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京津冀乃至整个华北平原目前的格局,真的应该都怪在北京头上吗?

微信丨935035656 山川网 2019-04-08


山川网:北京,以中国北方绝对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金融、交通、教育、医疗中心身份,雄踞华北平原多年。对此,不少的北方朋友都颇有微辞,这其中尤其以环北京而并未过多受益的河北省,声音最为强烈。国家对不起河北,北京对不起河北的议论,每过一段时间就会甚嚣尘上一次。但是实际上,如果你很闲的话,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国家对不起XX省”,然后把全国各省名字逐一代入,都能够搜索出一堆的结果。


作为中国三大城市群之一,中国北方地区定位最高的城市群,为什么珠三角能够广深港三座一线城市并列,长三角能够沪宁杭苏甬多极并起。唯独京津冀当下的格局,是北京以绝对优势一家独大,而天津、河北,乃至整个华北平原,都没有诞生于能够与北京综合实力相近的第二座城市呢?难道真的是北京开启了“吸血”终极模式,导致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平原,再无力生长出第二座超级城市?



华北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又称黄淮海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在渤海—华北盆地。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千米。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古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中国的1/5。


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滦河冲积而成。黄河下游天然地横贯中部,分南北两部分:南面为黄淮平原,北面为海河平原。百年来,黄河在这里填海造陆面积2300平方公里。平原还不断地向海洋延伸,最迅速地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均每年2~3千米。



华北平原的范围内,究竟包含了哪些城市呢?


北京大部;天津大部;河北大部的石家庄、唐山、廊坊、秦皇岛、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鲁西北、鲁西、鲁西南的济南、德州、滨州、东营、聊城、济宁、菏泽、枣庄、临沂;豫北、豫中、豫东、豫南的郑州、安阳、濮阳、鹤壁、新乡、商丘、开封、许昌、漯河、周口、驻马店;皖北的淮北、宿州、亳州、阜阳、蚌埠、淮南;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


数量共计42座城市,其中除了北京是毋庸置疑的一线城市外,综合实力能够够得上二线城市级别的,有且只有天津、郑州、济南三城,而且郑州和济南目前的综合实力,只能算作二线中和二线弱的程度。依照二城目前的客观情况,保守一点说,十年之内不会有成为一线城市的可能性。而天津的情况更为复杂,长达十年的政策红利期天津也只发展到了目前的水平,且从今年开始还开启了挤水分的状态。在雄安新区设立后,天津的未来更加显得有些复杂,今天我们不过多讨论这个话题。


华北平原的面积差不多是珠三角的7倍,长三角的3倍,人口超过2亿,但是目前的区域内城市格局,的确让人感到有些奇怪。如论地理条件,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拥有渤海出海口,黄河、淮河水网密集,铁路、公路交通便捷,几乎具备所有成长出多个超级城市的客观条件。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结果却是:北京一城独大。那么,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太远的我们就不多说,只从史料已经相对丰富的春秋战国时期来看,当时的长江流域几乎还是蛮荒之地,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的楚国,当时还在为如何得到中原各诸侯国的认可,殚心竭虑。在岐阳会盟上,熊绎(芈姓,熊氏,名绎,鬻熊曾孙,出生地湖北秭归东南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管理置茅缩酒,并与鲜卑酋长一起“守燎”。这说明,当时的出国国君还是无资格参加诸侯盟会的。



如上图所示,整个黄河流域,在春秋初期密布着数十个诸侯国。所以我们从小就从课本上学到的“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的的确确是有史可查的。但黄河这位“母亲”,从古至今脾气都不是太好。


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河流决口后放弃原来河床而另循新道称为改道,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无常,改道十分频繁,中游的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一带的黄河河道都曾多次变迁,但影响重大的是黄河下游河道改道。据统计,在1946年以前的几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的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我们目前所看到的黄河流域,是从1946年后稳定至今的。


而黄河一旦发生夺淮入海(黄河在1194年至1855年间以淮河的河道作出海口一事),对于华北地区的城市和经济格局造成的影响将更为巨大。根据史料记载,黄河曾有数次侵夺淮河流域,但为时较短,对淮河流域改变不大。唯1194年第四次大改道起,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地区成了黄河洪水经常泛滥的地区。黄河长达661年的侵淮,使得淮河流域的水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太远的我们不说,进入近代,国难与河患同作。黄河在1841、1842、1843、1851年发生了4次大的溃决。就这4次黄河溃决的原因而言,除特大洪水外(1843年洪水被认为有历史调查以来的最大洪水),下游河道淤垫是最主要的原因。黄河在近代之初连续大范围的溃决,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那就是黄河已经到了改道的前夜。


据统计,清初至鸦片战争近200年间,黄河决口达361次,平均约每6个多月一次,与明代平均约7个月决口一次相比,总体来说可谓每况愈下。


那么黄河频繁泛滥、决口、改道,对于华北平原地区形成超大城市之间,有必然联系吗?有,而且关系极大。这里,小川想引入一段中华民族近代史上,十分惨痛的一段经历——花园口决堤。


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事件、花园口惨案,是中国抗战史上与文夕大火(长沙大火)、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政府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间接导致惨绝人寰的1942河南大饥荒,史称花园口决堤。



