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我对河北、东北和整个北方的态度,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微信丨935035656 山川网 2019-04-08

河北


山川网:小川翻了翻近几天的后台留言,发现有些朋友说,小川你是不是对北方有偏见,对南方特别推崇呢?这个问题之前也有朋友问过,但多数时候我都是简要几句,就含笑带过了。但是今天正值周末,也没有什么非常严肃正经的话题要和大家探讨。那不如,就把这事儿单独拎出来,给大家做下解释。


这样一来,之后再有朋友询问相似的话题时,我就只需要将本文推送过去,节省解释的时间了~


东北


从个人感情讲,小川父亲是河北人,母亲是东北人。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工作和生活在北方的总时长,占到人生的近80%。我在河北度过了整个童年、少年、甚至青年的前半部分。


后来离开学校参加工作,我前后在北方的北京、东北、陕西、山东都生活过一段时间,其中尤其对青岛和大连的感情最深。曾经在这里结交的朋友,后来小川虽然几经碾转,但是始终都有保持联系。从私交而言,绝不比同学关系逊色多少。


所以如果说小川是刻意在“黑”北方的话,那还真是不太可能。对于整个北方小川的一贯态度都是,爱之深,方恨之切。在小川游历全国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中国很多区域的经济落后,其实有非常难以逾越的客观阻碍。比如除四川盆地外的广大中国西南地区,这里的确交通太多不便,距离中国经济中心腹地也太远了。但是,近些年来,西南地区的经济增长,成为全国范围内最耀眼的新星。对此,之前小川也做过多次的内容,试图去解读,西南人民是如何在劣势的地理条件下,把经济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反观许多的北方地区,一马平川的平原,畅通无阻的铁路与公路,密集的人口体量,但是经济发展却始终令人感到不甚满意。谈及此事时,许多人喜欢把责任推到国家的产业布局结构上。由于国家把大量的资源型和工业型的国企放在了北方,所以导致了北方经济对于集体经济制度高度依赖,最终影响了民营经济的活力。对此,我不置可否。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三观决定于其青少年时期。小川上小学的时候,正巧赶上周所周知的企业改制风潮,当时双职工的父母都从厂里下岗。但那之后,父亲从此一蹶不振,屡屡错过了很多时代赋予那一代人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而母亲则一直不断外出寻求机会,并且帮助了整个家庭度过了那一阶段的难关。


之于我个人而言,只有走出去,到更多更远的地方,见识更大更广阔的世界,才能够改变命运这一观念,是从小深种在骨子里。


山东


从客观事实讲,这世上所有的先进与落后,都没有用绝对意义上的,只有相当于意义上的。就好像你评判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如果没有参照物,整个班级就只有他一个人,你如何评价他的成绩,究竟是高还是低呢?之于区域发展,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想要得出中国北方很乐观的结论,小川同样可以轻松做到。我们还是以东北为例,我们今天之所以说东北落后,是因为将之与中国经济发展较出色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进行比较的。如果你拿东北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平均每年经济增速不过1%~2%相比的话,那么东北发展简直太快了,是欧美国家的三倍以上。


又或者说,其实东三省三者之间,也存在细微的差异。在经济增速中,明显落后的其实是辽宁和黑龙江,吉林在过去几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基本还是可以和全国平均水平接近的,大概6%左右的增速。而且这种经济总量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和当地居民的实际生活没有非常硬性的关联。我们以人均汽车保有量为例,东北近几年购车的家庭数量一直都处于上升期,生活条件同样都在改善。


再比如说北方的经济大省山东,位居全国省份经济体量第三名的位置多年。我曾多次提及山东未来的转型压力巨大,为什么?因为相比的第一的广东和第二的江苏,山东近几年的产业转型既不足够积极主动,也不足够清晰明朗,最终导致了其增速方面,已经明显与粤苏两省拉开了差距。但是如果你将之与后面的省份相比,你照样可以得出山东很不错的结论。


所以,当小川在讨论东北和整个北方问题时,我秉持的一贯态度是——依照它本身的客观基础条件,它原本应该能够发展得比现状更好,而且是好得多才对。古语说“师法其上得乎其中,师法其中得乎其下,师法其下则一无所得”。就是说,无论是做人做事也好,还是治国齐家也好,永远要朝着最高的标准去努力,因为饶是如此,最终能够得到的现实结果也不过是中等。而如果一开始就十分“知足”,照着温饱水平去发展,最后只能得到十分差强人意的结果。


陕西


从投资理念讲,关于小川的投资理念,我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其一是风险最小化,我个人是典型的价值投资派投资者,即我看待一件事物有没有发展和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发性的能力和素质,而非外界扶持和概念,后者属于投机派的思维逻辑。我始终坚持,投资的最基本底线是不亏损,如果投资连不亏损都做不到的话,那这样的投资对于我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其二则是收益最大化,大家注意,是在上述投资不亏损前提下的收益最大化。如果我们坚持只要不亏损就足以的标准的话,那其实北方很多区域都值得投资。原因佷简单,基本面是不错的,人口底子也有,未来大概率上经济也会持续增长。但是如果我们想要收益最大化,那就得想明白一件事,同样的时间成本下,北方和南方,东方和西方,究竟哪边增长的速度会更快。这个时候,小川的观点也很明确,就经济活力而言,南方整体优于北方,而且还将在未来我能够目力所及的时间范围内,长时间优于北方。


