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毒瘾在脑中疯狂飙车,你让我靠意志力停车?安一个刹车也许有救

2018-01-03 项目来了团队 科学大院

点击上方“科学大院”可以订阅哦!

作者:项目来了团队(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读创科技)


吸毒真的只是为了追求爽感吗?戒毒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就能成功?

 


想太多……毒品会让大脑神经环路发生变化,强烈腐蚀之下,想吸的感觉根本刹不住啊!

 


现在,斯坦福研究人员提出,他们找到一种方法,可以人为地在吸毒者的脑子里安一个“刹车”。


吸毒让“快递小哥”多巴胺失业


人脑包含了上千亿个神经细胞,我们能做出吃饭睡觉的动作,能感受到被Deadline支配的恐惧,都是信息在大脑神经细胞中传递的结果。


多巴胺是其中负责传递快乐信息的神经递质:阳光正好,风也很暖……感官接收到这些信息之后,由“快递小哥”多巴胺负责传递给大脑,我们才会感觉到快乐。

 


当然,大脑并没有那么容易被取悦。


假设大脑里有一个计数器,多巴胺每传递一次快乐信息,计数器就默默+1,只有当计数器超过一定数值之后,大脑才会有快乐感。这个数值就叫做阈值


而吸毒之后,毒品可以一下子搞出成千上万的快乐信息,压根不用麻烦多巴胺,大脑计数器的数值蹭蹭蹭往上涨,阈值标准被拉高,同时,“失业”的多巴胺分泌也越来越少,直接后果就是,人再也感觉不到快乐了。

 


怎么办?只能靠吸毒再快乐一下。可是越吸毒,阈值就越高,多巴胺就越少,只能再吸……这就是成瘾。


戒毒这事已经超出了我的控制范围


沾上毒品,死得惨不忍睹,活着生不如死。戒毒吧!相信你强大的意志力一定能吊打毒品!


然而,戒毒这事还真不是意志力说了算的。


在长期服用一些药物之后猛然停药,会产生强烈的戒断反应,具体表现为恶心、呕吐、抑郁、焦虑……毒瘾上来根本刹不住。


总之,嗑药的时候有多爽,停药之后就有多丧。很多人反复戒毒失败,并不是因为放不下吸毒时候的爽感,而是克服不了停毒之后的空虚。

 


更糟糕的是,由于大脑的环境记忆,戒毒期间,再看到吸毒时候看过的剧,喝到吸毒时候喝过的饮料,都会让记忆如潮水将你向毒推~


能让人产生戒断症状的依赖性药物中,又以阿片类药物流行最广,危害最大。

 

吗啡、海洛因都属于阿片类药物


戒断反应是怎么产生的,受哪个脑区控制尚不清楚,直到前面提到的“斯坦福研究员”的出现。


一个平常的工作日,在斯坦福读博士后的朱英杰照例一大早来到实验室,对小白鼠进行第N次实验:给它们吃阿片类药物,然后停药,观察它们的戒断反应。


这天,他发现出现戒断症状的小白鼠,脑中有一条神经通路似乎被激活了,这条通路叫丘脑室旁核(PVT)到伏隔核(NAc)的谷氨酸能神经通路。

 

把狂犬病毒(图中红色荧光处)打到小白鼠脑中的NAc,在PVT找到了标记过的红色细胞,由此证明了从PVT到NAc这条神经通路的存在(图片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


怀着激动的心情,朱英杰仔细做了一番学术搜索,发现关于戒断反应和这条神经通路之间关系的论文果然还没人发表。


可是这条神经通路到底属不属于决定戒断症状的脑区?


短暂的多巴胺传递之后,朱英杰开始了更加漫长的实验之路,他选择了光遗传学手段。


在小白鼠脑内注射一种外源基因,这种基因编码的蛋白使得神经细胞能够对不同颜色的光的刺激作出敏感反应,然后在脑内植入一根光纤,用光来控制神经细胞的活动。

 

光纤植入小鼠脑内


说人话,就是朱英杰在小白鼠脑内植入一个可以光控的“刹车”,然后通过外部光的控制,来抑制丘脑室旁核到伏隔核这条通路被激活

 

黑色代表没安“刹车”的小鼠,绿色代表已安装的。左边是戒断症状的三个行为学指标(jumping,rearing,tremor),右边是关于戒断症状的记忆,能看出通过光遗传抑制这条通路,可以消除戒断症状(图片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


此外,有戒断反应的小鼠,神经通路上的突触强度明显增强。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通过光遗传学手段,可以人为逆转突触强度增加,也就抑制了戒断反应。

 


从2014年提出这一发现,到2016年论文发表,已经过了两年半的时间。在一日一更的科技界,两年半可以说很漫长了。论文最终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utre)杂志上,立即引起了普遍关注,业界对于这一里程碑式发现寄予很大希望。


从治疗小鼠到治疗人


回国后,朱英杰加入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下一步计划,是让这一发现真正帮助人们戒除毒瘾。


由于光遗传学需要开颅、手术,所以目前只用在动物身上。在明确了阿片类药物的戒断反应作用的脑区之后,朱英杰希望能找到其他无创的方式,比如超声、磁场、电场刺激,达到戒毒目的。先进院不乏超声、磁场相关的项目,如果能结合朱英杰的发现,也许我们可以期待一下,未来会有电磁戒毒帽、超声戒毒仪的出现。

 


注:朱英杰在《Nature》发表论文题目:A thalamic input to the nucleus accumbens mediates opiate dependence (从丘脑到伏隔核的一条神经通路介导了阿片的依赖性)。

 

本文由项目来了团队出品,项目来了是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读创科技打造的科技专栏,围绕战略新兴产业的有关项目进行全新解读。


(文章首发于科学大院,转载请联系cas@cnic.cn)




大院热门文章top榜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哦~

1、我为“科”狂| 科学大院征文启事  

2、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悟空”究竟“看”到了什么?

3、巴氏牛奶的前世今生

4、高铁为什么长这样?力学,力学,还是力学!  

5、为了适应荒漠环境,胡杨叶子也是拼了!

6、动物体内可以长出人类器官,干细胞技术实现再生梦想!

7、苍蝇还有不吃粑粑的?嗯,有,还特萌!

8、网红飞艇“飞天屁股”到底经历了什么?

9、我是谁?我是黄连,我居然能改善脂肪肝以及肥胖症状!

10、你的大脑、肝脏和肠胃,都是“傻帽”?







科学大院

ID:kexuedayuan

从此,爱上科学~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