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3所】马晓飞:亨利•波卓斯基 与美国当代设计理论研究

马晓飞 天台学设 2021-06-17
今天给大家呈现的是

马晓飞老师撰写的精彩文章

《亨利•波卓斯基 与美国当代设计理论研究》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积极讨论哦


作者简介

马晓飞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艺术史、当代设计理论

《设计·人类的本性》《小处着手:为什么没有完美的设计》(大陆版)主要译者


人生理想:把枯燥的理论简单化,把艰涩的语言口语化



亨利·波卓斯基与美国当代设计理论研究

马晓飞


广播里常响起某德国汽车品牌的广告词:“包豪斯风格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虽然每次听到,多少有对这种不伦不类宣传的抵牾情绪,但仍感兴奋的是作为现代设计教育乃至现代设计起源的 “公立包豪斯学校”毕竟在一百年后,在遥远的东方成为街头巷尾的时髦风尚。而这背后正是众多中国设计理论者的奋力鼓吹,2015年9月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包豪斯遗泽与中国”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同期展出的还有杭州市政府出资约5亿元人民币从德国收藏家布洛汉(Torsten Brohan)处购入的包豪斯藏品中的大部分。作为现代设计的代名词——包豪斯在中国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系统,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院长杭间教授在交流时表示:中国的研究甚至已经倒逼欧洲同行追加两千万欧元用于包豪斯的研究与保护。然而,当以“bauhaus(包豪斯)”为名的时装品牌在各大城市霓虹闪耀的同时,公众乃至于设计领域的基础知识——西方现代设计理论则显得陌生许多。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主持翻译的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经典文集《设计真言》出版发行,但书中“后辈”的作者——设计伦理学的构建者维克多·帕帕奈克也于1998年去世。于是,在数量庞大的当代西方特别是美国设计理论著作中甄选具有代表性的作者与观点,成为当下设计研究者的重要课题。幸运的是,台湾以及大陆学者的八部译著使得读者可以较为便捷、清晰的认识美国设计理论家亨利•波卓斯基(Henry Petroski)及其思想。亨利•波卓斯基1942年出生于纽约,1963年在曼哈顿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1968年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获得理论与应用力学方向的博士学位,他是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美国国家工程院的成员,是一位优秀的设计师、工程师更为重要的是一位射猎广泛、作品丰硕的作家。截至2010年,亨利•波卓斯基共计出版15本著作,特别是《器具的进化》(The Evolution of Useful Things)《小处着手:为什么没有完美的设计》(Small Things Considered: Why There Is No Perfect Design)等引起广泛的关注与热烈的反响。亨利•波卓斯基的研究没有在应接不暇的现代设计中迷失方向,他撇开了浮夸的设计形式与蝶变的科技进步而直接进入到对于设计本质的追问。他细致考查刀叉、大头针、曲别针等等日常生活普通却又易被忽略器具的发明、设计、演化过程,进而在细微中探讨设计的基本问题。同时,他反思流行的设计观念,质疑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功能决定形式”论。亨利•波卓斯基的研究从小处着手,追本溯源,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生动展示出他的真知灼见。



亨利·波卓斯基教授



                                                    

亨利·波卓斯基主要著作


一、设计为何?


