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浙大传媒圆桌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下)
12月9日,“‘新文科建设’浙大传媒圆桌会之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线上会议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主办,浙江大学战略传播与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基层教学组织联合承办,邀请了国内一流高校相关领域的教育者分享真知灼见。会议旨在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国际传播的要求,围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主题,通过传媒院长论坛、理论教学论坛两场讨论,探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理论建构与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举措、新路径。
下午2时,理论教学论坛正式开幕。论坛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主任吴赟主持,围绕“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国际传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题展开。
论坛开始,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赵月枝作题为《用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培育新时代中国的国际传播主体》的讲话,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主任林玮、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肖剑与谈。赵月枝提出,面对当下如火如荼的政治经济和舆论斗争,我们需要把中国国际传播理论教育置于更长的历史时段、更广阔的文明互鉴动态过程中考察;面对美西方今年在国际传播领域围堵中国的态势,更要让学生认识到“反者,道之动”蕴含的哲理;面对全球权力关系的大变局,要让学生相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得到更多进步力量认同。在上述语境中从事国际传播教育,教师需建立“历史感”“斗争感”“对象感”。依据这三大感觉,赵月枝设计了《国际传播理论前沿》课程,开设后殖民文化理论与“跨文化”的意涵、全球史视野与“作为方法”的亚洲与中国等五个教学板块。
接下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姬德强作汇报,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作与谈人。姬德强认为,教学者应树立三种精神:用专业的精神作沟通、以矛盾的精神作斗争、用天下精神做建设。教学培养体系的建构过程也有三项注重:第一,注重以人为中心。人的因素比知识的因素更重要,师生之间需形成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主体去认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第二,注重以专业为体系。教学体系的建构需克服媒体中心主义,国际传播虽为交叉领域,传播专业能力仍是重中之重,教学应以专业为本,用专业话语打破壁垒。第三,注重以“我”为主。阐释供给不足是外宣面临挑战的核心,阐释不足导致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缺乏,国外学生了解中国梯子也没有搭建好。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要阐述清楚中国历史、制度的形成过程,从而克服西方视野对中国实践的遮蔽。
随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静作《全球健康传播话语建构》讲话,浙江大学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清与谈。许静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和“全球卫生”出发谈全球健康传播话语建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为中国的一项外交理念,属于国家的话语建构;全球卫生的重点在于减轻疾病负担,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全球健康。二者不属于同一套话语体系,前者以国家为主体,后者以疾病为核心,但二者也有相合之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体系的建构不仅要了解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也要考虑如何与国际对接。许静以“中国抗疟方案走出去”和“中国儿童营养包”两个案例具体讲述了健康传播话语,并介绍了PBL健康传播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促进学生探索式学习,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形成最终作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钟新就共情传播案例、国际新闻传播硕士课程中的共情教育实践等话题展开分享,浙江大学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吴红雨与谈。钟新指出,当前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应致力于构建包含三个层级的“全民国际传播体系”:第一级为各级国际传播专业媒体构建的国际传播体系;第二级为各涉外行业部门构建的国际传播体系;第三级为其他非涉外行业部门的广大民众构建的国际传播体系。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也相应地涉及三个层级,分别为: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专业人才学历教育、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素养教育、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大众素养培育。钟新提到,国际传播人才需具备多维度的复合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新闻生产能力、知识结构与多种意识的复合。此外,跨文化共情能力也是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的重要素质与优势。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安然以《中国高校学生国际传播能力的起点研究》为题展开讲话,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国际文化学系副主任张丽萍与谈。安然根据二十大报告,介绍了跨文化能力的理论发展,解读了“国际传播能力”。她指出,对跨文化能力内涵的理解需采用多种视角,辨析其构成要素。跨文化能力是复合概念,包括情感、认知、行为三个基本要素;是个人特质、互动技能,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交际双方感知、认可的能力。中国高校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研究从与留学生交流的跨文化真实情境感受入手,分析其跨文化适应的策略选择,从而实现学生跨文化沟通交流、对话的能力提升,最终形成“国际-传-播”能力。这种能力蕴含了交流互鉴、包容开放的的文化态度,体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思想。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吴瑛作《区域国别国际传播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主题讲话,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副主任赵瑜佩与谈。吴瑛认为,全球化时期,区域国别国际政治传播、新媒介发展问题研究迎来新局面,国内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战略将重点关注区域国别研究,国外则重点研究全球网络传播环境中各国的政治传播和国际传播问题。区域国别学研究的方法取向具有跨学科、跨地区、跨文化的特征,这也决定了其研究需遵循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实地调研及比较研究方法。我国区域国别国际传播教学和科研探索,需要从战略传播出发,遵循跨文化传播特性,寻求区域精准、国别精准、分众精准的国际传播路径:第一,加强学理探索,构建能与世界对话的、中国区域国别国际传播的自主知识体系;第二,对接国家战略,开展国际传播研究顶层设计;第三,开放办学,融合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国际问题研究等学科,多学科交叉培养人才。
理论教学论坛最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作总结讲话。韦路认为,本次论坛大咖云集,各位专家的讨论交流非常精彩,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贡献了思维、科研、教学实践力量。“新文科建设”浙大传媒圆桌会之二圆满落幕。
文字|张可树 王野 姜亦凡
排版 | 周蕊
推荐阅读
1.关于公示“浙江大学2022年度学生融媒体好新闻奖”“浙江大学2022年度十佳学生记者”评审结果的通知
2.喜报|我院王杰教授项目入选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3.喜报 | 我院金行征导演纪录电影《罗长姐》获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特别推荐摄影”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