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域 | 2018龙眼驻地六问【溪流域5】
溪流域|2018龙眼驻地
拍摄:驻地艺术家及志愿者 剪辑:孟倩仪 音乐:蔡所、刘浩
溪流域 | 2018龙眼驻地六问
1问
源美术馆:首先感谢大家对“溪流域”2018龙眼驻地项目的大力支持。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知识背景,自然和乡野,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创作状态?
胡尹萍:我没有乡野概念,土地都是一样的,行政划分定义出了的城市和乡村。这里不通电话和网络更像童年的某个片段。
季怡雯:相对来说这次驻地的环境我比较熟悉,但是也仅仅是熟悉乡村的社会和文化,但对自然环境没有那么多的了解。因此驻地开始的时候沿着自然小径走向山林对我来说还是挺大的经验冲击。从创作状态上来说,我没有那没多的新鲜感,但是比较熟悉这种环境和状态。
康靖:野逸使人获得自由感。
王澈:这里时间和空间都很完整,也很自由,一切都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吴青峰:自然和乡野让我进入很放松的创作状态,我自身与自然有了一种无隔阂的交流,但以往的创作经验对这次的创作有一定的限制。
文皆俊杰:有人唱歌,有人喝酒,有人煮粥,有人烙饼,有人洗碗,有人烤红薯,棒极了。
西三歌队:这种天然的乡野对于我们西三歌队来说,是一次难得尝试。整个创作过程就像这里的自然一样,水到渠成。
2问
源美术馆:大家对当今的中国乡村社区文化的发展,以“艺术参与社区共生发展的方式”有什么的理解?
胡尹萍:那是很多代人形成的东西,太复杂,本质上无法参与。共生在我理解里是需要很多很多年的时间,所以要很多很多年以后才能真正的知道和理解。
季怡雯:我会反思到的是一个主体问题,就是艺术参与背后的“人”到底是谁?谁拥有创作艺术的权力?谁拥有审美的权力?
康靖:互相观望。
王澈:暂时还没有比较特别的理解,通过这次来看还是非常共赢的,艺术家需要转换空间创作,乡村需要艺术家来搞事情。
吴青峰:我2017年回国,对国内的状态还没有太详细的认知、在这次驻地创作的过程中了解到了“艺术参与社区共生发展的方式”。其中“共生”的概念很吸引我、不是强迫性改变而是互相影响在自然中变化的过程、与自然规律很相似也与我的个人的性格很相似。这种变化是质的变化而不是表现形式的变化。
文皆俊杰:相互了解,相互合作,相互促进。
西三歌队:在当下艺术参与式的社会实践这几年有挺多的。要做到合理的共生,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去调研,挖掘能够“共生的方式”,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与合作对象的沟通交流。有了交流才可以建立彼此合作的信任。毕竟每个地域,都有每个地域的特殊性。他们的认可,才可以做到合理的共生,不然一切的艺术参与,依然是在构建另外的空中楼阁。
3问
源美术馆:离开城市空间和工作室空间后,创作的难度和挑战?优势和新的可能?
胡尹萍:我的工作方式本也不是在工作室里完成的,这里空气很好,水很好,能很安静的看天。
季怡雯:对我来说没有什么难度,因为我一直以来工作的地点都在乡村。可能最大的难度就是对这个地方前期了解太少,文献准备太少。这个地方的优势和可能性在于我听得懂粤语(白话),所以创作时和村民交流上障碍不大,能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
康靖:难度是不可控,优点也是不可控。
王澈:主要是状态的不同,其他各有利弊。
吴青峰:材料的选择和购买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语言的不通使自然交流有些有些困难。作品的内容和当地发生关系并突破原有的思维与经验是最大的挑战。一直以自然物作为材料的我来说乐明村的环境很适合我创作,在驻地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当地很多种有当地特色的材料如果利用得好不但可以作出很好的作品还可以带动村民们一起参与进来。
文皆俊杰:离开惯性后,有一个适应期,适应期过了,又会进入新的惯性。这个适应期很宝贵,像恋人的蜜月。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西三歌队:不管在工作室还是在田野都有创作的难度和挑战,只是所面对困难不一样。在工作室创作更多是,个体面对所将要表达的困难。放到田野这样单一的方法可能不大够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关系会变得更复杂一些。当在处理好这种因地域性不一样而所产生的新问题,往往会转换成新的优势和新的可能。
4问
源美术馆:驻地期间,大家对当下的艺术现状有什么样的思考?
