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问TALK | 张洳源:大数据如何为精神健康评估赋能?

nextquestion 2022-05-05

追问按

大家也许知道,传统的精神健康评估严重依赖于问卷和医生的主观经验,然而一个医生一辈子所能会诊的病人十分有限,而患者问诊时所能反映出的疾病特征也十分有限,因此基于个体临床诊断可获得的数据并不多。


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能否利用它的力量获取更多的数据来助力精神健康评估呢?


曾做过线下认知训练和康复游戏研究的张洳源研究员,在前不久的《TCCI应用神经技术、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专题论坛》上分享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张洳源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研究员

博士,心理学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研究员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关于“大数据与精神健康”的一些想法,我认为大数据可以为精神健康赋能,基于大数据,我们可以开展一些个体化精神健康的评估工作。


传统的精神健康评估方式


之前徐一峰教授和李春波教授这两位资深的临床专家都谈到了一个问题:虽然我们现在的科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精神健康领域,我们现在用的工具和诊断方法,其实和50年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我们强烈地依赖问卷,虽然这些问卷已经反复在不同的国家、针对不同的疾病测验过,但这仍然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指标,依赖于病人的自我报告;


同样,我们也非常依赖医生的主观经验,一个医生就类似于一个统计学习机器,一辈子会见很多病人,通过几十年积累的经验,来总结出他自己的诊疗方式以及他认为的一些新的行为模式。


在任何时候,我们诊断一项疾病时都需要找到其所对应的症状,虽然我们现在会根据像《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这样的基于不同疾病来进行分类的诊断标准来对相关疾病作出诊断与预测,但在精神健康领域仍存在一个痛点需要解决,那就是:


一种精神疾病可以对应多个症状,而一个症状也可以对应多种精神疾病。


那么我们的分类学是从疾病还是症状来应对这个痛点,我们的治疗又是从疾病还是症状来切入这个痛点,这些我们都不知道,学术界仍然有很多的讨论。


大数据助力精神健康评估


基于这样的问题,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首先我们来设想一下,一个医生一辈子最多可以会诊多少个病人,几千个或是几万个,这个数量应该很多了。


那如果我们想在短时间内收集几十万个甚至上百万个这样的样本的话,应该怎么做呢?也许互联网能够帮助我们。


例如多人在线游戏,在虚拟世界中,多人可控可测量的游戏行为,将会产生大量的个体和社交行为。


而基于在线游戏或者社交网络的人类行为大数据,就可以作为发现、归纳、预测和干预个体精神健康的基础,这也是我们利用大数据的四个目标。



发现


刚才我也有谈到,实际上每个医生都是伟大的机器学习工具,然而一个医生穷极一生他所能见到的病人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想在短时间内快速收集数据的话,就只能通过一些在线的方式。


同样地,一名患者在和医生接触的时候,往往短短十几分钟或者二十分钟以内他所能诉说的主观体验十分有限,所能在问卷中体现出来的疾病特征也十分有限,医生无从判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是如何与他人交往的,他的情绪是怎样的。


所以我们认为在虚拟场景下,大人群在自然场景下的行为,也许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虽然这样的行为模式并不能取代主观的症状报告,但它可以作为主观症状报告的一个有效补充。


归纳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拥有一百万以上的大数据,我们能做些什么,能否解决一些难题呢?



从科研的角度比如说,精神疾病的共病和亚型分类一直是学术界的重大难题,如果我们采用一种数据驱动的方式来做这样的分类,就需要考虑我们的数据量够不够;如若有这么多数据,那我们就可以采取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来确定这样的分类系统。

此外我们也知道基于个体临床诊断可获得的数据太少,当我们利用大数据系统的时候,不禁要怀疑我们的算法针对这样的数据是否真实有效。


所以我们认为,大数据加上一些人工智能算法是可以自下而上的提取出帮助我们临床诊断的一些特征的。


预测


那么有了对个体精神健康的发现与归纳,我们还想要可以预测。例如大家熟知的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几年前他们做了一个简单的研究,把抑郁症病人确诊之前所发表的那条个人状态提取出来,然后将这些信息与正常人的进行比对,可以做到0.69的区分度。


如果把确诊前六个月的个人状态都提取出来,其区分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到0.72,而这样的一个水平,基本上已经接近我们通过正常医疗程序来进行筛查的正确率。


因此像Facebook这样的系统,记录着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样的大数据是非常有潜力来做精神健康预测的。



干预


有了预测结果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治疗、去干预。所以在我看来,在线游戏也好,社交平台也好,都可以作为我们针对个体进行精准精神健康干预的试验田,比如说国际上已经有基于在线游戏的电子医药获得了FDA的批准,而我们国内也有相关的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那么在我自己的研究当中,之前做过很多线下认知训练和康复游戏,我们发现在线下在实验室环境下是能够很好地提高游戏玩家的认知能力的。


但我们并不知道如果把这样的样本扩大,做一些在线认知训练和康复的话,是否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实际上这方面也已经有相关的产业在做,比如Lumosity公司。


所以,只有通过与互联网合作,我们才能获取这样的大数据,才能开展这样那样的基础或临床研究。那么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追问互动

○ 如果您对本期内容有进一步想要追问的问题或者讨论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我们的社群参与互动,添加小助手微信questionlab即可申请进群。


今年11月19日,“Brain Talk 院士论坛”第二期即将展开。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医学院讲座教授苏国辉,以及索尔克生物研究所所长兼遗传实验室教授Rusty Gage将与我们分享神经再生领域的科学突破。如果您有关于神经再生的相关问题想要追问苏院士和Gage教授,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邀请他们在报告或问答环节回答您的问题。(点击阅读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