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追问专访 | 李明研究员:我们可以预测精神疾病吗?
# 追问按
精神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的疾病,近些年来,精神健康已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为了深入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我们将采访多位该领域的专家,请他们分别从各自的研究方向提供见解,并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彼此追问,以多人联动的方式,尽可能清晰透彻地展现精神疾病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思路,以飨读者。
上一期我们从技术角度出发,专门采访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研究员、TCCI转化中心研究员杨志。在采访过程中,杨志研究员对精神疾病的“共同遗传根源”和“不同表现和发展路径”发起追问。本期我们特意邀请了从遗传角度探究精神疾病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明与大家分享他的研究和观点。按照惯例,李明研究员在最后也提出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以下为具体内容,欢迎阅读。
李明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致力于分析与疾病易感遗传因素相关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机制,从而推动对情感障碍发病机制的理解,提供可能的治疗靶点,最终促进情感障碍遗传学发现向临床应用的转化。
Q
请您介绍一下您的研究领域,以及您为什么对这个领域感兴趣?
▷图片来源:pixabay
再回到之前提到的期望,我们费尽心思找到的这些疾病风险变异能够帮助解决精神疾病诊疗及机制研究所面临的困境吗?答案是肯定的,例如精神分裂症遗传学研究中显著的多巴胺D2受体便是目前临床上绝大部分抗精神病药的作用靶点,但从遗传变异到解决疾病致病机制乃至临床问题这一最终目标,中间仍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一系列科学问题需要回答,如变异如何调控基因及转录本的表达或可变剪接等过程,这些过程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特性,基因表达和大脑生理过程之间的联系等等。工作量仍然很大,也需要各个研究领域的工作人员密切合作,广泛共享信息与资源。
Q
在您的研究中常用到的技术和方法有哪些?
通过和医院合作,从临床样本中寻找与精神疾病相关的DNA变异、易感基因和生理生化因素。我们通常利用患者和对照个体的外周血样本,通过芯片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取被研究个体的基因组数据。因为大多精神疾病的症状复杂多变,我们将进一步梳理样本的症状表型,比如最为显著的症状亚型、发病年龄、是否存在一些极端行为(比如自杀等)。将这些信息与基因组分析结合起来,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多基因风险评分分析、上位效应分析、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等方法探究上述临床特征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这一步的目的是找到与精神疾病或其特定症状表型最相关且具有生物学效应的风险变异位点。我们猜想这些位点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潜在致病因素。
Q
您的研究模型是什么?它如何准确模拟人类精神疾病的症状?
细胞模型包括大小鼠的原代细胞(神经元、胶质细胞)和人源干细胞有关模型。大小鼠原代细胞可以在体外培养的过程中分化发育出树突棘等突触结构,而且分离和培养技术也非常成熟,能用于观测神经元的形态和突触功能等指标。在过去的患者尸检脑组织研究中,人们发现多种精神疾病患者都会出现神经元树突棘数目的减少,而包括我们课题组在内多个团队利用大小鼠原代细胞的研究也证明了精神疾病风险基因对神经元形态、树突棘密度和突触功能的影响。这是对临床现象的呼应和对人类精神疾病内表型的模拟。
然而,我们也知道模式动物和人在脑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我们也致力于以人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开展研究,比如对人源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从而获得2D神经元和3D脑类器官,观察特定精神疾病风险变异对神经发生及相关环路的影响。这些模型在模拟人类大脑早期发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而大量精神疾病都被认为与早期发育的异常有关,所以这些模型理应能更为真实地反映精神疾病的发生过程。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Q
能否跟读者分享一下您的最近研究进展?
▷ 图片来源:pixabay
此外,我们也在探索精神疾病风险变异/基因对动物行为以及生理功能方面的影响,以期揭示有关疾病发生的生物学机制,为“遗传变异-致病机制”的转化贡献力量。有趣的是,我们团队关注的很多基因不仅是精神疾病的风险基因,同时也是在大脑中功能研究甚少或可能具有未知新功能的基因。
Q
您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疾病易感遗传基因的分析,它能否帮助揭示个体的发病风险?有可能出现这样的诊断工具吗?
