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丰底蕴 清气益师心 | 2023博和汉商教师节活动
有这样一群人,他/她们传道授业、传承薪火、鞠躬尽瘁、夙兴夜寐。为勿忘师恩迢迢,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于9月7日(周四)下午为各位老师举办教师节庆祝活动。
本次教师节活动以 “读书丰底蕴,清气溢师心” 为主题,邀请了多位重量级嘉宾。各位老师在读书分享环节中为大家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此次活动的主持人由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王思维律师担任。王律师首先诚挚地向各位老师送上了节日祝福,很感谢能有这样宝贵的机会让还保有校园情怀的我们能如此近距离地去聆听老师们的言传身教。王律师表示,这次的活动仿佛又将我们带回了校园时光。过往在法学院的求学生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和人格的塑造,而是人生中这一段难以复刻的经历。这段经历不仅让我们收获了友情、习得了专业的知识、拥有了一批能够长期相伴共同成长的同伴,更为重要的是师长对我们的教育。
读书分享会
上海政法学院原副校长、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学会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社会治理研究会副会长闫立老师分享的书籍是由中国社科院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先生撰写的《进步时代》。闫老师表示,这本书的意义在于给我们的中国梦提供了一个镜鉴。在1990年以前的镀金时代,美国在经济高速发展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腐败、食品药品安全、自然环境、垄断、两极分化、政府权威性不足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政府通过出台新的政治制度和法律。首先就是改革官员制度,借助文官制,将官与员进行拆分,保障廉政。其次,以年薪制、退休金等保障了官员待遇,减少了腐败的发生。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城市公园来保护自然环境。凭借反垄断制度解决了社会原先的不公平与不平等问题。闫老师表示,美国在不断完善制度建构,不断解决国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通过历史正确了解中国的问题所在和相应的解决之道。闫老师认为,我们首先是要读好书,其次是要从历史这面镜子来反映问题。这样看问题更加全面、更加透彻、更加客观。闫老师认为,中国的历程也是从镀金时代走向进步时代,再走向真正的强大。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司法改革与判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孙万怀老师分享的书籍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撰写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孙老师表示,这本书是弗兰克尔的自传体。前半部分讲述了他如何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存活下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后半部分介绍了意义疗法。孙老师就这本书中的精神理念,归纳总结为三句话。第一,在任何情况下人都要尽力去做有益的事情。第二,在任何情况下人都要保留一份爱。第三,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要相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命运,仍然会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孙老师认为,这与萨特的存在主义、加缪的《局外人》、《西西弗斯神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有三:“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自由选择”。孙老师表示,“世界是荒谬的”这句话就仿佛是在概括弗兰克尔的人生境遇。但在这九死一生的时刻,弗兰克尔凭借着做有益的事情、凭借着爱,最终坚持下来,成就自我。最后,孙老师借以书名“活出生命的意义”与大家共勉。
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刑事法律系副主任,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律师实务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王晓华老师分享的书籍是易延友先生的著作《陪审团审判与对抗式诉讼》。王老师表示,这本书从比较法的角度入手,对理解不同法系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王老师就书中的内容,提炼出三个关键性问题。第一,陪审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本书的前言开宗明义,陪审制度不是为了民主而存在,而是为了自由。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大陆法系的陪审团的移植,最后失败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民众对于陪审团引进以后所导致的低定罪率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第三个问题,律师对于对抗式诉讼的作用是怎样的?王老师认为,律师在法庭上提出“我反对”,实际上就是赋予律师在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对抗权。如果要在中国建立控辩双方平等对抗的诉讼制度,陪审团制度可能是其构建的一个前提。但从历史经验来看,像法国、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都难以确立陪审团制度。王老师表示,要解决中国问题,可能答案不在中国本身,答案还需要在历史、在国外的经验教训里找寻。
