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锦如何呈现手、脚、脑的协奏?
古老的传统工艺能够被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的是需要被更多人看见、理解。正是手艺人手、脚、脑的身体协作使得一门工艺达到高度统一,以此为切入点,在「手工艺脚工艺脑工艺」的第一集我们走近云南省西南部孟连的傣族织锦,织傣锦是一项典型需要动用全身力量的工艺:布料品质考验手脚协作的耐力与控制力,鲜艳繁复的图案则是脑力的体现。通过身体与工艺的协奏,傣锦在保护与传承中焕发生机与光彩。
织锦手艺人安勐,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娜允镇人。
滑动查看,织傣锦需要手、脚、脑的协作。
织锦手艺人安勐是傣族人,今年64岁,傣族的姓氏是按出生顺序排的,家中女性老大姓叶,老二姓玉,老三姓安,她家中排行老三,勐是傣语的音译,意思是“地方”。她是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娜允镇人,这里是傣族数百年来的聚居地。安勐从十多岁开始织布,到如今已经做了近五十年。小时候因为喜欢,通过母亲的口传心授,习得这门手艺;长大后织锦是为了养家;如今,手工艺带来的收入日渐微薄,每天织布更多是长期的兴趣与热爱使然,也有对这门技艺可能就此失传的隐约不安。2013年,安勐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这门手艺的传承问题一直盘旋在她的脑中。
傣族织锦是傣族先民原始劳动的产物,是傣族造型艺术最早期的表达方式之一,经历了从实用到工艺艺术的发展历程,在傣族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傣锦是实用性和装饰性合一的文化载体。一件精美的傣族织锦,既融入了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也注入了傣族人民的审美习惯,是人们祈求平安无灾、得到神灵庇护和保佑的护身之物。
安勐时常会到孟连宣抚司署与朋友共同切磋织法,孟连宣抚司署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安勐家里的院子大,房子也气派,北边是二层小楼,南边是一间单层的平房,是安勐平时织布的地方。里面摆着两架织布机,一架正在织傣族男孩“升”和尚,也就是出家仪式上用的腰带,窄窄一条,红黄两色,很是鲜艳;另外一架正在织傣族的挎包,当地人叫做“筒帕”,白底浅紫色花纹,要用两只梭子,比腰带复杂得多。
两架织布机是由傣族年长的男性制作的。早年间,傣族的男人擅长木工与竹艺,女人靠织锦获得收入。但是随着工业生产的普及,机器生产的布料物美价廉,傣锦的销量逐渐变低,对于当地的老人来说,织锦更像是业余爱好。而年轻一代几乎没有人会这门手艺,当然也很少有人会木工。整个娜允大约还有十几架织布机。
滑动查看,织傣锦所用到的工具梭子、篦子与织布机。
跨进织筒帕的机器里坐下,安勐将腰带从身后绕过,两端固定在身前的“猪脚”上,猪脚是一条小木棍,用来卷起已经织好的布,因为两端开槽之后的形似“猪脚”而得名。一手拿起梭子,一手把住篦子,脚踩上踏板,安勐开始织布。
布由经线和纬线构成,经线的长度决定布料的长度,经线的根数决定布料的宽度,纬线在经线之间往返穿梭,是为编织。
织布需要用手控制力,梭子带着纬线穿过经线之后,拉线的力道很关键。用篦子压纬线要使劲,腰上也要绷着劲,经线才能被拉直,织出来的布才能平整,密实。
织傣锦是一项需要动用全身力量的工艺。
人坐在织布机里,脚踩的踏板叫做“蹑”,蹑与上方的“地综”相连,地综可以控制一层经线的高度,经线绕在经轴上,分两层,通常是奇数一层,偶数一层,被分经筒上下隔开。
脚踩下蹑,地综抬高,带动穿过它的一排经线被拉至上方,脚放开,地综落下,穿过地综的经线被拉到下面,脚下的动作控制两排经线的上下交替。踩和放之间,手握住梭子带着纬线从中间穿过,然后拉紧、压实,再用篦子梳理、敲实。一只梭子就是一种颜色,简单的纹饰只需要一只梭子,复杂一点的图案就要用到两只,甚至更多。
织布需要控制力,梭子带着纬线穿过经线之后,拉线的力道很关键,力气小,布会松垮,力气大,布的边缘会皱,用篦子压纬线要使劲,腰上也要绷着劲,经线才能被拉直,织出来的布才能平整,密实。