Q
目前很多研究证实压力、精神障碍等可以遗传给后代,遗传学分析能否帮助我们发现子代中可能遇到的这类精神问题?
Q
未来精神疾病的治疗药物或疗法有可能会有哪些突破?
精神疾病遗传学研究领域近年来关于潜在的药物靶点是有令人振奋的发现的,例如编码多巴胺受体D2的基因被发现与精神疾病显著相关,而该蛋白恰恰是目前绝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的靶点,这项发现是非常令人振奋的,因为它表明遗传学研究发现的基因对疾病的治疗是有提示意义的,很多人也在探索其它一些遗传学研究发现的风险基因是否能够成为新型治疗靶标。举例来说,很多研究都提示了谷氨酸受体以及钙离子通道相关基因在精神疾病发生中的潜在作用。其中谷氨酸受体也契合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提示的精神分裂症发病的谷氨酸通路异常假说,因此很多团队都十分关注谷氨酸受体有关基因成为精神疾病治疗靶标的潜力;此外,很多团队也在探索钙离子通道基因对于精神疾病治疗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多个钙离子通道基因是现有大量其它疾病的药物靶点,因此对这些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为精神疾病领域的“老药新用”提供线索,同时,针对这类基因的各类小分子化合物的相关研究也比较多,若基于它们研发新的疗法也有很多现成的参考数据,可以大大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所以我对于基于遗传学发现的新型药物或疗法突破是比较乐观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遗传学发现找到的疾病风险基因(无论是受体还是离子通道)在人脑中都有着非常复杂的可变剪接和转录调控模式,所以此类研究中仍需要关注特定基因的不同转录本,甚至可能只有某一个转录本是真正参与疾病的,而我们对此的了解仍需进一步深入。
▷ 图片来源:freepik
Q
在我们之前的采访中*,杨志研究员提到的如何整合地理解精神疾病的“共同遗传根源”和“不同表现和发展路径”。对于此问题,您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吗?
首先,我们知道精神疾病有家族聚集现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代有可能罹患双相情感障碍或者抑郁症,因此不同精神疾病之间的共享遗传基础肯定是存在的,但共享遗传基础到底有多少仍值得思考。因为精神疾病的诊断缺少客观的生物学指标,因此对临床样本的表型诊断和样本采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在确诊后一段时间内会出现诊断的转变,例如初期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可能后期会被重新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因此精神疾病的临床样本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也有学者基于此提出精神疾病的共同遗传根源是否被高估。
事实上,不仅不同精神疾病之间存在共同遗传根源,精神疾病与其他性状(如认知能力、创造力)甚至其他类型疾病(2型糖尿病)间也存在共同的遗传根源,这或许也从侧面支持了上述假说,也表明有一些通路可能在人类的不同表型间是“保守的”。2021年冯国平教授团队在《神经元》杂志上发表的工作就为此提供了直接证据。他们发现,在丘脑前核背侧区(AD)或丘脑前核腹侧区(AV)中分别敲除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风险基因,使得相应脑区中神经元不同的离子通道异常均造成神经元过度兴奋,导致相应神经环路的异常进而影响小鼠的学习记忆过程。调控两种精神疾病的不同风险基因,影响的动物表型是一样的。精神疾病间遗传重叠程度高,可能存在保守的分子途径和通路。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精神疾病共有遗传根源的思考和讨论并不仅止于此,甚至有人提出这些共享的遗传信号其实质疑了不同精神疾病类型是否与目前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相符。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了。
采访:立夏,Aaron
编辑:EY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来自@李明的问题:
“在精神疾病传统药物治疗之外,越来越多的人对物理治疗寄予厚望。未来物理治疗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方向,以及所能解决的临床问题分别是什么?”
针对李明研究员的问题,我们将邀请更多嘉宾探索答案,敬请关注。
推荐阅读
追问互动
○ 如果您对本期内容有进一步想要追问的问题或者讨论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我们的社群参与互动,添加小助手微信questionlab即可申请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