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鉴宝的巴剑出自博物馆?绝不能只当成“故事”听
相关部门对于此事应深入调查、正面回应,对人们的追问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说清这几件“疑似文物”的来龙去脉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拥有千万粉丝的鉴宝网红“听泉鉴宝”连线一名网友时,该网友展示了多件“文物”,并称是从博物馆拿的。据极目新闻报道,其从相关的奉节县多部门了解到,他们将核查视频所述相关内容的真假。
视频显示,一名男网友在连线“听泉鉴宝”时展示了一把“巴剑”。“听泉鉴宝”称“巴剑”是真的,并判断为战汉时期的文物。该网友表示“从博物馆拿出来的”,称“巴剑”是出自奉节白帝城,此外还展示了多个物件,“听泉鉴宝”均鉴定为真品。
目前此事尚待调查核实,当地相关工作人员称,当地长江里确实沉了很多古剑,三峡大坝蓄水前,也确实有人在水底捞到过。普通人藏有文物本身并不奇怪,但如果像视频中的网友所说是“从博物馆拿出来的”,性质显然就变了。
据了解,“巴剑”是古巴国时期的重要兵器。奉节县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确定是巴国剑,那就是国家级的文物”。如此重要的文物,如果被个人拿出来还到网络直播中鉴定,未免太匪夷所思了。
根据《博物馆条例》规定,藏品属于文物的,应当区分文物等级,单独设置文物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报文物主管部门备案。从常理来讲,文物应当有着严格的管理措施,很难想象“网络直播鉴定”能是什么正经的事由,可以由此“拿”出文物。
因此,对于此事当地应该拿出十二分的重视。虽然网络鉴宝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存疑,其中也不乏娱乐化元素,但不能只把它当个“故事”听。毕竟关系到文物管理机制,人们不禁有疑问,这些到底是不是馆藏文物?声称“从博物馆拿出文物”的网友到底是谁?当中是否存有漏洞?这都需要相关部门在缜密调查后给公众一个解释。
文物凝聚着历史的风华,却又极为脆弱,任何一点损毁都是文明记忆不可再生的流失,所以理当得到格外悉心的呵护。事实上,因为种种原因,也曾发生过馆藏文物被损坏的情形。
今年4月有报道称,一件来自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的馆藏“西周玉鹿”,在去年出借展览的过程中损坏;2011年,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人为失误受损。这些尚属正常展出、管理过程中的损坏,那么被个人拿出去还参加鉴宝的“文物”如果出了问题,将会多么令人痛心和愤怒。
如今人们对于文物的热情高涨,无论是博物馆的一票难求,还是各种综艺节目、文创产品受到追捧,都说明公众对于文物凝聚着特殊而浓烈的情感。此次引发关注的“从博物馆拿出来的巴剑”若属实,那就有些挑战社会的共识了。
从博物馆等机构的角度来说,对于当前的社会关注应当有所体认,对文物的管理也必须做到万无一失。相关部门对于此事应深入调查、正面回应,对人们的追问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说清这几件“疑似文物”的来龙去脉。
编辑 赵瑜
- 推 荐 阅 读 -
【 热 门 话 题 】
热点关注丨依法行政丨国际纵横丨反腐观察丨以案释法丨政事热点丨网事论见丨文化观丨养儿育女丨小黄看剧丨青年议见
【 特 别 策 划 】
百年奥运与明日世界丨新年献词丨破壁2023丨青年与世界丨变局2022丨“我看冬奥”丨“与幸福有关的十年” 丨俄乌冲突 丨与智能机器抢饭碗丨关注二十大丨年有“余”味丨45℃沸谈丨突围2021丨疫情时代的求索丨病毒重构的世界丨“时代的那双眼”新年策划丨关注阿富汗“变天”丨解局“少年自杀”丨观潮:我和我的5年丨红星“两会三人评”
【 评 论 大 赛 】
【 作 者 专 辑 】
守一丨易之丨伍里川丨王石川丨佘宗明丨韩浩月丨赵志疆丨赵清源丨刘远举丨杨三喜丨舒圣祥丨龙之朱丨朱昌俊丨白晶晶丨李一凡丨熊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