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燕
编辑 | 杨中旭
制图 | 张羽岐
一夜过去,有多少医药投资者从“黑色星期三”缓过来了?
刚刚过去的一天,先是创新药巨头百济神州(688235.SH)科创板上市首日破发。后有英国《金融时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商务部周四将把部分中国公司列入实体名单,其中包括一些涉及生物技术的公司”。双重暴击,结果大家想必也都看见了,多家医药公司在资本市场应声倒地。截至收盘,药明生物(02269.HK)跌近20%,药明康德(02359.HK)跌超18%,康龙化成、荣昌生物、金斯瑞、腾盛博药等此前备受关注的医药公司纷纷跳水,跌势之猛,让人怀疑人生。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金融时报》消息属实,那么12月16日,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实体名单”出炉,考验中国生物医药公司抗跌性的关键时刻即将来临。今天的医药板块市场,还会跟昨天一样“跌跌不休”吗?
关于CXO医药企业会被“制裁”的传言,过去其实出现过多次,但在全球医药外包趋势愈发明显的大背景下,市场曾经一致认为类似措施出现的概率较低。中伦律所侯彰慧律师表示,“制裁”对企业的直接影响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股价,2、设备和原材料采购——取决于制裁的具体范围,企业可能无法采购来源于美国(有时不限于美国)的技术和原材料;3、产品销售——取决于制裁的具体要求,企业的产品可能无法出口到美国、欧盟或其他国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企业去美投资同样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有些企业可能会被迫关闭在美国的工厂和研发中心。当然,这些都要看制裁的具体内容才能知道。也有消息提到,12月15日英国《金融时报》中提到的所谓“黑名单”,指的其实是“投资黑名单”,即限制美国投资者投资名单中的相关公司,如果已经投资的,在黑名单生效后需要尽快退出。对企业的实际经营影响不会太大。港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2018年初推出18A,对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打开方便之门。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15日港股市场跌成一片,相比A股资本市场,港股面向的全球投资者群体体量更为庞大,影响范围的确会更广。风暴袭来,潮水褪去,一个有意思的点是,部分医药公司对以往大谈特谈的“出海”梦突然开始避之唯恐不及。九洲药业证券部对外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正常,没有收到相关消息,即使如传言所述,公司的美国业务基本都是做临床前的项目,整体体量较小,对利润影响不会很大。昭衍新药相关人员表示,即使有所谓的制裁,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不到5%,影响很小。如果真的有所谓的“黑名单”,不知道有多少医药公司要从“出海”梦中醒过来。一位长期关注医药行业的投资人表示,此次医药股大跌,“黑名单”传闻只是催化剂,核心因素是市场对于当前医药领域包括CXO板块的高估值长期稳定失去信心,简单来说,就是“他们都太贵了”,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平缓,资产面临重新估值,这个时候回调是必然的。
“如果15号的传闻周四证实是真的话,那很多创新药在国内白菜价进医保,想要靠出海捞回本的逻辑就完全行不通了。”“黑名单”传闻出来后,一位医药行业长期观察者对《财健道》表达了对于当前医药市场大环境联动的担忧。无论是创新药,还是CXO,海外市场都是他们至关重要的一环。以市值排名靠前的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为例,最初起家时,两家公司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海外企业,随着近些年国内创新药市场的不断增长,收入结构才得以改善。相比还没完全成长起来的国内创新药市场,“全球化”布局是CXO企业们的一致特征,也是他们在资本市场享受高估值的底层逻辑。是否具有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能力,此前一直是衡量一家CXO企业综合实力的标尺。近两年CXO板块高景气度的氛围烘托下,国内不少企业在海外多地设立研究中心,出手收购或并购行业上下游公司的速度也颇为大胆。以11月份拿下约58亿元巨额订单的凯莱英为例,近5年以来,凯莱英海外营收比重一直占在整体营收的90%上下波动。当然,海外并非单指美国地区。对了,凯莱英此次备受市场关注的一笔大订单的确来自于“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药明康德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其合计为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超过5640家客户提供服务,今年前三季度来自美国的收入为90.11亿元,同比增长38%。脱胎于药明康德的药明生物半年报同样显示,北美地区在其营收板块中占比高达49.7%,同比增长149.3%。中报显示,药明生物当前未完成订单总额约为124.7亿美元,大约794亿人民币,目前运行中的项目总计1107个,拥有500+的美国、爱尔兰、德国员工。16日盘前,药明生物发公告称目前并不知悉任何可能对业务运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监管制度的变动,将继续致力赋能其合作伙伴,并对未来持续高速增长充满信心;董事会已议决动用购回授权,以不时在公开市场上以不超过5亿美元总价格购回股份。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家CXO企业以外,康龙化成、药石科技、博腾股份等15日暴跌的医药股,来自海外部分(非全部来自美国)的收入占比几乎都不低于60%。如果美国所谓的“黑名单”限制真的实施,那么这些手握大把海外巨额订单的公司自然影响巨大,与此同时,产业链条另一端的海外医药公司又该怎么办,签订的协议通通取消?在研的管线直接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