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疫”师专人|“逆行者”的师者仁心

编者按

有一群人,他们暂别亲人,冲锋在前,或以校为家,值守网格;或下沉社区,冲锋在前;或坚守课堂,教书育人……他们都是普通的师专人,也是最美师专人。让我们走进师专校园,走近他们身边,用点滴文字写下他们的故事,献给以毅抗疫的他们。

自株洲此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多名教师受市委组织部委派,临危受命奔赴全市各区抗疫一线。他们勇敢逆行深入风险区服务居民,或下沉网格协助社区防疫,或日夜坚守驻村防疫工作卡点……他们用个人的微小力量彰显了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他,当好了疫情防控的“中间人”



朱战成是一名90后青年党员,在得知社区需要志愿者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抗疫。根据市委组织部安排,他下沉到了石峰区映峰社区并担任防疫工作小队长。在持续20多天的志愿工作中,朱战成一直吃住在社区,扎根在社区。从卡点值守到上门入户,从维持秩序到代买物资,从片区消毒到安抚村民,每一件事情他都亲力亲为,并做到心中有数。




“什么?能麻烦您再说一遍吗?”作为一名来自张家口的北方小伙子,和本地居民的语言沟通不畅是工作中最让朱战成头疼的事情。“这十几天,我最紧张的不是担心自己有风险,而是生怕和叔叔阿姨们沟通不畅,错过有效信息。”

朱战成用近二十天的坚守当好了防疫工作的"中间人",在他的耐心协调、细致沟通之下,社区居民都积极配合防疫规定,支持社区防疫工作。谈及以后的想法,“在被需要的时候,该去就去,没有什么好迟疑的。”朱战成坚定地说。










他,要做儿子心目中的“勇敢者”




“到抗疫一线去!”是谭勇老师心底一直以来的愿望。在市委组织部征集防疫工作队员之初,他就率先报好了名。11月11日晚,一个电话的召唤,他义无反顾地收拾好行李向社区报到,立马投入到了合泰片区高风险封控区的防疫工作当中。不能说没有犹豫,因为他还要陪同爱人一起守护身在高风险区的年迈双亲和一对幼子。

在重点封控区的每一天,除了整理分发物资、准备核酸检测用品之外,他主要的工作任务是为“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当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层层爬上12楼,当热气整个迷蒙了防护面罩,当在十几度的天气里穿短袖都汗流浃背时,他全然忘记了面对的高风险,一户一户敲开门,细致录入信息,用最温暖的话语回应居民……他只想着逐层逐户落实检测、不遗漏一人,尽快筛查出风险点,让社区尽快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这些天来,被问最多的是什么时候可以战胜疫情,听到最多的是谢谢你,辛苦了!”正如他写给儿子的信中所说,“每天,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下严格按步骤消毒、脱下防护服的时候最快乐,因为我今天又帮助到了他人。”“有些事,即使很难,也总得有人去做。”疫情中没有独善其身,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座城市的平安而努力,每一个生命也都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他想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儿子,每个人在每个时期,除了要好好享受生活的快乐,还要勇敢担当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只要心中有光,就能一往无前、无惧风雨!










他,成了村民心中的“守护者”



陈湘同志是我校市派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自10月31以来,他一直坚持驻守在朱亭镇浦湾村,督导协助村里的防疫等工作。每天,奔走在朱亭镇浦湾村的三个疫情防控执勤点,轮班参与三个执勤点的值守、巡查成为了陈湘最重要的日常工作。其中工作量最大、风险最大的是值守朱亭高速收费站,查看登记台账,询问值班人员当天情况,耐心细致地劝导过路……他经常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

浦湾村村域15平方公里,村民居住极为分散,难以在一个时间段进行全员核酸,陈湘同志与村干部一起,每天从早上7点开始分7个区域组织村民进行有序核酸检测,过程中还要接送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并陪同完成检测,以逐户落实检测、不遗漏一人,尽快筛查出风险点。

完成了每天疫情防控的工作后,他也顾不上休息,马上投入到冬季防火、走访帮扶等工作中,对焚烧秸秆、杂草等行为进行及时制止与思想教育工作,走访结对帮扶的对象,了解他们的生活保障情况,尽可能多的帮助他们解决当前的困难。在他心中,一直秉承着的是:只有坚守初心,才能用实际行动来履行与诠释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惟其笃行,方显珍贵!在株洲师专,这样的“逆行者”还有很多,他们是一大群不孤独的“孤勇者”,集结成了一支钢铁般的“勇敢者联盟”,呵护同学、守护校园、服务社会,他们用自己的小力量,彰显了师者仁心的大担当。


END


往期回顾

战“疫”师专人|志愿红,最美!

“疫”别多日,“重启”美好校园生活

战“疫”师专人|党有召唤,必有我在


来源|党政办

本期编辑|谢文利

审核|宣传统战部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