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4年2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我们终于和八十年代的热情不告而别

京南 观世相 2024-02-18

邓公当年很有远见,在1980年1月的政协茶话会上就说过——80年代是十分重要的年代。


 

只是邓公可能没有料到,40多年后的今天,物质相对充裕的人们对于整个八十年代的怀念,却如此分裂。一方认定,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不堪回首,再加上后来的混乱和动荡,就算是相对自由开放又有什么用;另一方则认为,那是最浪漫、最好的时代,即便物质贫乏,但至少有一股傻逼式的热情,精神饱满到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就是“天子骄子”,这就够了。

 

 

批评者各有各的姿态与缘由,但怀念者却基本口吻一致: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比昨天过得强,对明天有希望。

 

顾城在《一代人》中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进入八十年代前,黑夜漫漫,没有方向,无数双寻找光明的眼睛,淹没在不可抗拒、迎面扑来的黑色洪流中。

 

改革开放推开一扇门后,微弱的光明穿透高墙进入寻常百姓家。因为天黑了太久,所以突然看到光明,管他是温馨的阳光还是灼人的烛火,每个人都不遗余力地扑了过去,即便是飞蛾扑火,也很知足幸福。

 

在一片废墟上,看到了初升的太阳,那是怎样一种体验?在暗夜中看到一道带着亮光的缝隙,又会是多么心潮澎拜?

 

 

亮光自上而下,来之不易,心潮澎湃则具体而微于每一个细部,每一个渺小的个体。

 

很多人对崔健1986年在北京第一次演唱的那首《一无所有》记忆犹新:



 

脚下的地在走

身边的水在流

可你却总是笑我

一无所有

 

为何你总笑个没够

为何我总要追求

难道在你面前

我永远是一无所有

 

你应该也记得北岛在《回答》中掷地有声的表达: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人们大概也不会忘记极具颠覆性的王朔那混不吝的劲儿:

 

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时开始。这是《橡皮人》开篇的第一句。

 

你必须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表面的相似。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头发和胸和屁股比脸蛋重要,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这是《致女儿书》中的劝诫。

 

我不想谈过去,穷途末路的人才对过去恋恋不已。这是《过把瘾就死》里的直白。

 

中国是个极其阴柔的民族,审美趣味却像纳粹,偏好崇高壮美,一意孤行,误了几代人,应该还其本来面目。这是《知道分子》对现实的批判。

 

想开点,现在刻骨铭心的惨痛,过个几十年再回头看看,你就会觉得无足轻重。这是《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中的豁达。

 

……

 

不管是崔健还是北岛,抑或是王朔,以及很多个或出走他国或见证了那个年代的青年一代,在八十年代,大家都是穷书生,又都认为自己是在继承“五四”的传统,探讨一个社会理想问题。虽然理想很渺茫,但“舍我其谁”的热情在,一切就皆有可能。

 

 

步入新时代的人们,之所以怀念八十年代,多半是因为稀缺。不仅稀缺理想,也稀缺热情,更稀缺因理想和热情而饱满起来的种种。

 

在知乎上,看过不少人讨论八十年代。最好的回答,还是查建英在《八十年代访谈录》中的一段说法:


 

我一直认为八十年代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脆弱却颇具特质、令人心动的年代。随着岁月流逝,当年发生的那一切会不会逐渐被人淡忘?中国人的生活这十几年来一直处在令人晕眩的急速变化之中,大家对“现在”尚且应对不暇,又能有多少精力去认真清理“过去”?再说,“历史”作为消遣、娱乐是一回事,如果真正直面反省,可能马上就显得沉重起来,甚至成为烦人的包袱。经历了太多动荡、挫折,中国人今天比任何时候都更想告别过去、瞄准未来、轻装前进。

 

选择瞄准未来、轻装前进的“崔健们”、“北岛们”、“王朔们”,并没有能真的告别过去,而是在未来的某一天更深切地读懂了八十年代,读懂了它的底色与独特性,并因此对当下的时代多了一份情绪。

 

崔健说,《一无所有》成为一个里程碑,只是托那个年代那个情境的福,其实并没有什么。而反观今天,崔健更多的是批判。“因为理想已经死了,活人可以被尿憋死了,灵魂可以被利益憋死了。”