人坐在织布机里,脚踩的踏板叫做“蹑”,蹑与上方的“地综”相连,地综可以控制一层经线的高度。
如果说布料品质考验的是人的耐力和控制力,那么图案则是脑力的体现。
决定图案的是花本,也叫做花网,分为竹针和线编两种。傣锦用的是线编花网。花网挂在篦子前方,梭子每穿两下,就要把花网上的横线抽出,移动到下方,用下一根横线重新分隔经线,再用小木棍沿着横线穿过,进一步拉开两层经线之间的距离,梭子带着纬线从重新分好的经线之间穿过、拉紧,篦子敲实、梳理,不断重复。花网上会悬挂重物,方便操作。
织布机上的操作不算轻松,上机之前的工作则更加复杂。
早年间,织傣锦之前要自己纺纱线,染色,现在大家会直接买现成的线,省去一道工艺。
滑动查看,织锦图案是脑力的体现。傣族织锦繁复而鲜艳的图案由一代又一代的手艺人传承而来,是手艺人们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结果。
首先要把买回来的线绕在卷经轴上,这个步骤叫做拉经线,然后要把线一根根梳理清楚,排好,固定在“猪脚”上,每根线都要穿过篦子,花网和综这三层。半米宽的布需要400根经线,一根线都不能错,否则图案就会出现错乱,光是排线的工作就需要花掉三位婆婆至少一天的时间。
编织花网也是个费时费力的活儿。一幅400根线宽的布料的花网,安勐要编织两天。她的妈妈传给她的傣族传统纹样只有四种:大方块,小方块,蛙纹(万字纹)和葫芦。后来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的图案都是手艺人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结果。
大方块,小方块,蛙纹(万字纹)和葫芦等傣族织锦图案。
四、五月份是孟连当地最热闹的季节,尤其今年是县城成立70周年,各类县庆活动与泼水节、神鱼节一起狂欢。
提到非遗和手工艺,很容易联想起各大景区的专门兜售给游客的纪念品。但是娜允的傣锦更多是本地人购买和使用。在工业纺织品出现以前,傣锦被广泛用于被面、服装,到围巾、筒帕等各类生活用品当中。
孟连生活着数万傣族人,服饰和建筑呈现的是现代社会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折衷。每当出席重要场合,或者进入寺庙的时候,当地人依然习惯穿着传统民族服饰,哪怕在平常的日子,街上也依然能看见身着筒裙,背着筒帕的女人。
每当出席重要场合,或者进入寺庙的时候,当地人依然习惯穿着传统民族服饰。
安勐手艺好,但是不太会讲汉语,日常对外交流活动更多由她的儿媳妇高丽娟负责。高丽娟的父亲是汉族人,母亲是傣族人,像她这样的人被称为“汉傣”。从小高丽娟的父母就用汉语交流,所以她更熟悉汉语,反倒是傣语只是偶尔能听得懂一两句,她的女儿现在上一年级,已经完全不懂傣语了。
最初高丽娟也没有想过要学习织布,她是孟连县一中的美术老师,有正式工作。只是因为婆婆的汉语不好,所以她主动帮忙做一些对接的工作,开始逐步接触并学习织锦,如今已经能够织一些简单纹样。疫情期间,傣锦滞销,高丽娟开始尝试开发其它类型的衍生品,在线上进行推广和销售。去年年底,她买来化妆镜,耳饰等半成品,尝试与傣锦结合,还在安勐织布的地方旁边安置了陈列架,各类商品摆得琳琅满目,她还在接洽其他地区的客源,以及需要文创产品的商家。但是据她讲,售往外地的销量依然一般,主要客户还是本地人。
安勐的儿媳妇高丽娟,作为新一代居民,她尝试在线上推广织锦文化与开发商品。
当地人编织出创新的织锦图案。
除了正在制作的腰带和挎包,安勐还会织传统傣族筒裙使用的金丝布料,每逢节庆,她的金丝布料总会销售一空,按照高丽娟的话讲:“织多少卖多少,不会压货”。当地技术好的裁缝的订单多到接不完,需要至少提前一个月预定。但是由于筒裙布料的定价低于披肩和筒帕(挎包),所以平时的工作还是以后者为主。
当下市场对于织锦的需求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与旅游纪念为主。
除了织傣锦以外,安勐还有一项重要的事业——卖凉粉。在宣抚司对面,沿着一条小路下去有家店面——娜允宫廷凉粉。这是她和另外七位婆婆一起创立的,她是法人,一共三家分店,每家店由两个人照看,这样有两人能轮休。安勐的婆婆是原来土司公主的丫鬟,说起来和“宫廷”两个字也算有几分渊源。凉粉店里不仅卖凉粉,还有泡鲁达,舂鸡脚,舂芒果等不少当地小吃。安勐每天上午六、七点起床,去菜市场购买制作凉粉的食材。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她几乎都在小吃店里忙活,忙完之后回来织布,织到晚上十点左右休息,几乎日日如此。一身黑衣白裤在柜台里张罗小吃的是安勐,几分钟前穿着筒裙,坐在织布机上飞梭走线的也是安勐。
