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相地堪舆”为起点,“相”出身心的地图
堪舆术,又称相地术,或是风水术,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古老玄术——尽管在当下的时代已被相对边缘化,但其背后所蕴含的人与地理之间隐秘、复杂且难以言喻的关系,始终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并一直对现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现代科学技术,还是时常被视为“迷信”的风水术,两者之间不过是理论与手段上的区别,其背后的真正目的与结果则是一致的,即:试图把握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则,并对人类的行为实践进行规划。
而在当代艺术领域,艺术家们又是如何在创作中“相地堪舆”的?他们如何以创作度量生命与心灵的尺度?
“相地堪舆:图像、田野与地理的诗学”展览现场,广东时代美术馆,2024。摄影:冯方宇
“相地堪舆”作为一个展览的标题,首先将我们引向中国古代的风水学。所谓“相地”,即省察地势地貌,看其是否适宜居住和生产。“堪舆”则是“风水”的古称,是以一种特殊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宅墓所处的环境、修造状态,推断其所有者或居住者及其子孙的祸福凶吉,并因此改造或指导宅墓的选址、修造,使之趋福避凶。尽管“堪舆”作为一种玄术在现在这个时代早已被边缘化,但其背后所蕴含的人与地理之间隐秘、复杂且难以言喻的关系,却始终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并一直在对现代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对“堪舆”的解释为“堪,天道;舆,地道”。而杨雄在《甘泉赋》所言“属堪舆以壁垒兮”,“堪舆”指的是明堂等礼天建筑墙壁上设有窥测天象的窥孔。追本溯源,“相地堪舆”是人把握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则,并对人的行为实践进行规划的一种方法。这样的方法及其规则准绳延伸到实际的社会运作之中便会转化为礼法上具有实质性约束力的抽象的规则,因此从原始时代开始直至今天,人类把握自然规则的方法与结果都会转而被用来规划人们的政治及社会生活。
那么,由“相地堪舆”为起点发展出来的把握天地自然运行规律的方法也就成为影响个人、家庭、部落、国家是否能够维持正常运行秩序、长治久安的核心因素。可以说,现在被视为迷信的风水术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不过是手段上的区别,而背后的真正目的与结果——人的命运——则是一致的。
“相地堪舆:图像、田野与地理的诗学”展览现场,广东时代美术馆,2024。摄影:冯方宇
当下于广东时代美术馆进行的展览“相地堪舆:图像、田野与地理的诗学”当然不是要把我们重新拉回到风水的世界,而是通过这个特殊的术语,将当下与历史从根本上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将历史概念置入现代语境的操作。
由策展人何伊宁策划,整个展览试图以22位艺术家的摄影与影像作品构建一个“相”出来的世界——而“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仅仅凭借眼睛而进行的直接的观察,而是借助各种工具,依靠实际的规则标准来进行仔细的省度,也就象征了某种尺度。可以说,这个展览在某种意义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心灵、身体、技术、想象等维度上共同探索相应尺度的特定场域。
“相地堪舆:图像、田野与地理的诗学”展览现场,广东时代美术馆,2024。摄影:冯方宇
人与自然的关系,最为根本的就是生存,进而是如何良好地生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天地万物并不是供人类控制利用的对象,而是人赖以存在的根本。人从来不是外在于天地自然的、高于其他物种的存在,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师法自然、理解自然、融入自然、天人合一,这是中国文化追求的精神境界。
在展览的第一部分“坤舆寻址”中,徐晓晓的作品《饮马长城窟》(2018)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与地理之间的根本背景:人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在长达25000公里的旅程中,艺术家追随长城脚下人们的生活,带领我们进入到历史的废墟也进入到现实的生活。长城既是历史化的隐喻也是政治性的隐喻,而人与地理的关系——如何安全而安心地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也在这自然、历史与政治的夹缝之中显现出来。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安放生命与心灵的尺度。
徐晓晓,《黄河石林》,选自《饮马长城窟行》系列,2018
