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财富管理,券商到底行不行?

基社区 基社区
2024-08-23
自2015年某上海国资背景券商把经纪业务部门更名为财富管理部门之后,券商就进入了财富管理转型的革命浪潮之中。在随后的2018年,中信、银河等多家券商先后把经纪业务部门更名为财富管理部门,宣布正式进军财富管理行业,这一年被称为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元年。
那么问题来了,券商财富管理,到底行不行?
我们先看看今年的几个例子:
1、9月22日,科创板ETF销售当天,我发了一个图片短评(回复922可以看到)。核心意思是,券商在没有银行的参与下,独立把一个基金卖到了1000亿,创造了单类基金历史第四高销量。当时我就认为券商是一片蓝海,值得深耕,现在几个月过去了,我觉得我的观点得到了加强和验证。
2、今天市场上有只热门基金销售,泓德基金邬传雁的一只产品——泓德卓远基金,上限50亿,单账户限20万(A\C各10万),销售结果喜人,这是一只“半日光基”,11点的时候销量就超过了50亿,最终销售大概在140亿左右。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其中来自券商的销量将近120亿,占比达到85%,最多的券商卖了30多亿,这在以前是做梦都无法想象的。
3、前两周景顺长城余广的一只基金——景顺长城核心中景基金,限量80亿,最后券商的销量达到37亿,占比达到46%,也是非常高的比例,托管行中行,反倒是没贡献太多力量,基金名字叫“核心券景”可能更贴切一点。

以上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券商作为基金代销渠道,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崛起。以前通常一个基金销售结束,券商卖个几亿,占比在10%-20%就非常不错了。但现在,券商动辄就卖几十亿,占比超过40%。更有厉害的券商,开始直接定制基金,比如你们看这家券商:

最终这只基金销量达到23.64亿,单家券商,只用了两天时间,达到这个销量,战斗力也是非常惊人的。这也再次证明了我的观点,券商正在作为一股新兴的力量,在财富管理的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反观银行,作为传统的销售大户,这些年AUM值增长缓慢,多家管理人向我吐槽,银行客户留存率非常低,都是在玩“赎旧买新”的游戏,这不但伤害了双方的合作,更加伤害了持有人的利益,绝对不是长久之计。当然,券商当中,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都还是有很大改进空间的。
作为资产管理端的基金公司,这两年也在越来越重视券商这个代销渠道,多家基金公司设立了专门的券商业务部,比如易方达、华夏、嘉实、招商、富国、鹏华……券商销售和银行销售,我认为有很大的区别,券商的专业程度更高,尤其是在场内交易型基金上,券商天然有优势。所以专门建立一个部门来对接券商,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有些基金公司,券商业务就0.5个人负责,可能是考虑到成本问题、也有可能是战略规划。但是,作为一个蓝海领域,谁先抢占了市场,谁就获得了先机。
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再说下去就要扯到站在代销机构的角度看,什么样的基金公司是优秀的基金公司,基金公司在与代销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哪些是你们认为有用的手段但其实在代销机构看来根本就无法实施的,哪些行为是非常的不友好的等等。(这一段其实是精华,如果有基金公司愿意交流,可以私下聊聊,不收费)

从券商和基金公司两个主体来看,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共识,都一致认为券商的财富管理是大有可为的。所以再回看文章的题目,券商的财富管理,我认为肯定是行的。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效果更好,比如怎么解决财富管理行业的两大著名痛点:1、基金赚钱但客户不赚钱;2、销量增加但AUM不增加。我也有一些思路可以分享,但就不属于这篇文章的范畴了,下次有机会我再写。
今天就这样了,因为赶时间,所以就写的短一点,不是我一贯8000字的风格,还有很多想说的都来不及说,我们下篇见吧。哦,对了,还欠一篇《A股激荡三十年(下)》,我抓紧,争取不拖到三十一年去。

这是我的一些往期文章,欢迎读者大人们阅读
往期文章:
A股激荡三十年(上)
公募基金毕业季,22载岁月经典重现

CDR基金转托管,一些你不知道的事

《ETF基金,一些你不知道的事
《LOF基金,一些你不知道的事
《神秘的基金6位数代码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基社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