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邵逸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度公子 一日一度 2019-06-20


 邵逸夫 



创业、聚财是一种满足,散财、捐助是一种乐趣。


 ——邵逸夫

投稿|知更夫

编辑|度公子



金庸先生的小说里有句名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香港虽是立锥之地,却总不乏传承中华“仁、义、礼、智、信”之文化的侠义人物。


上世纪以来,文坛可推金庸,地产界可推李嘉诚,至于影视业,则不可不说邵逸夫。

 

邵逸夫的一生可谓传奇,他白手起家做电影,下南洋、闯九龙,开辟了无出其右的邵氏王朝。

 

<邵逸夫>


后来转战电视业,发起成立“三色台”TVB,后全盘接手,一直做到全球华语最大。

 

晚年的邵逸夫致力于慈善事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在内地许多高校随处可见。

 

金庸曾不吝美言地评价邵逸夫:“如果把香港电影界比作江湖的话,邵逸夫的大佬地位大概与武林盟主少林寺相仿。”

 

邵逸夫,受得起这样的赞誉。

 

 

1907年,邵逸夫生于浙江宁波,家中排行老六,后来香港人尊称他为“六叔”,就是由此而来。

 

按照族谱,邵逸夫是“仁”字辈,兄弟的名字还都带一个“木”字,比如二哥叫邵仁枚。邵逸夫原来叫“邵仁楞”,后来感觉有失文雅,自号“逸夫”。

 

邵氏家族天然有着商人血统,邵逸夫的父亲邵玉轩在上海有一间"锦泰昌”颜料号,实力雄厚的他还暗中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


后来,邵氏兄弟“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的创业原则就是受到了父亲民族气节影响。

 

邵逸夫出生后不久,辛亥革命胜利,上海滩进入了民国时代。

 

这个长期被西方列强作为东方贸易大本营的口岸城市,自此换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女人穿旗袍、烫卷发,男人学跳舞、抽滤嘴香烟,思想大解放的新生活终于到来了。



<旧照片:穿旗袍的女人>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座不夜城。”那时候,上海人的夜生活中除了有舞会,看电影也是时尚的象征。


 

邵氏至此已家道中落,邵氏兄弟都无意继承父亲遗业,家族产业也只剩一间名叫“笑舞台”的上海剧院。

 

1925年,不甘寂寞的邵氏兄弟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在虹桥成立了“天一”电影公司。

 

大哥邵仁杰出任总经理,二哥邵仁标负责编剧,至于邵仁枚与邵逸夫,起初并没有太重要的职位。

 

“天一”电影公司接连拍了《立地成佛》《女侠李飞飞》两部影片,成绩可圈可点。

 

“天一”电影公司也由此在上海站稳了脚,直至“九一八”事变爆发,迁往香港发展。




1926年,在邵仁枚的邀请下,19岁的邵逸夫同他一起前往新加坡为“天一”电影公司开拓市场。

 

<天一电影公司>


初到南洋,兄弟二人受到了同行的激烈排挤,他们带来的电影基本没人关注。举步维艰之时,他们另辟蹊径,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

 

既然城市没机会,他们就避开竞争对手之锋芒,深入到乡村去自我推销。兄弟二人用人力车拉着放映机走街串巷,起初是免费反映以吸引观众,这自然迎合了乡下人的心理。

 

观众们发现“天一”电影制作精良、故事动人,慢慢地喜欢到他们那里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多。

 

随着客源的增加,兄弟二人把放映规模逐步扩大。

 

到1937年,分据南北的邵氏兄弟在上海、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影巨头。

 

这个时期,还曾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

 

邵逸夫远渡重洋到美国好莱坞购买器材,途中轮船不幸触礁沉默,命悬一线的邵逸夫靠着一块木板在海面漂流了很长时间,最终侥幸获救。

 


正因为如此,邵逸夫更加珍惜这次拿生命换来的访美经历,他不仅买回了先进的电影制作器材,也领略了好莱坞万紫千红的电影产业。

 

从此,邵逸夫的心里埋下了打造“东方好莱坞”的梦。

 



因战乱去到香港的二哥邵仁棣与儿子合办“邵氏父子电影公司”。

 

彼时香港长城、电懋两大电影公司风头正劲,一时间,“邵氏父子”遭遇了开门黑。

 

关键时刻,二哥明智地向身在新加坡的邵逸夫求助,邵逸夫出于兄弟之情的考虑,也看准了香港的大市场,果断地追随来到香港,收拾残局。

 

于是,一位电影界传奇人物正式登陆香江。

 