华东政法大学教师、法学博士、软件工程师,美国纽黑文大学李昌钰鉴识中心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虚假诉讼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胡裕岭老师分享的书籍是李昌钰博士的著作《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胡老师表示,这本《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是李昌钰博士的自传,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办过的经典案件为主要内容,专业性、故事性和趣味性十足,非常推荐大家通过阅读一些类似的书籍来养心志,激励自己挑战人生的不可能。胡老师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入手,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在和李昌钰博士的接触中发生的故事和从中感悟到的道理。胡老师以李昌钰博士曾经在驾车时面对警方盘问的经历表示,在任何一个国家、制度、法治社会,尊重都是存在于一个平台规则上。只有端正好自己的心态、把握好位置和话语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胡老师表示,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去读书,带着情感去读书,如果能在阅读过程中能对自己的人生选择、为人处世有一些思考,那可能就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上海政法学院教师,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梁苏琴老师分享的书籍是林语堂先生的著作《苏东坡传》。林语堂评价苏东坡:“他最大的魅力,不是让内心被环境吞噬,而是超出环境,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苏东坡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那些流传千年的名篇佳作,还有他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观,以及发现快乐、制造快乐的能力。这本书按照苏东坡的生平脉络展开,中间穿插了他不同时期的诗词、书画作品,阅读本书,仿佛跟着作者,一起走一遍苏东坡66年坎坷又热烈的人生。书中的苏东坡,大半生风雨飘摇,颠沛流离,但他不管在哪里,都是怡然自在,永远根据当下的处境,做好手头的事情,从而得到一种大自在、大欢喜。我们会在一生的不同阶段反复的爱上东坡先生。少不更事时,艳羡他的天赋异禀;踌躇满志时,向往他的意气风发;不惑之年,敬佩他的坦荡赤诚;人生迟暮,欣赏他的闲适豁达。愿我们都能在苏东坡的艺术世界里重新感受人生,而苏东坡也定然会在我们的反复品读中,一次次地重新活过。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物随心转,境由心生,生活从来都是泥沙俱下,唯有内心的充实安定,方能带我们走出人生的困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交流互动环节
在交流互动环节,张继平律师就存在主义在加缪的《局外人》小说的具体体现这一问题请教了孙万怀老师。孙老师表示,《局外人》这个故事里主人公被判处死刑的情节反映的是拥有话语权的一类人的看法决定了事物的发展。存在主义哲学不是一个简单的哲学理论,加缪和萨特的观点也有着差异性。如果从社会法律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自然法或者说道法自然反映的就是对先天性存在这一概念的肯定。孙老师认为,人是在选择的开端,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选择完之后能否完成,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存在主义本身的特点就是人的存在本身没有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塑造自我、成就自我。
上海政法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德国波恩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犯罪学会常务理事赵运锋老师表示,这次“读书丰底蕴,清气溢师心”的教师节活动非常新颖,为教师节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赵老师认为,我们选择读书,一方面是热爱,另一方面是专业需求。人的生活需要多元化的色彩,在繁忙的工作之外需要阅读一些专业之外的东西,这对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有着重要的意义。赵老师谈及自己的人生经历,曾经读过美国作家理查德·波斯纳的《法律、实用主义与民主》,对他触动很大,打开了学习法律的新视角。赵老师表示,读书要不拘一格,要保持对所有专业、领域的好奇心和兴趣,有时候阅读瞬间的触动也会对自己的专业、工作产生有益的灵感。
上海交通大学刑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绍谦老师认为,人要真正活出自己生活的意义,还是要在专业领域之外读一些其他方面的书,特别是哲学领域的书籍。而法律的很多问题和难题最终的归宿还是在哲学。张老师表示,自己最近在阅读《西方哲学史》,之后如果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阅读这本书的体会。在这次教师节活动中,老师们分享的这五本书都非常有意义,也希望像这类的读书分享会可以继续坚持做下去,让年轻律师可以在读书氛围当中,让自己在专业领域之外获得更多元化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见识、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完美。
王思维律师表示,博和汉商之所以要坚持每年教师节举办庆祝活动,是因为博和汉商的基因里深深镌刻着学院文化。这是一种文脉的传承,是博和汉商稳定、高速、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林东品主任表示,这样的读书分享会形式非常有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和老师们多多沟通的桥梁。事务所的整体发展都离不开老师、专家、学者对博和汉商的长期支持,也因此博和汉商的专业化道路越走越远、品牌化建设越做越好、律所名片越擦越亮。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老师、学者们都是事务所发展的宝贵财富。最后,林主任代表全国博和汉商的所有律师同仁,祝老师们身体健康、节日快乐!
通过此次教师节活动,大家以书会友、畅所欲言、“阅”读越致远。
TEACHERS' DAY
光阴流转,授业之恩难忘;尺素寸心,师生情谊弥深。愿恩师芳华自在,喜乐安康。
往期文章
声 明
本公号刊登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如需转载或引用该等文章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如您有意向就相关议题进一步探讨交流,欢迎与本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