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许满贵:俗子“唐旋风” 原是“邓州星”——记唐卓

2017-05-15 许满贵 冯老师为你读书



国画大师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为他的“中国优秀诗书画家”证书签名;诗词泰斗林从龙为他的《艺廊•诗词联谜作品集》作序;一位不姓知名的温哥华老妈妈,亲手把一枚加拿大国徽胸章戴在他的胸前;你只在邮件、包裹上写着“深圳诗书画家唐卓收”,投递员就会送到他手中;2016年,中国邮政将他的14件书法、5件国画作品选入《“一带一路”国家名片》邮品集邮册,……大家“唐旋风”,中原“邓州星”。(注:大标题的“俗子”二字是唐卓先生执意改定的。)



诗赋书画——“才子”唐卓

    

2016年仲春的一个下午,正在电脑前“拼字”的我,接好友文汉电:“你准备好,一会儿我们就到。”……放下手机,刚出户外。乍然,从车里走出一位不速之客:中等身材,端庄儒雅,面色红润,善目生辉。手提行囊,款款而来。余初识来者,有点儿茫然,只是按照文汉吩咐,为这位叫“唐先生”的铺开文案——

    

只见他饱蘸水墨,挥动大笔,一阵风生水起,一幅8尺瓦当对联宣纸、气势恢宏的18字古隶楹联映入眼帘:“经世济民显清发少伯;厚德载物唯风骨雪阳”。(注:雪阳集团董事长刘红中撰)“妙、绝……”一阵喝彩声,顿时从书斋传出。


笔者不禁赞叹:“联大气、字高格,妙构连珠合璧”。而唐先生不紧不慢对道:“笔生情,墨涵韵,挥毫破浪乘风。”众皆大悦。


天上掉下来个好文友!与此君戏剧般的相识,着实令人惬意。看了他的资料,才知道他卓而不群,原是一“海龟”。这位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饱学之士,自称“一介凡夫俗子”、“弄拙堂主人”。


唐卓绘《青松》

   

中国书法发展至东汉,崔瑗的《草书势》、蔡邕的《笔论》、《九势》等书学论著问世,推出了审美自由与心物合一的书法创作观点。随着张芝、杜度等草书创作的热潮涌起,中国书法发展的步伐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千百年来,钟爱书法艺术的“莘莘学子”为取得艺术创造的真谛大胆而艰难的求索,他们甚至不惜献出毕生精力。唐卓当是不懈求索者之中的一员。


他主攻隶书、章书;兼习正书、行草诸体。他的隶书纳古法、出新意,返璞尚理。他创作的《中华书法赋》、《中华隶书千字文》,浓缩诠释了中国文字、书法数千年发展史,开艺术史论之先河。先生穷其大半生,酷爱诗词歌赋,功力深厚,其绘画作品均有诗词佳句题识,其书法作品最喜欢写自作的诗词。观其画、赏其书、吟其诗,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唐卓的国画取材广泛,山水、花卉、动物无所不能。苍古劲松、暗香红梅、严霜黄菊、富贵牡丹无不丹青;他画虎虎威凛凛,大有“山林猛虎兽中王,雄风威武霸一方”的王者之尊。1988年,国家ISQ9000A艺术体系资质认证评审委员会授予他“中国优秀书法家”称号,证书由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签名。2014年,中国邮政将他的16幅书法作品选入“庆祝建国65周年”纪念集邮册,被称之具有“国家名片”的邮票在国内外发行,倍受国内外收藏家喜爱。2015年中国邮政集邮网授予他“邮票上的十大书画艺术大家”称号;2016年,中国邮政将他的14件书法、5件国画作品选入《“一带一路”国家名片》邮品集邮册。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唐卓创作的《天门赋》开篇别开生面:“曈曈大地,凤翥龙吟;朗朗长天,鸿运开门。富民之门,强国之门,奋发之门,腾骧之门。伟乎雄哉兮,中华天门!”他运用的句式,以四字、六字句交替为主,以其他字数调节节奏韵律,灵活多变,有张有弛,读来朗朗上口。通篇浩然,痛快淋漓,字斟句酌,多用骈文格式,以加强美文效果。《昌建赋》:“贤业胸怀大爱,收获毋忘感恩。十余度创业冬夏,数千万惠济萱椿。建爱心机构,设慈善基金。尽赤子孝道,志舐犊情深。”《唐祖颂》中歌唱尧帝有如下段落:“其仁如天,其知如神;望之如云,就之如阳。封于河北唐县,兴建都城朝堂。能明驯德兮,以亲九族。骋怀天下兮,禅让和邦。陶簋熟食兮,粗茶淡汤。首定历法兮,教民农桑。谏鼓谤木兮,法制始倡。明于察人兮,治理有方。千秋帝师兮,德威煌煌。尧天舜日兮,万世恩光。”

