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边炉》首款“作者T恤”今起发售
01
/
缘起
最近这些年,每次去参加一些大型展览,主办方都会为嘉宾和媒体准备一件文化衫、一个帆布袋,还有一本厚重的画册。但很多时候,那些文化衫总是过分追求衣服上的“内容”,比如T恤上的图形,或者品牌标识,但穿起来的体验,实在是非常糟糕,从他们的布料选择上传递的信息就是他们根本没考虑,或者根本就不相信有人会穿它上身。最终这些“文化衫”,只有“文化”,而没有“衫”。它们不是一件衣服,只是一个内容传递的媒介。
当我决定做《打边炉》的T恤衫时,首先就有一个标准——它应该是一件好穿的衣服,无论是布料选择,还是款式设计,都应该穿上身是舒适的,大家喜欢经常穿它。于是我就找到了我的邻居、独立服装品牌“吃茶去”的创始人廖伟。我大概是五六年前在OCT LOFT的创意市集上,买的第一件“吃茶去”的T恤,此后每年都会买几件,在我的抽屉中,“吃茶去”的T恤是最耐穿的,领口不变形,也较少褪色,并且“吃茶去”的设计非常节制,后来才得知,作为设计师的廖伟将大量时间放在提升服装出品的工艺上,这是一项技术活,是一个产业,仅靠奇思妙想是做不好一件T恤的,廖伟很坚持去做,去改进,所以才有了大家都很爱穿的“吃茶去”。
我很庆幸成为“吃茶去”的邻居,也很庆幸找到了“吃茶去”来合作做《打边炉》的第一款T恤。拿到手的T恤棉质柔软,穿上身也非常透气舒适,它实现了我要做一件好穿的衣服的构想。当然,我并不是真的要去做服装,而是希望《打边炉》的内容、气息、观念能进入实用的层面,比如穿上身,或者提在手中(我们也计划做帆布袋),使用它的人群,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在街头偶遇的共同体。
正是如此,在找“吃茶去”一起做这件事之前,我已经邀请了生活和工作在广州的艺术家刘庆元为我们的这件T恤创作了一件非常贴合“打边炉”气质的木刻作品,正如刘庆元老师写给我们的作品阐释:“因地就简,当令食材,入口要快,谈笑之间,世界风云变幻。”从画面中可以感受到,他非常知道《打边炉》要做什么,以及要追求什么,《打边炉》的编辑理念和工作方法,大家应该从我们过去的文章当中都了解很多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下面是我们为这件T恤拍照的照片,摄影师是《打边炉》的朋友王若男,出境的人物是《打边炉》的一位编辑和两位客串的朋友。大家如果喜欢我们的T恤,可以在文末扫码下单,进入《打边炉》刚刚注册的微店。目前这款T恤只有三百多件了,售完即止。
——钟刚(《打边炉》创始人,主编)
02
/
作者T恤
“作者T恤”是我们发明的一个词组。对于《打边炉》来说,“作者T恤”就是我们和我们的作者合作完成的一件短袖上衣。
我们希望在一件衣服上,传达我们共同信奉的理念和价值,它可以是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可以是一位评论人的文本,也可以是一个标题。在穿上刘庆元老师和我们共同完成的第一件作品T恤之前,大家可以了解下《打边炉》的这位老朋友和作者,以及他在《打边炉》上发布了哪些文章:
刘庆元,1972年出生于重庆,是一名艺术家,同时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刘庆元是一名城乡之间的漫游者,其艺术工作也涉足当代文化领域的不同界别,如音乐节、实验剧团、文学、设计、文化保育、民艺乡建等,同时他也是当代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人和组织者。这也使得刘庆元的作品以“跨媒体”的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面前。他以个人创作和团队协作的方式跟其他领域发生交流和跨界合作。
刘庆元的个人创作作品参加了第10届法国里昂国际双年展,第8届上海双年展、第7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2011成都双年展和2013/2015/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平行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刘庆元个人先后出版《碎片——1998-2006》、《复制者》、《沿着河边一直走》和《你的表情就是我的符号》、《速写讲稿》、《复制的方式》、《匠器》等。
刘庆元:珠三角游击指南
问刘庆元→为什么要策展?
刘庆元:沿着河边一直走
刘庆元:酷、欲言又止和“无休止的自转”
03
/
用料及设计
《打边炉》的这款“作者T恤”为“经典全棉T恤”,采用20s支纱精梳棉,厚薄适中,舒适,透气。克重约为190g每平米。穿上身自然舒适,皮肤接触无刺激,并且经过水洗和高温烘干的程序,衣服已达到预期效果,再次洗涤基本不缩水。
“吃茶去”的品牌理念是关注内心,而非外相,推崇真实和自然的生活态度。昨天刚得知,深圳一位艺术家朋友一年要在“吃茶去”买几十件T恤,每天换着穿,可见大家对他的认可和喜爱。
04
/
实景拍摄
今天下午,我们邀请了《打边炉》的朋友穿上T恤拍了一组照片,穿上身的效果不错,但愿他们拍完了照片,以后还喜欢经常穿这件T恤出行。
05
/
购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