
前期经验为后期铺路
在Nicola老师的指导下,我需要绞尽脑汁找到合理的big mov从而可以生成整体项目的控制手段。于是就诞生了下面关于西湖整体的景观评价分析,这个也是通过学习他人数据得到的启发,原理是在把西湖地区划分并在细分网格上每个端点植入数据接收器,然后根据一套算法评估每个点上的景观质量。这个方法听起来高端有效,但是真正实践又难用到设计中,因为信息场地尺度太大,而且说服力也没强到可以决定项目形态的地步。第二张是尝试分析汇总西湖所有周边景点形成的视线聚集点和苏堤的关系,但是同样没有得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只能根据第一张图解进行大致形体推进工作。
下面这张图是西湖上三条主要的堤坝,包括苏堤、白堤和杨公堤。也许以后项目可以成为一种发展模式,在整个西湖地区中发展。
但是形体具体如何定型,起步确实比较难,主要还是因为限制条件比较少,难以通过参考因素来推动设计构思。于是我发展出一种简单的曲线pattern,各个系统根据这个big move来进行变形。最为基础的主要系统为s型曲线,在一个线性的空间上进行变化,画来画去好像也就这样比较合理(好看);次级系统可以根据场地的条件进行适应性的变化,比如和苏堤或者旁边连接的地方就会有曲线长出来,建筑形体也相应变化。这些曲线根据场地和功能需求慢慢变成了广场空间、建筑体块或者通道等具有实际功能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数字化的东西有的时候就是提出一套新的规则,然后用这一套去解决各种问题,遇到不同的情况系统就会产生相应的适应性变化,可能这就是每次设计的痛点吧。
以草图找到的曲线为基础,放在总图上调整,最后获得一个比较合适的状态。
进一步塑造出体块和广场空间的关系
进一步细化模型,梳理空间关系,这个过程是比较开心的,因为有了之前的基础,现在对项目整体的掌控更强了,更清楚哪里的空间应该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或者是半封闭,也对设计语言比较有信心,可以根据空间需求使用合适的处理方式。有的地方就做成了大的虚空间,容纳城市进入的大量人群,再把他们分散到后面不同的体系中去,起到城市缓冲器的作用。
整个项目里,景观建筑与苏堤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景观建筑体系,包括之前由小亭子发展而来的Social Enabler Network,变形的空间结构和建筑体量。整个建筑的空间由封闭转为开放,由城市过渡到景区。在靠近城市的部分,建筑因为需要更多的建筑体量来承载功能所以更加封闭,游客从这里可以进入博物馆、展览、餐厅等不同的功能空间。在建筑延伸向西湖内部的部分,空间慢慢变得开放,建筑少了体量感,更多的像空间装置,暗示空间的不同属性。项目的概念是城市缓冲器,可以缓冲大量游客带来的压力,引导来访者根据自己的行为需求选择不同的路径进入自己需要的空间。新的景观建筑体系在满足了大量游客使用需求的同时还梳理了公共空间的秩序和复杂度,这是我认为适合现在苏堤的空间结构。
可以看到在亭子的摆放上也是分不同区域控制的,在半封闭的维护结构内会根据大空间的形态和形成的路径分布,再继续以更加线性的方式延申到苏堤的深处。红色的细条,这里被我叫做变形的空间结构,在建筑美学和空间塑造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变形的维护结构划分出了不同的虚空间,引导人流进入不同的区域。我甚至想过把他们做成可动的,用maya做一个动画出来,感觉很酷,可能会有种数字化苏堤春晓的感觉吧。
下面的项目体系分解图是我看了Hernan项目里把景观和建筑等不同的体系叫做Cell,感觉叫法很合适,所以这里也做了一个大轴测,把各个系统都展现出来,表达他们自身的构成和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西湖周围观察了各种不用的人和西湖关系比较密切的游览行为,在新的体系中有新的可能性。
终极模式
城市缓冲器
整个系统的总体思路是作为地方区域的城市缓冲器,重新分配城市动态。当城市压力对苏堤产生影响时,新构建的建筑系统将起到缓冲作用,增加空间容量,为不同的城市游客如跑步者、骑行者和游客提供不同路径和活动空间。不同的城市参与者将根据自己对空间形态的认知,探索并寻找到感兴趣的空间内发生相应的互动行为。根据主体曲线的主逻辑生成一系列的空间,通过变异和融合产生了丰富的空间关系,也重新定义了地方文化美学和生活空间。
上图为概念图解:整个系统的总体思路是作为地方区域的城市缓冲器,重新分配城市动态。当城市压力对苏堤产生影响时,新构建的建筑系统将起到缓冲作用,增加空间容量,为不同的城市游客如跑步者、骑行者和游客提供不同路径和活动空间。不同的城市参与者将根据自己对空间形态的认知,探索并寻找到感兴趣的空间内发生相应的互动行为。根据主体曲线的主逻辑生成一系列的空间,通过变异和融合产生了丰富的空间关系,也重新定义了地方文化美学和生活空间。
局部鸟瞰
▼
内部空间透视
(妹岛人真的是懒人神器,根本不用管透视比例)
▼
半封闭大空间透视
▼
亭子和围护结构空间透视
▼
滨水空间&大围护结构透视图
▼
设计有理化
技术图纸的挣扎
推敲完模型和设计,老师要求画技术性图纸,这也是这个设计甚至我所有的设计最艰难的地方。因为复杂的maya模型不能像rhino一样导出线稿进行加工,而且建筑的尺度比较大,空间更为复杂。于是我就根据前面的功能需求分析和最初的建筑想法布置了更为具体的功能。承载不同功能的空间有不同的空间属性,比如较为狭长且相对封闭的空间就比较适合做展览功能,公共活动广场就是开放的室外空间。因为前面对整体的空间布局和氛围有所考虑,所以推敲出来的模型会大致符合想布置的功能,大体的空间关系是符合预期的。
