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亚裔研究教授的独白:隐形的华人,歧视黑人的华人
近几年,“亚裔研究”(Asian American Study)这个学科在美国高等学府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或许它总会用名字引起我们的注意,但身边真正接触过这个科目的人其实少之又少。很多人都有过疑问:我们真的需要在大学里修一门课或一门专业来了解自己身在其中的亚裔集体么?
近来,针对亚裔的种族攻击事件频频成为新闻热点。《美国华人杂谈》采访了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亚裔研究项目的何丽萨(Lisa Ho)教授。
何教授目前在威斯康星大学担任讲师及学生指导员。她曾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Summer Bridge Program 项目中工作,帮助了很多少数族裔一代大学生,并在UCSD的族群研究系担任讲师。何教授的课程非常丰富有趣:其中包括 “美国亚裔的饮食研究”,“亚裔在美参如何与政治”,和“亚裔在美国带来的跨国流行文化” 等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亚裔研究项目网站截图:https://asianamerican.wisc.edu
在亚裔社区长大,
我却难以找到认同感
与很多在美国在难以找到自我认同的移民“二代”不一样,我很幸运。在洛杉矶的华人社区长大,我习惯了周围充斥着不论是面貌还是生活习惯都与我非常相似的邻里们。上高中的时候,老师和同学大多都是亚裔,我就理所当然的以为这可以代表大部分亚裔在美国的生活环境。上大学之前,尽管我学习非常努力,但得到的“结果” 却不符合亚洲人带有的 “刻板印象”—我拿不到满意的数理化考试成绩。
当进入大学时,我用了很长时间决定自己不会选择数学和理工(STEM)类专业。虽然我的朋友们纷纷选择了理科,但我清楚自己的优势在于社会科学类的科目。大学第一年,我选择了界限模糊的传媒专业。几学期后,我的室友修了一门族群研究(ethnic study)的课程,并经常在聊起这个科目时对它赞不绝口。到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学习亚裔研究(Asian American Study)是一个一直存在的选项。
NBC 发布的文章标题为“五十年过去,亚裔研究项目依然十分少见”。文章链接:https://www.nbcnews.com/news/asian-america/after-50-years-asian-american-studies-programs-can-still-be-n1022331
我依然记得,第一次去上亚裔研究课就给我带来了出乎意料的惊喜。课上为美国社会对亚裔的刻板印象的例子让我感同身受,我很激动,因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命中注定”的学科。课上的知识点,有些是改变了所有人的历史,也有些是当下让人无可奈何的现状,但对于我来说,这些与自己、我的家人甚至邻居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与其说是我的”精神食粮”,不如说是亚裔研究也让我感受到了身份被社会认识的滋味。原先的历史课,亚裔可能只在里面的几章被短暂提起,而现在,我会阅读十几本完全关于亚裔故事的书。
在确定亚裔研究专业的第一个学期,我首次拿到了全A的成绩。这些来自多方面的印证鼓舞了我,本科毕业后,我随即开始了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生项目,之后又前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完成了我的博士学位。现在回头来看,自己从亚裔研究中学习自己身为亚裔的社会意义,让我一步步取得了我想要的人生价值。
亚裔研究的理论与现实
就像美国社会中的其他群体一样,亚裔社区也在过去几十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比起我小时候,千禧一代有了太多接触外界信息的机会。记得脸书(Facebook)在我的大学时期才出现,而他们已经有各种社交媒体来知道外界发生的事情。这些改变都使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亚裔二代开始寻找自己的独特文化,但对自己种族的理解缺失,或许并不会引导他们看到一个好的方向。为了寻求认同感,许多不能代表亚裔历史的亚文化频繁出现。但即便如此,我们作为在美国的亚裔的经历是多样的。如果说学习亚裔研究是自己发现家人和群体过去的记忆,那现在迈入职场,这个领域可以允许我将认同感分享给别人。
