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种特殊的死亡,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经历

李雷 科学大院
2024-08-25


正文共3460字,预计阅读时间约为10分钟

也可点击本篇推文音频,用耳朵聆听知识~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的日子,也让人想起一些与死亡相关的话题。


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虽然知道死亡,但是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死亡是一件遥远的事情。


其实,也不尽然,至少,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经历另一种特殊的死亡,那就是:细胞死亡


当你整理床铺的时候,床铺上会落下一些皮屑,它们是死亡的皮肤细胞。当你梳头濯发的时候,会有一些头发脱落,那是死亡的头发。甚至当你方便的时候,粪便里也会有大量从肠道脱落的死亡细胞……


可以说,细胞死亡是无处不在的,而且是两面性的。一方面,有些病是细胞死亡导致的,比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细胞就是不可逆的死亡;另一方面,很多细胞死亡是一个正常过程,正是这个过程让我们的身体一直在更新,“苟日新,日日新”的道理,我们的身体一直是最忠实的执行者。


那么,细胞是怎么死亡的呢?方式不止一种。


细胞坏死:最早被观察到的细胞死亡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第一次把显微镜朝向了一块软木薄片,他看到了软木薄片上分布着一个个小格子,像是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于是,他把这些小格子命名为细胞,不过,他当时观察到的是死去的细胞。而几乎同时代,来自荷兰的商人列文虎克把显微镜朝向了一滴来自池塘的水滴,他发现水滴里有许多微小的动物游来游去,而这也是人类首次观察到活细胞。


胡克发现木头的细胞结构(图源Wikipedia)


这两位先驱的贡献,为人类打开了通往微观世界的道路。从此人类开始意识到,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可能就是这样一个个非常微小的细胞组成的。


而随后,细胞的死亡也被观察到了。人们发现,细胞会出现一种退化、软化、坏死以及坏疽的情况,造成细胞破裂、崩解最后死亡,这就是细胞死亡。当然,在后来,这种死亡方式被称为细胞坏死(necrosis),而关于细胞坏死的研究也更加明确,是指在物理、化学或者其他严重的病理因素诱导下,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肿胀最后破裂,并释放出细胞内容物


细胞坏死示意图

(图源 Cell Biology and Toxicology)


不过,细胞只有坏死一种死亡方式吗?


当然不是。


细胞凋亡:编好了的自杀程序


早在1896年,科学家们在观察鱼类神经元的发育过程时,观察到另外一种细胞的死亡方式。这种死亡过程中,细胞并不会像坏死那样膨胀、崩坏,而是以一种非常有序的方式死去。


到了196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们发现,把鼠的门静脉结扎后,肝实质组织里有一些散在的细胞死亡。这些细胞死亡过程中溶酶体并没有被破坏,细胞也没有直接崩解,而是逐步地缩小体积,染色质不断凝集,然后从周围的组织中脱落,最后被其他细胞吞噬掉。整个过程是非常有序且不会带来炎症的发生,于是科学家们将这种和细胞坏死不同的死亡方式命名为细胞凋亡(Apotosis)


细胞凋亡示意图

(图源NIH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


三位科学家悉尼·布雷内(Sydney Brenner)、罗伯特·霍维茨(.Robert Horvitz)和约翰·苏尔斯顿(Edward Sulston)对细胞凋亡过程进行了研究,他们用一种简单的模式生物线虫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在细胞凋亡过程中,会有一种信号因子EGL-1出现,这种因子随后与一系列因子相互作用来开启细胞死亡。这种凋亡过程非常有规律,就像是按照编好的程序逐步进行的,所以又被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而他们三人也因此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图源诺贝尔奖官网)


现在研究已经证实,细胞凋亡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生理性的、自觉性的细胞“自觉自杀行为”。从胚胎发育到成年细胞,无论是清除多余、错误的细胞,还是清理衰老、病变的细胞,或者像蝌蚪蜕掉尾巴这种正常的生理变态过程,都伴随着细胞凋亡的发生。


自噬:另一种“自杀”方式


如果说凋亡有一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感觉(在遗传机制介导下细胞有序地走向死亡,所有的细胞成分被其他细胞消化吸收),那么另外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则更像是“累了,毁灭吧”,那就是自噬(autophagy)


(图源:电影《疯狂的外星人》)


细胞就像一个车间,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细胞器和生物分子,这些代谢过程也会产生一些代谢废物,容易影响细胞的状态,于是细胞就会启动自己的清洁自净功能,它们会主动地吞噬掉细胞内的代谢废物,让细胞恢复有序。如果细胞的状态实在是太糟糕了,那么细胞就会直接自杀。可见,某种程度上,其实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关系非常密切,所以曾经一度有人将细胞自噬称为II型细胞程序化死亡。


这个领域也产生了诺奖,科学家大隅良典因为对自噬的研究而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奖。


