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族史】43,我们夺权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陈俊杰 九维凤凰 2020-08-19

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精髓,是家园文化,家族史。

那是我们心灵之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死,一次次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力量源泉;是无论游子走多远,都要落叶归根的情怀和归属。

遗憾的是,家族史、家园文化,正在这个土地上消亡。现在还有多少人家有族谱,还有多少人记得自己的来路?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锡家陈氏,我纷霏的追忆》是陈俊杰写的家族史回忆小说,我们抢救家园文化的开篇。如果你喜欢,欢迎勾搭作者,与他交流。

作者微信号(wxid_vlrlvmh3xx6c22)。

重要提示:本公号一三五出刊、《家族史》暂定每周三刊出。


《锡家陈氏,我纷霏的追忆》


作者:陈俊杰




43,串联 在天安门广场见到毛主席后,多数八一五战士回到展览馆已是晚上十点过,同学们仍沉浸在无比兴奋和幸福之中,七嘴八舌地谈着见到毛主席时激动心情,有的则到展览的走廊上写下日记,记下这终生难忘的一天,表示要誓死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第二天起床后有不少同学都没有鞋穿只能打着光脚,当时的早晨已有寒意,同学们带的衣服不多只穿一两件衣服本来就冷,现在又打光脚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光着脚走在冰凉的路上感觉更冷了,好在那时乘车不要钱,在车上光着脚比在地上走的感觉要好些。我们上车后有几个小女孩看到宋玉丰张良武打着光脚,很是好奇,眼睛盯着他俩的脚。一个小女孩突然发问:“你们是四川来的?”我们听了吃了一惊,问她:“你怎么知道我们是四川人?”“四川人喜欢打光脚嘛!“哦?四川人爱打光脚连京城的小女孩都知道”我们有点不好意思。 张良武向那几个小女孩解释:“昨晚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我的鞋子被踩掉了,没办法只能打光脚了!”“鞋子被踩掉?你们可以去公安局找嘛!那里捡的鞋子多着哩!”一个小女孩对我们说。我们一听大喜过望,张良武又向女孩打听了地址,没费什么功夫便找到那个“公安局”。其实这里应该不是公安局,是个派出所,我们准备进去找鞋子。派出所门口有个三十多岁的警察在值班,看到我们要进去,便问:“你们有什么事吗?要干什么?”“我们来找鞋子(孩子)!”“你们的孩子多大啦?什么时候丢的呵?”我们一听便笑了起来,我们四川话的鞋子的方言发音是“孩子”,在北京闹出笑话了。“我们是来找鞋子的,不是找孩子的”,张良武操着蹩脚的普通话讲明了来意。“呵,找鞋子呀!”警察也弄明了我们的来意起来:“里面孩子多得很,你们去找吧!”
我们几个来到院子里看到的鞋子不是几双几十双而是鞋子堆成的小山。宋玉丰张良武围着鞋山转了几圈,哪里找得着自己的鞋子呢?只能望鞋山而兴叹了。那时人们的思想真单纯,不是自己的鞋子不能拿!要是换了今天随便捡一双来穿起不就完事了吗?宋玉丰张良武无奈只能离开鞋山,光着脚走出派出所的大门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卖草鞋的小店,在张良武他们买草鞋时我向店家借了针线要把我的鞋子后跟补上。店里卖东西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她找出针线,我开始自己补鞋。她见我使针用线挺熟练的,又看了我们几个几眼:“你们是重庆大学的呀?”我们吃惊反问:“你怎么知道?”你不是戴有校徽吗?”她指了指周训全戴着校徽,我们有点不好意思问她:“你怎么没上学?”“上学?早停课了!停课了参加文化大革命嘛!” “参加文化大革命?我们这些初中生知道些什么?能干些什么?”我一听,有愕然。我们大学生停课闹革命,好歹算是成年人,有文化懂政治,参加文化大革命勉强说得过,他们中学生懂啥啊?停课闹革命能干什么?鞋子补上后,我们向这个小女孩道谢离开了。回去的路上,我们几个没有像往常那样说说那,可能都在琢磨小女孩的话吧。 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后不两天,北京街上出现一个传闻。在《人民日报》刊登的新闻图片中陈毅外长的头被换成了邓小平的头。毛泽东接见红卫兵时,刘少奇邓小平还是上了天安门城楼的。