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研期间,我曾经帮导师讲过一些课,不过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想法从未在脑海中浮现。其实对于一个亚裔研究的博士来说,找一份在非盈利组织(NGO)的工作,或者在学府中从事研究都是不错的选择。我希望可以用亚裔研究的知识帮助到亚裔群体,那么传播这些与亚裔相关的故事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所以我想教育可能算个“捷径”。
亚裔研究的受益者,是亚裔学生
从个人经历来说,我的幸运除了顺利找到职业方向外,也有父母无条件的支持。我的爸妈没有上大学的机会,在我长大的那几年,他们都在唐人街从事着最不起眼的工作。在我决定要学习亚裔研究的时候,他们虽然充满了困惑,但依然决定支持我。与此同时,在本科期间,他们坚持不让我打工,帮我承担了学费。
在亚裔家庭模式中,子女和父母互相体谅的好像会更多一些。我们经常是大家庭住在一起,哪怕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也会一起生活。这种态度反映到学业上,其实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何亚裔的父母会给孩子们“安排”他们要选的专业和职业。父母们希望孩子们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孩子们也希望孝顺父母,于是遵从了他们的意愿。
但是,这种遵从通常会带来不小的压力。两年前,学期开始的时候,我帮忙监考开学考试。当收下了最后一位学生交上来的试卷后,随口问这个亚裔女孩打算学习什么专业。但这个对话进行的非常不愉快,这个女生在开学第一天站我面前开始嚎啕大哭。她告诉我,自己选择了生物专业,但是却非常恐惧,却又不愿意反对父母,也不知道要如何与父母沟通。
美国社会对亚裔父母有强烈的“刻板印象”,因此亚裔父母在网上被广泛讨论。上图来自标题为“如何取悦亚裔父母”的YouTube视频。
在我的人生中,选择亚裔研究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回馈”父母的机会。在高中时,我认为我的父亲故意沉默,他不愿意分享他们来到美国之前发生的故事,也不愿在我需要安慰时主动伸出援手。我更不能理解我的父母为何有着如此保守的政治态度,同时固执的油盐不进。然而在本科的时候,我因为专业学习了亚裔在美国遭受的一系列不公平待遇,看到了他们的辛苦与隐忍,也明白了作为一代移民他们为我更好的生活放弃了永远无法衡量的过去。那时起,我决定积极的和父母沟通,带着十足的耐心和他们讲我的想法和学到的东西。直到现在,我在每一堂课都会提醒我的学生们对他们的父母多一些宽容。
作为老师,每次给学生推荐亚裔研究专业时,都需要非常的谨慎。每个人背景差距太大,我不希望他们只因为一腔热血,全心全意投入到这个专业,而为一个没有高收入保障的工作来冒险,甚至在以后对父母感到愧疚。我接触的学生里,大多选择亚裔研究作为一个辅修专业。有一位学生和我私下聊天时说到,他觉得亚裔研究就是他在大学四年里“喘息的机会”。他像很多亚裔一样,选择了高压的工科专业。不过亚裔研究的课程对他来说,是听自己好奇的故事,也是自己寻找在社会中位置的努力。
亚裔研究被漠视
如同亚裔被社会漠视
其实我看到,亚裔研究被极大的忽略并不能怪亚裔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因为即使在亚裔学生比重最高的加州大学中,忽视亚裔学生的历史和文化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在我完成博士学位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数百位亚裔学生争取了将近10年才说服学校为亚裔研究开设辅修专业。拥有全国最好亚裔研究项目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们也是用了几十年拓宽研究领域,开发新的研究项目才取得不错的成绩。这种孤立无援或者缓慢的发展都让人困惑,为何在亚裔近40%的大学中,我们仍然看不到一个宣扬“自己人”故事和历史的机会。
学校或许会质问,既然已经有了相关的族群研究(ethnic study)专业,为和还要浪费精力为一个特定的族群研究提供帮助?但在一个亚裔学生占总体近三分一的校园里,我们希望得到认可。
何教授在UCLA完成了自己的硕士学位。学校亚裔研究网站:http://www.aasc.ucla.edu
每当资金有限,校方都会收紧族群研究(ethnic study)相关学科的预算,于是部门内就无法招聘新的教授,也无法支持教授的教研。这样一来,工作机会减少,对应届生来说也是个挑战。这种为了“少花钱多办事”的恶性循环,使得亚裔研究部门经常会雇佣一位教职员工来做多人的工作。
通过亚裔研究,
找到“隐形”的亚裔同胞
