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自杀频发,关注精神健康刻不容缓|本周话题:留学生求助故事及指南
假装没事成为了生活中的一大课题,艰难可又不得不做。隐约觉得自己不对头,可又不知道是怎么不对头?感觉自己太矫情,所以不能被家人知道,不想被朋友知道。而那时候,唯一可以稍稍倾诉的人告诉我:你就是闲的,没有压力,想太多。
所以我闭口不谈。抑郁发作的时候,伴随着社恐,不敢出门不敢坐公交地铁,微信不敢回复。24小时拉紧窗帘,也不敢开灯,这样有人敲门就可以假装家里没有人。身体疲劳度很高,几乎没有能力打扫卫生,从床上下来去厕所都需要很大力气。
--主页菌留学日记
今天是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此次我们想聚焦留学生群体。近年来,留学生死于自杀的噩耗频出,大家回看主页菌的学业生涯故事,想必也会为饱受情绪障碍折磨,却自我封闭、无人理会的留学生感到痛心。这些年,主页菌选择去帮助病友们,就是因为曾经对双相一无所知的过去,让她饱受疾病的折磨。
孤单、远离家人、新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以及文化差异、种族歧视,让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陷入困境。因此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对双相能够有所了解,能够对双相带来的伤害防患于未然。
作者|过山车玩家
编辑|酒吞童女
坐标土澳UQ,本身就因为双相感觉不安…好不容易在台湾找到习惯的医生,结果又要离开。这件事情本身就让我很有负担了,果不其然迎新周结束后就爆发了,还好在这之前有自己先去学生服务中心预约最近的一次咨询。
然而还没等到那时候就不行了,于是果断打了学校的counseling热线--工作时间是预约咨询,晚上变成危机干预热线。结果第二天我希望见的咨询师就打电话过来说方不方便把预约时间提早,真的觉得很有安全感了。在这边表扬一下UQ的系统!买了oshc的话,过了60天的等待期就可以正常使用oshc了,有医生证明的话是可以带三个月的药量入境的。现在就诊中。收费的话其实看诊费可以报销全额,至少UQ的GP给我推荐的专科诊所是这样,自己吃的药也不贵,所以其实也不是什么负担就是了。
之前在台北遇到了一个超级温暖的医生,不止开药,还会花上半小时左右帮我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每个礼拜真的想到要去找医生,就觉得还可以再努力下去。但是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经验,就是遇到了漏接我的求救信息的医生,还因为这样体验了一次解离。他在我家附近的医院,然后我遇到的情况是需要精神科医生转介才可以对接到临床心理师。
确定要留学之后,语言学习一直碰到阻碍,根本没办法出门去上课,后来去医院,碰到的第一个医生,之间跟我说“你这种病,还是别考虑出国了。”从医院出来,我感到自己这些天受了好多委屈。后来换了一位医生,耐心的让我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或者推迟出国时间,先慢慢治疗,好转稳定之后再考虑出国。感谢我的医生。
曾在中国某大就读,因精神状态主动退学,当时确诊的是抑郁症,而后治疗无效在英国确诊双相,这个说来话长。然后转学去了英国爱丁堡大学就读Philosophy and Politics 专业。在中国某大就读的期间呢,老师是巴不得我走的。
就诊:联系personal tutor,PT联系学校的disability中心对我进行了登记并且进行了特殊照顾,比如我不能去上课的情况下,老师会提前将讲义等发到my ed。每周会安排一次特殊辅导(没用过)同时,我去了当时注册的GP就诊,也是在那里进行了双相的确诊。然后学校中心给我免费注册了the big white wall,在复活节旅行的时候急性发作用过一次,外界刺激,处理好后,第三天急性发作。学校有给我推荐一些社区和互助,没去。也没有催我去,因为这个病,在爱丁堡还蛮司空见惯。
1.Drama: 因家里出事,到英国后导致病情反复无法上课,连续缺课,在自家床上坐过山车。上天眷顾,这种情况下,期末都顺利通过,但是我没有特殊感,可能因为我们那个地方对此很接纳。我的老师有俩都是双相,我们还交流过心得。在老师和英国医生的帮助下,除了第一学期外,我的小学期,第二学期成绩都是稳步上升,虽然状况也不太稳定吧。
是否影响到我的学业:的确是的。第二次退学的原因就是跟这个有关。因为我是双专业,所以在第二学年进行评估的时候,除成绩过之外,有分数要求。我当时差1.8分,第一次在我的PT还有中心主管老师的帮助下,我只需要在国内爱丁堡大学的上学点参加一次测试即可。在等待测试的过程中,我收到了学校工作人员的信要求我自动换专业或者Double P变成一个P,同时不需要测试了。