胡尹萍:我不太思考别人,自己怎么回事还没整明白哈。
季怡雯:我日常的主要身份不是艺术家,对当下现状还是比较陌生。
康靖:现状随时在变化 。
王澈:没怎么思考,只思考这里了。
吴青峰:我是比较宅的人、回国时间也不长对当下的艺术现状没什么了解,我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去阐释这个世界而已。
文皆俊杰:太无聊了,总得有人干点不无聊的事。
西三歌队:这个问题我们不思考,因为我们觉得一直继续去做,就是对当下艺术最好的思考。
5问
源美术馆:源美术馆作为公益行动平台,大家对我们的未来的龙眼驻地计划提几点建议,及我们工作的优势在哪?
胡尹萍:青峰教会了我四大发明之造纸术,要是穿越回古代我就能成为一名科学家啦,哈哈哈。
季怡雯:管理学大学彼得·德鲁克认为公益组织最重要的事情是使命远景和影响力模式,源美术馆可以在这方面再明晰自己的定位。优势很多,比较突出的就是整合跨界(艺术、公益、学术)资源比较成功。
康靖:坚持十年,自然而然。
王澈:加强感受和讨论,优势就是这片自然地。
吴青峰:希望人员的分工可以更明确些、在开幕那天有些人手不够或人员不到位的感觉。优势在于给了艺术家自由宽泛的环境在创作的过程中没有干扰。
文皆俊杰:多点女志愿者参与进来,艺术家都是孤独的人。偏远就是优势,想走也没那么容易,待下来,就有了作品。
西三歌队:你们现在做的已经挺好了,非得要说的话,可能需要更多感兴趣的人参与进来,以及期待你们能做的时间更长久。你们优势就是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
6问
源美术馆:在乡野里驻地,或者说相对偏僻的村庄,大家对艺术的思考,有什么样的新维度?最后聊一聊这次自己驻地的作品。
胡尹萍:我的作品是“玲姐你真棒”。现状太复杂其实什么都做不了,我只能点赞,作为一个开始。
季怡雯:这次驻地让我意识到自己以后应该要有一些新的突破,在熟悉的环境里应该push自己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这次的作品的一半其实是被晓阳老师“逼出来的”,不然我也无法想象我一己之力可以完成一部纪录片。(过去比较依赖团队)
康靖:在山上有海拔高的感觉(其实就几百米)。驻地作品是在当地找的废旧树枝木料组合造型,最后会朽烂山林复归自然。
王澈:突出了无预设、直觉、生动、即兴的一面。我做了一个影像,主要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十几个镜头通过河流连接起来,像这片自然地的物理形态。还邀请了两位艺术家聊了聊对这里的感受以及价值。
吴青峰:以一个新维度来思考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困难的,人们会受以往的生活经验所影响很难跳出自己以往的思维逻辑。但在这次的驻地中与其他艺术家的交流让我有了很多思考、“我需要什么?”这个一直以来围绕我们的问题又一次清晰的显现在了我的脑海。路漫漫其修远、我觉得没有什么新维度只有一步一步向前走才有可能看到不同的风景、我仍在途中。
关于作品、第一次来乐明村看到了清澈见底的溪流。对从小就比较喜欢水的我来说溪流可以让我放松、没有固定形态的水顺着地形从高处流向低谷、柔软的水流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山间开辟出一道道峡谷。这次的作品是将水流的这种特性通过石膏媒介把时间与形态展现出来。这是乐明村的溪流塑造出的造型以另一种视角来呈现出人与乐明的关系。
文皆俊杰:人离开城市的秩序和惯性,回到自然的节奏,可以恢复更本能更生物性的感知,这是留存在我们基因里的长久记忆。我这次邀请了一位扫地机器人和我合作,经过几天纠缠磨合,找到彼此的切入点,共同完成了一次在红薯地上的非常规劳作。
西三歌队:对做艺术的人来说,不管身在那里都会去思考。所以谈不上有什么新的纬度。我们西三歌队是以音乐的方式去做实践的。与村民一起创作出与这个地域相关的歌曲,是我们这次创作其中的一个环节。最重要的是与村民一起完成整个现场才是完整的。最有趣的是我们可以同村里的歌者在高山流水下一边喝酒一边唱歌。在大自然下喝酒,唱歌也就真的做到了《与乐明山歌相会》。
源美术馆 拍摄:徐杰
完
溪流域|2018龙眼驻地回首:
驻地时间:2018.11.25-12.25
驻地地址:广东从化市良口镇乐明村
艺术总监:樊林
驻地项目负责人:银坎保
联合发起人:陈晓阳 银坎保
主办:源美术馆
资金支持: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和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协办: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乐明村委会
源 美 术 馆
公 益 艺 术 行 动 平 台
Y u a n M u s e u m
Commonweal Artistic Action Platform
【声明:源美术馆公众号所有图文版权保留,
需要引用或转载请联系管理员,侵权必究】
【© Yuan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Please contact administrator for citation or reprint.
Those responsible for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will be prosecuted.】
Email: yuanmuseu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