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给最普通的中国人带来的悲与欢 | 《蛙》纪念珍藏版上市
他人有罪,我亦有罪。
——莫言《蛙》
寓意丰富的史诗级作品
作为莫言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蛙》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2011年《蛙》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一年之后,莫言即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桂冠。在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授予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时特别提及的莫言代表作品中,《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
▲2011年,《蛙》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这部长篇小说,莫言曾酝酿十余年,并在创作开始后三易其稿,潜心打磨。2009年完成并首次出版后,该作品即被《南方周末》评选为“文化原创榜年度图书虚构类致敬作品”。
问世至今,本作全国销量已突破500万册,实为广大读者心目中有口皆碑的畅销书与长销书。《蛙》亦被译为英、法、德、日等多种语言,还曾被改编为同名话剧在意大利上演,在欧美及亚洲多国具有广泛影响力。
《纽约时报》称“这是寓意丰富却令人不安的史诗级作品”,《卫报》更就本作表示:“莫言运用魔法和寓言的能力,令人想要将他与马尔克斯做比较。”
▲纪念珍藏版《蛙》
小说《蛙》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长信、四段自述,以及一部话剧构成,通过乡村妇产科女医生“姑姑”一生坎坷曲折的经历,谱写了新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亦剖析了以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灵魂世界。本次出版的《蛙(纪念珍藏版)》,在美术设计上推陈出新,在装帧上精雕细琢,力求充分贴合小说文本独树一帜的表现形式,展现小说丰富的内涵。
全新手绘彩插纪念版
9月底,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推出了纪念珍藏版《蛙》,这是KEY-可以文化继“莫言长篇小说系列”平装本及“莫言作品典藏大系”精装本之后,最新推出的全彩插图、精装典藏、纪念版本。精美的函套及装帧设计,华丽雅致的手绘彩色插图,别出心裁的赠品,无不显示出这部扛鼎之作的分量。
《蛙(纪念珍藏版)》装帧设计以贯穿全书的代表形象“蛙”“蝌蚪”及“婴儿”为核心概念,用中国民间版画风格加以演绎,贴合作品内容及语言本身的特色。插画设计通过细腻的线条组合展现浓郁的民间艺术韵味,又以大胆的撞色色块展示出时尚风采。
每一本《蛙(纪念珍藏版)》均拥有独立函套,函套以红色为底色,上饰“蛙”主题纹样。书籍封面以“护封+内封”形式制作,以典雅的孔雀蓝为主色调。内封特采用“双色烫金+印金”工艺,凸显高端质感;护封则绘有华美主题图及特色装饰纹样。书籍内文为全彩印制,含有设计师精心绘制的彩色插画十余幅,更包括豪华跨页图。
这些插画对小说主要角色“姑姑”“小狮子”等进行艺术加工,生动地展现了小说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书中环扉、扉页等部件饰有底纹,正文内部多有题花点缀,纹样与主题插图呼应,进一步烘托艺术氛围,有助于读者深入领略小说的艺术魅力。
此外,每套《蛙(纪念珍藏版)》均随书附有赠品:手绘彩插书签一枚和特制PVC杯垫一套四枚,实用的同时也极具收藏价值。
▲随书附赠1张精致书签+4张主题手绘杯垫
正如茅盾文学奖授奖词所述:“《蛙》以一个乡村医生别无选择的命运,折射着我们民族伟大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多端的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深切思考。”
这部作品直击国人灵魂之最痛处,述说了“生育”给最为普通的中国人所带来的悲与欢、喜与乐、收获与丧失,并以文学的形式推动了中国的独生子女生育政策发生实质性改变。在独生子女政策已然终止、有关独生子女的讨论热度逐渐消退的今天,这部作品定将唤醒万千读者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引起有过相似经历者的共鸣。
《蛙(纪念珍藏版)》不仅是热爱莫言作品的文学爱好者及图书收藏家不可错过的佳作,对于经历过计划生育和在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读者而言,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礼物,一份值得送给自己亲人的珍贵礼物。
《蛙》试读
第一部
尊敬的杉谷义人先生:
分别近月,但与您在我的故乡朝夕相处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您不顾年迈体弱,跨海越国,到这落后、偏远的地方来与我和我故乡的文学爱好者畅谈文学,让我们深受感动。大年初二上午,在县招待所礼堂,您为我们作的题为《文学与生命》的长篇报告,已经根据录音整理成文字,如蒙允准,我们想在县文联的内部刊物《蛙鸣》上发表,使那天未能听您演讲的人们,也能领略您的语言风采并从中受到教益。
大年初一上午,我陪同您去拜访了我的当了五十多年妇科医生的姑姑。虽然因为她的语速太快和乡音浓重,使您没有完全听明白她说的话,但相信她一定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在初二上午的演讲中多次以我姑姑为例,来阐发您的文学观念。您说您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骑着自行车在结了冰的大河上疾驰的女医生形象,一个背着药箱、撑着雨伞、挽着裤脚、与成群结队的青蛙搏斗着前进的女医生的形象,一个手托婴儿、满袖血污、朗声大笑的女医生形象,一个口叼香烟、愁容满面、衣衫不整的女医生形象……
▲纪念珍藏版《蛙》手绘彩插
您说这些形象时而合为一体,时而又各自分开,仿佛是一个人的一组雕像。您鼓励我们县的文学爱好者们能以我姑姑为素材写出感人的作品:小说、诗歌、戏剧。先生,创作的热情被您鼓动起来了,很多人跃跃欲试。
县文化馆一位文友,已经动笔写作一部乡村妇科医生题材的小说。我不愿与他撞车,尽管我对姑姑的事迹了解得远比他多,但我还是把小说让给他写。先生,我想写一部以姑姑的一生为素材的话剧。
初二日晚上在我家炕头上促膝倾谈时,您对法国作家萨特的话剧的高度评价和细致入微、眼光独到的分析,使我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我要写,写出像《苍蝇》《脏手》那样的优秀剧本,向伟大剧作家的目标勇猛奋进。我遵循着您的教导:不着急,慢慢来,像青蛙稳坐莲叶等待昆虫那样耐心;想好了下笔,像青蛙跃起捕虫那样迅疾。
▲纪念珍藏版《蛙》手绘彩插
在青岛机场,送您上飞机之前,您对我说,希望我用写信的方式,把姑姑的故事告诉您。姑姑的一生,虽然还没结束,但已经可以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等大词儿来形容了。她的故事太多,我不知道这封信要写多长,那就请您原谅,请您允许,我信笔涂鸦,写到哪里算哪里,能写多长就写多长吧。在电脑时代,用纸、笔写信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当然也是乐趣,但愿您读我的信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古旧的乐趣。
顺便告诉您,我父亲打电话告诉我:正月二十五日那天,我家院子里那株因树形奇特而被您喻为“才华横溢”的老梅,绽放了红色的花朵。好多人都到我家去赏梅,我姑姑也去了。我父亲说那天下着毛茸茸的大雪,梅花的香气弥漫在雪花中,嗅之令人头脑清醒。
您的学生蝌蚪
二〇〇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