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关注与自我觉察:两种完全不同的内心状态
自我关注」、「自我觉察」,两者都有「自我」这个词,因此,有些人会以为两者是同一回事。恰恰相反,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异,自我关注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很多时候令人痛苦,而自我觉察则可以带来轻松和自在。
首先来谈一谈自我关注。我们一直是在被关注下生活的,从小到大的,人的容貌、身高、成绩、行为等被关注和评价了无数次。长大成人之后,收入、房子、车子、孩子......新的关注内容出现了。因此,自我关注可谓是人的自动习惯。我们既关注着自己,也关注着别人。
自我关注往往会干扰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让人产生心理痛苦。比如,你正在津津有味的学习着,突然你的母亲跟你说:「你怎么看书效率那么低,这么长时间了还只看了这一点?」此时,你不免陷入一种自我怀疑中:「为什么我看书效率低」,「是不是别人比我高很多,自己太笨了?」这些思考让你很难再专注地学习了。
在这个例子里,母亲的关注中充满着评价和担忧,孩子的自我关注也同样如此。一种自我关注的活动,代替了一种忘我的专注活动;一种忧心忡忡的情绪,代替了一种「心流」体验。
孩子经常会有发自内心的快乐,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自我关注,能够陶醉于游戏或玩耍中。在外界评价和关注不断地作用下,天真烂漫的孩子逐渐变成一个又一个过度自我关注的焦虑者,失去了体验快乐的能力。
一个心理寓言故事,同样说明了这种转变: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操场上打篮球,叫声连天,玩得不亦乐乎。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
他兴高采烈地给了每个孩子10块钱,开心地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很欢迎你们来,每次我都会给你们每人10块钱。」
孩子们很高兴,一如既往地打球、嬉闹,这样持续了一周,每次都可以拿到10块钱,他们开心极了。
一周后,老人告诉孩子们说:「最近身体不好了,去医院看病花了不少钱,因此,只能少给一些,每次给每人2块钱」。孩子们心里有点生气,不过想着2块钱也能买点东西,仍然有点高兴。这样又持续了一周。
到了第三周时,老人又对孩子们说:「我的老伴身体也不好了,去医院看病花了不少钱,零花钱更少了,因此,每次只能给孩子们2毛钱了,请你们别介意」。
「什么,一次才2毛钱,知不知道我们打球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到这里来打球了!
最初,在这边打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跟结果无关的活动,孩子们乐在其中。老人对这个行为进行评价后(以钱作为奖励),其性质逐渐发生变化,从纯粹的娱乐,转变为一项为了获取额外回报的任务。当回报减少后,来这边打球的动力明显减弱了。一种自然的兴趣变质了,自我关注以及相伴的得失心取而代之。
看来,长大往往是以失去忘我的快乐为代价的,难怪有些人觉得自己最幸福的时刻是在五六岁前,一旦进入学业竞争之后,快乐的体验好像越来越少了,自我关注吞没了发自内心的快乐。成人对儿童的喜欢,也许是羡慕他们那种忘我而投入的状态。
神经症患者有一个特点,就是过多的自我关注。关注自己的利益得失,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关注别人喜欢不喜欢自己,关注身体不良反应,等等。他们把结果看得太重要,感受不到过程中的乐趣。他们丢失了纯真的乐趣,缺少一种投入的体验。
比如,失眠患者当快要入睡前,会突然冒出「啊,我快要睡着了」的念头,这个念头让他兴奋起来,睡意全无。如果他忘记了结果(不再关注是否失眠),那么,失眠就不会有了。所以,很少会有真正的失眠者,更多的是失眠焦虑症患者。就像很少会有真正的阳痿者(器质性阳痿),更多的是阳痿焦虑者(心因性阳痿,往往是对结果过度在意所致)。
或者一个抑郁症患者,心情正在慢慢改善,刚刚有了点信心,但突然陷入「我之后会不会复发」、「这个好转是不是一种短暂的现象,是不是马上就会再一次陷进去」、「我不可能好起来的,不用抱太大希望」,这些自我关注的念头重新把正在上升的情绪打压下去。所以抑郁患者的康复,往往会有一个波浪式上升的过程。
社交焦虑者是那些在社交情境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关注的人,关注自己的表现,害怕表现不得体,让人看不起,因此,他们无法在社交情境下忘我,无法体验到社交的乐趣(只有在忘我的情况下,才会有更多乐趣的产生),总被一些潜在的担忧和焦虑左右着。
一个年轻人时刻在做着计划,这一刻想着下一刻要做的事情。比如,晚上有一个约会,他在白天不断地想起这件事情,怕自己忘记了,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其实,他应该更多的相信自己,无需提醒,到了点,自然会有相关的记忆浮现出来。如果真的忘记了,可能意味着你并不看重这次约会,这何尝不是一个结果?为什么不让心理活动更自动自发些?