    

2012年仲秋,著名诗词泰斗84岁高龄的林从龙先生在《唐卓艺廊•诗词联谜作品集》的序中说:“他写的《温哥华赋》,取法于汉大赋,恢弘大气;又兼收骚体韵文抒情浪漫手法,华美秀丽而不失典雅。条理清楚,字句精到,读者如同身临其境,让人一看之下不忍释手。”近年来,他先后创作了《温哥华赋》、《吉隆坡赋》、《深圳龙岗赋》、《习祖赋》、《黄祖颂》、《唐祖颂》等20余件辞赋、书法作品亦在海内外发表和展出。


梅花

     

国艺使者——“游子”唐卓


“海外夜夜家国梦,天涯朝朝总相思。”从中国的北京到加拿大的温哥华,空中距离8460公里,唐卓跨国弘扬中国文化“游子”情深。2008年5月,他被聘为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研究院副主席兼秘书长。从此,他开始投身与国际文化交流的征程。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是爱国侨领黄斌先生创办的公益性国际文化交流平台,自2006年创办,每年举办一届《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大展》,已成功举办九届,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交流的国际知名品牌。


大洋彼岸的加国温哥华侨胞和热爱中华国学的朋友们至今还清楚的记得,2012年11月21日,《唐卓书法艺术精品展》在温哥华唐人街举办。重量级作品《温哥华赋》是他创作的巨幅词赋书法长卷。观众们鱼贯而入,蜂拥在作品前,和唐卓一起放声吟诵《温哥华赋》:

   

噫吁嚱!雄奇伟岸兮,温哥华!美轮美奂兮,温哥华!蓬莱伊甸兮,温哥华!大海晶莹剔透,俯首可掬;蓝天碧澈万里,张怀拥呷……”


平声激昂,仄韵铿锵;抑扬顿挫,饱含深情;如痴如醉,争相诵和。60余件书法精品,在大展厅彰显着诱人的魅力。赤子们簇拥着唐卓,有的他合影留念、有的请他签字、有的请他谈创作感想、讲解书法精义;几位六七十岁的老华侨诚恳地当场拜他为师;一位不知姓名的老妈妈,亲手把一枚加拿大国徽胸章戴在他的胸前。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主席黄斌赋诗盛赞唐卓:“万仞苍穹万里程,一肩天职一怀衷。丹青宏卷东方韵,诗赋华章大汉风。”由此,绰号“唐旋风”在温哥华、马来西亚;在台湾、海南;在深圳、郑州等地“和煦荡漾”。


古来文人雅士都善于吟诗答对,流传颇多脍炙人口的名人轶事。古典难联绝对,唐卓也是一位好手。2008春节期间,《天籁文学》论坛兴办谐联、谜语联、楹联大赛,面向全国征集作品。他一路过关斩将,一举荣胜夺魁。撷取两联,以飨诸位:


东坡游览东坡,东坡有雨,东坡无语;贾岛寄梦贾岛,贾岛少晴,贾岛多情。


隆冬捷报寒信(韩信);暖春枕游梦郊(孟郊)。

    

2007年,广东肇庆经营开心果的老总陈先生向他求字,唐卓略加思索,挥毫写了“开心有果,果然开心”8个大字。组词贴切生动,机智谐趣,泼墨大书,酣畅淋漓。

    

