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福建屏南|纪录片《归园田》

屏南文创 文创屏南 2019-06-10




晨起,陈忠昊就捧着书本读着陶渊明的《归田园居》。

他是福建省屏南县龙潭村人,也是龙潭小学学生。前年从乡中心小学转到村小读书。



这是远在大山深处的一所乡村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加上幼儿班,全校一共28个孩子、9名教师,师生人数比例约一比三。



蔡圆圆,老家江西南昌,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设计公司做文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来到了龙潭,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成了村小学的支教老师,“找回自己失去的童真、纯粹,孩子们在成长,我也成长了。”



两年前,龙潭小学只有一名乡村教师,两个班级,六个学生。乡村的日渐没落直接反映到了教育上。



龙潭村的文创管理员陈教弟是最早介入村文创工作的。昔日萧条的村景仿佛就在眼前:“很感慨。看不到小孩子,狗成群成群的,狗比孩子更多,特别是自然村。村里的人都走了,走了十几年了。”


飞洋厂是龙潭村的一个自然村。人走了,屋子里的树长成了楼房那么高。陈坤一家搬到了主村的所在地——龙潭村。即便是这样,一千四百多人的龙潭最后只剩下两百多人在留守。


人口外流,田地荒芜,乡土文化凋敝,老弱妇孺留守......村落日益“空心化”,丧失了过往的活力,有些村落甚至成为了无人村。曾经了不起的村落最终将走向何方?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龙潭,宁静怡然,远在群山深处。令人诧异的是,一年多的时间,六十多位画者、设计师、自由媒体人陆续来到这里安家,成为了龙潭新住民,成了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一个村民们曾经想方设法离开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成了外来人眼里的香饽饽。


2018央视“传奇中国节”

龙潭直播点现场


龙潭村17号,悠然之家。老屋的新主人何素珍,是一位来自北京的退休高级工程师。她有自己的别墅,可她偏偏独爱这座远在千里之外的百年老宅。宅子保留了它的历史肌理,又处处散发着新主人的气息。


何素珍说,“我在这个地方享受田园生活、文化艺术生活、农事生活,跟友善的村民在一起,还接触到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我的心是非常丰富的,并不是闭塞的。活在当下,有范儿!”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龙潭,老木匠周禄暖开始了他一天的忙碌。



这是一栋完全采用传统榫卯工艺新建起来的木屋。周禄暖的手艺在建瓯一带小有名气,建庙宇、廊桥都会请他。可是,在老家大兴土木修建木结构的房子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今年,他召集了三代师徒,再次拿起工具,盖起了木屋。


”有这个文创的机会来到这里,屏南的木工差不多都到这里来了。真的不容易哦!像我差不多七十岁了,还要学习,活儿要漂亮,要靠头脑,要设计,精益求精,每一座房子都不一样。“周禄暖感叹地说道。



文创是一个被高频率使用的词汇。老师傅不明白“民居”为什么叫“共享空间”,不过,叫着叫着就顺口了。在龙潭,新建和修缮的共享空间就有50多处。每一天,一个瘦削的身影总会出现在施工现场,这个人就是林正碌,一个走南闯北最终落脚屏南并致力于文创的莆田汉子。新住民看中心仪的老宅子,一租便是十五年,修缮的费用在十万到三十万之间,每一栋宅子修旧如旧,被重新设计,每一个空间都充满创意,即将消逝的房子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音乐人王右在这里写下了《枕着西溪水和北京的女儿微信》,被朋友评价为写得最温暖的诗句。


那天我喝多了

非常想念女儿

痛哭了一场

我说

我这里全都是水

最后一句泪水滴进西溪水



豹舍主人吴阿仑,知名财经记者,借助公众号“好报”逃离标准如流水线一般的生活。好报的每一篇文章视角新颖、思考深入、直抵人心。“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在乡村一隅,吴阿仑找到的是更广阔的内心世界。



报大人:“我在城里生活了二十多年,我的那种焦虑感也是很多人的焦虑感。我在龙潭村找到了自我放松,真正拥抱生活,发现自己内在需求的空间,再带领很多人来到这个空间。在龙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点燃的话,那么这么多空间和这么多村民的互动,它必然会成为一个新经济的中心,一个新生活方式的中心。”


龙潭“静轩”迎来首个来自江西的游学营


“人人都是艺术家”,“沙漠也可以建成文化硅谷”,林正碌一语惊人。他所说的一席话令政府官员将信将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政府官员带着林正碌来到了双溪。双溪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白水洋鸳鸯溪的所在地,县治历史215年,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可令人不解的是,林正碌选中的却是镇区一个冷淡的地产,他要干的是建一个国际残疾人艺术教育中心,培训免费,材料免费,这里没有门槛,不管是瘫痪的人、聋哑人,还是街头乞丐,没有人为分割,零基础七天教会画画。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可这不可能的事,林正碌把它做成了可能。