屋顶图纸
让游客走到水中去
湖,作为当地最重要的文化元素,是当地景区的核心。建筑生长出的亲水码头和半透明的空间结构组成了滨水单元,人们可以在这样自然有机的空间中探索和感悟。游客走到水中,感知当地独特的文化空间氛围。这样的行为和空间在人与湖之间创造了一种更密切的互动关系。
二层图纸
城市扰动因素再分配
西湖正在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变得更加不堪重负。而这个项目作为城市的缓冲器,通过重新开发的空间吸收城市动力。新建立的城市配置会将压力重新分配到不同的系统,城市的混乱将被重建。最初的访问体验被重新定义和重新表达,为人们和文化景观提供了新的关系。
首层图纸
未来扩展
在将来,城市动态将会持续增长,空间能力也需要继续更新。因此,我们正需要推动一个未来发展战略。社会推动者将被重新开发,生成更多的原型并提供更多的空间可能性。然后,能者将会成为铺路者并将此连接成为通路网络。更大范围的红外发射也将被扩展和集成。原始的线性空间将会进一步发展,并在更深的层面上构造当地的社会空间。
剖面图纸
项目剖面
画剖面的时候也纠结了很久,因为不知道怎么下手,maya模型截出来是比较乱的。对着渲染图把线大致理出来然后把构造体系表现出来,项目和苏堤是在构造上是什么关系,建筑自身的结构体系又怎么表达。后面还是用了比较偷懒的画法,直接涂黑。最后几张剖面放在一起效果也不错。
结语
这个项目做完,感觉是大学里收获最多的设计课,从一开始的概念生成,到后面把一个虚无的设计建筑化,每一步都不知道会得到什么结果,是在一次次不断尝试和老师的指导中做判断和选择,一步步把项目做完。这个过程中有自己对建筑美学的领悟和建筑概念认知的提升, 其中也夹杂着一些数字化设计的理论思考,比如通过Urban Complexity的角度来解读这个项目的意义。设计前前后后改了很久,最后放到了我的作品集里,每次整理的时候项目里的关注点都会有一些不同,有一种成长的感觉,也看到了自己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以后能够以更深的数字化建筑理解和更精巧的设计技术参与到更多的设计中。
因此本科毕业后申到了宾大的offer,所以故事的最后,以一张不久会见到宾大的大佬合照作为结尾(ali Rahim\dean ofarchitecture\Nicola Beck)
小编点评:初次看到该设计的题目,最让小编意外的是居然有人敢在西湖这样的中式文化精神灵魂象征地上面如此大动干戈的做设计,因为一般大家在这样的场地上面都会首选中式风格的园林、院子、建筑等。但是仔细研究了设计过程和细节,发现其手法并未仅仅浮于形式表面,还是带有一些文化烙印的当代转译。其实小编比较反对在文化传承上面只是简单的重复照搬中式元素和建筑,而较为推崇的则是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读和转译后,用带有自己的语言体系进行创新设计则是更为有价值意义的一件事。因此在苏堤改造项目中的曲线形式上上仿佛看到了古人把酒临江,曲水流觞之挥洒自然的活动缩影,在醉意朦胧之际,山水、清风、明月、鸟鸣都化为酒水,沿着西湖蜿蜒扭曲,逐波荡漾开去,这样的意境又和本次的“春晓苏堤”是不是又多了格外的精神层面上的呼应呢?
文章的最后,想知道作者的庐山真面貌吗?
下面为大家来揭晓!
设计者:唐玉田
唐玉田 Kenneth,浙大建筑系毕业,即将去宾大读建筑设计,喜欢做数字化建筑设计,平时喜欢打游戏,吹萨克斯。对我有兴趣想取得联系交流探讨的话可以通过以下方式email: kenneth1956@live.cn 微信:18506823205
最最后,还是要和大家做一波关于文章投稿的宣传~TransAxis希望大家能够积极踊跃地把手中好的设计作品向我们进行投稿,TransAxis平台也是保持一贯的水准去审核稿件,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位投稿的作者!而本次我们和Archigh平台进行合作,大家也可以在其平台上面投稿,被媒体Pick中的不仅会被约稿,而且还参与瓜分奖池奖金奖励哟~先到先得!详细可以点击右侧链接→建筑“创造101”,让你的作品被pick up—丰厚奖励等着你!
文字:唐玉田
图片:唐玉田
校稿:王祥
谢绝擅自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文字转至文章)
8 在上海买下300平米别墅,如何打造成建筑师梦想精神家园?
12 同济热力学建筑Studio| 中期成果=上海图书馆竞赛二等奖!
13 同济建筑天团+MVRDV主创亲临指导=史无前例的盗梦空间!
14 建筑界的Beatles| Superstudio:国际大师们的启蒙催化剂
15 暴改火车站占德国报纸头条!同济小姐姐获柏林gmp实习敲门砖
16 如何从建筑系学生进化成技术宅,阅读前请尽可能撑开你的脑洞
18 840元票价放飞了我的想象力|设计上海在建筑学生眼中是什么样的?
21 结构决定形式|墨尔本大学MSD Studio拱壳结构教学实践
我们是与你一起在探索建筑的路上同行的伙伴
我们想和你谈天说地,尬聊也可以
TransAxis
合作联系 :wangxiang_521(微信)
邮箱:3925015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