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抗拒社交,到乐在其中,分享一下我的方法

冷冷 高冷冷 2022-04-24

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剧照

共2587字,阅读约需5分钟;
如果进度条太长,是因为留言。

以前我是个比较封闭的人,很排斥和陌生人见面这件事,因为那会让我觉得紧张。我会定期和朋友约见,但只停留于熟人社交。
 
注意,这里所说的“陌生人”,并不是指真正的陌生人,其实,我和他们已经认识了很久,关系很好,交情很深。
 
大家知道的,我写公众号已经快4年了,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很好很好的人,比如我的读者,我的同行,我的甲方。“认识”的意思是,加了微信,打过电话,聊过很多,聊了好几年,成为私人意义上的好朋友。
 
我真的超级感谢我的工作,它给予了我太多太多,它让我可以真实地呈现自己,它为我吸引来我的同类,让我们成为朋友。
 
但我真的很恐惧见不熟悉的人,我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这类社交对我来说是负担,让我觉得很是拘谨。但我同时要说明的是,我说我“内向”,是指我倾向于从独处中获得能量,但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我真的很能讲,也能倾听和回应,神情和语气都很活泼,笑点又低,是一个还算不错的聊天对象。


01  
 
我第一次见网友,是2019年的国庆节,我工大的学妹来杭州玩,约我吃饭。学妹是通过公众号和我认识的,在见面之前,我们已经加微信一年,她已经关注我两年。
 
学妹微信上和我说,她好怕冷场,已经能想象到那种画面了。作为学姐的我,告诉她,不会冷场的,我一个人能讲8小时!
 
结果,怂的是我。
 
我和学妹见面后,我的紧张持续了半个小时,声音都变了。学妹说,你声音怎么和微信上不一样?
 
是的朋友们,我一紧张的时候,声音就完全变掉了。本来我声音就细细的软软的,一紧张直接变成很尖的声音,很奇怪的。
 
哈哈哈哈哈哈,好气哦,好丢脸,说好的一个人可以讲8小时呢?结果我手也不知道往哪放,脑子一片空白,讲话也怪怪的,带着学妹在商场里面走,不知如何是好。
 
笑死。
 
后面吃饭的时候,我终于放松下来了,声音也恢复正常了,学妹说,是我认识的那个学姐了。
 
我还认识一个工大的学弟,17年底就认识了,和我关系特别好,把我当自己真正的姐姐一样。16年到现在的聊天记录,我都是有的,这几年,和学弟聊得最多,我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情,我的感情、工作等等,他都是知道的。
 
2020年初我回了趟哈工大,本来有机会见学弟的,但我愣是逃掉了。我说,我就是要自己回工大感受一下,我不要见别人。
 
嘿嘿,其实是因为我真的好怂。
 
咳,所以现在大家可以感受到我有多排斥见不熟悉的人了吧。


02
 
但是,今年6月末的时候,我去了趟上海,专程见朋友,我们是通过公众号认识的,也是17年底就加了微信,这几年我们一同成长,尤其是在感情方面,哈哈哈哈。
 
话说!冷冷子长大了!一点都没紧张的好吗!
 
6月还见了一个认识3年的朋友,如果非要用一个冷冰冰的词定义她的身份,那就是同行。嘿嘿,认识好久啦,是很棒的人。
 
感谢公众号的存在,感谢我这几年都在写文章,现实生活带来的物理束缚,把我们固化在一个既定的圈子中,身边的人未必和自己同频。但网络不同,它提供给我们更多可能性,可以交到契合的朋友。
 
6月还见了研究生同学以及高中同学,我一向是个封闭的人,几乎从不会去主动约朋友。在别人约我的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熟悉,我也要做一定的心理建设。
 
但现在我的状态完全不同,颇有些来者不拒的意思,我开始喜欢和别人聊天,熟悉的、不熟悉的,旁观别人的人生,倾听别人的故事,交换自己的想法,很有意思。
 
重要的是,社交对我来说,好像已经不是负担了,我可以没有任何压力地去见一个从未见过的人,我还可以连续10天每天见不同的人。——没错这就是我6月份下半个月的真实经历。
 