“神仙信仰”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信仰现象,是一种对现世生活、现实人生充分肯定的信仰,人们希望能够在充满危机与苦难、充满种种不确定性的现实世界中消灾免难、平安度过一生。那么,作为神仙信仰的理想世界,“洞天福地”成为了人们精神上的一种终极追求。塔可的《洞天新录》系列(2018)非常直观地将我们带入到这些幽深的洞穴所蕴含的信仰时空之中,身临其境地领会“与天地精神合而为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以及“逍遥于无何有之乡”的至道境界。
上:“相地堪舆:图像、田野与地理的诗学”展览现场,广东时代美术馆,2024。摄影:冯方宇
下:塔可,《九龙山》,选自“永生之地”章节,《洞天新录》,2018,收藏级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感谢三影堂+3画廊惠允
上:林舒,《银山塔林-佛觉大禅师塔(金)》,选自“塔”系列,2017,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下:林舒,《石笋屿石矾塔(清)》,选自“塔”系列,2023,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当我们面对曾瀚的《元山水》系列作品(2021)以及郭珈汐的《灵山记》(2021)时,蕴含于中国文化核心脉络之中的“山水精神”便赫然矗立于眼前。在中国文化中,通过绘画的方式来实现对自然山水的追求,是个体精神纯化向善意志的重要方式,我们在“游山玩水”中养成的不只是审美意识,更是一种以道德为终极关怀的“修身”。
如果说“洞天福地”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安放生命与心灵的终极目标,那么“山水精神”所提供的便是通达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而横亘于这目标与路径之间的,便是承载于林舒所拍摄的那些佛塔之中的普通民众最朴素、最切实的生命欲望。在这个狭长的寻山探幽的路途之中,一种从根本性的生存本能出发并一路迈向生命终极关怀的心灵尺度便悄然显现其间。
上:曾翰,《元山水-山鸣谷应01》,2021,真丝绢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下:曾翰,《元山水-山鸣谷应23》,2021,真丝绢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上:郭珈汐,《灵山记》,2021,手制书,硬卡纸、手工宣纸、菲林片、硫酸纸等综合材料,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中&下:“相地堪舆:图像、田野与地理的诗学”展览现场,广东时代美术馆,2024。摄影:冯方宇
在《古老的愿景》(2024)中,陈萧伊借由镜头在横断山脉中探寻一种“未曾断裂的、完整的、却消失的风景”,与此同时也说出了所有人被抛投于天地之间而遭受的无尽迷惘,“我们生活在一切事物消逝,又重新生长的世界里,人类有其看不见的年轮,播种和埋葬有时候是一回事,总在被挖掘的山体、被砍伐的森林里,人们千方百计地筑造自己一生的幻梦,在幽灵之海上,你我皆是隐形的水手,现代性竟如一艘破碎的船,航行于宽宥海面,却终究不知该去向何方”。我们该如何于天地之间立身?人类或许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无尽的迷惘而不断地探索“我们真正的地图”。
陈萧伊,《古老的愿景》,2024,4K 影像 , 黑白,15分42秒, 音乐:司日纳·拉木加,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相地堪舆:图像、田野与地理的诗学”展览现场,广东时代美术馆,2024。图中为陈萧伊《凋零的岩石》(局部,2024,铝板UV印刷)。摄影:冯方宇
作为人类最原始的庇护所,洞穴对人类始终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诱惑力,它曾经是我们祖先的栖息之所、宗教诞生之处,也是生成并塑造人类身体与认知的原初之所。故而,当我们因循着张文心的作品亦步亦趋地“深入”到那些幽深晦暗的洞穴之中时,我们进入的不只是神秘未知且充满野性的大自然,同时也进入了某种“被历史折叠、消声的生命经验之中”,身体内部的某种最原初的身体记忆被悄无声息地唤醒。
张文心,《岩穴之眼》,2021,收藏级数字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而在张紫璇的《空中无色》(2024)与李勇的《6500号》(2022)中,我们则会深切地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陡然发生了转变,拥有现代工业技术的人类将自然转化为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展开了毫无节制的开采。一旦资源耗尽便遭到废弃。在这个过程中,原本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人类也被沦为了持存物。
当我们在展厅中时不时被开采铁矿的巨大轰鸣声所震动,当我们看到李勇在作品中利用石油残渣、铁锈、尘埃等材料构建出的那个现实之外的世界,我们又再一次落入到无尽的迷惘之中,不知自己究竟身处何方。一如贺子珂在《乱码城市》(2023)中所追问的那样,当我们被现代技术驯化成为一种完全依赖技术而放弃身体基本功能的持存物的时候,我们究竟该如何重新找回自己?