邵逸夫与兄长商议,接管“邵氏父子”,对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并更名为“邵氏兄弟”。

 

1957年,50岁的邵逸夫在九龙清水湾买下一块宽阔的地皮,这里后来建成了著名的“邵氏影城”。

 


成大事者,必有大魄力。

 

历经南洋几十年的风雨历练,邵逸夫已经成为商海沉浮中岿然不动的巨擘。

 

他睿智地观察着香港的电影市场,准备大干一场。

 

清水湾低价便宜,风景秀丽,不适合作为商业中心,却非常适合拍电影,邵逸夫买下这块风水宝地,真是明智之举。

 

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摆在邵逸夫前面的路,必将充满坎坷。

 

香港电影史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竞争故事也开始上演。




“邵氏兄弟”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电懋。

 

电懋老板陆运超,是新马地区首富之子,不仅财大气粗,对电影产业也是相当了解。当时,香港大部分当红影星都在电懋旗下。

 

邵逸夫这个“外乡人”却非要与电懋一争高下,因为他的梦想就是把香港变成“东方好莱坞”,怎能容许别人打压自己新建的公司?

 

先下手为强,邵逸夫采取了“抢拍”的策略。

 

电懋当年拍摄《梁祝》时,广告打得很火,邵逸夫不动声色地利用短短15天拍摄了一部针锋相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赶在电懋之前上映。

 

<邵氏出品《梁山伯与祝英台》>


影片引起强烈反响,据说一位太太还创造了连看100多场的记录。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香港多么需要好电影。

 

电懋公司自然也不甘示弱,听闻邵氏要拍《宝莲灯》,就抢拍了一部更快的,扳回一城。

 

当然,竞争是商场的常态,我们没有必要纠结谁君子谁小人,没人愿意赚赔钱的买卖。

 

电懋与邵氏没有硝烟的战争,带给了香港乃至东南亚观众一大批优质的电影,这就足够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当陆运超雄心勃勃准备彻底击垮邵逸夫的时候,一场灾难发生了。

 

1964年,陆运超携夫人以及电懋公司数十位高管出席完在台湾举办的电影庆典,搭乘飞机返港途中,飞机不幸遇难。机上成员无一生还。

 

此后,电懋公司一蹶不振,邵氏与电懋的竞争以这种方式收场,画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


 

张彻评价邵氏时期的邹文怀:“头等人才,三等职务,特等权力。”

 

邹文怀原是美国新闻处驻香港办事处的一名体育记者。邵逸夫听说他很有才华,就三顾茅庐般把他招致麾下。

 

起初,两人情深义重。邹文怀为了邵氏发展呕心沥血,他注重商业宣传,把邵氏影刊做得有声有色。

 

同时,他也为邵逸夫从竞争对手那里挖来了林黛、李丽华等许多当红影星。

 

邹文怀在邵氏的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千人之上。”

 

生意归生意,情谊归情谊。邵逸夫让邹文怀“摸到邵氏集团权利的天花板”已经仁至义尽,毕竟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

 

然而,志存高远的邹文怀感觉自己的抱负已经无从施展。权衡再三,他选择了离开。

 

1970年,邹文怀创办了嘉禾电影公司。

 

曾经的嘉禾,电影开场时会出现四块红色方块,伴随着“当当当当”的声音,那是陪伴了几代人成长的经典画面。

 


邵逸夫也曾犯错,比如他错过了李小龙。

 

1971年,在美国发展不顺的李小龙决定到香港拍摄电影,他在与多家公司洽谈时,给自己定的片酬是一万美元。

 

今天看来李小龙配这个价位绰绰有余,但毕竟当时他的名声还不够响亮,很多公司不肯起用他,这其中也包括邵氏。

 

邹文怀看重李小龙的功夫,为他报价八千美元,顺利签下这位功夫巨星。后来,嘉禾又签约了成龙、洪金宝等多位艺人,成为邵氏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不知邵逸夫对此作何感想。

 


虽然邵氏电影依然能够做到“邵氏出品,必是佳作”,拍摄电影已经超过1000部,但邵逸夫却慢慢在发现了新的商机后,毅然急流勇退。

 

早在1967年,邵逸夫就与利孝和等人创办了香港无线电视台,也就是家喻户晓的TVB。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利孝和因病逝世,邵逸夫以最大股东身份接管TVB,那时正值电视产业蓬勃兴起的黄金时代。

 

他决定,把重心放到电视制作上。可以说,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是江湖。邵逸夫一生都在与别人竞争。

