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疫”师专人|志愿红,最美!

晨曦记者团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3-05-12

微光成炬 抗疫有我

编者按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对疫情,青年学子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抗击疫情,青年先行!师专校园内,就有这么一群可爱的“志愿红”,让我们走近“志愿红”,聆听他们的战疫故事。

志愿红

集结出发

突如其来的疫情

打乱了校园生活的脚步

在保卫校园、阻击疫情的“战斗”中

有那么一群年轻的面庞

他们挺身而出,勇敢逆行

他们身穿着最惹眼的“志愿红”

怀揣着一颗火热的心

走上抗疫第一线

为校园注入了温暖的力量


图|早起集合,分配当天工作任务

在老师的培训指导下

防疫志愿者迅速掌握了疫情防控工作要领

以饱满的热情与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

安全高效开始了志愿服务工作

抗疫有我

责任担当

每天,当东方渐泛鱼白

那一抹鲜红从各处汇集

又迅速奔赴校园防疫各处岗位

他们熟练配合,与食堂工作人员分装早餐

他们臂膀有力,扛得起粮食蔬菜防疫物资

他们脚步轻快,分栋分层准时配送好饭菜

他们默契协调,组织维持着核酸检测秩序

他们细致严谨,地毯式核查落实应检尽检

他们不厌其烦,细心统计着每日物资需求

他们使命必达,一趟趟代购传送生活物品

…………

哪里有需要,你就能在哪里见到“志愿红”

这支青年军精力充沛、行动迅速

他们纪律严明、分工明确

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

以集体力量筑起一道道“防护墙”

他们,在志愿服务中彰显了

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微光成炬

团队力量

时逢初冬

天还未亮就起床洗漱完毕

宣传动员、组织协调

用“巾帼红”守护“健康绿”

到处都有“她”的身影

与食堂工作人员准备早餐

发放一日三餐、组织核酸检测

按时完成作业、参与技能考核训练

制定岗位安排和人员分配

这,是志愿者团队学生负责人李梅

在校园静默管理期的每一天

图|学生负责人李梅

“请佩戴好口罩,保持两米间距!”

这成为了志愿者每天的“口头禅”

核酸检测组组长刘亚儒说

正当青年时,更行青年事

身为当代新青年,要持一颗赤子之心

为抗击疫情做力所能及之事

持之以恒,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图|志愿者组长刘亚儒

像他们一样

参与校园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义不容辞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学生志愿者

有近百人

当学校启动志愿者选拔时

小学教育学院的同学们纷纷主动请缨

申请参与到“校园保卫战”中

他们坚定地说

“我是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我先上!”

图|同学们的需要,使命必达!

每个志愿者就是黑暗中的一点微光

一点点汇聚起来,便能击碎黑暗”

无论是累到晕倒的苏芊芊同学

还是奔前顾后运送物资的隔离区志愿者

再或是“地毯式”核查落实应检尽检的“数据核查员”

她们都用自己的微光汇聚成火炬

温暖了这个特别的冬季校园

图|争分夺秒运送爱心晚餐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谢谢你们!”“你辛苦了!”

在亲手传递爱的过程中

他们也收获了来自同学们的感激与小惊喜

回赠的一个柚子、一个苹果

足以让人品尝到充满关爱的甜意

这份弥足珍贵的谢意

让志愿者们更卯足了干劲

大多数志愿者都选择了坚守岗位不撤退

只有有人需要,不管再苦再累

他们就能一直坚持

图|坚守岗位不撤退

他们响亮的声音,匆匆走过的身影

他们坚毅的眼神,共同进退的执着

已悄然被另一抹红色尽收眼底

那是晨曦记者团“战地”记者小分队

他们积极投身“红流”贡献一份力量

同时更默默关注着“志愿红”的闪耀

他们用心记忆,广而告之

红色是内心燃烧的颜色

奉献是志愿者不变的信仰

这群可爱的师专人

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志愿红


岁月无常行路难,助人乐善志如磐!为确保疫情防控有序开展,为校园恢复往日生机坚守奉献,志愿者们以自己的方式,默默贡献,汇聚成打赢疫情阻击战的磅礴力量。在战“疫”路上,他们用温暖的关爱和服务筑起守护之墙,书写着不平凡的战“疫”故事。犹如那漫天萤火虫,在夜空汇聚成灿烂星河,照亮了校园,也温暖了所有师专人。



“疫”别多日,“重启”美好校园生活

战“疫”师专人|党有召唤,必有我在

战“疫”师专人 | 抗疫期间,他这么做...

“云课堂”教学纪实 ②|“云课堂”上掀起的一场“课堂革命”

策划 | 谭勇 姚莉 

文字 | 谭煜璇 刘超 谭勇

图片|张丹丹 刘凯欣 廖文婷

本期编辑|谭勇 刘旺晖 张子怡

审核|宣传统战部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