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与伊朗复交,为何要在中国跑完最后一公里?
3月10日,伊朗及沙特阿拉伯在北京取得谈判突破,宣布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及互相重开大使馆,引发全球惊诧。
据中国外交部表示,在中方支持下,沙特和伊朗于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沙特国务大臣兼国家安全顾问艾班(Musaad bin Mohammed Al-Aiban)、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Ali Shamkhani)作为两国代表出席,并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3月10日主持沙特和伊朗的北京对话闭幕式。中沙伊随后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强调三方将共同努力,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促进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王毅指出,沙伊恢复外交关系,是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消息,传递了明确讯号。”王毅更表示,沙伊改善关系为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打开了道路,也为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国家间矛盾分歧树立了典范,中国支持中东国家坚持战略自主,加强团结协作,摆脱外部干涉,真正把中东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此一变局看似发生在沙特与伊朗间,是两国关系的新进展,其实不然。从全球视野来看,沙特与伊朗复交,不仅是中东地缘的必然发展,更是中美博弈的时代迹证。
后美国时代的中东巨变
首先,沙特与伊朗的和解并非始于今日,而是在美国退出中东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成的战略趋势。其中,沙特的转变尤其关键。
回顾过往,沙特与以色列的角色类似,作为美国在中东的地缘支点,享有来自华盛顿的奥援,可以毫无顾忌见罪邻国。然而2001年以来的反恐战争令美国深陷中东战场,中国则获得了难得的发展的机遇,当美国回过神来时,中美国力差距已大幅缩减。为逆转前述现象,美国开始进行战略调整,希望能抽调在中东的战略挹注,回防印太以施压中国。
但这一举措的直接结果,便是鼓励中东强国逐鹿“美国留下的真空”。故2010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不仅伊朗积极布局叙利亚、伊拉克、也门战场,土耳其也发兵利比亚、叙利亚,两国影响力更是渗入海湾地区,结果引发了沙特的地缘反扑,先是在2014年动员反对土耳其申请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又于2016年与伊朗断交,更在2017年引爆卡塔尔外交危机,要求卡塔尔关闭土耳其在塔国的军事基地并终止两国联合军事合作、降低与伊朗的外交互动、驱逐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成员等。
但从后续发展来看,沙特的高调出击无法挽留美国,后者甚至进一步深化“退出中东”的议程,不仅在2015年与伊朗达成核协议,还陆续推出自阿富汗、伊拉克撤军的时间表。而沙特眼见美国无意调整战略,自己的实力又不足以对伊朗、土耳其左右开弓,甚至无法迫使卡塔尔屈服,最终也只能面对现实、退而求其次,着手缓和与土耳其、伊朗的外交关系,为“后美国时代”的中东格局自我调整。
2019年,沙特与阿联酋、巴林一起参加卡塔尔主办的第24届阿拉伯海湾杯足球赛,不再坚持2017年后的抵制立场,并在2021年1月与卡塔尔恢复外交关系;2022年4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访问沙特,沙特王储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亦在同年6月回访,是为2018年记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遇害案以来,穆罕默德首度到访土耳其。
与此同时,在伊拉克牵头下,沙特与伊朗的解冻也同步进行。2021年4月开始,伊拉克主持了5轮沙特、伊朗高级官员会谈,第6轮部长级会谈虽暂陷僵局,但在2022年12月的约旦安曼会议后,两国又恢复了对话,沙特更表示“虽对核协议有所怀疑,但支持恢复该协议的努力,只是伊朗不能取得核武,否则海湾阿拉伯国家将采取措施加强安全”;2023年1月,沙特外长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言时重申,“利雅得正与伊朗对话”;同年3月10日,两国在北京宣布复交。