林正碌:“你躲在山沟沟里,没人知道。自媒体使任何一个人独特的个性和情怀会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知音,遇到知音就是他人生价值社会化的开始,也同时可以赢得经济。”



沈明辉,90后,人还没有画板那么高,他的画作视角是仰视的。点画让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还能自食其力。卖画有了收入后,他谢绝了低保。

林正碌说:“新经济时代,如果文化创意产业是新一轮繁荣的发动机,那么他就意味着他有能力把落后的、偏远的地理和人群激发起来,所以我们带着这个方法论选择了古村,证明给大家看。”


龙潭村


乡村建设是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让群众富起来。但在有些地方,钢筋水泥的洋房建起来了,村落历史人文没了。越建设乡村,乡村的历史肌理被破坏的越严重;越建设特色村寨,村寨变得越来越没特色。人们离乡村越来越远。

互联网时代到来,掌上支付、物流便捷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在寻求解放。到农村去,成为许多知识分子的另一种选择。他们来到乡村,参与融入到乡村生活中,成为新村民。屏南践行的“人人都是艺术家”激活了村民的创造力和文化自信力,村落的自然环境、文化系统、礼俗秩序被活化,文明得以传承和接续,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得以重构。



龙潭96号,随喜书屋,主人是曾伟和他的妻子黄旭丹。正堂的书架上摆满各类书籍,来来往往的人都可以在这里驻足逗留。

黄旭丹钟情现在的生活方式:“你来我往当中,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亲密,她端了一碗菜过来,我就拿了点我家的特产过去,分享来分享去,关系特别好,跟整个村子里的村民都是这样的。”



乡村少年的暑假就是从挂满枝头的水果开始的。回到龙潭的陈忠昊享受着这样的时光。一拨又一拨的客人来到苹果园,苹果园的主人陈忠次让客人们自由采摘,管吃个够,每天采摘的苹果都销售一空,得益于新村民黄旭丹的推广:“新村民加入后,这个带动那个,那个带动这个,就像我的苹果、菇,他们帮我推广卖了,又吸引很多客人来,村里的餐饮业也跟着活跃起来。


右:陈秀雨                                     右二:陈大并


当“艺术活村”唤醒、活化了乡村,存在其中的历史人文又重焕光彩。四平腔唱响了四百多年,传承了十五代人。陈秀雨和陈大并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将新村民唱戏,还带了一批屏南古峰二小的小学生们学唱四平戏。


林正碌对这种用“艺术唤醒乡土”的模式充满自信:“通过艺术,村民的自信、情怀和创造力都绽放了,外来人也因为这样才在一起。在这一年时间里,大家处于一个有共同生活方式的基础在营造,本地种田的开始唱歌、画画,外来写作的开始画画和种田,他们有共同话题和共同的生活方式,就很容易融到一起。”



夏兴勇,转业军人,省广播影视集团骨干,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第五批省派驻村第一书记,这是他第二次驻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村建设事无巨细、千头万绪,从到龙潭喝下第一碗乡亲递上来的蛋茶开始,他几乎就没回过家。他说:“既然来这里,我就有这个责任去做好乡村振兴这个事。首先让他们摆脱贫困,然后走向振兴。”


夏兴勇欣喜地看到桥头的老太太一天卖出五六百元的豆腐脑,本地村民陈坤经营的农家乐生意日见红火。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夏伊良,也来到了龙潭,创办了音乐酒吧。村庄的变化,收入的增加,村民的自信感、幸福感、获得感、认同感都展露在他们的脸上。


陈孝镇 龙潭村党支部书记


陈孝镇,龙潭村的经济能人,也是一名党员。在龙潭村第十三届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他被推选为新一届的村党支部书记,为了龙潭的发展,他最终回到了老家。除了政府的扶持,村两委创新精英注入和资本注入的模式,盘活自然人文资源,实现价值输出。



燕子衔来泥土,筑起了巢,在南方越过一整个冬天。龙潭新村民和原住民也开始了新的生活。



往期回顾

1

悠 悠 龙 潭 里

2

文创邂逅古村落的新生活方式 

3


屏南龙潭|放下锄头唱大戏 农民变身艺术家

出品|中共屏南县委组织部

策划|苏建斌

编导|张长万  李    锐

文字|詹   凯  

摄像|詹   凯   郑林辉

剪辑|詹   凯 

片头|郑腾陈

编辑|李   锐

人人都是艺术家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