细胞死亡是一个处于科学前沿的领域


随着科学家们对细胞死亡的研究不断推进,发现除了细胞坏死、细胞凋亡和自噬之外,还存在其他诸多死亡方式。


比如,细胞焦亡(Pyroptosis)就是一种和细胞凋亡很相近但是又不一样的死亡方式。它们都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但是细胞焦亡是基于caspase1 等非经典通路,而细胞凋亡是基于caspase9。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铁死亡(Ferroptosis)、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等一系列细胞死亡方式。


目前已经发现的一些细胞死亡方式多达十几种。



(图源参考文献3)


不知道你有没有晕,反正我是晕了。


事实上细胞死亡是一个处于科学前沿的领域,甚至还有专门关于细胞死亡的期刊,比如《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Cell Death and Disease》、《Cell Death Discovery》等。


学术界关于细胞死亡的分类和关系也是各有争议,我们努力试图去理解如何对细胞死亡进行划分,比如下面这个方式可能会容易理解一些:

 

(图源参考文献4)


让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个图:


首先,细胞的死亡过程是否有专门的分子介入


没有专门分子调控的死亡可以归为一类(Nonregulated Cell Death,NRCD),细胞坏死就是属于这类方式。而剩下的细胞死亡方式就是调控性死亡(Regulated Cell Death,RCD)。


其次,对于调控性死亡,在细胞死亡过程中,细胞膜是否保持完整


如果是保持完整的,那就是调控性非坏死细胞死亡(Regulated Non-Necrotic Cell Death (RNNCD)),细胞凋亡和自噬是属于这一类的。


而膜不是完整的,那么就属于调控性坏死细胞死亡(Regulated Necrotic Cell Death (RNCD)),铁死亡、细胞焦亡等属于这一类。


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另一个开始


好了,到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了目前已知的细胞死亡类型和分类原则,那么问题来了,细胞为什么会死亡呢?好好活着不好嘛。


其实细胞生存也是很不容易的。


一方面,细胞会面临各种压力,比如氧自由基就是一种很强的破坏因子,它们在细胞中横冲直撞,无论是DNA还是蛋白质,都无法抵抗氧自由基的进攻,结果就是细胞的零件受损。虽然我们细胞里有一套应对措施,比如超氧化物歧化酶之类的,但是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防守效率,于是细胞就出现错误累积。


另一方面,细胞自身也会产生错误,比如DNA复制错误,蛋白质合成错误等等。虽然细胞也有一套修复机制,但是这修复效率依然无法达到百分之百。随着细胞的复制,端粒也在缩短,要知道某种程度上,端粒可是堪称细胞的寿命倒计时器。随着时间的推进,细胞的健康状态往往是每况愈下的,虽然机体一直在努力对细胞进行修修补补,但是到了实在是补不过来的地步,细胞就开始迈向死亡了。


当然,这是正常的情况。还有一些其他情况同样会导致细胞损伤,比如外伤、疾病、有害物质等情况会引发意外的细胞损伤,那么细胞可能就直接死亡了。或者遭到病毒、细菌感染攻击的时候,细胞可能就直接被免疫给杀死吞噬了。甚至营养问题也可能导致细胞发育不良而走向死亡。


总之,经过上面一系列的因素,细胞只能选择死亡了。其实细胞死亡大多数情况下是自然发生的,甚至很多时候,细胞的死亡反而是好事,能够让我们的机体循环起来,清除坏细胞,减少浪费,让细胞能够更好地存活。


对于细胞来说,死亡似乎不是终结,而是另一个开始。


参考文献:

[1] Dikic, Ivan, and Zvulun Elazar. "Mechanism and medical implications of mammalian autophagy."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19, no. 6 (2018): 349-364.

[2]Bergsbaken, Tessa, Susan L. Fink, and Brad T. Cookson. "Pyroptosis: host cell death and inflammation."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7, no. 2 (2009): 99-109.

[3]Galluzzi, Lorenzo, Ilio Vitale, Stuart A. Aaronson, John M. Abrams, Dieter Adam, Patrizia Agostinis, Emad S. Alnemri 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ell death: recommendations of the Nomenclature Committee on Cell Death 2018."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25, no. 3 (2018): 486-541.

[4]Woo, Yunseo, Hyo-Ji Lee, Young Mee Jung, and Yu-Jin Jung. "Regulated necrotic cell death in alternative tumor therapeutic strategies." Cells 9, no. 12 (2020): 2709.


作者:李雷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文章首发于科学大院,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科学大院立场。转载请联系cas@cnic.cn

推荐阅读

死亡是什么,动物能意识到吗?>>

每逢佳节喝三斤? >>

我们为什么会变老?(上) >>

我们为什么会变老?(下) >>




科学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大院er拍了拍你:不要忘记 

点亮这里的 赞 和 在看 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科学大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