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分享|拖延症患者的福音?适度拖延可以提高创造力!

转发自商科实验室 营销科学家 2023-02-02




【品位营销】高雅有品位的营销科学思想、理论前沿动态和精彩案例的分享平台,我们坚持营销的科学性与高品位,拒绝营销的大忽悠与低俗化,推动营销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研究分享|拖延症患者的福音?适度拖延可以提高创造力!

商科实验室 



你有拖延症吗?

2019年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80%的大学生和86%的职场人都患有拖延症,1/2的人到最后一天才开始行动,13%的人必须有人催才能完成。

更有研究显示,达芬奇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拖延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托马斯·爱迪生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都有拖延行为。


实不相瞒,这篇文章也是拖延症下的产物——构思30天,打字3小时。

拖延症作为让人痛苦又难以拒绝的“妖孽”,一直以来饱受热议。


网络中铺天盖地的文章向我们分析了拖延症存在的原因,教我们如何“从源头避免拖延症”。


但似乎不论理论如何深入、方法如何详尽,都没能改变拖延症依然普遍存在这一事实。


今天,我们不谈拖延症如何长存于世,也不提拒绝拖延万事皆利。


从提升创造力的角度,思考如何与拖延症共处。



拖延是一种明知道可能会付出代价,依然故意拖延任务的进展或完成的(迷惑)行为。

特点:

(1)自愿推迟,并非被航班延误、电脑损坏等约束所强迫;

(2)涉及开始、推进或完成任务的拖延,同时具有该行动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意识



随着技术的进步,效率和遵守时间表变得越来越重要。拖延因其对效率和生产力的负面影响,被视为洪水猛兽,人人避犹不及。


事实上,在避开效率这一主要目标时,拖延可能会带来不可预见的好处。


创造性,被定义为产生新颖和有用的想法,是一种通过不同于效率或生产力的机制运作的表现方面。


拖延是否会对创造性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我们讨论三种情况。


01

不拖延——“撸起袖子干就行了”

在了解任务后立即开始推进任务,一点也不拖延。


听起来是不是很爽?


但是,拖延的“缺失”可能会限制你的创造力。


想象一下,考试写作文时,如果要求你看完题目就开始写,你会写什么?


对题目观点的简单转述?用过很多次的开头模板?还是脑海中最先想到的好点子?


不论哪种,都不是发挥出高水平创造力的最佳选择。


在不拖延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通过预先准备或通过最易达到的方式来匆忙完成任务。此时,我们并未充分理解问题,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也未探索其他可能方案,甚至对一个问题或一系列问题采取相同的方法,无论这种方法是否有效。这都会导致创造性较差的结果。


因此,不论什么考试,老师往往强调,“拿到作文题目,先花三分钟思考”。三分钟,就是我们适度拖延的时间。


02

适度拖延——“先花三分钟思考”

适度拖延,通常是在任务时间线中途开始在任务上取得进展。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你遍寻一个问题的答案而不得其解时,暂时放下往往会得到新的思路。


适度拖延就是给了我们这样的一段重新审视问题、获得新想法的时间。


“适度的拖延会建立时间和空间的分离,造成与任务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增加对问题的本质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的抽象思考,而非关注如何具体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有机会“离开”这一问题一段时间,再重新审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获得新的信息和见解。同时,当我们不把问题视为即时目标的时候,我们受目标的引导更弱,思维更为分散,可能对不太明显的相关信息产生意想不到的思维飞跃。


即,适度拖延有助于我们在激发想象力和寻求结束行为之间取得创造性的平衡。



那么,这一效果在高度拖延时是否有效呢?


