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局例会案例 | 这两期媒体人践行“四力”的节目,让人含泪看(听)完

晏琴 谢晶晶 广电时评 2020-01-28


走基层类节目选题有哪些基本要求?“一个人”如何组成一个篮球队?5月31日,在总局例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地方部记者晏琴、长沙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记者谢晶晶围绕创作与传播等角度,分别分享了“新春走基层”栏目之《相约在零点37分》与广播新闻专题《“一个人”的篮球队》的制作细节。随后,《广电时评》(ID:GDSP360)记者对晏琴与谢晶晶进行了采访。


《相约在零点37分》


 微访谈 


访谈对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地方部记者 晏琴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地方部记者

晏琴


《广电时评》:能否详细介绍一下选题的挑选原则?

 

晏琴:走基层类节目好选题的基本要求:一是有普适价值,我们对普适价值的理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有共通的情感,能够切准社会痛点或敏感点,击中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三是现在进行时态,最好能拍到正在发生的故事,不能全是回述;四是合适的采访对象,不能完全拙于言辞、极其不善表达。

 

《广电时评》:制作这种类似纪录片式的报道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晏琴:一是需要有足够的创作空间,主要指最好能给够编辑、记者足够的采访编辑时间,不能急于求成;二是创作者自身的准备,需要做足前期的各种功课;三是来自领导的支持,要有足够的人力,比如《相约在零点37分》,我们是分两路跟拍的,所以至少需要两个得力摄像。

 

《广电时评》:《相约在零点37分》能成“爆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晏琴:其实我们根本没预料到它会成为“爆款”,类似的节目我们也做过不少。这一次之所以这么“火”,应该还是具体故事找得好,90后和异地恋两个因素,会让很多年轻人感同身受。另外,《相约在零点37分》是在《新闻联播》播出之后才被顶上热搜头条的,所以平台也是很重要的。


晏琴发言内容

“爆款”没有捷径,只有“笨功夫”


今年春节的“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地方部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其中《相约在零点37分》讲述了一对异地恋在铁路工作的情侣历经波折终于在除夕夜成功见面的故事,受到众多业内人士和各级领导的赞扬,被誉为今年“新春走基层”最感人的节目之一。在网络上,这个节目更是成为名副其实的“爆款”,被顶上各端热搜头条,仅新浪微博的阅读量就高达2.3亿。


 

这些作品之所以能获得较大的正向传播效果,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采编队伍深入走基层、努力增“四力”的生动体现。


老老实实深入基层,获取采访对象真心

走基层,首先考验的是脚力。脚力并不仅仅指走下去、走得远,更重要的是记者要能走进采访对象的心里,获得他们的信任。

 

《相约在零点37分》的采访对象郝康、雷杰并不善于表达,性格朴实、有点内敛。如何才能真实地记录两个人的故事,向观众展示最动人的细节?采访团队的做法是:沉下心来和采访对象接触。


 

为了追求最真实的拍摄效果,记者拒绝了铁路部门领导协调两人工作、安排碰面时间等种种“热情安排”,而是完全不做干预、让一切回归生活的本真。按照规定,乘务员值乘期间不能带手机,所以负责跟拍雷杰的记者和摄像也没有带手机。因此,当车到榆林的时候,郝康像没头苍蝇一样满站台到处找雷杰时,记者的心也揪着。乘客上下检票工作结束时还没有看到郝康,雷杰眼里已经有了泪花。那会儿,记者甚至已经开始构思:车开走了,该怎么采访雷杰?没见上面,片子该怎么结尾?所幸最后两个人还是见上了,虽然匆忙得只有1分52秒。

 

这种完全按照拍摄对象的工作生活状态来跟拍的办法,是真正的带着真情走基层。记者用的是“笨”办法,但恰恰也是他们最聪明最可贵的地方。真实,才是新闻打动人心的最大力量。

 

在多年的实践中,创作团队深切感受到:精彩的内容往往来自于记者和采访对象的零距离相处。当采访对象忘记摄像机的存在、忘记记者存在的时候,往往是最能出彩的时候。所以,千万不能有投机取巧、急于求成的心态。老想着简化过程、直奔主题,出来的作品只能是生硬的、图解的、肤浅的。


 

《相约在零点37分》这篇报道,如果记者没有努力地与采访对象成为朋友,就不会有那些发自肺腑、生动真实的同期;如果记者没有尊重采访对象的工作、没有老老实实地跟拍,就不会得到采访对象的充分信任,这对原本有点腼腆的年轻人在镜头前就不会真情流露,也就不可能感动千千万万的观众。

 

什么样的记者是好记者?可能答案有很多。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地方部内有一个共识:要当好记者,要做好节目,就必须学会踏踏实实下笨功夫,电视有时候是很残酷的,你的功夫下够了,不一定能出彩;但如果下的功夫不够,一定不可能蒙混过关。


