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为|民 · 知|识|报|国
师之道 | 胡鞍钢:学生成才,能力为本
教师之职,教书为本;教书之责,育人为本;育人大业,学生为本;学生成才,能力为本。
——胡鞍钢
此文系作者总结教书实践和心得,2005年11月;文章收录于《国情研究与教书育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从1996年开始在清华大学21世纪研究院做双聘教授,[1]给全校本科生讲授选修课;1998年开始带管理学研究生、博士生;2000年正式加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该说原单位工作环境和条件非常优越,领导对我也非常支持,但是我还要坚持调到清华大学来教书育人。
我的认识和总结是,一个人所从事工作的正外部性越大,他的贡献就越大,他就越容易成功。我的体会是当大学教师是最好的选择。我在45岁时做出人生重大选择和调整,从研究机构转到大学,成为一名教授。在清华大学可以教书、带学生,而且是给中国最好的学生上课,指导中国最好的学生。教书和指导学生是一项正外部性工作。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来到清华大学后,我一直用这样一句话来激励自己——对清华大学老师来说,中国最优秀的学生是老师是否称职的最好“考官”。清华大学的宗旨是培养“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公共管理教育就是为国家培养治国人才,作为清华大学的老师,为国家培养人才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清华教师的社会责任很大,做得好有影响力,有很好的正外部性;做得不好会产生负外部性,会有不好的影响。
如何当好一名清华大学教师呢,我的一点体会是:教师之职,教书为本;教书之责,育人为本;育人大业,学生为本;学生成才,能力为本。
学校需要培养学生的主要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将其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我在讲授课程内容时,鼓励和提倡学生对讲授内容进行独立思考,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通过个人的思考和理解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我讲授的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发展历史,我在对每个阶段历史的评述中推荐和引导同学去查阅资料、考证史实,通过自己的分析消化和理解课程内容。我认为,学生通过课堂能够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对社会现实和历史的敏锐的判断力。
第二,规范学术研究的能力。学生规范学术研究的能力是我授课的另一重要目的。我课程的授课对象大部分为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因而,如何通过课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规范学术研究能力是我关注的重点。
我在课程中首先强调要有规范的研究思路,这在课程讲授、讨论问题、总结、课程论文的要求中都有体现,即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延伸问题的纵向和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论证逻辑、现实意义的横向双方面,使授课、讨论、研究内容形成规范的研究思路。
我还强调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注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注重实事求是,切忌虚无空谈。这一点在我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以及课程论文要求中十分明确。我讲授课程采用大量数据分析,将新中国的历史发展通过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视角向同学们展现;同时,课程的论文要求也体现了对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重视。
第三,精益求精,大胆创新的能力。我在教学上力求引证数据准确,讲授逻辑严密。由于授课内容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史实,我在授课之前均详细审定讲稿,将所引证数据和史实的来源逐一确定,使同学课下学习有据可查。每个新学期的授课内容我都及时更新,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有关中国研究的最新内容引入课程内容之中,使课程内容更加客观、前沿和全面。
我在教学上打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教科书的做法,运用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结合自身长期研究中国国情的成果,独辟蹊径地介绍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我的授课过程也是撰写教科书的过程,由我撰写的两本课程教科书也是我的学术专著,即《国情与发展》和《中国政治经济史论》已陆续完成并出版。
第四,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倡导同学们拥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和时事政治,对各种社会现象有客观、公正和全面的评价,对中国的未来发展进行自我思考,并将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我所教授的课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是一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的课程。我首先将历史发展的史实和数据陈述出来,进而讲授思考问题的方法,最后将个人的研究成果和评价讲授给学生们,使各位同学能够全面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坎坷挫折,学会正确地看待和评价新中国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作为授课老师,我认为,一方面需要传播关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历史的间接知识;另一方面,需要传播直接知识,包括自己在农村插队、在国外访问讲学的经历等,这些都是书本之外的知识,具有真实可信性,并且也是自己对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的直接认识。这是学生学习期间缺乏的,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样可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提高政治觉悟。
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如下。
首先,能力要通过激烈竞争检验。因此,我鼓励学生参与竞争,靠提高能力在社会竞争中取胜。每一个国情中心[2]的学生都知道,来国情中心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竞争能力,不是指望借助他人的社会威望和影响力为自己谋得什么利益。国情研究中心毕业的一位博士生曾在北京市公开招考厅局级干部选拔中通过先后通过八轮竞争考核脱颖而出。我知道了这个消息非常高兴,这是国情中心的同学应该走的路子,也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胜。
