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文科建设”浙大传媒圆桌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



12月9日,“‘新文科建设’浙大传媒圆桌会之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线上会议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主办,浙江大学战略传播与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基层教学组织联合承办,邀请了国内一流高校相关领域的教育者分享真知灼见。会议旨在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国际传播的要求,围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主题,通过传媒院长论坛、理论教学论坛两场讨论,探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理论建构与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举措、新路径。





上午9时,院长论坛正式开幕。传媒院长论坛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洪宇主持,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致辞。


韦路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引领新闻传播学科及其教育者聚焦三个主题:第一,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第二,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际传播效能;第三,高等教育需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以三大主题为纲,传媒院长论坛将从“创新国际传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这一角度展开。韦路认为,创新国际传播拔尖人才培养体系需坚持系统思维,建构更完善的培养模式。结合理论教学论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国际传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主题,韦路点明了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以服务人才自主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此次论坛汇聚国内一流高校的学科建设经验,希望能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推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在《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指出,当今媒体生态与舆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新闻发展出数字业态,“融合”成为关键词,对国际传播也提出新要求。国际传播人才需具备过硬的业务与政治素质,站在国家立场,对复杂的国际形式做出快速的价值判断。面对国际传播主体多样化的态势,程曼丽认为可以采取专硕培养分层分类的措施,以适应国家对多元化国际传播人才的需求。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认为,中国在社交媒体方面的的传播实践尤为丰富,更应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并在面向世界、文明互鉴基础上,得到世界认同。隋岩指出,国际传播人才不仅要有中国立场、民族立场、社会立场,更需要有世界格局、国际视野。为解决“误读”问题、更好表达中国立场,国际传播人才必须突破语言壁垒、关注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张涛甫在《双循环:推进一流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提到,当前的国际环境昭示了一个“不平的世界”,国际大变局下,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国际化人才,当放眼全球、包容互通,不仅从“我”出发培养对外传播人才,还要从“我”出发输出具有国际视野、跨界传播技能、理解中西方理论实践的高端人才。为此,张涛甫提出建立国内国际合作、业界与学界等“双循环”机制,适应人才培养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分享了学院在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经验。他指出,首先需要确定国家战略与专业建设结合的顶层设计目标、马新观教育与课程思政结合的价值塑造目标、知识探究与能力培育结合的知识能力目标,在目标的引领下,横向拓宽、纵向加深,建构“STEAM”课程体系、P(问题)-P(实践)能力培育路径、“八个一”创新培养体系机制等,最终实现“讲好中国故事”的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在《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综合体系建设》中指出,当前国际传播人才的知识技能相对比较单一,国际新闻与舆论战场呼唤具备多学科素养的人才,国际组织也需要中国立场坚定、影响力大的人才。面对人才培养存在供需矛盾、新文科建设深入推进的动能不足等问题,人大布局了“一体两翼六支撑”的培养模式,促进多学科融合,打通本硕博培养通路,以提高培养效能。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从国际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认同构建研究出发,反思人才培养体系。他认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应坚持实用导向,构建沉浸式培养环境、符合国情的实践教育议程、课堂内外环境等;坚持长期导向,打通人才培养和运用的连接点;坚持自主导向,有效填补国际传播理论和知识体系的空白。周庆安指出,教育者需注重构建一个“理想主义”的教育语境,以面对国际传播专业的教学挑战。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首先对国际传播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全局观的梳理:从“外宣”到“对外传播”再到“国际传播”,国际传播经历了宣传式传播、“我说你听”的单向宣传式传播、互动交流传播三个阶段。强月新表示,国际传播工作及其人才培养作为国家战略,越发受到重视;人才培养理念越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因此,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应注重价值引领、全媒体技术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高,注重夯实核心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认为,国际传播专业在改革开放时期起步,于新世纪发展壮大,在新时期终成建制。在专业建制方面,应扩大国际新闻专业兴办规模、提升专业地位;在培养模式层面,应更新培养思路,发展与时俱进的培养模式,强调面向未来、文明互鉴;在知识生产方面,国际传播专业要加强学术研究,构建更完善的知识体系。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涛在《国际传播场景中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传播议题与融媒实践》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在国际传播场景中,以相关议题为抓手,推进人才培养的实践。暨南大学以回应国际问题为培养思路展开实践,在港澳问题、涉疆问题等国际议题中均有成功经验。刘涛认为,专业培养应与国家服务对接,并通过融媒体方式不断创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从本校专业现状出发,提出北外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亟需加强传播学基础研究和人文素养综合培养,以融入和适应国际传播领域的高要求、人才竞争激烈的环境。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已作出教学培养前置化、课程建设科学化等“八化”路径探索,并设置了文化强基、理论培根、能力落地计划,期待理论创新基础上的指导,引领人才培养走向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指出,国际传播专门人才包括外语+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社交媒体专门人才等。在人才需求多元化、需求量增加的当下,高校面临人才培养与实践脱节的困境。为此,上外搭建了多个学科平台以促进实践;同时,通过与澎湃新闻、松江融媒体中心等合作,探索更多实践路径。郭可认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需体现高校教学特色,促进外语能力与传播能力的有机融合,适应数字技术和媒体平台的实践变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侯迎忠在《新文科背景下国际新闻传播教学改革与创新》中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机制模型。他认为,国际传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从战略传播思维与视野、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理基础、本硕博一体化分类培养体系、政媒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入手。广外在培养方向与课程改革方面,作出制定卓越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改革、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等探索,以输出高质量人才。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国强提出了新文科背景下国际传播人才的多维融合模式。新文科建设语境下,人才培养以学科融合为导向,社会环境对国际传播的需求使得国际传播专业的建设愈发重要。结合川外的校情与学科特色,刘国强认为,应平衡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理论思维与实践能力、专业与外语等多组张力,在实行分类培养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卓越国际传播人才。





院长论坛最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洪宇对参会老师表达了衷心感谢。参会院长在论坛中各抒己见,为国际传播拔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思路、新模式,分享了成功的实践经验,为国际传播专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借鉴。院长论坛圆满结束。




文字|张可树 王野 姜亦凡

排版 | 周蕊

责任编辑|肖玲 张可树



推荐阅读

1.关于公示“浙江大学2022年度学生融媒体好新闻奖”“浙江大学2022年度十佳学生记者”评审结果的通知

2.喜报|我院王杰教授项目入选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3.喜报 | 我院金行征导演纪录电影《罗长姐》获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特别推荐摄影”荣誉

4.新知治学|“媒介”作为一种世界观

5.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浙大风格的传媒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喜迎浙江大学第五次文科大会

6.启真求是媒介圈 | 第五期:数字时代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对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