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小学时,我最好的朋友家里是卖卤猪脚的

啾啾的妈妈 三个妈妈六个娃 2023-01-19

文 | 啾啾妈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大家十一假期过得怎么样?


大家都知道我这段时间“离家出走”去登山了,现在在返回的途中,先和大家报个平安。



这次登顶花费的时间,比预想快了太多,凌晨两点出发,5:20登顶。天太黑,连顶峰是个什么样子都没能看清。

只好看着这些下撤途中衬着朝霞留下的照片,安慰一下自己。

关于这次登山,我在小号“啾啾妈的小日子”简单写了几句,感兴趣的姐妹可以转台去看看。

这次登山的收获,除了一路看到的风景、历经艰难登顶后的成就感...还有很重要的,是我收获了一群此前并不认识的山友们。



大家来自各行各业,年龄也不一样,却在这次很特别的旅途上,成为了彼此很重要的伙伴。


从上山回到人间,队友们一起吃饭聊天,彼此也在感叹,行程本身很重要,同行的人也很重要。

于是话题一点点延伸到,我们怎么看待孩子交朋友这件事。

确实,一说起“交朋友”,我们脑子里总会蹦出几个和这件事有关的词语:
圈子、层次、同辈效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等。

于是给孩子选好一点的幼儿园、优质一些的学区房,貌似是我们帮孩子筛选朋友圈子所能做的最实际的事。

除了孩子所能接触的大环境,我们常常也会很看重孩子身边的一些“微环境”。


“好学生”与“乖孩子”一定是大部分父母都会喜欢的交友对象。

看到孩子身边的“好朋友”不那么符合标准,很多父母都会忍不住地去干涉:

你不要和xx玩,因为他成绩太差了;
你不要和xx玩,他爸妈素质不行; 
你不要和xx玩,那孩子太野了。

我一直有个观点,成年人对于“圈子”的评判标准,不该平行移动到孩子的身上。

成年人的圈子,除了友情、除了志同道合,难免会穿插着一些功利的成分。


这部分不展开,大家应该都懂。

但是对孩子来说,他们的交友标准和成人不太一样,感性大于理性。

过度地用成人这些世俗而功利的交友观念,去影响孩子,真的好吗?



说到交朋友,忍不住怀念一下我的小学时光。

当年,因为接送太难,我爸妈没让我去读重点小学,而是让我上了家附近的一所普通小学。

用现在的标准来看,那所小学很可能就是现在不少父母口中的“渣小”。

因为是就近入学,也没什么学区房一说,我的同班同学的“成分“,实在是太多样了。

既有附近中学老师和邮局职工的孩子,也有家附近菜市场的菜农、和卤猪脚商贩的孩子。

甚至还有父母进了监狱,托管在居委会的孩子。

可能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但凡有点能力的家长,真不一定能接受把孩子送进这样的一所学校。

然而,我却特别感激在这里度过的六年时光。


因为这样丰富而多元的人群,让我看到了原来的生活半径里看不到的人和事儿。

因为住得近,我当时和班上一位女同学走得很近。

她家是卖卤猪大肠和卤猪脚的。放学以后,我常常跑到她家的摊位上帮忙,和她一起招呼来来往往的顾客。

她妈妈教我怎么用秤砣称重,她爸爸还教过我怎么处理猪脚。

因为感觉自己“出身不够好”,每次有同学路过,我的这个女同学总会下意识地蹲下躲到摊位背后。

那时候的我,正义感爆棚,每次都把她拎起来:“有什么好躲的,你帮你妈妈挣钱有啥丢人的。”


实话实说,我之后在重点中学,那些“圈层高很多”的同学确实给了我非常多好的影响,尤其是在各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

但我这群接地气的小学同学,让我从小就看到了这个社会更真实的样子。

他们大多数都留在了当地,有的在当地开了牛肉粉馆,有的在当地做了派出所民警,也有人生意做得很发达。

现在,大家虽然不常见面,但是在同学群里都很活跃,大家也都很亲,“精致的利己主义”在我的小学群里,是最看不到的。

谁家要是真遇到点什么事,大家都会很热情的出主意帮忙。


我时常回想,我童年时候的这段经历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

或许是相对强大的包容力和适应能力。

现在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我都能心存希望,无论和什么样的人接触,我都不抵触,在毕业以后的工作中,既可以向上沟通,也能向下兼容。



现在,大家都流行谈“圈层”,我不否认圈层的重要性。

但我也觉得,人生是一段复杂的旅程,真实的社会也是丰富而多元的。

如果只想培养一个成绩好的孩子,的确可以只给孩子圈定一个天天向上的周边环境。

但如果你想培养一个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人,一个兼容度很高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成绩好的孩子的话,我倒觉得让孩子在小时候适当接触不同的环境和人群没啥不好的。

当然,也不是说一定要刻意去选择那种很复杂的环境。

而是没必要刻意去限定孩子只能跟谁玩,不能跟谁玩。


我知道,家长特别担心孩子被带坏,或者被人欺负,所以想尽自己所能,给孩子选择安全单纯的环境。

幼儿园和刚上小学的孩子,把共同活动和游戏看作友谊是核心,主要以外在行为特征去界定朋友和友谊,认为在一起玩就是好朋友。

——上世纪费曼对孩子友谊观的研究

所以,小孩子选择朋友的标准非常单纯:就是能不能玩到一起。

她们的想法没有那么复杂,也没什么功利之心,甚至没有任何道德评判标准。

我们眼中的“坏孩子”“野孩子”,没准在他们看来反而觉得很有意思。

我们的孩子不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真空中,也不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坏人。

即使在年少的时候,他遇到了一段所谓“错误”的友谊,但是这也是他成长过程中的一段历练。


有些道理,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真正懂得,很多事情,大人说破了嘴皮子也未必能有用,让孩子亲身体会一次,才能成为他的人生经验。

在后来的学生生涯里,我也不是没遇到过大家所谓的“坏孩子”。因为成绩好,被人嫉妒,背后说坏话,甚至因为善良心软,而被别人欺负过。

可这不就是每个人长大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么?

我觉得人生的每一段经历,最后都会造就你不一样的一面。

见的人多了,才会识人,经历的事情多了,就啥都不是事儿了。




对于孩子的朋友,我觉得,越小的孩子越没必要设定太多的标准。

对啾啾和呦呦,我对她们喜欢和谁玩,从来不做过多干预,甚至在假期带她们出去玩的时候,我十分鼓励她们和遇到的不同的小伙伴去交流玩耍。

更不介意她们和男孩玩,或者玩得“野”一点,糙一点,鼓励她们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不同的优点。 


当然,等她们再大一些,我会和她们多聊聊对“朋友”这个词的理解和感受。

现在就让她们多享受毫无杂念的单纯的友谊就好了。

不过,如果孩子身处在一个非常复杂的朋友圈子和环境里,这确实也比较考验家长。

对于这点,我的感悟是:家庭带给孩子的三观和内核是非常重要的,底盘稳的孩子,更不容易被带歪。


-END-


大家点击图片即可进入小河狸的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