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产队里老照片

公社是棵长青藤

社员都是藤上的瓜。

瓜儿连着藤,

藤儿牵着瓜。

藤儿越肥瓜越甜,

藤儿越壮瓜越大。

……

这是六十年代广为传唱的歌曲。

当时,中国的农村结构体系就是公社,大队,生产队。广大农民,则统称社员。

早晨,生产队敲钟开始下地劳动,队长根据男女老少不同体力的人分配不同的劳动任务,中午和下午按时收工,劳动时也有间歇时间。晚上齐聚队部,一是组织学习政治与文化,二是队长根据社员的劳动表现给每个人记工分儿,以此作为"分红"的依据。同时,队长会分配好第二天的劳动任务。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生产队这个名字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忆。

当时的农村,劳动场面是极其浩大的。用报纸上的话说就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是的,人海战术,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

当然,生产队也曾被质疑与诟病。有偷懒撒滑的,有出工不出力的,有游手好闲的。

现在看来,对农民的觉悟和积极性有些过高估计了。但今天的繁荣,跟当年工农业剪刀差,农民的被奉献是分不开的。








上图为1970年代的生产队里的年轻妇女们在给农田浇水。



1970年代的生产队,两个生产队的农民在赶着毛驴拉着碌碡轧麦子。



1970年代的农村生产队,农民们在给庄稼施肥。



1970年代的生产队,其中有个妇女背着孩子在劳动。



1970年代的农村生产队,队长是整个生产队的负责人,队长负责安排劳动任务,对生产队的队员们进行劳动分工,那时的生产队长是很有权力的。


上图为1970年代的生产队长正在给队员们安排劳动任务。



1970年代的农村生产队,麦收时节,农民们正在打麦场里打麦子。



1970年代的农村生产队,几个年轻妇女们牵着耕田的老黄牛在田间地头合影。



1970年代的生产队,一群年轻的姑娘们正在农田里劳动。



- END -



本公号所有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所有文章、图片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求是。追索。担当。有氧阅读。欢迎传播、转发、关注。


往期阅读:

张宏杰:为什么说明清与春秋时的中国人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葛剑雄:编写历史教科书,不能睁眼说瞎话

“坏蛋”的题词凿光了:四平烈士纪念塔今夕变化考

北京大院子弟的社会“规则”

刘晓庆揭秘秦城往事

被泯感词改造的历史

江青摄影作品,满满的“正能量”

叶永烈:“两个凡是”推翻了,但其他的“两个凡是”仍在

翁乃强摄影:30年间的彩色中国

昌邑的剪辫惨案

法国画报中的晚清

绝密照片:希特勒的地下室

70-80年代的香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