忘我是一种很可贵的心理品质,忘记长相,忘记表现,忘记名次,忘我能够带来心理上的解放,也能让人频繁地体验到「心流」,走出各种心理症状或抑制的困扰,使人更有魅力。相反,关注长相、关注表现、关注名次,让我们患得患失,郁郁寡欢。
但问题的关键是,神经症患者也知道不应该过度自我关注,也知道要忘我,但就是做不到,那种自我关注的念头会自动地冒出来。此时,他们会很着急,重新陷入心理斗争之中,试图压制这些念头,情况却越来越糟糕。
对治的办法之一是培养一种自我觉察的习惯。自我觉察与自我关注虽然都有对自我(身体、想法、情绪)的注意,但其性质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自我关注是一种强迫性的注意,而自我觉察是一种温和的注意。
自我关注聚焦于结果,渴望好的结果,害怕坏的结果;而自我觉察无论好坏都予以同等的注意,并不刻意选择好的结果或回避坏的结果。
自我关注忽略过程,直奔结果;自我觉察则去注意过程、活在当下。
自我关注充满着评价、好坏、对错、判断,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兴奋、担心、沮丧等);自我觉察时,平等、接纳、非评价、初心等心理品质更多,能够避免强烈情绪的卷入,体验到更多的愉悦和平静。
自我关注背后有一种强烈的匮乏性的欲望(自恋的、性的、攻击的),自我觉察则被一种成长性的需要所驱使,能节制住欲望的牵绊。
举个例子。如果这篇文章发布之后,我经常打开看看有没有人点赞或评论,因为获赞而兴奋,因为没有赞而受挫,这是自我关注。如果我知道我有了想看点赞或评论的想法和冲动,并与它们保持距离,这是自我觉察。自我觉察能够给自我关注的冲动踩一下刹车,减弱自我关注的强迫性力量。
当然,作为长久形成的习惯,以及文化无所不在的压力,自我关注难免的。自我关注有着自我保护的作用,只不过它经常像一个胆怯的小兔子,容易进入自己吓自己的状态,反而得不偿失。另外,未被满足的匮乏性需要为自我关注的行为提供强迫性的力量。
但自我关注是一个「无明」的人错误的选择,就像一个有强迫性清洗习惯的人,以为把手洗干净了就好了,这个行为虽能换来短暂的平静,但最终形成了强迫性症状。自我觉察是一种正确的解决方式,它是一种心理解放,是一种专注与忘我的精神状态,让人「复归于婴儿」般的纯真与专注。自我觉察能够恢复心理平衡,缓解各种心理症状的强度,最终走出症状的控制。
正念练习是培养自我觉察的方法,我在以往的文章有已经有过介绍。随着自我觉察力的提升,成熟的心理品质也会越来越多,专注的能力得到提升,能经常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脱离内在匮乏性需要的控制。因此,自我觉察是更值得追求的状态。
做个小广告:最近我推出了一个正念冥想的课程,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参加,参加后会进入一个微信群,在群中我会与群友们互动,共同探讨正念冥想,一起督促练习,逐渐提升自我觉察的能力。详情点击:我的正念冥想课程 | 压力大到掉头发,焦虑到手抖,失眠到天亮:特朗普女儿同款解忧指南送给你
——
上一篇文章:
相关文章:
——
作者为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