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针对现代起居设计的琥珀色琉璃博山炉|十一特惠,现货上线

2017-10-02 初雪 休休文库



博山炉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

其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

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

象征传说中的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

无论是艺术造诣或是独特寓意,

博山炉都称得上此间集大成者!



博山炉之名可追溯至《西京杂记》:

“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九层博山香炉,镂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自然生动。”

其中生动记录了西汉成帝时期的雕铸高手丁缓,

所铸的博山炉上刻有千奇百怪的鸟兽,极尽精妙之能事。



如今,休休堂和九龙沉香博物馆复刻古器,推出了琥珀色琉璃博山炉。

琉璃的特色是“多彩”,同一块琉璃佩上也会出现多彩光色,

其氤氲色彩与神秘主义联系紧密。

我们通过3D扫描并打印原型,人工雕刻出母模,

请手工琉璃工匠做了三次设计和无数次的样品测试,

一模一器,

最终通过古法琉璃脱蜡制造工艺制作出琉璃博山炉。


 

经验丰富的琉璃匠人,以古法琉璃脱蜡工艺制作,

每一个琉璃博山炉都独立铸模,一件一模制成。

制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形成不可修复的瑕疵和误差,

依靠手工制作琉璃,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

其火候的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靠运气。

我们觉得这样的器物才是有温度,有情怀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514vuwwww&width=500&height=375&auto=0


博山炉造型优美,

炉中烟火与器形相得益彰,

香烟缭绕恍如微缩仙境,

故其流行自汉代以来经久不衰,

是香具中的经典器形。



为了使博山炉在与烟、火结合的时候有最佳效果,

我们尝试了多种颜色最终还是觉得琥珀色的效果最佳,

明暗和谐,稳重中不失明艳。

颜色使人产生的联想也很不错,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任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因为工艺复杂,必须选用高品质琉璃原料,

有杂质的料子极容易导致铸造失败。



取博山之形,铸琉璃之身。

琉璃的异彩与博山炉的精致结合在一起,

当香烟燃起的时候,

除了升腾缭绕的烟雾和灵动的仙禽异兽、奇石险峰以外,

又多了一种元素,

那就是光影。

材料的溢彩流光和忽明忽暗的香火,

将赋予博山炉另一种生命。



“琉璃”一词译自巴利文Veluriyam,

中文完整的字面应该是取自《淮南子》的中的“五彩争胜,流漫陆离”。

像《汉书·西域传》中就记为“流离”,

后又因为最初被认为材质似玉,

加上了王字做形旁。



它就像是远嫁来到中原的美人,

虽不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姑娘,

可是一从初嫁后,

撷禾为米,摘花捻汁,为君洗手做羹汤。

实实在在已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只是许多人未曾意识到罢了。

这样美丽低调的女子,又如何不让人迷醉。



而琉璃材质在传入中国以后,

也被频繁地与宗教、谶纬等神秘主义因素联系起来。

这诚然是因为琉璃的氤氲光彩与佛教中的宝光等元素相重合。



这次博山炉主要试验,研究了最符合高古气质和现代环境的琥珀色。



我们把琉璃博山炉喻作美人,自然要有香来配它。

香草美人自古佳配,屈原《山鬼》说,

“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辟荔兮带女萝,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哪个美女不是香草美玉为伴,有全套装饰才出来见人呢?

哪怕初见范蠡的西施也有布衣裙钗。



我们为琉璃博山炉专门配备了小盘香,

是由九龙沉香博物馆制香师大鹏老师精心调制的。

小盘香采用新式调香法,

增加了香味中甜、凉的味道,闻起来似有薄荷香。

大鹏老师研发出新技术,

小盘香与传统盘香在形制上就有所不同,

减少了15%的粘粉用量,

不但使拆分更容易,

也让香味更纯粹。


专业防潮盒包装



▲ 黑色防火棉可防止小盘香熄灭,切记不要扔掉


▲ 小盘香配合琉璃香炉使用,切记要将黑色防火棉放在盘香下方







请详细阅读后下单

十一特惠:¥399.00元

原价:¥499.00元

附赠小盘香两盒。

尺寸:高9.5 x 宽5.5 cm(最大处)

配送服务:顺丰或德邦,包邮。

特惠时间为期一个星期,结束后恢复原价499元。

发货日期:现货,48小时内发货。

退换货规则:发货后,如无产品质量问题,不支持退款及退换货,请您谅解。

订购,点击文章最后阅读原文或关注公众号进入网店

微店下单请在备注留言需要刻的文字内容,

或添加客服微信说明(xiuxiutangkefu)。



 






  推荐阅读  

被一款毛笔刷屏了!?真的是毛笔!将会是你一辈子都不会扔的毛笔|李小平专利设计《文林便用》

数千字终始如一律,不失行次|唐写经《转轮圣王经》

珂罗版宋拓《圣教序》崇恩珍藏墨皇本

《丰碑大碣—历代金石拓本精选》发售,盛况结集

仲威《淳化阁帖》纵横谈讲座笔录

崇赵尊唐的乾嘉帖学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宋拓晋唐小楷八种》







活动策划 / 郑伯象(微信TT4190Z)

图文整理 / 休休堂编辑部





· 阅读需要分享  学术在于传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