张紫璇,《空中无色》,2024
三屏影像,14分52秒,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李勇, 《蓝色底片的静坐》,选自《6500系列》,2022
德国收藏级无酸数字艺术纸,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贺子珂,《乱码城市》,影像静帧,2023
影像,14分20秒,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项目由现代汽车集团VH Award委任
程新皓,《还归何处2》,2021
双声道录像,彩色,立体声,37'09"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现代技术基础上的现代社会总是许诺我们一个乌托邦式的、多快好省的“美好生活”。似乎有了高超的现代科学技术,就人定胜天。人类可以在天地之间为所欲为,自然经由科学的“严刑拷打”被迫交出人类想要的、看起来绝对正确的规律,臣服在人类的脚下。现代社会可谓是人类积极主动地全面改造自然的“理想时代”。
然而,在刘卫、吕格尔、冯芳宇、张北辰与韩倩的作品我们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现代社会实际给到我们的未必是“美好生活”,而是在掌握现代技术的权力系统的彻底控制下,人们不得不被纳入到一个完全被政治权力与现代技术所控制的生活状态之中。
上:吕格尔,《水库中的岛》,选自《禹的水》系列,2021,数字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下:吕格尔,《水电站大坝,白鹤滩》,选自《禹的水》系列,2021,数字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张北辰,《太阳升起,大北电报站沉入海底》, 2022
装置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冯方宇,《杨树浦电厂老控制室》,2020
摄影,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当我们通过键盘驱动在刘卫用Minecraft创造的那个似曾相识的虚拟东九龙里穿行的时候,曾经在一些香港电影中出现的城市风景在记忆中便被唤醒。然而在这个纯粹到只剩玩家孤身一人的世界里,我们获得的似乎是一种“前世”体验,也就是说,我们仿佛进入到了城市规划者、建筑设计师在构想这些城市建筑时的那个原初幻景之中,仿佛也被摆放在了那个利用现代技术按照自己意愿来构建城市生活的掌控者的位置上,去想象这些城市建筑是如何被设计出来,如何影响人的生活。
刘卫,《记忆{重置}——东九龙》,2021, Minecraft线上游戏,图片由艺术家提供,项目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呈现「新视野艺术节」委托
于是,一种莫名的恐惧便油然而生。原来城市并不是根据我们所希望的生活被设计出来的,相反,我们不得不按照少数人设想的方式生活。
似乎,一旦被设定的那种生活与现实世界发生矛盾,一旦设计者对未来的构想发生变化,一旦现实生活与技术发展不相匹配的时候,那么我们的生活便会立刻被技术——被掌握技术的权力系统抛弃。现实中由我们自己生成的生活可以沉入水底,可以被连根拔起;所有人被迫离开而仅剩一片悲凉无奈的废墟瓦砾与废弃的机器厂房,也可以仅剩下一段沉重到让人窒息的历史记忆。
那么,我们赖以生存的、被认为是“先进”且必然“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究竟将会把我们的生活带向何方?在掌握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权力系统的运行机制中,我们究竟被置于何处?我们的存在对于这个系统而言究竟有何意义?
