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的一个实验,揭示了教育上最应该对孩子做的事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在美国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
知道结果后,校长告诉了这两位教师真相: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
随后,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
类似的实验后来也有不少,都验证了类似的结论。在这个实验里,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
这个现象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称作“期待效应”。这个效应说明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脑海里都在搜索自己对孩子或者别人对自己有过哪些积极的暗示,又有过哪些消极的暗示。
比如一些常见的偏见暗示:
女孩理科不好;
男孩子粗心调皮;
女性工作好不如嫁得好……
尤其是上一代父母,因为“谦虚”文化的影响,总喜欢先打击孩子,即使做出了成绩也不鼓励和认可。
可以说,我们这一代很多人都没有从父母和老师那里获得太多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相反,都是在“你不行”这种暗示下长大的。
在这件事上,我对孩子们做得也不够好,和大家聊聊一个反面教训。
现在回想起来,到底是孩子先有优势我们才给积极暗示?还是因为有了积极暗示才有了好结果呢?
图图小时候说话很晚,英语启蒙开始得也不早,所以和同龄孩子相比,他可以说是英语普娃,甚至渣娃。
但我不仅没有鼓励他,反而有时候会忍不住当着他的面和别人说他没有语言天赋。
结果图图收到了这个消极的暗示,更不爱学英语,恶性循环,英语学习自然没有正向反馈。
同样的科目还有音乐,“五音不全”的图图想到音乐课就头疼。
最近图图在跟着一位英语老师学KET,我问老师是不是孩子基础很薄弱,结果老师和我说图图很聪明学得很快,一看就是以前学得少,只要抓紧效率很高,还一通表扬。
图图身上的表化更明显,主动要读英文课文给我听,还坚持背单词,居然说越来越喜欢英语了。
看着图图的变化,真的很感谢这位老师的鼓励,也更反思了自己之前的消极暗示,让孩子对英语失去了信心。
我也改变了自己,不再总挑剔他的发音,而是鼓励他的进步。
期待效应,还可以解释为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它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