反复比较优中选优,题材触碰观众内心

团队的选题来源有很多,今年,通过各个记者站和其他途径报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地方部的选题,有几百个之多。选题不缺,缺的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好故事。怎样才能沙里淘金,把好故事找出来呢?这正是考验团队眼力的时候。

 

眼力的背后是判断力、辨别力,但好眼力不是单纯地依靠新闻业务素养,更需要放下身段、保持耐心。

 

首先要把自己放在普通观众的位置上思考,什么是普通人的情感?什么东西能够击中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要想打动别人,先得打动自己;其次是要做到沉得下心来。好新闻要下笨功夫。面对几百个选题,团队没有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没有满足于“差不多就得了”的心理,而是逐一反复推敲、比较、研讨、判断,最终精益求精、优中选优。



《相约在零点37分》这个选题,是从西安铁路局提供的44个选题中挑出来的。之所以选题打动人,有三点原因:一是90后,二是异地恋,三是除夕夜里的约会。这3点加起来,一定是一个能让人感兴趣的故事。果然,节目播出后,两位采访对象的爱情被称为“神仙爱情”,众多网友纷纷留言:“没想到看个《新闻联播》也能哭得稀里哗啦”“《新闻联播》有温度,平凡之间见伟大”“太暖了!原来这就是爱情的模样,祝福!” 

 

因此,好眼力不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也要有一颗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能感受世间冷暖的真心。


善于思考学会提炼,抓住大众需求核心

做节目,不能只是简单地记录,更要善于用脑、学会思考,学会把真正要表达的内涵融进节目里,这就要靠记者的脑力。

 

在《相约在零点37分》这个节目里,有一段同期声非常关键,就是两个人都在说对方喜欢这个工作,说明他俩真的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体谅。



这一段同期声,不仅表现了两个年轻人对爱情的执著,更反映了他们对事业的坚守,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来。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故事才收获了众多网友点赞:“最感人的新闻!”“向所有为了万家团圆而坚守岗位的铁路人真诚地说声,你们辛苦了!”

 

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正是因为编辑记者动了脑筋,选择了从小处着眼,踏踏实实讲好普通人的故事,没有高举高打、更没有唱任何高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观众却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感动和洗礼。

 

选择这些同期声的过程,就是创作思考的过程。大到社会发展变化,小到亲情友情爱情,从国家的建设成就到个人的拼搏奋斗,全部浓缩在几分钟的节目里。只有多用脑、多思考,才能真正找准新闻报道的内核。


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作品真正抵达人心

相对于其他媒体来说,电视生产的环节非常繁琐。从稿件撰写到画面剪辑、声音运用,都是笔力的具体体现。

 

后期在进行节目处理时,每一个片子要先看素材,再进行修改,从标题、导语到解说词、同期声、现场声、配音、音乐、字幕,每一个环节都要反复修改,工作量之大,外人难以想象。

 

拿《相约在零点37分》来说,记者的粗编传回台里以后,后期编辑对着画面,重新结构整个片子、重新改写解说词,根据新的稿子重新编辑画面,并反复审看,哪儿不合适再重新调整。一天多的时间,稿子和画面修改了无数遍,光请记者重新补传素材就有9次,对片子进行反复打磨,这才有了播出时的模样。


 

电视是团队作战的媒体,前方记者努力拍摄到的素材传回台里,后期编辑的“剪辑手”有如“一把刀”,“一刀”下去,对了,片子就“活”;错了,片子就“死”。

 

《相约在零点37分》能成为“爆款”,完全出乎团队的意料。因为每一个节目,团队成员们秉承的都是相同的态度,按照平时的工作习惯,记者老老实实采、后期认认真真编,精益求精只为让节目尽善尽美。不是因为它可能成为“爆款”,团队才用心去做。而是用心做了,它才有可能成为“爆款”。

 

只有舍得下笨功夫、努力践行“四力”,用心、用情、用力,才能真正发现好故事、讲出好故事,才能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


《“一个人”的篮球队》


 微访谈 


访谈对象:长沙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记者 谢晶晶


‍‍‍‍‍‍‍‍‍‍‍‍‍‍‍‍‍‍‍

长沙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记者

谢晶晶


《广电时评》:广播节目要如何在有限的表达方式下发挥自身特点,讲好故事?

 

谢晶晶:首先,一定要深入基层;其次,要选好角度,用大量的同期音频和适当的音响充分发挥广播以声夺人的特色。

 

《广电时评》:《“一个人”的篮球队》的最终呈现需要团队付出哪些努力?