难以想象,仅仅半年,确切来说,是两个月,我竟然习得了社交技能。毕竟,就在两个月前,我见到陌生人,还是会紧张到面无表情,声音变掉,不知道说什么。
 
哈哈哈,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转变的方法。
 

03
 
其实很简单,就是去见别人。
 
我不服气,我不要继续这样下去,我怎么这么菜。我知道那反我的人性,但越是反人性,奖赏意义越大。我就是要挑战自己的本性,我答应之前会逃避的邀约,我甚至主动邀请别人。
 
一开始也是会紧张,紧张的原因可能是担心自己不知道讲什么,担心会冷场,担心自己紧张。但这样一路见下来,我发现那些担忧并不会发生,每一次我都能和别人很好地聊天。
 
于是我之前的恐惧和排斥,慢慢消失了。心理学上把这个叫什么?大概是“曝光疗法”或者“系统脱敏疗法”。
 
嘻嘻,其实不用去管这些专业术语,就用最朴素的基本常识,我们就可以理解这背后的逻辑:用实际行动去验证我的预设为假,我自然就可以不再排斥“陌生”社交。
 
这其中还有一个思维的转变,那就是把焦点从“我”身上,移步到“对方”身上。之前我在意的是自己的言语和表现,把视线投向自己,现在我关注的是我能从别人那里获取什么,比如倾听别人的故事,获取别人的认知,把视线投向对方。
 
然后我会发现,这个事情变得有趣起来,我开始爱上“观察人类”。
 

04
 
讲到这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当面聊天的时候,如何才能不冷场呢?大概有这样几点建议:
 
如果双方已经有一定的熟悉度,可以就已经了解到的一些点,进行展开,比如对方的工作、兴趣爱好、养的猫等等。其实重要的就是有话题,而话题无法凭空生出。就双方共同知道的东西进行展开,两个人能聊起来,有来有往,这是根本解决之道。
 
其实只要一个人有发起话题的能力,以及在一个话题讲完后,能迅速抛出另一个话题的能力,就可以了,另一个人积极给出回应,场面就不会冷掉。
 
面对面坐着吃饭聊天,是最考验人的,因为你看不到可以引发话题的点,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大脑的运转。
 
如果你担心会冷场的话,可以边走路边聊天,可以去书店,可以逛商场,可以在景区走路,这些地方都会有触发话题的存在,比如某本书,比如天气,比如路上可爱的小孩子,都可以让你们找到可以聊的点,这样会自然很多,不那么费力。


05
 
关于面对面聊天,如何克服对非熟人社交的排斥,从中得到乐趣,解决方法大概就是以上这些。
 
最后,分享一个我觉得很棒的聊天习惯:打电话的时候,由于看不到对方,两个人讲话常常有撞到一块的时候,这时,让对方先讲,真的是太让人有好感了。
 
我前文讲的那个上海的朋友,就是这么一个人。每次打电话我们撞到一块,他都非常自然地轻轻“嗯”一声,然后听我讲。
 
哼!被他抢先了!我明明也一直都是这样的人(好吧这该死的好胜心,顿时让我不可爱了),我还去教一个弟弟跟女生打电话时候记得这么做。后面每次弟弟跟我打电话遇到这种情形,都让我先讲,哈哈哈哈,这是意外收获。

当然,这也适用于面对面聊天。

大概就是这些,有机会一起聊天。嘻嘻。

//End

100万假币买来的冷冷AI,推荐你看近期文章:

1、6月看的13部电影和10本书

2、来!按这些方法练习,获得超强的学习能力

3、苦恼于自己的内向和敏感?这篇文章可以帮到你

4、如何变得会聊天?分享4个实用的思路


喜欢冷冷,不喜欢不行(也行)。下次更新:2021年7月8日(周四)14:00。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或启发,可以点下右下角的/在看/WOW(不点也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