03

高度拖延——“做不完了,快点结束吧”

让广大拖延症患者失望的是,适度拖延的有益效果不太可能延伸到高度拖延。


高度拖延,指人们只有在截止日期越来越靠近时才能取得任务进展,此时拖延已经影响到任务完成的可能。例如,这项工作还需要2天完成,但离ddl只剩下一天的时间了。


适度拖延对创造性的有效机制在此时受到了限制。


从认知的角度来说,完成任务这一目标在高度拖延的情况下被极大地放大,我们不太可能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思考,因为此时的首要目标是寻找即时解决方案;无意识的深层次思考也会减弱,因为我们没有空余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潜意识的运作。随着截止时间的临近,我们越来越关注解决问题的细节,排斥抽象的思考。


“高度拖延的人不会被创新的前景所激励,反而会被实施的细节所压倒。”当我们等到最后一分钟才着手解决问题时,随之而来的时间压力会缩小注意力集中的范围,尽快解决给定问题的冲动促使我们专注于熟悉、尝试过的真实解决方案,而不是冒险尝试新的解决方案。


因而,高度拖延会阻碍创造力。


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不管从哪个角度都是不可取的。


适度拖延总是对创造力有效的吗?也不尽然。


尽管适度拖延可能为我们提供思想“更上一层楼”的机会,但我们是否使用这一机会取决于我们的内在动机和任务性质。



具有内在动机的人们能够更好地利用适度拖延。


内在动机是基于兴趣和享受的工作愿望。即,自然而然地倾向于从事某项任务,因为觉得这项任务是令人满意和有回报的。


动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引导注意力。当我们适度拖延时,内在动机水平会影响我们是否将部分注意力集中在重点任务上。当我们缺乏内在动机时,我们会将拖延的时间视为完全逃避工作,避免思考工作任务;当我们具有内在动机时,对任务的兴趣保持了思考的热情,更有可能在适度拖延时有意无意地对任务进行思考。


内在动机促使我们将任务隐藏在脑海中,而非完全抛弃,允许适度拖延发挥价值。


如果缺乏内在动机,创造性的任务要求可以作为引导适度拖延提升创造性的替代品。


创造性需求是指工作任务允许和必须产生新颖想法的程度。当一份工作需要很高的创造性要求时,我们更有可能执着于创造性的目标(Shalley,1991),因为此时新颖和有用的想法受到重视。一旦我们采用了这个外在目标,即使我们本身并没有内在的工作动机,也会关注成功产生创造性想法的回报。


因此,当我们适度拖延时,即使我们不具备内在动机,不想继续思考这项任务,我们仍然会努力在脑海中琢磨这一问题,因为创造性需求告诉我们应该这样做。



回到最初的话题,如何有效管理拖延?


如果你无法禁止自己的拖延行为,不妨允许自己在一些情况下适度拖延,尽情享受拖延带来的美好之处——不用为效率焦头烂额,等待灵感在积蓄后一瞬的迸发。


但请记住,允许适度拖延绝不是意味着逃避问题。哪怕是最佳程度的拖延,也只有在你或主动或被动地面对问题时,才会发挥苦口的功效。



参考资料

[1] Shin, J., & Grant, A. M. 2020. When Putting Work Off Pays Off: The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rastination and Creativ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64(3): 772-798.

[2] Amabile, T. M. 1988.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 123-167.

[3] Ferrari, J. R. 2001. Procrastination as self-regulation failure of performance: effects of cognitive load, self-awareness, and time limits on ‘working best under pressure’.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5: 391-406.

[4] 猴子数据分析,《如何克服严重的拖延症?》,2020年7月,https://xueqiu.com/1350621016/155117242.

[5] 思维有了模型,《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2021年6月,https://mp.weixin.qq.com/s/wHuxyKJDadNVljlgdEirMw .



文字 余红玉

编辑 肖强

审核 李小玲 周艺婷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内容已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商科实验室





更多内容扫码观看,让营销更有力量!






让营销更有力量!



品位营销

高雅有品位的营销科学思想、理论前沿动态和精彩案例的分享平台,我们坚持营销的科学性与高品位,拒绝营销的大忽悠与低俗化,推动营销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免责声明】

1、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公众平台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和平台共同所有,转载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和来源媒体平台所有;

2、本公众平台转载内容包括视频、文章和广告等,仅以信息传播和分享为目的,供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参考之用,未经授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处理;

3、本平台对转载和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加入学会,共襄盛举!

图文编辑:CMAU  审校:张希贤


欢迎转发到工作群和朋友圈,



让更多人了解、学习和思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