所以,同样的投资成本,我优先考虑南方,这是我的投资理念决定的。但部分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还要综合考虑人情关系,乡土关系等原因,比如你让一个东北人跑去广东投资,这对于他们的既有思维而言,肯定是有些困难的。那还不如就近考虑下北京、天津、山东,同样也有不错的发展。


山西


从更多维度讲,这世上一切的事物根本逻辑,最终都会殊途同归,回到一件事情上,就是人性。所以无论是工作也好,投资也罢,或者创业,归根结底都要回归到对人性的洞察上来。


小川曾经多次深入思考过,南北差异的根源在哪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在截然不同的气候条件与地理地貌基础上,经过千年以上历史的演进和文化的累积,最终形成了南北方人民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我们最终发现,在搞经济建设这件事情上,南方人更具开拓性与创新性。我举个例子,同样是面临企业转型,南方老板更容易犯的毛病是冒进,所以很多南方企业死的方式往往是扩张太快,最后吃不下去撑死的;而北方老板更容易犯的毛病是消极,所以很多北方企业死的方式往往是转型太慢,最终吃不到饿死的。


如果再深一步说,这可能就是左倾和右倾两种思维的典型表现。从小川个人的性格来说,我是属于宁肯主动找死,也不愿意被动等死的那一类。所以从这一维度上说,我自然也会有我的倾向性。而思维的倾向性,也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和命运走向。


好了,最后祝大家周末愉快~无论是生活在暖气房里的北方人,还是生活在空调房里的南方人。




【山川网の近期优质原创文章传送门】


人文:终究隐没的历史名城 丨 不流浪的民谣歌手 丨 地域自黑哪家强 丨 得四川者不易得天下 丨 得山西者易得天下 丨《引爆者》中的山西风情 丨 12座二线城市灵魂何在 丨 中国历代十大城市 丨18家菜系究竟谁最受欢迎


旅行:苏州雨果书店 丨 上海嘉定图书馆 丨 东北行纪·哈尔滨篇 丨 东北行纪·长春篇 丨 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 丨 天津滨海图书馆 丨 苏州慢书房 丨 苏州自在复合书店 丨 苏州钟书阁 丨 东北行纪·大连篇 丨 东北行纪·沈阳篇 丨 各省市啤酒漫谈 丨 无锡那美书店 丨 无锡字里行间书店 丨 贵阳西西弗书店 丨 贵阳千翻与作书店 丨 贵阳集文里书店 丨 重庆方所书店 丨 重庆西西弗书店 丨 重庆刀锋书酒馆 丨 重庆购书中心 丨 武汉文华书城 丨 武汉物外书店 丨 海南旅游骗局/西藏旅游骗局/新疆旅游骗局 丨 云南旅游经典骗局 丨 南京旅游经典骗局 丨 成都旅游经典骗局 丨 苏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杭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天津旅游经典骗局 丨 广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上海旅游经典骗局 丨 北京旅游经典骗局 丨 中国十大机场排行 丨 中国十大火车站排行 丨 中国十大美术(艺术)馆 丨 中国十大博物馆(院) 丨 国庆火车票开售  七夕90后开房数据  岭南文化 丨 绍兴行 丨 今日杭州 丨 各省高考难度

 

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的两省 丨 外来员工 丨 西成高铁全线通车 丨 2017年三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拥堵 丨 少年时的北上深经历 丨  2016年中国各省私人汽车保有量 丨 环北京的河北楼市 丨 省里没个200+的博物馆 丨 城市房价不过万 丨 渝川陕西三角 丨 蒙眼狂奔的地铁建设阶段即将结束 丨 阿里南京再拿地拟建新总部 丨 过载的商业营销 丨 哪市人民最能买 丨 哪座城市最适合创业 丨30座城市的商业和人口格局 丨 真正的“四海为家”需要多少钱 丨 全球城市竞争力排名 丨 铁路枢纽 丨 机票不会说谎 丨 火车站等级 丨 机场等级  丨 重庆经济总量超天津背后 丨 江苏十三市 丨 有些人的城市观 丨 大学生去哪里呀 丨 虽然没你大,但却比你长 丨 东北的今天,整个北方的明天 丨 武汉的收入和房价水平 丨 想富你得先去这些省份和城市 丨 为何重庆会被直辖 丨 双一流高校+学科名单发布 丨 城市的归属感 丨 西南巴蜀之地为何必成一极 丨燕郊、嘉善、惠阳 丨 50座三四线城市地铁规划 丨 2017年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百强榜 丨 大城市究竟多强,小城市究竟多弱丨 大城市越来越大,小城市日渐衰败 丨 一海一江一铁路,三极两点一乾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