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的工作室门口我在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龙潭村支教三年这个行为,很多人难以理解。青春年华不应该抛洒在大城市里吗,不应该历练沉浮去抓住一切可能有的机遇吗?怎么能蜷缩在山沟沟里的犄角旮旯,租一栋破破烂烂的老房子度过余生?首先,我在古村的房子可不是“破落户”,而是这样的:再者,现在的龙潭村是深山里的明珠,可不是角落里的犄角旮旯,它现在是这样子的:龙潭部分新貌龙潭处处风景这里风景秀美,溪水长流,四季分明但不极端。最重要的是,林正碌老师的古村复兴策划理念吸引了一批有趣的新村民在这里定居,为这里注入了新鲜且多元的血液。已经入驻的新村民包括功成名就的大导演,叱咤职场的女律师,多才多艺的艺术世家,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诗人和哲学家等等。除了这些自带高光的人士,还有很多踩在时代浪尖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正是这些优秀有趣的新村民让“文创”这个概念充满朝气生机。龙潭的人和景我也期望“文创”这个理念的落地执行,能带龙潭村走的更远更高。三年前,它也许还是万千个普通贫困农村之一,但现在它已经是全国文化创业标杆,这也是为什么非风险爱好者的我,决定在这里租一栋房子,租三十年。期望在这里耕耘生活,收割理想,因为我相信,在现有理念的支撑下,这里既适合生活,也适合有“追梦”。而让我和这个村结缘的真正缘由是林正碌老师,他是多个古村(包括龙潭)文创的总策划,也是我的油画启蒙老师。在来龙潭古村支教前,我在双溪镇向林老师学习油画,我是绘画爱好者,在那里,我慢慢的找到了自己绘画的方向——我喜欢写实风格,以下是我的部分油画作品:我喜欢写实油画我喜欢画人物,尤其喜欢画老人,喜欢画他们被岁月雕刻后留下的痕迹。后来我就来到龙潭村。很可惜,我没有存储龙潭村三年前的模样,但一言以蔽之,那会儿的龙潭实在没有特别吸引我的地方,让我留下来的唯一原因是,我可以一边教书一边画画。那会儿很惧怕回到城市,因为当时心里已经很清楚自己不愿往哪个方向随波逐流,不愿将就地过一种远离自己热爱的生活。但说实话,那时的我并不能很清晰地辨认脚下的路将会延伸到哪里,我能做的只是听从内心的声音。三年的支教生活晃眼而过,有煎熬有收获,在这期间和孩子们共同成长,从他们身上发现自己内心的冲突,从他们身上汲取反思的力量,当然也踩了不少坑,但这段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光,是记忆里非常珍贵的礼物。在支教期间,画画的时间其实少了很多,这是在龙潭画的几幅作品:浪漫风格,亮丽色调和柔软的质感,增加甜美温柔气质,美美的~!也爱上了画漫画:后来我培养了自己的写作习惯,花了一些时间坚持看书保持输入,学会了写书评,有的书评还获得了今日头条青云奖,这些看似无用笨拙的努力,给了我莫大的信心。这篇书评获得了1000元奖金于是我想,在这么好的时代,也许凭借坚持自己的热爱活着,也是极有可能的,或者也是极有可能打破“不可能”这一判定的。接着,我就决定将生活的起点和希望,种在龙潭村,想在这里拥有自己的工作室,为自己书写另一种可能。随后,我向林正碌老师表达了我的想法,他欣然支持,于是我加入了龙潭文创大家庭,后来又用视频记录我工作室改造过程。这是工作室一开始的样子。只有几根柱子、外墙和屋顶,里面一片狼藉:这是工作室现在的样子,我第一次正儿八经给自己的作品配油画框,在大厅挂上了自己的油画作品:把自己的作品挂在墙上,很有成就感工作室的布局和细节大部分是我自己掌控设计,非常感谢那些不遗余力为我提供各种具有建设性意见的朋友们。工作室有五间房间,其中一间作为自己的私人书房,三间卧室拿来做民宿增加收入。总共五个房间,其中四个卧室,三个顺便用来经营民宿。非常幸运的是,我的工作室坐落在一处绝佳位置。门前是廊桥,桥下是不停歇奔流的溪水,廊桥左边是时而云雾缥缈,时而天朗气清的视野。坐在工作室的门口,开阔的风景可以尽收眼底。工作室门口的凉亭非常舒适在这里,想听水声就静静发呆,想听雨声就陶醉在雨天,想晒太阳就等天晴,想有好心情就静静和自己相处,或偶尔找朋友说说话。在这里感受美的能力变得更加敏锐,在这里,渴望感受细腻生活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不过我明白,这里虽然是享受生活的地方,但不是年轻人在这里做白日梦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享有很多城市人群都够不着的生存福利,但这里不是隐居圣地,它还承载着更与时俱进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