 

电视领域的竞争者就是亚洲电视,简称AVB。当时,AVB拍摄的电视剧《大地恩情》《大侠霍元甲》好评如潮。

 

邵逸夫就请出镇台之宝汪明荃与当红小生谢贤合作了《千王之王》,这部剧成为剧迷心中的经典。

 

TVB又接连拍摄了《上海滩》《射雕英雄传》《大时代》等多部好剧,风头慢慢盖过了AVB。

 

邵逸夫还举办艺员培训班,重视港姐培养,最著名的就是以黄日华、刘德华、苗侨伟、梁朝伟、汤镇业为代表的“无线五虎将”和以赵雅芝、袁咏仪为代表的女星。

 

<赵雅芝>

<袁咏仪>


TVB的成功,就是源于邵逸夫看准了电视剧这块肥肉。那个年代还没有互联网,天天进影院看电影也不现实,只有电视节目才是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

 

于是,剧情跌宕起伏的电视剧,就是收视率的保证。时至今日,在内地依然有相当多的TVB铁杆剧迷。

 

不得不说,邵逸夫是一等一的聪明。


邵逸夫的成功,却绝不仅仅因为他的聪明。他是“看片”最多的电影人,最高记录一年看了900多部电影。

 

尤其一些常人看来百无聊赖的电影,他都能耐住性子看完,“片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不也是一样的道理?

 

透过电影,他可以看到电影发展趋势,他可以吸收先进电影元素,也可以激发全新创作灵感。

 

他会孜孜不倦地对每一部电影的选题、立意和演员严格把关,看到功亏一篑的样片,即使烧掉,也绝不上映。

 

<邵逸夫>


他就是这样较真,做影视艺术,搞影视商业,需要的就是艰苦细致。

 

他也从不避讳谈钱,对商业片情有独钟,因为他骨子里是个商人。

 

邵逸夫一点都不掩饰自己对于商业片的偏好,在他的字典里,“电影”从未与“艺术”划等号。

 

“如果喜欢艺术,可以去艺术中心。我可以捐钱给艺术中心,做艺术节,但是拍电影,就是要拍大家都看的片。”

 

坦坦荡荡,自力更生。赚辛苦钱,享上等福。

 

这才是华商的典范。


邵逸夫逝世时107岁,可谓是寿终正寝,但依然令社会各界感到悲痛。

 

因为,他也是个做事很讲究的“社会人”,在华人世界很有影响力。

 

早年的邵逸夫在商业上锱铢必较,甚至有些吝啬,但这与他的善心并不矛盾。

 

本来嘛,谁也不能道德绑架。拿钱干活,是导演、演员分内之事,无所谓讲不讲情面。

 

可是,慈善却不一样。透过它,才能看到一个人真实的价值观。

 

1973年,邵逸夫捐献50万元港币给香港的“苏浙公学”,用于兴建图书馆,这个图书馆藏书三万册。

 

这是邵逸夫的“第一捐”,并一发不可收拾。

 


1977年,为表彰邵逸夫的善举,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邵逸夫“爵士”勋位,这在香港娱乐圈,还是头一次。

 

此外,邵逸夫致力于为内地的教育、医疗等事业出钱出力,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在内地大大小小的城市里,漫步书香四溢的大学校园,总会不经意间看到熟悉的“逸夫楼”“逸夫学堂”“逸夫图书馆”,这都是邵逸夫本人出钱捐建的。

 

据说,邵逸夫生前的捐款总额超过了100亿港元。

 

“创业、聚财是一种满足,散财、捐助是一种乐趣。”此等人生,实在活得通透。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跟大家说件事儿

微信改版后,可能找不到公子

想及时看到推文,请大家设为星标吧

点击上方 “一日一度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各位,不见不散


往 期 精 选


他是中国最低调的导演,一人创造了我们三代人的青春记忆

七次入围戛纳,今年终获金棕榈奖,却被日本民众骂“卖国贼”

首位登上奥斯卡的中国女星,她是比巩俐更让我喜欢的大女人

周杰伦、李宗盛、罗大佑:台湾音乐40年,乐坛代有人才出

一家五口,四口患艾滋:活着,真难!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她一生未婚,是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被罗斯福称为“智慧女性”

传奇老干妈:26岁丧夫,49岁创业,一生只识三个字,如今却身价百亿

《闯关东》开播十年,寒冬来了,生活还要接着闯

她出身平民窟,被迫沦为妓女,却成为一个世纪的女神

金庸去世:香港四大才子,曲终人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