韩倩,《海潮间歇的寂静里》, 2022
4k单频录像,彩色,立体声,36分38秒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于渺,《额姆宇宙》,2024
4K影像,彩色,立体声,22'45"
图片由于渺工作室提供
那么,在这样的现实处境中,我们该如何想象这个世界,想象历史,想象自己的生活与未来呢?刘雨佳、朱英豪、郑安东、刘昕、任泽远等几位艺术家的作品便从不同的维度为我们提供了想象世界、历史与生活的各种不同路径。
刘雨佳去到长白山和松花江上游地区,亲历了自然变化,遭遇了极端气候,她用多种影像媒介拍摄了大量关于伐木、狩猎、采集人参、捕鱼的纪录影像,结合当地的民族志、文学与民间传说片段,虚构出一系列生态故事,去破解既有的二元对立的认知观念。朱英豪则深入地对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的长途旅行进行重新挖掘,利用文本与影像的结合重新诠释他沿途所见的地貌、人文和科学发现。
刘雨佳,《微光渐暗》,视频截图,2023
单通道4K影像, 16mm胶片转2K数字影像,
彩色,5.1声道, 64分17秒
图片由艺术家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提供
朱英豪,“2023年2月4日,信阳市新县”
选自《一次横穿1868年岩层的成像》系列,2023
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刘昕,《白石》,影片静帧,2021
影像,5.1 混音或立体声,21分57秒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郑安东在《如何(未)命名一棵树》(2024)中跳脱出殖民背景下的帝国知识谱系,从黄山顶上一棵松树的铭牌中的拉丁文学名出发,前往不同松树的栖息地,回到切实的观看行为本身,“以一个来自东亚内部的个人视角,重新渲染这些松景的复合时空”。在刘昕的作品中,主人公“穿过山谷、沙漠,在中国西部寻找自1990年代以来坠落的火箭残骸”,“回望技术物件的生命历程:一个地外物体的地面死亡”。
而任泽远则一方面回到一本被质疑真实性的个人游记葡萄牙冒险家Fernão Mendes Pinto的《远游记》和两段他在两个舟山小岛上听来的民间传说的口述,“通过摄影与行为重新审视事实的创造、组装和检索的时刻,反思历史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则“从居住的美国东海岸出发,前往太平洋彼岸离家乡最近的旧金山以寻找一种可能的归属感”。正如策展人何伊宁所言,几位艺术家通过“对地理、海洋和太空的多维度诗意思考与回应,试图带领观众进入一个跨越时空的幻境,共同探索人类与自然、技术与生态之间的复杂关系”。
上:“相地堪舆:图像、田野与地理的诗学”展览现场,广东时代美术馆,2024。摄影:冯方宇
中:郑安东,“名与支脉”,选自《如何(未)命名一棵树》系列,2024,综合材料(埔里皮纸上盐印照片、彩色喷墨打印照片),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下:郑安东,“保持迎客”,选自《如何(未)命名一棵树》系列,2024,综合材料(埔里皮纸上盐印照片、明胶银盐照片、彩色喷墨打印照片),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任泽远,《从海岸到海岸(序言)》,2022-2023,单频高清影像,10’20”,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可以说,我们如何想象世界,我们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如何想象生活,我们就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日常生活的变革、个体命运的救赎不是简单地用一种意识形态取代另一种意识形态,用一种技术取代另一种技术,而是需要穿过既有观念认知的屏障、穿过技术构建出来的幻觉,重新回到自然、历史与生活之中,用自己的身体实践与实际经验,重新想象出、描绘出一种新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相”,就是一种在天地之中想象世界、想象生活的方法,我们需要回到天地之中,用这样的方法,小心翼翼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相地堪舆:图像、田野与地理的诗学
广东时代美术馆
2024年7月13日—10月7日
撰文:林叶
编辑:夏寒
栏目海报设计:Lifan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广东时代美术馆
艺术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世间万象。在本期「艺艺生辉」栏目中,我们聚焦“民间经验”、“相地堪舆”与“自然生态”三组关键词,分别由三条不同的路径去感知当代艺术创作与现实世界的互文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