从上述发展可见,沙特不是真要与伊朗、土耳其“化敌为友”,也并非对土伊两方持续扩大地缘政治影响力毫不在意,但美国的退出已成定局,沙特只能面对现实,在“不与土伊同时交恶”、“斗争中保持对话”两大目标下,维持后美国时代的中东战略三角,避免被土伊同时夹杀。然而尽管沙特与土耳其、伊朗相继展开和解进程,却不意味中东即将进入“爱与和平”的新时代,以伊朗为例,沙特之所以愿与其展开对话、恢复外交关系,为的还是在美国宰制不了区域安全稳定的前景下,探索应对“伊朗威胁”的新方式。
中国扮演什么角色
综上所述,推动沙特与伊朗复交的关键根源,其实更多是中国崛起后,美国撤出中东、转向印太的时代趋势,而非所谓“中国斡旋”;但两国分明已在伊拉克等国家沟通了大部分复交准备工作,最后却选在中国“一锤定音”,如此关键一步才真正耐人寻味。
从中东的区域趋势来看,沙特与伊朗的复交其实未必需要中国刻意促成,但两国最后刻意选在北京跑完最后一里路,并公开感谢中国支持,折射的是超出中东的国际政治逻辑,那便是在中美博弈下的三方各取所需:沙特与伊朗皆有意卖中国“面子”,中国则希望耕耘更有空间的中东外交环境、塑造与美国截然不同的大国风范与形象,同时回击近期来自美国的舆论攻势。
首先从沙特的视角来看,其希望展现中沙亲好,来营造多极化的大国互动。如今的中东秩序由两股力量所建构。第一,域内大国的崛起与博弈,主要体现在沙特、土耳其、伊朗的彼此竞合中;第二,域外大国的进入与退出,近年最明显的便是美国在“印太战略”下寻求转向、俄罗斯在“阿拉伯之春”后强化军事存在,以及中国在“一带一路”等项目下的各式挹注。受此结构影响,中东各国的最高目标便是在各大国间寻求某种地缘平衡与对冲,来极大化自己的国家利益。
以沙特为例,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其既不参与对俄制裁,也不配合美国提出OPEC+增产的相关要求,而是在与俄罗斯协调后,进行原油减产,让美国碰了一鼻子灰;2022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沙特,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同意每两年在中沙两国,轮流举行一次元首会晤,更将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牵头人级别提升至总理级。上述举措并不意味沙特即将反美,但其明显是要借着交好中俄,来获取更多发展空间,同时改变绑定美国的对外关系,此次选在北京宣布沙伊复交亦是此理。
伊朗则是因为受到国际孤立,故此次也卖了中国面子,毕竟不论是经贸或地缘战略,显然都是伊朗更需要中国,而非中国更需要伊朗。以原油贸易数据为例,2001年伊朗供应了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8%,是中伊原油贸易的峰值,当年沙特也仅有15%;此后伊朗占比逐年下降,到了2019年仅剩3%,沙特则有16%。但伊朗原油相当仰赖中国市场,2014年时中国便已占伊朗原油出口的49%,2019年依旧接近50%。
此外从地缘视角来看,伊朗也希望能与中俄建立联系,以此共抗美国的战略压迫。2021年中伊签署《25年全面合作计划》前夕,伊朗便刻意泄露波斯语文本相关内容,有意塑造中国是“反美盟友”的舆论氛围,其实就与当今俄罗斯偶尔渲染“中俄结盟”的用意类似。而回顾沙伊过往在伊拉克的会谈进程,沙特显然比伊朗更着急,后者便为此摆出姿态、待价而沽,希望得到沙特更多承诺与让步,例如突然无理由暂停会谈等;如今能在中国顺利宣布两国复交,足见伊朗对北京的信任与亲好,当然沙特应也做了一定程度的利益示好或让步。
最后是中国,其欲借斡旋复交达成的政治目的一共有三:
第一,促成沙伊关系实质缓和,为中国的中东战略拓宽空间,避免沙特与伊朗为争抢中国的战略挹注,屡屡要求北京选边、保证与对方的合作计划不会影响两国交往;
第二,展现中国在中东已具有一定大国威望,能让沙特、伊朗都卖自己“面子”,尤其此事保密工作极度到位,西方媒体事前都未能探查一二,应与沙伊两国的尽力配合有关,此事或将对美形成不小心理冲击;
第三,打造自己一贯支持和平、劝和促谈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希望缓冲美国持续输出的“中国气球监视全球”、“北京即将军援俄罗斯”负面舆情,同时强化中方推出乌克兰危机“12点立场文件”、表态无意支持战争的可信度与诚意,与美国的好战姿态形成对比。
当然从现实视角来看,促成已在和解的沙特与伊朗复交,远比让正在酣战的俄乌停火容易。只不过从历史轨迹来说,中国未曾殖民中东、更是这一地区的后至者,能跨出促成复交的一小步,反映的是中国已更加有为的一大步。世界的多极化之风,已在中东吹起。
推荐阅读:
邓小平逝世26周年|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
新書推介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