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历年上市仅一家,山东的资本寒潮何时退去?

生菜 ET财经观察 2022-04-27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请“设为星标”哦~

点击上方“ET财经观察”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2018年,或是山东资本市场的劫数之年。整整一年,山东只有1家企业在境内上市:11月29日,海容冷链登陆上交所。

当2019年步入第一个月,山东资本市场突然爆发,3家企业接连登陆A股市场,迎来开门红。1月16日,青岛银行、蔚蓝生物分别登陆深交所、上交所;1月21日,青岛港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是凤凰涅槃,亦或是昙花一现?很难定论。面对兄弟省市的你追我赶,以及刚刚拉开序幕的动能转换,山东若想在资本市场上大展身手,只能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市仅一家 山东刷历年最低谷

当新旧动能转换遇上IPO小年,2018年的山东资本市场可谓是五味杂陈。

2018年,IPO的数量较2017年大幅回落。普华永道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沪深股市IPO为105宗,相比2017年的436宗,下降76%。

外部形势的不利,与山东全省集中全力搞好新旧动能转换的热情形成了鲜明对比。正月初七,春节后第一天,全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会召开;7月,党政代表团南方学习考察、全省双招双引工作会议;8月,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9月,外交部山东全球推介活动、儒商大会。一场大会接着一场大会,一场重大活动跟着一场重大活动,政府层面求新求变的行动让人应接不暇。

山东在资本市场的政策也是前所未有。18个省直部门联合出文“进一步运用资本市场助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省政府首次就企业上市工作专门印发通知;首次针对私募投资行业出台的专项政策文件……目标很明确,到2020年,全省上市公司累计超过400家、上市挂牌公司股权融资累计超9000亿元。

梦想有多大,压力和痛苦就有多大。与山东如火如荼的动能转换热潮相比,资本市场的表现只能用寒冬来形容。苦心孤诣一整年,最终年底收获一家A股上市公司。11月29日,海容冷链成功登陆上交所。如果按照过会数量看的话,共有海容冷链、青岛银行、蔚蓝生物、青岛港、青岛农商行、中创物流6家企业过会,远不及2017年的25家。

IPO收紧,迫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只能远赴他乡上市。2018年,中企在境外市场上市126家,境外上市数量首次超过境内。

这并不意味着山东的成绩有所改观。2018年,山东有5家企业在香港、法兰克福等境外交易所上市。作为全国GDP前三的省份,新增上市企业数只有全国总数的4%,难以让人满意。

境内外资本市场虽然规则不同,但对象并没有多大差别,上市的决定性条件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市场经济的下,政府这只“无形之手” 可以通过扩大投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手段刺激经济,甚至能GDP数据做技术性处理,但是难以直接影响企业上市。

落差的症结在于,监管部门的上市对象定在“四新”经济上,以重污染重耗能为代表的山东传统经济很难有表现的机会。现在来看,“四新促四化”带来的山东机会,更多的指的是潜力和优势,还需要山东企业持续努力,甚至做好涅槃重生的准备。

量质双降 山东掉落第一梯队?

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很能反映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可以毫不夸张的讲,上市公司绝对是本地经济的中流砥柱,上市公司发展好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就活了。

从全国情况来看,事实正是如此。截至2018年末,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568家,净增100家(有5家企业退市),增幅为2.9%。其中,排名前7位的分别是广东(586)、浙江(431)、江苏(400)、北京(317)、上海(283)、山东(194)、福建(132),全部为东部发达地区,集中了全国七成以上的上市公司。

2018年,江苏表现最为抢眼,共有20家江苏企业在A股上市,一举超过广东位居全国第一。广东、浙江分别以18家、16家紧随其后。

江苏可谓是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要知道广东上市企业数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而且占比非常大,优势非常明显。2015年A股上市企业共223家,广东上市企业有38家,占比17%;2016年A股上市企业共227家,广东上市企业有49家,占比22%;2017年,广东上市企业高达98家,在全国占比22.37%。