当时我选择了拒绝。后来跟学校撕过逼,为什么出尔反尔。只是换来了一封又一封的道歉信。至今,我父母都觉得是我的问题,当然也没有再提。从某些地方得知,是因为我的名额被换了。其实今天有点后悔,估计当时我在过山车上,做的都是很激进的决定,当初摆在我面前的是可以通过一些渠道去帮我取回这个名额,嗯,我依然拒绝了。问我后不后悔?当然后悔。当初给自己设定的路径就是 double P 然后去读个PPE。我不太清楚我的精神状况是否作为一个因子导致学校将给我的决定撤回,但后期分析觉得有这个因素。
是否影响到我的专业选择:有的。当时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的一个特聘老师带我做了一段时间的项目,something about childhood,当初给我提过,希望我学习Fine Art,她会帮我搞定推荐信,帮我做作品集。最终,当初的我,拒绝了。现在想来也十分后悔。
我在出国前曾被诊断为抑郁症,不过因为医生给停药之后才出去的,所以并没有告诉学校自己曾经患过抑郁症。 后来在国外遭受了语言上的校园暴力,导致发作。抑郁发作时头痛欲裂,同学跟我打招呼也没有力气跟他们招手;上课也都是趴着流泪。疑似躁狂发作时扰乱上课纪律;在宿舍没日没夜的看书,舍友指出我的不对后我反而还生气,砸了他们的东西,同学关系也很差。没有人可以理解我。 我的一位任课老师意识到了我的不正常,联系我的父母之后,因为父母不放心我一个人生病在外面,后来休学被带回国治疗。
我是一个双相患者。大学学的小语种,西班牙语。因为这个病没有出国留学。父母不支持出国,同时我自己也拿不定在国外犯病会怎样。但还是有点遗憾。
我所在地区的心理咨询稀松平常,而且普遍是预约门诊,所以无论是私立的医疗保险还是公立的医疗保险都可以报销所有检查费用和就诊费用,只要定期复查描述病情调整药物就行。
不过医药是分开运营的,医归医药归药,拿着医生的处方单才能去药房买药,他们会把药品都放在门后的仓库里,外面摆着的都是药妆和生活用品。我有查过我所开过的药物,虽然不是国内一直吃的喜复至和思瑞康,但是这边的医生开药也是比较谨慎的,不会轻易下猛药。
我唯一一次的强烈药物反应是吃了盐酸舍曲林100mg/片,这个药令我吐的昏天黑地头脑麻木浑身难受心跳爆炸,然后临时去医院是当日的医师帮我暂时扣减药量,他不是我的主治不能随便给我换药。我的医生只在周五上班,所以我从药物反应到换药差不多过了五六天。这边的医疗很有保障,毕竟是医学大国,我还是很信任医师的,护士小姐姐也都很温柔活泼。
自从换了新城市我开始读大学,在申请学校的时候不需要考虑你的病情,只要保证按时交作业考试出勤,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我第一个学期因为病情不够稳定缺课了很久,我就需要去公立的医疗健康中心(官方行政机构)去开医疗证明,这个证明必须是需要公立保险卡,去了好几次才成功开出来,然后在学校秘书处领一个表格,学校还会退还第一学期的学费。
我的人类学教授是个年轻暖男,还很耐心的帮我联系其他教授,让我不要担心他们会生我的气,还告诉我我需要给学校本校区的教导主任写邮件说明一下情况,他很希望我能早日康复。
在美国病发,然后就是会特别潇洒的退学,然后回国就会十分后悔。周围教授指导我双相,十分同情,安慰帮助我。医保可以包括吧,药品钱不包。如果出国之前确诊双相,可能不会考虑留学,或者等病情完全稳定在考虑出国。
我在美国村里读书,第一次确诊在国内但是没有吃药,第二次确诊在这边学校的诊所,开始吃药。这边的好处是特别孤独,加上我是研究生身份,你要是不想跟人说话又翘了本就不多的课就可以一个月不出门,不想社交就可以不社交,兴奋的时候一整天在公寓蹦来蹦去,难过的时候哭的撕心裂肺都没有人干涉,听起来很惨但也避免了很多白眼和麻烦。另一个好处是医疗保险可以帮忙支付一大部分的医药费,我一个月的药费从原价60左右降到10刀,另外一个特别贵的药原价一个月要700刀左右,但是医生很善良地一直给我样品,实在是非常感激。
坏处也很明显,因为周围几乎没有稍亲密的朋友,真的崩溃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很危险,甚至可能死在家里很久也没有人发现。我有一次特别糟糕,最后还是挣扎着打了学校的干预热线,小姐姐非常着急生气的说你下次有这种自杀的想法要马上报警。抑郁的时候是这样,躁狂的时候也是,我会非常忍不住地去飙车,有一次兴致来了应该要开4个多小时的路我开了3个半小时,其实后来想起来都后怕。
另一个好处是老师同学对双相或者抑郁都有比较好的认知。我去年做着一门网课的教师结果愣是好久没有批作业反馈,学校领导找我谈话,我哭着反映了情况对方马上说理解,说我该早点联系他们。我对办公室的同学也公开了我的病,他们会表示同情并叮嘱我一定要吃药,绝望的瞬间可以联系他们。
☆美国高校中文心理咨询师资料整合
☆关注留学生心理健康,别让沉默成为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