 

谢晶晶:这需要采编播制作团队的全体力量。记者前期的线索探寻,大量采访和素材的收集,然后选择角度写稿,再经过编辑、主持人的表达以及最后制作人员的润色,才最终呈现出来。

 

《广电时评》:接触医生以及受捐助者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感动?

 

谢晶晶:不管是器官捐献协调员,还是受捐者们,他们对于生活都充满着正能量,并且始终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他们很勇敢也很坚强。


谢晶晶发言内容

深入践行“四力” 传播“好声音”

——新闻专题《“一个人”的篮球队》创作思路


2019年2月26日,长沙广播电视台新闻专题《“一个人”的篮球队》作为早高峰新闻播出。从获取新闻线索到节目呈现,创作团队花费近一周的时间采访与制作,用温情的广播语言向听众讲述了16岁少年叶沙因脑溢血不幸去世,他父母同意将他的器官移植给7个素不相识的病人,让7个人的生命得到延续的故事。

 

节目播出后,《“一个人”的篮球队》的故事不仅被长沙广电各媒体、长沙晚报以及新媒体等多个平台相继报道,“人体器官捐献”也随着节目的播出被更多人了解,取得不俗的社会反响。



坚定初心,讲好平凡人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新闻采编人员要增强“四力”,首先要练脚力。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很多事情。作为一名新闻采编人员,需要不断去发现,去挖掘身边人有意义的故事。

 

事实上,在基层一线有很多“活鱼”等待被深入挖掘。新闻采编人员不能停留在被动地等待通知、坐在办公室里想点子或靠会议材料编稿子,而应自觉践行群众路线,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在基层一线深入调研、深入采访。

 

其次,新闻采编人员要练眼力。新闻采编人员要有新闻敏感度,能够敏锐、正确并且及时地发现并捕捉新闻。眼力就是观察力、发现力,眼力的背后是判断力、辨别力,增强眼力是发现更多好素材、好新闻的必备条件。


新闻专题《“一个人”的篮球队》的线索来源于记者在红十字会采访时得知的消息。2017年4月,16岁的长沙少年叶沙因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悲痛之余,叶沙的父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捐献出他的心、肺、肝、两个肾和一对眼角膜,让7位患者重获新生。酷爱篮球的叶沙生前有一个梦想是和职业篮球队打一场比赛,为了圆叶沙的篮球梦,其中5名受捐者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支持下,组建了一支名叫“叶沙”的篮球队。


长沙少年叶沙

 

“叶沙”篮球队的队员们来自不同省份,拥有铲车司机、基层干警、学生等不同身份,他们性别不同,年龄也相差悬殊。他们并不擅长打篮球,有些人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篮球,但是为了叶沙的梦想,他们从最基础的运球开始学习,认真学习投篮,学习打配合。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今年WCBA中国女子篮球联赛全明星正赛中场期间,这支篮球队和职业女篮队进行了一场两分钟的比赛,圆了叶沙的篮球梦。


深入采访,发现背后的故事

一件充满悲伤的事情,因为这群善良的人,让这件事多了一份温情和感动,也让这件事变得更有意义。

 

采访前,创作团队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其中包括采访受捐者和捐助者家属时要注意的事项,器官捐献的相关知识、相关法规等。

 

拟定采访提纲时,叶沙的父母是创作团队选择的第一采访对象,“为什么会选择捐赠儿子的器官?”“是怎么下定决心的?”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叶沙父母来告诉大家。但是,创作团队迟疑了。面对儿子的离世,叶沙父母已经十分悲痛,如果再去采访,会不会打扰他们,会不会重新撕裂他们的伤口。出于避免对家属产生二次伤害的考虑,创作团队选择通过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去了解叶沙父母的想法。果然,叶沙父母委婉拒绝了。


被拒绝采访后,不想以“情”伤人的创作团队并未像往常一样继续争取采访机会,最终选择了通过器官捐献员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

 

深入采访后,团队发现,在这个感人的故事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小心思。无论是采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器官捐献与获取组织器官协调员孟风雨,还是受捐者,他们的感恩、勇敢与坚定都深深地打动了创作团队。


获取组织器官协调员孟风雨

 

28岁的孟风雨从事器官协调虽然只有不足两年的时间,但她认为,每次的协调工作似乎都经历着灵魂的考验。作为叶沙的器官协调员,孟风雨参与了叶沙父母捐献叶沙器官的全过程。通过孟风雨的讲述,创作团队详细了解了叶沙离世后叶沙父母做决定时的情形,知道了叶沙父母的悲痛和不舍。

 