各个县的织锦手艺人来到织锦竞赛,将完成70%左右的作品制作完毕,进行最终展示与评选。
大赛中,手艺人们织出的创新图案。
孟连地处边境,西部和南部与缅甸交界,是云南省普洱市的下辖县,全称为“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看似复杂的地名里面包含了三个少数民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县名的意思是“找到的好地方”。
孟连县下辖两乡四镇,县政府在娜允镇上,镇子因“中国的最后一个傣族古镇”娜允古镇得名。不过这里并不是一个凝固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化石,而是一座依旧有生命力的乡镇,整体面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
孟连宣抚司署及其建筑柱体上出现的民族纹饰。
孟连自治县的庆祝演出。
留下的是街巷空间的城镇肌理与寺庙、宣抚司等公共建筑,不断变化的是从原始的木楼变成二层砖房的民居,新建成的酒店和沿街的门市房。这里既没有宣传片里的竹楼筒裙,水雾飞扬,也不是毫无少数民族痕迹的现代县城。孔雀等民族纹饰和传统建筑的屋顶轮廓,与现代的结构体系及偶尔出现的欧洲柱式构成一幅地方新城镇的风貌。
娜允全天温差大,中午烈日炎炎,早晚凉爽,到了晚上十点,沿街的烧烤摊依然热闹,还有很多看着像是小学生的孩子也在外面。有家烧烤就在一棵凤凰花树旁边,取名叶红。
上图:节庆期间的娜允大桥;
下图:哈尼族头饰。
娜允大桥像是古镇的东大门,下层通车走人,上层是回字形走廊。夜晚的大桥灯火通明,南垒河是澜沧江的分支,在桥下静静流过。民族体育场、大金塔、民族文化广场等公共建筑沿河布置。滨河大道上的硬质铺装刷上彩色的油漆,是县中心的健身步道。四、五月份是这里最热闹的季节,尤其今年是县城成立70周年,各类县庆活动与泼水节、神鱼节一起狂欢。
河岸的凤凰花开得像火,不少地方的水边已经搭好台子,总佛寺对面的用来放荷灯,大金塔对面的用来下河抓鱼。在神鱼节前一天晚上,一辆卡车载着好几吨鲤鱼、罗非鱼、白鲢和江鳅向河里投放。第二天中午,所有捉到的鱼归选手个人所有,怪不得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当地酒店的价格一夜之间翻倍,节庆的吸引力可见一斑。就在河岸放鱼的时候,体育场内传出阵阵歌声,彩色的射灯在小镇边上依然清晰可见。
此时,安勐已经抵达邻近的西盟县,第二天,她将在“创赢普洱”少数民族手工织锦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担任评委,这是不习惯坐车的她难得一次出门,而她之前每一次离开孟连都是因为织锦。
上图:安勐之前每一次离开孟连都是因为织锦。
下图:当地举办的少数民族手工织锦职工职业技能竞赛。
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手工艺逐渐从生活的必备技能,演变成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要面临无人继承的现状。娜允傣锦虽然存在同样的问题,但是好在它依然被当地人广泛使用,没有脱离生活,变为单薄的少数民族符号。
对于地处云南边陲的娜允而言,手工艺在当下更像是联通外界的一道桥梁,当地的传统与文化通过一片片精美的傣锦传播为更多人知悉。未来,来自远方的关注或许会为这片土地和这门工艺带来更多可能。
「手工艺、脚工艺、脑工艺」Vol.1 织锦
古老的传统工艺能够被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的是需要被更多人看到、理解。通过唤醒手、脚、脑的相互协调、反复作用,一门工艺达到高度统一。第一集我们走近傣族织锦,这一项动用全身力量的工艺,在当下焕发着光彩与生机。
采访、撰文:李里
摄影:Nek
编辑:黄元欣
制片协助:甜甜
平面设计:John weak
视频剪辑:DAROO
编排:宋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