我可以说是抱着目的来到威斯康星州的。在读博期间,我一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书。取得学位后,我前往波士顿的文理学院担任讲师。虽然这两个地区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氛围,可是亚裔在东西海岸也算不上“隐形”。在我看过的很多研究中,中西部的华人是被忽视的一个群体。从亚裔研究学到的东西,让我知道了解多元化的亚裔群体的宝贵,于是,我在2020年时决定接受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提供的职位,希望可以为改变这种情况出一份力。
虽然做了心理准备,但在威斯康星发生的事还是让我不断的感到惊讶。有学生在课后冲过来激动的和我说,我是她从小到大看到的第一位亚裔老师。我的脑海中,在美国拥有农场和耕种土地的都是清一色的白人,而我在这里遇到不止一位学生,和我分享他们从小农场里长大的时光。
最重要的是,学生们愿意向我展示他们与我不同的亚裔经历,这些在中西部平原上被忽略的故事原来充满了这么多寻找自我的情节。在中西部的亚裔学生,他们的声音必须被人听到。因为他们作为亚裔群体的一部分,如果被忽视,那主流社会对亚裔的认识就一定不够完整。
图源:thedp.com
如果说,之前投身亚裔研究仅仅是让我看到亚裔群体的挣扎,那么,作为老师,我希望可以从推广亚裔研究来改变身边的环境。中西部的高等学府里甚至很少将亚裔研究视为专业。如果学生无法在拥有上百门学科的大学中找到一门介绍自己背景和历史的科目,那我们要如何说服自己—亚裔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像一个亚裔研究者一样来解读当下
很多人不知道学习自身代表的文化和历史为何重要。我听说过许多亚裔二代的父母不愿意分享过去的经历,因为那是自己都不愿意去回忆的痛苦过去,更是担心孩子们感到自卑。但父母们的这些为子女奋斗和付出的经历,其实会帮助孩子们知道如何在努力,并为自己的身份感到骄傲。
哪怕在研究了亚裔研究近十年后,我有时仍不知道如何阻止我的父母说出歧视非裔的只言片语。这个情况背后的原因,是在他们作为新移民来到美国时,“白人至上”主义告诉他们:看啊,那些黑人过的不好,所以你要和我们一样,而不是像他们一样只有糟糕的生活。
因此我认为,很多一代移民的种族歧视来源于他们的自我保护机制,但历史才是这一切发生的推动力。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他们一遍遍在脑海中与支持非裔“划清界限”。但我们作为“二代”已经不同,我们需要正大光明的讨论这些问题,更需要用已有的知识来修正这些错误。
图片来自NBC于3月12日发布的文章:“非裔将如何在当下成为亚裔强大的盟友“。文章链接:https://www.nbcnews.com/news/nbcblk/how-black-people-can-be-strong-allies-asian-americans-right-n1260988
其实当下就是一个关键的时刻。从2020年开始,我们频繁的讨论亚裔与其他种族之间的关系,我们用更多时间思考人们因为种族不同如何经历了区别对待。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希望,看到有很多非亚裔的人和亚裔群体站在了一起。
近几年在大学里,确实有越来越多人选择族群研究的课程,但大众还是觉得“种族”是一个让人不不知所措的话题。美国社会中充满了不信任,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对彼此的了解。当我们找到亚裔与非裔相关的历史和经历,了解双方都曾在美国这片土地上遭受不公,我们才会找到共情,从而慢慢建立这种信任。
在过去几周频发的针对亚裔的恶性攻击,我认为也是来源于这种互不了解。有人对亚裔的背景和历史完全不了解,于是误以为亚裔是不会遭受种族歧视的“模范种族”。“如果他们不是弱势群体,那被攻击就不是种族歧视。” 同时,也有很多外界的声音宣称亚裔可以轻易地受到社会认同,并且都非常富有,所以被恶性攻击所带来的创伤仿佛不足挂齿。
这些都建立在很多莫须有的假设之上。如果亚裔遭受的攻击不算种族歧视,那么针对亚裔的恶性事件仿佛就没有那么过分。如果亚裔足够的富有,那么遭受恶性攻击所带来的后果并不会有什么道德问题。
亚裔相关的很多历史和研究都可以证明,如果不希望历史反复,我们需要克服对亚裔背景的躲避和误解,并鼓励外界多了解亚裔的历史。在了解过后,认同感最终会让我们站在一起。
《平等法案》是对美国的危险和威胁?对“宗教领袖”葛福临的事实核查
13个关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迷思
追问德州大停电
“华1.5代”口述:在黑人近半的社区,我安全地度过了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