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天才儿子》刷屏,背后有着和《活着》一样的底色
昨天,《杭州日报》在公众号发了一篇长文,标题是《杭州男子从殡仪馆打来电话: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发表在报端的标题是《我们的天才儿子》。
该文主体来自一位年过八旬老父亲金性勇的讲述,这也是他第一次公开讲述他的儿子——今年50岁的金晓宇的曲折人生。文章一开始交代了一个细节:金性勇打电话给报社决定讲出儿子故事的那天,正是他妻子曹美藻出殡的日子。
金性勇在打给报社的电话里说:“你们能不能写我儿子的故事?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他妈妈今天刚走了。”送走妻子那一刻,他想到的是,“哪天我也走了,就没有人知道我们儿子的事了”。
金晓宇的人生的确充满了曲折——6岁那年,玩伴的玩具手枪里射出一根针,他的一只眼睛就此瞎了,这也是他人生的关键转折点;童年的创伤一直到高中时才真正显现出来,表现为突然厌学,情绪大变,家里的电器被他砸了个遍;后来通过自学取得了自考毕业文凭,而后是突如其来的自杀,未果后被查出患了躁狂抑郁症;2010年母亲的一场同学会改变了他的命运,自此开始走上了翻译生涯,十年里,他翻译了22本书,语种涵盖德语、日语、英语,横跨小说、电影、音乐、哲学多个领域……
通过老父亲的讲述,以及互联网的传播,人们知道了金晓宇的故事,也知道了他翻译的作品,以及为了儿子能活着无怨无悔付出的父母亲。就像文章里面那句话说的,“儿子不想死了,我和他妈忽然觉得什么都不重要了,不读书不上大学不工作不成家,我们都能接受——只要他活着。”
“只要他活着”,刚看到这句话时,不由地想到了余华的《活着》,两者虽然时空背景不同,且一个为真实故事,一个是虚构故事,但却有着一样的底色。余华在中文版序言中曾解释过为何会写这样一部小说,以及他对于书名《活着》的理解: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在韩文版的序言中,余华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埋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
金晓宇可以是《活着》里的“福贵”,他的老父亲也可以是,他们各自承受着自己的命运,也都为了活着忍受着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这大概是《活着》常年畅销的原因所在,也是《我们的天才儿子》打动人们的地方。
余华的《活着》的结尾这样写道:“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降临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坦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而现实中的金晓宇,已经出院,继续他的翻译,继续活着,就像现实中的你我他一样。
推荐阅读:
邓小平南方谈话30年·下|越老越不要最后犯错误,越老越要谦虚一点
《毛选》精华全集: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中立”只是骗人的名词
非典型谍战剧《对手》爆火:借台湾间谍的壳,揭社畜的悲惨生活?
一位北大教授的深思:中美意识形态开战, 我们的还击却不在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