20号队员刘福是叶沙肺的受捐者。相比于其他受捐者,刘福还有一点很特别,他不仅是受捐者,也曾是器官捐献者的亲属。2015年,刘福的妻子从二楼失足坠落不幸死亡后,刘福也作出器官捐献的决定,捐献妻子的肝脏和双肾去救助3位需要帮助的人。因为从未听说过器官捐献,当时的刘福很难接受器官捐献。但当器官协调员跟他说有3个人急需器官移植时,他含泪答应了,认为捐献器官感觉妻子还在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也算有个念想。他说自己患上尘肺病近20年,“没想到,自己也成为了受捐者。”

 

采访中,刘福谈到叶沙和叶沙父母时多次哽咽。他说,自己的心情很复杂,虽然自己获得了重生,但也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离去。


叶沙肺的受捐者刘福


作为病人家属,刘福对叶沙父母撕心裂肺的痛苦能够感同身受。他想起妻子去世后,自己半个月没有吃进一粒米,只靠儿子喂的牛奶维持,导致病情加重。刘福康复后,当他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询问他是否愿意站出来,出现在公众面前,成立一支篮球队为叶沙圆梦时,刘福没有丝毫犹豫地答应了。

 

采访完刘福和其他四名受捐者,他们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他们乐观、善良、感恩、勇敢。


精选角度,展现温情互动

专题报道要吸引听众听下去,除了这个事件本身就很感人以外,还要求报道善于讲故事、讲好故事,富有感染力。练脚力、练眼力、练脑力,最终要通过笔力体现出来。有了好线索、成功的采访、掌握了大量的素材,还要从采访素材中理清思路、选好角度,把故事写好。

 

只有让自己感动,才更有可能打动受众。

 

因为《“一个人”的篮球队》本身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是一群普通人传递爱的正能量故事。叶沙的父母在面对悲痛时,选择将孩子的器官捐献出去救助其他人;受捐者们在接受救助后,为了替叶沙圆梦,同时宣传人体器官捐献,他们勇敢站出来,将大爱传递下去。创作团队通过采访获得了大量的素材,但这些素材如何取舍?

 

经过多方思考后,创作团队决定选择用最朴实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

 

创作团队选择了倒述的方式,通过器官协调员孟风雨的讲述,了解到当时叶沙父母捐献器官的情形。然后按照叶沙器官捐献的日子——2017年4月27日,对应球衣号码的顺序,分别讲述他们与叶沙的渊源,讲述组建这支篮球队背后的故事。最后,以叶沙父亲给这支篮球队写信的方式收尾。



在这篇新闻专题中,创作团队始终以温情的基调讲述,力求最真实地展现社会上普通人之间的“满足逝者心愿——感恩逝者、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式的温情互动。

 

叶沙的父母之所以捐献儿子的多个器官,是因为儿子生前的理想——报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当一名优秀的医生,实现了儿子生前救死扶伤的心愿。

 

器官协调员孟风雨的讲述呈现了叶沙父母当时捐献器官时的情形。她说叶沙父母当时还是想给孩子留一点东西,所以刚开始没有捐献肺。但是当他们得知有一位与叶沙血型适合而且可以匹配器官的病人病情严重,正在等待肺移植时,父亲再次作出了决定。这一个小小的细节真实地反映了人之常情,也凸显了平凡人的伟大。

 

在这篇新闻专题中,创作团队没有人为拔高当事人,没有过多的渲染气氛,也没有在结尾做口号式呼吁,而是摘选了叶沙的父亲给篮球队队员的书信内容——“你们的出现,让我有了继续活下去的理由。是你们用自己的亲身行动,延续着叶沙年轻的生命,从而时常唤起我和叶沙妈妈对叶沙真切的回忆,仿佛叶沙回到了我们身边,从未走远。”故事戛然而止,给大家的感受是什么,留给听众自己去思考。



有人把器官捐献称为“生命的接力”,作为广播新闻专题,为了将这个爱的传递故事生动、鲜活地表达出来,进一步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凸显以声夺人,创作团队选用了大量的同期声和适当的垫乐,让听众去感知和联想,从而唤起他们对这群有血有肉的人的认可,以及对器官捐献的认同。

 

对于节目的意义,一方面让听众认识了一群善良的人,另一方面通过这群人的实际行动去感染一批人,也让大家更了解器官捐献。如果能让更多人加入签订器官捐献协议的队伍中,也许就是节目传播的意义。


更多案例分享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如何让主旋律闪亮动人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做好书籍的立体化呈现,引导大众读“一本好书”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平凡亦英雄,《巡逻现场实录2018》以真实记录助力平安建设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新物种”《幻乐之城》这样由“繁”至“精”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从“窄众”走向“大众”,《戏码头》为戏曲扩声量

作者:晏琴  谢晶晶


编辑:饶文渊 曾宇衡


【版权声明】标注“原创”的文章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广电时评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企鹅号、凤凰号、搜狐号、百家号、网易号、北京时间等媒体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