    什么是设计?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答案,这个看似简单、基本的问题,其实却关涉到设计的本质,教课书上的教条回答生涩绕口,亨利•波卓斯基用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来阐述,“破纪录的撑杆跳选手......在那次破记录的比赛中,尽其所能地跑,将竿子撑于地后,弓身一跃,此时此刻,他的境界无人能及。观众为他的成就喝彩,期待他拥有更棒的撑竿以及撑杆技巧,从而改写新纪录,在未见成果的一刹那间展现的正是设计的本质。”设计是一个过程,产生出到目前为止最出色的那个状态,进一步可以理解为:第一,设计不可能是完美的,设计不可能满足全部的需求,永远有改善的余地,纪录也总会被打破。亨利·福特创造出的福特T型车,曾经售卖了超过1500多万辆,但其实这部完全没考虑流体力学影响,四处漏风,最高时速不过72km,甚至需要手摇启动的车,仍被奉为“世纪之车”。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设计巅峰,尽管在今天看来缺陷十足,但正是在它无数的问题基础之上,汽车设计才得以不断进步。第二,任何设计都有限制性。撑杆选手必须要借助手中的杆,并且在现代运动比赛中,早已不是单纯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比拼,而是无数精密的仪器、系统的训练、专业的团队等等科技与智力的竞争。但正是这些外部的要求限制了设计的最终结果,运动员只能以已知经验中最合理的方式纵身一跃。而这种固化的当下经验以及种种客观限制正是设计必须妥协的外部环境。第三,设计是拉近现实与理想距离的一个过程,人们梦想跳得更高、更远,撑杆跳的每一个记录都是人们向着这一梦想更进一步的努力。亨利•波卓斯基曾说过“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没有任何一件东西是完美的。我们对完美的定义也在不断改变,因此所有事物都会随时变化。完美器具并不存在,完美只是一个词,不是真实的事物……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尝试拉近器具缺点与理想的过程。”[1]理想的易拉罐是什么样的?易用、干净、环保、不会划伤,但最初的易拉罐有一个独立的钥匙形开罐器,携带不方便,还经常在打开易拉罐的时候找不到开罐器。为了避免这个缺陷,设计师利用杠杆设计了粘到罐头顶部的拉环。但问题又出现了,随手丢弃散落的拉环会造成环境问题。于是又设计了两段式的开罐器,但缺点是锐利的边缘开口很容易割伤用户,于是很快废弃不用。直到1980年左右才出现了今天常用的内嵌式易拉罐,它解决了环保和安全的问题,但却容易把表面的脏东西混入饮料中去,但即便如此,这款设计仍然是当下最接近理想状态的一种选择。亨利•波卓斯基为我们简单、清晰的梳理了“设计”的本质:设计就是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产生的目前为止最出色的那个状态,而她本身是一个不断拉近现实与理想的过程。


嵌入式易拉罐与拉环式易拉罐




二、“盒子”理论与如何设计

    

如何将倒出来的积木放回盒子,答案是按照盒子的样子。的确,人们可以用积木堆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但要完成放回盒子这一指令时,只能按照固定方式进行。亨利·波卓斯基的“盒子”理论意在指出:设计需要在限制中选择,并在选择中妥协。把玩具摆进盒子的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做出抉择,并对现实让步,而最终所呈现的摆放方式就是设计。当我们安排或重新安排房间、办公室工具,为搬家而打包书籍,为度假把行李装上车子,把圣诞树礼物包好、寄到国外,乃至重新包装某几样零件以便退还店家时,都会碰到类似的问题。设计的过程就是在限制中选择,并且在选择中妥协的过程。

现实世界中的设计一定是在限制内完成的,不存在没有限制条件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外形和功能的限制,还要考虑工程、成本和制造、使用和消耗等等,设计一直需要在一个隐形的框架内思考。以行李为例,我们只能把恰当数量的物品装进一个箱子里,太多东西可能损坏箱子及其他物品,装太少又可能导致晃动,同样危险。这时就必须做出收纳、舍弃的决策。无论是打包还是设计,秘诀都是一样的:在框架内思考,过犹不及。所有设计都需要选择,选择往往是为了满足各种互相竞争条件的限制。

另外,设计还需要在选择中妥协,设计过程中的选择,是寻求折衷的结果,可以认为是一种积极的妥协。亨利•波卓斯基曾说:“好的设计寻求人人接受的中道。”[2]汽车的天窗正是介于固定车顶和敞篷车顶的妥协设计。敞篷车的顶棚非上即下、非开即关,合拢状态的顶棚密闭性与透光性均不好。若是在风和日丽的午后,开着敞篷车在海边兜风自然非常惬意,但若遇到极端天气就得关上顶篷。而天窗正是将固定的车顶与敞篷完美折衷,虽然开放空间相对较小,但足以让和煦的阳光照进车内,同时又能遮蔽车外的冷热温度与噪音,汽车的天窗设计即是在选择中妥协的案例。另外还有铁氟龙不粘锅,铁氟龙是四氟乙烯和氢氯酸相互反应,制造出来的一种惰性很强的新冷媒,可以用于制造“不粘锅”,但是铁氟龙的生产成本不菲,怎么样才能恰当应用这种材质呢?法国人葛瑞哥的妻子发明了一种方式,将铁氟龙涂在锅的表面,这样既节省了开支,又满足了不粘锅的功能要求。铁氟龙不粘锅成功妥协了功能与成本之间的难题。