第二,综合竞争能力要通过两所大学训练。因此,我要求学生上好“学术大学”、“社会大学”两所大学。这是培养高端优秀人才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大学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我认为,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书本理论知识,它是间接知识;二是社会实践知识,它是直接知识。这两类知识有所不同,却有很强的互补性。首先学生应当“以学为主”,上好“学术大学”,因此课堂教学十分关键。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光上好“学术大学”还不够,还要创造条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上好“社会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生要了解国情、认识国情,在“社会大学”中接受社会知识和教育,促进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
我多次自筹经费安排学生到安徽、贵州、江西等省份最贫困的山区开展社会调研。每次调研我都亲自指导、严格要求、务求深入并有所收获。我要求学生体验“原汁原味”的中国农村国情。例如,赣州调研中,我要求大家集中研读毛泽东同志1933年写的《长岗乡调查》,到长岗乡调研。回到学校后撰写调研报告,我对此进行点评。我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由学校与地方组织的挂职锻炼项目,截至2004年7月,我带出来的3名博士毕业生在校期间都到地方政府进行了为期一年左右的挂职锻炼,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调研和相关工作,还为当地干部和群众授课传播知识,听众达几千人次,并获得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同时我还要求他们严格按培养计划完成相关论文和研究工作。
第三,能力要通过边干边学提高。因此,我积极为学生提供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践,边学边干。把学生放在一个解决中国社会重大问题的平台上,放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下,在解决中国现实问题过程中,使书本学习的知识内化和深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放手去做,将学生推到学术前沿,锻炼其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我一方面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尽早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去,并且给机会、给信任、给鼓励、给指导,让学生在科研工作的竞争与合作中培养学术能力。我所带的博士生至少参加了一项省部级政策研究课题,都有机会在实际研究合作中向国内最顶尖的同行专家请教。
第四,能力要通过共享网络拓展。因此,我强调知识分享,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学生成长。学习能力,包括自我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学习方式包括网络式学习,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式、分享式学习。国情研究中心历来有良好的内部知识分享途径,每学期大量的学术沙龙(1周2次)和讲座报告使得国情研究中心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学习型组织,而且是一个密集学习、相互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在这样的组织中,学生能够非常好地吸收来自各方面的知识,既有来自老师的知识,也有来自同学的知识,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益处的。另一方面,这个平台也为每一位提供同学分享知识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第五,能力要通过全程控制把关。因此,我在研究生培养中建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对于中心每位同学的论文,我都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除了学校和学院已有的质量控制机制之外,我还在中心建立学位论文指导小组,增加中心内部评议和中心特邀专家评议(都实行匿名制)两个控制环节。选课、调研报告、论文各个环节我都严格把关,在每个阶段都会不止一次地和学生讨论。即使在自己不在国内,也安排中心的博士后组成论文指导小组,所有要参加开题、答辩的同学首先要通过中心组的审查和预答辩、预开题。
最后一点,我们的重要体会是教师要自律自觉。
我把清华大学的课堂视为神圣的课堂。我认为,教师在这个课堂上要懂得自律,不仅要传播和教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不能把这一神圣的课堂变成散布个人情绪的私人场所。我还特别强调,公共管理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更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受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国内有一种把苏联模式神化的倾向。改革开放以后,受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又出现把西方模式包括西方理论神化的倾向。这两种倾向会使我们自觉不自觉失去自我,失去自觉,成为教条主义的“(思想)奴隶”。在新兴的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中,我们应当具有自主性、自觉性,破除各种教条主义的束缚。我们可以通过国际对比和历史发展角度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术上指导学生,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成为明德为公、知识报国的优秀人才。
[1]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成立于1996年3月,是一个以研究面向21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与公共政策问题为使命的软科学科研和教学机构。
[2]国情中心: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12月,其前身为2000年1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国情研究与教书育人》
▌ 胡鞍钢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年2月
研究 | 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与农村减贫——来自中国微观数据的经验分析
新书|《天下为公》——畅销60万册的理论力作《大道之行》姊妹篇
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了!中国准备好了吗?丨「人文清华」薛澜演讲实录
书评|所谓“现代民主的精髓”的真相 ——《探访美国政党政治》对美国两党制的剖析
研究|居留决策、落户意愿与社会融合度——基于城乡流动人口的实证研究
聚焦|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第36期明德·公管校友读书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