 

出走的北岛,开始反省当年那句“我不相信”,因为振奋人心之外,还是没能超越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腔调。对于今天,北岛更多的是无奈和失望。“传统博大精深与个人的势单力薄,就像大风与孤帆一样,只有懂得风向的帆才能远行。而问题在于传统就像风的形成那样复杂,往往是可望不可即,可感不可知的。”

 

至于王朔,任尔东西南北风,还是一副混不吝和痞子的姿态,偶然骂骂记者,时不时口出金句被人热追,还能跟女明星闹闹绯闻。对于王朔来说,八十年代到今天,火不火还是一样。因为“我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说好话,讨好谁,我就是为了让自己内心舒服,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谁谁,你又不是我爸爸!”



 

比较起来,崔健、北岛、王朔算是幸运的,还有机会或批判、或失望、或一无既往。很多人英年早逝,很多人流落他乡,很多人籍籍无名,仅有的热情也埋葬在了八十年代。

 

随着一代人老去或离去,我们也终于和八十年代傻逼式的热情不告而别。

 

 

告别容易,但热情的消退却是要命的。

 

八十年代,电视还很少,电脑更稀罕,智能手机更是天方夜谭,文学、哲学却经历了一个爆炸期。因为在红宝书盛行了半个世纪后,突然有一天,巴尔扎克来了,马尔克斯来了,《第三次浪潮》火了,猝不及防的人们在新华书店门前排起了长队,只为买一本《哥德巴赫猜想》,或送人,或传阅,或抄录。就连那些年追求的姑娘,在意的不是出身,可能只因一首小诗便托付倾心……



 

八十年代的混混也比今天的高逼格,看谁不顺眼一脚踹翻,地上的那位爬起来说:“兄台身手这么好,想必写得一手好诗吧?”

 

现在不同了,不仅创作诗歌的氛围不再,连同文学本身,也早已失了地位。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匆忙,忙着赚钱,忙着成功,忙着房子,忙着生,忙着死。诗意的栖居?别闹了!

 

八十年代,港台文化流入了,西方文化流入了,还在懵懂地自问自省的人们,穿着单色调衣服,带着蛤蟆镜,主动或被动地开始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一路向西,还是掉转头拥抱被砸烂的孔家店?这个时代命题,困扰着当时的年轻人,因为国家的方向,就是每个人的方向,对于国家命运前途的思考,也从来没有如此诚挚热烈过。



 

新时代的今天,虽然物质充裕了,但焦虑成了时代底色。官员阶层焦虑着自身的官阶与出路,企业家群体焦虑着如何与政治打交道,白领们焦虑着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打工者则焦虑着能否顺利拿到微薄的薪水按时回家过年……而这所有的焦虑,看似因人而异,却也有着不可不察的某种共通性——对未来愈发强烈的不确定性。

 

八十年代的朝气和阳光,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今天,我们的脸上,多的是精致的世故与世俗。不是因为不雅,而是因为无力,没有骨头。不过还好,“礼失,求诸野”,遗失的道统自有民间传承,江湖还深埋了畸人隐者,诗酒一代。


最后以已故前总理写于八十年代的两句话,作为告别:


“有的人不曾以强力取胜,却以真诚、忍让、善良感人,其实,这是生活中真正的强者。”


“纯真而不欠闻达,善良而不失坚强,把生命高举在尘埃之上,又融化于社会之中,这应当是我们这一代的共同追求。”


推荐阅读:

01专访李山:悼念李克强,最好方式就是坚持改革开放

李克强最后一次总理记者会留下的思考

于品海:美国的折腾何时可以停止

重建市场信心与中国发展的底层逻辑

93岁王赓武正在研究的问题,是决定中国未来的大命题

强世功转任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香港问题”的新视角

巴以“全面战争”爆发,欧美的震惊和谴责已经说服不了中东

从《罗刹海市》到《大梦》:一触即燃的公共情感正“脱实向虚”

新書推介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看見香港訪談錄》作者:吳婷ISBN 97896204502592022年7月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我们终于和八十年代的热情不告而别

京南 观世相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