遗憾的是记者拍的新闻照上没有邓小平的形象。据说为了不引起外界的猜测,决定把陈毅的头像换成邓小平的并请示了当时的中央宣传部长陶铸,陶铸同意。这张换头术的照片发出后,很快被人发现被捅了出来,于是陶铸成了“中国最大的保皇派”被打倒,后来听说他的亲哥揭发他是“叛徒”,他很快死了,成为这场运动早期的牺牲者。  有了毛主席接见的光荣,多数八一五战士回到重庆后,都更加积极地投入文化大革命,也有少数同学虽然腰无半文,但靠着文革时期革命小将乘车不要钱,每到一处都有红卫兵接待站吃饭住宿不愁,就四处串联畅游四方,甚至有的还因天气变冷向接待站借钱买衣服,穿着一身新衣荣归学校……我后来才知道还有这种操作——不过这样做的是少数人,否则文化大革命就变成旅游革命了。 回校没几天,中学老同学,现在昆明工学院读书的程耀光来到了重庆大学,老同学相见,自然有讲不完的话。十月十九日,八一五校广播站印刷厂电话总机等要害部门夺权,从此八一五战斗团掌握学校大权,直到一九六八年工宣队军宣队进校。重大无线电系的造反派叫做(八一五)战斗团六一八分团”负责夺取广播站,我们包围广播站的所在地饶家院,此时赤卫军已基本瓦解,无法对抗八一五夺权没遇到什么阻碍。我碰巧遇到中学时一个女同学万翠花,跟随她的还有一位男士,大概是她现在的同学。他们对夺权不甚理解,我还向她们解释了一阵——类似的夺权,在全国可能处于领先地位,比著名的上海“一月风暴”要早三个多月。 顺便说一下万翠花同学,在毕业复习时,我们一班学理工科的合编到三班,我坐在她的后一排,经常回过头来向我询问疑难问题,属于我高中阶段说话最多的一个女同学。她个子不高圆脸,学习很刻苦,没有搞清楚的问题一定打破砂锅问到底,而且不避讳男女界限。她高考时竟一鸣惊人考入华东纺织工学院,别人感到惊讶,我并不意外天道酬勤嘛!学校八一五夺权后,所谓保皇派都偃旗息鼓了,学校已无反可造。怎么继续革命呢?必须走出学校,到全市各县区去煽风点火,造那里走资派的反。于是重大“八一五”开始组织校外分团,以我们“六一八”分团为主组织了北碚分团。团长叫黄永玉,是六七级的师兄,戴个眼镜,一副斯斯文文的样子。我们班一部分同学也加入了北碚分团。
北碚在重庆西北部,离重庆市区有四十多公里。据说用碚字为名的地方甚少,什么叫碚?有巨石突入江中者为碚,此地在重庆之北故称北碚。北碚背靠缙云山,嘉陵江环城而过。此处因秀丽的花园式城市而享誉四方抗战时重庆是国民政府的陪都,而北碚和沙坪坝因有多个政府机构驻扎,众多政要和文化名人居住被称为“陪都之陪都”。北碚分团驻在十三中,这个学校的红卫兵是八一五派,当时学校已停课,除了少部分参加到文化大革命中来,大部分已回家。教室是空着的,所以重庆大学八一五北碚分团把这里作为大本营,一间教室作为办公室,一些教室作为寝室,把课桌拼在一起就床了。分团一方面转发中央文革关于搞文化大革命的一些讲话和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的一些鼓动造反的社论,一方面揭露重庆市委四川省委和西南局压制和反对文化大革命的罪行,认定李井泉廖志高任白戈等人就是“走资派发布郑思群被市委迫害致死的真相。这都用油印传单或大字报方式在北碚发布在北碚引起很大反响。同时,我们还串联其他学校,了解他们的革命的情况北碚有三所大学: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农学院和四川外语学院。
我记得,先去了四川外语学院,我高中的老同学班团支部书记胡万洪就在这所学校英语系学习。我去的时候他才睡眼朦胧的起床,不是因为懒而是因造反工作忙昨晚刚熬了夜。他见到我很高兴,摆谈了一下学校情况。我也给他讲了去北京的事,这其间有不少人来找他说事,他这么忙,为了不影响他的“革命工作”,我起身告辞。他也颇感歉意送我出门。我接着去了西南师范学院。这属于全国都有名的师范学院。不但名教授多而且环境优美,据说是当时全国最美的大学。我走进校园到处都是绿树成荫,学生宿舍教学楼都被青翠的树木掩映。有的叫桃园,有的叫李园,还有橘园。橘园的棵棵树上挂满了金色的橘子……看来全国最美的校园名不虚传。在往桃园走的过程中,遇见几个男生在批斗一个女生,我有点好奇地走过去一看,发现这位被批斗的女生是我在仁寿八中高一年级的同学彭翠华。我上前问那几个男生为什么斗她,他们说她是“铁杆老保”,我不置可否的对他们说:“算了吧,现在斗同学干什么,何况是女生?现在的重点是整走资派。”

(未完待读,下周见)


作者的赞赏码——

长按下图、点击赞赏!


前篇回顾:

489【九维评】法律正义如何设置的?

【连载】2-157,她的爱情遇到了政治风暴。

487修改稿:朝战70(上)

488【月球观察】盘点2019:妖股之王凉了。

【家族史】42,广场上的几十万人已疯狂了。

(本期图片 @茉莉 拍摄  )


欢迎勾搭小编(微信号:Jwfh9w)

关注我们九尾时空,你一定有收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