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河之北》,感受燕赵地貌人文之美
以地理地貌为主线,以人文精神为内核,《大河之北》述说燕赵之美。
作者:何茶
“山脉如镰,河流如扇,平原似毯,海洋若盘”。
作为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草原、海滨的省份,河北仿若一部浓缩的“国家地理读本”。
不久前,人文地理纪录片《大河之北》在河北广播电视台全频道和部分线上平台播出。当或壮丽或秀美的自然风光,融合燕赵大地自古而来的文化意蕴,从大屏小屏中走出,观众在《大河之北》中收获了“意外之喜”——
“我总是想着去看看世界有多大,却忘记了家乡也如此惊艳。”
特殊“常景”的绚丽表达
在六集的体量中,《大河之北》分别以河北由来、山地、高原、平原、河流湖泊、海洋为主题,系统梳理了河北人文历史与地貌特点。从巍峨高山到碧海浅滩,从金黄麦浪至湿地水鸟……差异甚大的自然风光与生物群,共同构成一幅瑰丽而多样的河北画卷。
就画面而言,有网友说,“每一帧都是高清壁纸”。
整体来看,《大河之北》采用较为宏大的视角,以地域联系为线索,层层递进展示典型特征,并通过大量航拍镜头呈现全景——浓郁的林木掩映着天生桥,在自然的鬼斧神工中投射仙境般的景象;千沟万壑的大地褶皱与形状整齐的田野界限分明,在对比中引发震撼……
宏观视角呈现下,不同地貌在俯拍、平视等镜头组合中显露特点,糅合对河北地理介绍的解说词,纪录片将河北各地风情娓娓道来。同时,镜头也注意抓住时光变迁中地貌、风景的演变,呈现出不少动态画面,营造出旷远的岁月感,其中有高原由墨绿至披霜的季节变换,更有沧海变桑田的演示。
针对画面呈现效果,河北广播电视台节目研发部介绍,摄制组影像设计的初衷正是用“常景陌生化表现,审美差异化表达”的方式呈现河北之美,其中有宏大影像,也有细致入微的表达。比如,在拍摄常见的梨花时,摄制组完整记录了其由含苞到怒放的全过程,还通过多次试验,拍出花粉传播的过程,以求“常景陌生化”。宏大画面兼容微观视角,使得镜头信息十分丰富。
配合着知识陈述,片中也大量运用CG特效动画。古代太行山东麓大道、全省地形的人字脊梁……在立体地图般的动画演示中通过地标、山脉等标注直观呈现,便于观众理解。
摹画流动中的人文图景
“这里的过往,和地貌一样丰富”。
作为一部人文地理纪录片,《大河之北》在讲述地形地貌之时,也将河北土地上传承至今的文明进行多样展示。
第一集伊始,该片便从张家口的泥河湾盆地追溯起人类起源,从其作为“世界上第二个200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迹”的事实,过渡至当地周边地脉演化。而在叙述邯郸磁山的地貌特征时,纪录片又描述起这片土地如何滋养“江山社稷”中的“稷”——全世界迄今发现历史最早的谷子遗迹在这里被发现。
回溯这片土地的历史,地貌与文明在富有科普性的文案讲述中相互促成。从远古人类,到民族诞生,随后是“燕赵”二字背后的战国往事……在《大河之北》中娓娓道来。而在讲述更加细分的历史时,该片一路走过河北版图上的各个城市,串联起河北的文明发展历程。慷慨悲歌的燕赵气质贯穿始终,将对故土的充沛感情融入燕赵文化,奠定了该片的叙事基调。
在聚焦各个地貌主题的段落中,人类的“伟力”也不断穿插其中,构成流动中的人文地理图景,讲述群体精神传承。
群峰之中,连接华北平原和山西高原的八陉曾响起商队响铃,沟通着各地间的物资交换,而今更加便利的公路上奔驰着汽车,太阳能板铺设在山峦上,历史与当下交织在同一片土地。从古时飞架两山之间的拱桥、京杭大运河在河北境内的部分,到如今遏止水患的水库、依靠自然之力获取的能源,片子的镜头中,人类的智慧、努力与这片土地的景色共同呈现着外表之变与精神之不变。
由地理环境延伸,《大河之北》也对河北的发展战略进行了一次讲解。以“水”为题,背后是“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依海而居,带来“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与海港高科技……依托独具特色的地貌,片中自然过渡的呈现为观众带来与现实联系更加紧密的亲近感。在影像长卷里,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着更具希望的未来。
以地理地貌为主线,融合人文精神内涵,《大河之北》讲述了河北的“雄、奇、秀、美、炫”。自2月13日上线播出至3月3日,《大河之北》总宣传片及分集完整视频在冀时客户端播放量超过300万次,学习强国、河北省人民政府微博、冀云客户端等转载;腾讯视频评分9.0;哔哩哔哩评分9.6。应观众要求,河北卫视等近日已安排黄金时段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