我们以此惨案为例,看看黄河一旦决口泛滥,将会造成怎样的巨大灾难:


据韩启桐、南钟万于1948年出版印行的《黄泛区的损害与善后救济》提供的数字,从花园口决堤到1947年堵口,九年间黄泛区河南因黄泛而死亡人口有325598人,江苏死亡人数为160200人,由于安徽省并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所以他们在书中根据河南与江苏的灾区人口死亡比例推算出安徽死亡人口在40万左右,因此他们得出黄泛共有89万人死于黄泛的结论。


那么在国力远逊于现在的古代,一旦发生重大洪灾,结果会是如何呢?想必大家从历史上也看过不少的相关艺术作品,城市和农田毁于一旦,而古代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农业,农田被毁,家破人亡之后,灾民能够选择的,就只有举家逃荒迁徙。而一座超级城市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我们不妨一起看看,北京城能够有今日之荣光,在此之前数百年都经历了哪些过往: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首都,1949新中国成立,北京最终被确认为新中国首都。


建国后,定都北京,而且一五二五规划都指向要大力发展北京的产业基础。北京很快就超过天津。到八五九五之后,北京的中心化越来越强,天津则相对越来越弱。


今日之北京城,是长达七八百年的建都史积累至今的。与其说是华北地区常年在北京“灯下黑”,倒不如说是由于长期以来华北地区的经济资源极端有限的前提下,人们自然而然不断迁徙而形成的结果。向北京迁徙,早已在所有华北人心中,成为根深蒂固的“执念”。



在漫长的黄河改道和决堤史上,无论黄河走北路还是南路,都会形成相应的泛滥区。而且这一泛滥去反反复复,从未被真正意义上彻底根除过。在最近的几百年间,华北地区曾得益于漕运和海运,兴起了保定和天津;又因为资源的开采,兴起了唐山,但几乎也就止步于此。


而山东地区,得益于山地和丘陵地形优势(泰山真的是山东的福地),在漫长的黄泛历史上,遭受的损失相对而言最低。所以山东省之所以可以位列当下的全国省域经济总量第三位,北方省份第一位多年,与历史上极少受黄河泛滥成灾影响巨大。


哪怕是在今天,郑州和济南作为黄河流经的重要城市,每年黄河汛期依旧都会被重点关注,提前防范。只不过得益于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最近的这些年间,我们已经很少再听说黄河泛滥的新闻了。而最近的十年间,也正好是华北地区城市迅速崛起的十年,郑州、济南、石家庄的城市化进程都较快。只是相比中国南方很多城市自古至今的千百年积淀,留给华北地区安稳发展经济的时间的确还是显得太过短暂。


我们常说城市,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城”与“市”其实是有明显差别的。北方多城,而南方多市。长安城、北京城、洛阳城、开封城都是以作为国家重要政治中心的“城”字起家的,而广州、苏州、扬州、杭州等更多是作为国家的经济中心“市”字起家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北方城市,给人的历史沉淀感更强;而南方城市,给人的人间烟火味更浓的根本原因。


现如今,当我们前往黄河入海口观看黄河入海的奇景时。我们应该对这条母亲河,心存更深的敬畏之心。这是中国民族的发源之河,也是中华民族的苦难之河。她不仅仅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历史走向,也深刻塑造了中国目前的区域经济格局。



注:本文综合搜集整理引用了多方网络历史史料,这里深表谢意!

本文创作中,小川的好伙伴文遗网(GFwenhua)提供了重要帮助,深表谢意!




【山川网の近期优质原创文章传送门】


2017:2017年山东17市GDP 丨 2017年四川各市GDP 丨 2017年浙江GDP 丨 2017年中国城市GDP百强榜 丨 江苏13市2017年GDP 丨 2018中国最富1000人榜单 丨 2017年全国31省市GDP数据 丨 2017年一线城市 丨 2017年广东省企业竞争力500强


城市: 河北和河南 丨 安徽究竟是长三角还是中四角 丨 西部地区不良贷款  丨 最值得毕业生就业和购房的16座城市 丨 中国目前究竟有多少个城市群 丨 地铁为什么建成和在建的最重要 丨 应该在六线城市混吃等死吗 丨 天津会成为下一个东北吗 丨 2018年最具潜力的房产三线城市 丨 岁末年初跨城跳槽 


人文:2017年中国城市天气之最 丨 一日看尽江南雪 丨  佛系城市与魔系城市 丨 中国最美大学知多少 丨 古代的地域黑 丨 天下第一雄关 丨 我对北方的态度 丨 终究隐没的历史名城 丨 不流浪的民谣歌手 丨 地域自黑哪家强 丨 得四川者不易得天下 丨 得山西者易得天下 丨《引爆者》中的山西风情 丨 12座二线城市灵魂何在


旅行: 东北行纪·哈尔滨篇 丨 东北行纪·长春篇 丨 东北行纪·大连篇 丨 东北行纪·沈阳篇 海南旅游骗局/西藏旅游骗局/新疆旅游骗局 丨 云南旅游经典骗局 丨 南京旅游经典骗局 丨 成都旅游经典骗局 丨 苏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杭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天津旅游经典骗局 丨 广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上海旅游经典骗局 丨 北京旅游经典骗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