陈先生捧墨大悦,视为至宝,精心装裱挂于照壁以为公司形象。时隔两年,他再次应邀到肇庆献艺,陈先生却早在墨轩恭候,恳求他再把那八个字书写几幅。原来陈先生把那件墨宝展挂不久,不少同行的朋友都觊觎得到这幅作品,陈先生自是坚守不放。2010年,一位在美国经营开心果的朋友光顾看到此作,竟是留恋三日不忍离去,非要将此作带去美国。陈先生自然不肯,却难奈挚友再三缠磨。最后那朋友扔下15000美金(折合人民币12.375万元),拿走了陈先生的心肝宝贝。那些同行朋友们听说此事,也都替陈先生扼腕叹息,并表示愿出不菲润资,请陈先生向他求定此作。听了陈先生一番陈述,他为朋友们对祖国传统艺术的挚爱之情所感而动,欣然命笔,使开心果商朋友们圆了“果然开心”的夙愿。


    

殚精竭虑——“学子”唐卓


唐卓治学严谨,虚怀若谷。他曾师从国学杰出贡献艺术家、书法家王树人、重庆著名画家阎松父、书画大师谢瑞阶、诗词泰斗林从龙。他先后在河南书法函授大学、河南师大艺术系、中央党校继续深造。“文革”间学习书法的字帖奇缺,唐卓剪辑报纸上的书法临摹练习。一次从一个朋友处借到一本残缺不全的《张景碑》字帖,朋友限他三天归还。他通宵达旦逐字临习,并把每一个字双钩下来,以备长期临习,然后才把字帖还给了朋友。后来,他抽调到二工局和县委宣传部做职业美工。1986年,他被湖北省襄樊市人才引进办公室引荐,聘任为工艺美术公司的主任设计师。

    

1988年6月的一天,在襄樊工作的他,骑着自行车去《襄樊日报》送诗稿。他边骑车、边思炼诗句用字。竟在过马路时被右面开来的汽车撞倒。腿、胳膊都受了伤,自行车也撞坏了,还遭了一顿恶骂……这首诗发表在《襄樊日报》,他得到的只是7元钱的稿酬。40多年来,他苦行僧的创作积攒1000多首诗词,虽耗费大量的心血,而没得到经济实益,依然乐此不疲。尤其诗意和表现形式,他更是殚精竭虑,追求合律完美。有时他为词意、字韵“较真”,与诗友们争得面红耳赤。有人问“你写诗图的什么?”他说:“喜欢嘛!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咱应该弄明白。泱泱大国、中华诗国,不能让人家小觑咱的传统文化!”


1994年林从龙在广东清远参加全国中青年诗词研讨会期间,初次认识唐卓。他风尘仆仆地从深圳赶来,谦恭的递给林从龙一本打印他的诗作的小册子,说是给林先生“交作业”。林老高兴的收下了这个睿智的学生。


唐卓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2012年,受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主席黄斌先生委托,唐卓把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顾问的聘书呈送二月河。2013年秋初,南阳文学院成立。生于邓州与长于邓州的两位大家再次晤面。61岁的唐卓给68岁的凌解放献书联:“读书常伴三更鼓,把盏当临二月河。”早在一年前,他曾作《题赠二月河》:“二仪相汇大胸怀,月下荧光修彦才。河畔躬耕丰硕亩,清风甘露慕兄台。”藏头诗曰“二月河清。”

    

唐卓的诗词切近生活,扎根平民,零距离接“地气”。每遇喜怒哀乐忧和值得纪念的事,常以诗歌融入事物。曾在建筑行业工作过的他,对城市里的农民工怀有深厚的感情,写过不少体现农民工生活的诗作。《七律•春运农民工》戊子(2008年)正月十四日:


小袋大包人浪腾,风风火火上华京。雪狂难阻回乡愿,节乐犹牵下海情。


夜数鸟巢工地紧,昼思南陇麦田丰。且乘天地春光灿,国富家康干一生。

   

诗歌首联活灵活现地叙述了春运期间繁忙紧张的景象,接着以倒叙的手法说到春节前的大雪和农民工急切回乡和家人一起欢度春节的心愿。回到家里,欣慰的看到家乡农业丰收景象,可仍然牵挂着“鸟巢”工地上的工程任务。尾联是全诗的升华,歌颂了祖国建设的春天和农民工心灵的闪光。

    


事亲立身——“孝子”唐卓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唐卓的诗亦然,入乎其内,出乎其外。2007年5月13日,应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之邀,在大连举行的“感恩母亲节”盛大聚会上,他挥毫大书创作的《七律•母亲赞歌》,情真意切的朗诵:

     

海阔天高慈母恩,百年尘世俺娘亲。生儿磨难人间苦,育子艰辛萱室春。

    

濡奶织衣衔犊缓,启蒙牵步引雏勤。谆谆教诲铭肝胆,大志鸿图报此身!