汽车天窗是封闭车顶与敞篷车顶的折中


 设计就是一个“在限制中选择,在选择中妥协”的过程。设计师需要记住自己正在解决的设计问题受到哪些限制,在做出设计选择时,至少满足最重要的限制,接受那些必然伴随选择的妥协,且注入多样的形式感,即可转移使用者对瑕疵的注意力。设计必须遵循限制,永远需要选择,也因此永远涉及妥协。任何事物永远都有改进的空间,了解这些基本现实后,自然明白完美的设计为何不存在。愈了解设计的本质,就愈明白凡是设计必有瑕疵,尽管瑕疵不尽然是坏的。毕竟,若没有沙子跑进牡蛎壳里,又何来珍珠呢。


三、“功能不决定唯一的形式”与文化多样性


   十九世纪末芝加哥学派建筑大师沙利文提出了“功能决定形式” (Form Follows Function)的观点,成为现代主义设计奉行的重要的宗旨之一。亨利·波卓斯基在《器具的进化》的前言中尖锐的提出:“同样功能的器具,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形态.....西方的刀叉和东方的筷子的演进原则是否相同?西方的锯子靠推力切割,而东方的锯子靠拉力切割,有什么道理可以解释?”[3]整本书意在反驳“功能决定形式”的说法,直接探索创造过程的本质。东方的筷子与西方的刀叉,虽然二者都是对人手功能的延伸,但由于民族性格与饮食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形式的差异。古代西方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这种游牧民族食无定所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荤食为主的饮食结构,最终促使西方人选择刀叉进食。西方人在餐桌上使用刀叉,任意切割未完全熟透的肉食,正体现出西方先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抗争的痕迹;而东方以种植业为主,过着定居的生活,主要以五谷杂粮等素食为主,并佐以一定的鱼、肉,东方人的饮食习惯是先在厨房内将肉食烹熟,再端上餐桌,再温文尔雅地使用筷子夹取肉食,表现了东方人的内敛和含蓄。蔡元培先生也曾对筷子和刀叉做过如下评述:“中国远古时代也曾使用过刀叉进食,不过我们民族是一个酷爱和平的礼仪之邦,总觉得刀叉是战争武器,进食时用它未免不太雅观,所以早在商周时代就改用箸,世代相

传至今,中国人皆以用筷子为荣。”[4]亨利•波卓斯基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为根据,反驳了功能决定形式的理论,并且肯定了文化因素的不同也塑造了不同的器物形态。不应简单的将最终的形式归因于功能,文化、宗教、习惯、历史等等因素都对造型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结语:

   亨利‧波卓斯基对设计基本问题的研究是独到的并且极具价值。当国内许多学者忙着以各种新奇的概念构建设计史论的种种侧面的同时,亨利‧波卓斯基却以简单的例子,清晰的逻辑带领人们去领略设计的本质。不同于艺术是作者对于自心的审视,设计的目的则是服务于民众百姓的日常实用,因此,设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昂贵的劳斯莱斯汽车中,也存在于手中的铅笔,枕边的夜灯中,人人都在使用,人人都在评述。亨利·波卓斯基却用理智的视角、卓越的史料娓娓道来设计的方方面面,大家可以抱怨太多设计的不合理,但亨利·波卓斯基会告诉你,设计即是对现实的妥协。大家可以惊喜总有新奇的东西出现,亨利·波卓斯基会告诉你,设计即是在向着更完美而无时不在努力。设计基本问题即是如此,如果变成严谨的说教,就会变得枯燥无味,但如果从身边日用聊起,则会发现无穷乐趣。


注释

[1]亨利‧波卓斯基:器具的进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22,29页。

[2]亨利‧波卓斯基:小处着手——追求完美的设计[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2004年7月,第32页。

[3]亨利‧波卓斯基:器具的进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前言

[4]崔普权. 名人与筷子———筷箸文化谈(三) [J ] .北京档案,2000 , (11) :47 - 48.




本文发表于《上海艺术家》2015年01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马晓飞

编辑|龙泽雨

往期连接

杨简茹:一段不能忘却的视觉文化史 —1950-70年代的北京市美术公司与国家


中国参加1959年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史实新考与补遗




周博:“金石味”与中国现代文字设计的民族性建构




张磊:曼陀铃女郎:月份牌女性形象的跨文化移植与殖民意向再造园:“技”与“美”的相向而行张朵朵:风险中的具身知识:设计学知识介身地方传统手工艺的人类学反思
苏丰:论武则天时期意识形态关照下的云纹纹饰马晓飞:宗藩关系——越南青花工艺百年兴衰的政治叙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