    

诗句里有血有肉地赞扬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母亲深厚的孝敬之情。唐母今年84岁。2011年5月,他陪伴此前没有坐过飞机的母亲来到天安门。他指着巨幅的毛主席画像:“妈,你看这是谁?”这位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母亲,睁大患有严重白内障的眼睛喜笑颜开:“他老人家活着时,咱娘们没和他见过面,现在到他工作、生活过的地方看看,也算知足啦!”去年秋天,唐卓担心有气管炎的母亲寒冬犯病,就把母亲接到深圳度过冬天。亲自悉心照料。春节期间,深圳诗词、书画圈里的好友都来看望唐妈妈,学着唐卓的样子给唐妈妈行传统的叩头大礼:“娘,儿子给您磕头啦!”“娘,您老人家是唐卓的娘,也是我们的亲娘!”老妈妈十分高兴,整个冬天,从未生过病。

 

唐卓绘山水《競秀图》

    

2009年春,唐卓的父亲辞世。老父亲是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他扶柩和泪而吟,一夜之间,写成悼念父亲的五绝组诗八首。在他的笔下,忠诚贤德、勤奋敬业、历尽坎坷而又慈祥可敬的老革命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此后每逢“清明”,他无论再忙活,无论身在国内还是国外,总要腾出时间,专程回祖籍邓州,为辞世的父亲上坟扫墓,寄托哀思。孔子《孝经》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他是“事亲立身”的典范!


今年回故里,他提前为父亲上坟扫墓。中午,几个朋友小聚。有30多年不见的老友,决定到豪华大餐馆,畅饮叙旧。他谢绝款待,在北环路街道边拉几把木小椅,在地摊上摆4盘家常菜。他拁点香春炒鸡蛋,呷一口邓酒,为大家吟诵他创作的五绝诗:“高朋欢聚宴,豪语伴歌飞。自有英雄气,任君酙满杯。”吃喝痛快,畅叙开怀。

   

“家有一老,赛过一宝。”散聚时,他执意要和拜见一位“期颐”寿星。唐卓与孙文汉先生是青年时期的好友,对这位慈祥的老母亲非常敬重。孙母年届101岁高寿,他非常高兴。来到寿星的卧榻前,他深深的俯下身子,握着老娘手说:“娘,我是金永啊!我回来看你啦。”听力不好的老人睁开眼,打量片刻执意要坐起,迎接这位久违的儿子。他把孙妈妈重新扶好,双手合掌,跪在床前给老人叩首。身后的朋友们也跟随着他,齐刷刷跪下了一大片……


    

根植穰原——“赤子”唐卓

    

“唐氏家族”在邓州历史上殷实丰盈,“丁半城,唐半街”(今古城路南关街),早在清末民国初期就有民谣。1953年11月,唐卓生于邓州一个干部家庭。自幼喜爱美术、书法、音乐。1970年,年仅7岁的他,跟着父母下放到农村,度过了酸涩充实的年少时光。小学五年级以后,他就自学脚踏风琴、笛子、二胡等乐器;上六年级时,他居然还自学了简谱作曲,每周谱写一支《毛主席语录歌》投往《人民日报》。初中毕业,他的理科考试成绩均超过100分(参考题加分),语文得90分。18岁那年,他被招收到县砖瓦厂政工组,这位“五类分子子女”的工作任务是抄写大字报、书写大标语、绘制大批判漫画。


1975年12月25日,南水北调陶岔渠首建成典礼,原渠首上的三丈长水泥大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老宋体);1976年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主会标(黑体);邓县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碑文(隶书);1982年撤销人民公社成立县乡政府130块机关门牌书写等“重头戏”,他都受命出色的完成。他的手迹珍珠般的洒落在穰原的历史记忆里……。


唐卓古隶书《欧阳修·醉翁亭记》长卷

    

1985年《河南日报》首次刊载唐卓的诗词、书法;1986年他参加河南省首届群众艺术书法展;他先后在“峨眉杯”、“天涯杯”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1987年襄樊市文联、市政协举办《唐卓书法艺术展》。至后,他“下海”在深圳、北京、温哥华、吉隆坡等地举办个展20多次,作品被10多个国家地区友人收藏,并出版书法、诗词、词赋、国画等专集。


“自古高材出邓林。”东汉灵帝好书法,征天下工书法者数百人,鸿于都门。以书法家师宜官(南阳人)八分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乃方寸千言。《张景碑》、《李孟初神祠碑》是“帝乡”隶书的巅峰之作。唐卓说“南阳是‘五圣故乡’,邓州积淀6800年,文化博大精深,是这方沃土慈养了我。”每次回乡探亲,他总是悄然来,悄声归。故而,南阳、邓州收藏他诗词赋颂书画者凤毛麟角。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是《孟子》在《离娄下》中首次用“赤子之心”阐释婴儿之心纯洁无瑕,丝毫无杂念的描述。2016年新春,唐卓先生胸胆开张,作《丙申贺岁词》:“等闲十万八千翻,何论灾愆五百年。且待丙申重抖擞,金猴奋起骋清天。”前两句歌颂孙大圣叱诧风云的翻筋斗云,宽怀大度,淡然得失的豪迈气慨,后两句抒发壮心,令人感佩。

    

读其新作,咏《古风•送唐卓先生》:“大家唐旋风,中原邓州星。诗词巧联赋,书画艺堪精。堂奥行僧苦,暗香沁穰城。”祈祝“唐旋风”与时俱进,携国艺风靡四海五洲!




唐卓简介


祖籍邓州。诗人、辞赋家、书画家。现任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副主席兼秘书长,《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大展》序列年展组委会主任、编辑室主任。中国国际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词赋社会员。1988年,国家ISQ9000A艺术体系资质认证评审委员会授予“中国优秀书法家”称号。2015年中国邮政集邮网授予“邮票上的十大书画艺术大家”称号。     


自幼酷爱文艺,博学于古法,求教于名师。勤学苦练,触类旁通。书法、美术、工艺设计八十年代即参加全国及省级展览并获奖。1987年,襄樊市政协、文联、电视台、报社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唐卓书法展览》,之后多次在深圳、北京、温哥华等地举办个人书法艺术展,作品被多国领导人及有关团体和个人收藏。1989年参加主持《天涯杯国际书法美术摄影大奖赛》获得圆满成功,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之后长期从事国际文化交流工作。著有《唐卓书法选》、《梦飞翁诗词选》和《唐卓艺廊》之《书法集》、《诗词联谜集》等。 

往期栏目回看

【悦听】男人要的是尊重,女人要的只是宠……(主播/洲舟)

【人物】朱可铮:水墨丹青臻佳境——张学汉国画品读

【小小说】王乾:心有千千结

【关注】狼来了?!——事业单位要改革……

【荐读】好人曾伟——爱心帮扶彰显医者仁心

【悦听】你不懂我,我不怪你……(主播/洲舟)

【关注】《大河报》曾这样报道邓州——人文沃土  底色一脉相承

【大美邓州】看艺术家描画的邓州有多美!——“驰诚杯·美丽邓州”美术大赛获奖作品集锦

【征文】 千元大奖等你来拿!—— 首届“霞光杯”校园作文大赛开赛啦……


——让悦读润泽心灵,用经典抚慰人生!

—— “冯老师为你读书”微信公众号,集结朗读新势力,以原创美文为立足点。开辟有“关注”、“悦读”、“美文”、“行走”、“诗歌”、“词赋”、“莺啼初试”、“评论”、“人文”、“荐读”、“鉴赏”等栏目。

——如果你有原创作品,请发给我们,我们有专业团队为你倾情诵读;如果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请联系我们,我们有专业的诗人作家为你泼墨描画。

——欢迎关注“冯老师为你读书”公众号!

——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心灵的悟语,开启崭新一天的轻松惬意!   

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为以原创为主的微信公众平台,转载原创作品请注明“冯老师为你读书”!

主    编:冯  兵  

责任编辑:魏新征  王文建  

投稿邮箱:flswnds2017@163.com

推广策划:刘芽萌      联系电话:1378208806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