与往年相同,2018年山东上市公司总数仍然排在在全国第六位,但是新增上市公司数排名大幅下滑。不仅与前五位的粤浙苏京沪差距逐渐拉大,还被湖北、四川、湖南等7个省份赶超,与天津、河南、广西并列第15位。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那就是首发募资规模。2018年,新增A股上市公司首发募集资金总额为1386亿元人民币,远低于2017年的2304亿元人民币,下降40%。

从各省募资情况来看,广东在新增数量上输给了江苏,但是募资总额达476.7亿元,占到新股募资总额的1/3,达到34.55%。排名第二的江苏的募资总额为188.67亿元,占比仅有13.69%。从这点来看,广东省的新增上市公司质量要好于江苏,想要撼动广东的龙头地位,江苏还得加把劲儿。

2018年,山东新增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总额,仅有6.45亿元,排名更加靠后,列全国第18位。因为2018年有12个省份没有新增上市公司,山东仅比天津高出一点。

刘家义书记评价山东的现状是“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这句话用在资本市场上更为恰当。现在正值世界经济的变革期,谁抓住了发展的机遇,谁就有可能走在前列。山东虽然依靠粗放型的传统产业,保持着GDP全国第三的地位,面对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时代,如果不果断求变,丢失的不仅是企业上市的机会,更是瞬息万变的机遇。

青岛领先 三核引领或变一枝独秀

对于城市而言,上市公司是实实在在的GDP。2018年新增上市公司城市排行榜中,排名前列的深圳、北京、上海、南京,都是全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城市。

分析目前过会的6家企业,有个奇特的现象,它们全部来自青岛。这不仅意味着青岛的A股上市企业数量将成功破“3”,达到34家;还折射出未来山东的经济版图的格局。

2018年对青岛意义重大。成功举办上合峰会,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GDP总量成功突破1.2万亿元,排名全国各大城市第11位的位置越发稳固,在全省的领先优势也在扩大。

在资本市场方面,青岛对内提高补贴力度,对外加强与港交所、上交所的联系,加速培育本地上市企业。除了6家公司成功过会,青岛日辰食品、百洋医药、国林环保科技等多家企业正在IPO排队,2019年极有可能是青岛企业上市爆发年。

对于济南,可谓是当头一棒。济南市的发展策略很清晰,就是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完成“大省份小省会”的突围。年初,国务院批复“济莱合并”就是济南强省会战略的关键一步。加上莱芜,济南2018年GDP总量达到8862.21亿元,超过了烟台1000亿元,14年后重回全省第二。

问题是,经济上与青岛的差距不断拉大,济南的强省会战略恐怕越难实现。在资本市场方面,济南这些年一直在新三板方面寻求突破,虽然挂牌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但由于新三板市场的僵尸化,始终没能形成气候。2019年能否实现领的突破,要看中泰证券、齐鲁银行等排队企业的表现。

存在感丢失的是烟台。GDP总量被济南赶超,上市公司数量又面临青岛的穷追不舍,真是“前有狼后有虎”的尴尬境地。2018年,烟台的GDP为7832亿元,增速仅有6.4%,仅仅和全省的GDP增速持平。烟台提出“保三争二抢第一”的目标,气势已不复当年,能否担得起“三核引领”的定位尚需观察。

烟台的优势在于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的科技含量高,登陆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机会很大。目前,烟台有北方安德利果汁、招金励福贵金属等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排队。

是齐头并进,还是龙头崛起,山东或许可以选择。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山东板块在资本市场可以扬眉吐气。这条路由不得山东来选,但却是一个经济强省重塑辉煌的必由之路。



文字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


严冬已至,跌破净值股票何时冬去春又回?

中国大数据产业新一轮洗牌,来了!

山东银行业,远离那头“灰犀牛”!

中国啤酒迎来巅峰之战,青啤能否保住“A股一哥”?

寒冬送暖,山东私募能否迎来春天

最能喝酒的山东,却喝不出白酒龙头股?

金融巨变!“金融国资委”时代到来!

央妈放水冲起漫天“迷雾”,血汗钱该放在哪只篮子里?

人民币“破7”后,如何安放我们的财富?

山东、浙江上市公司大比拼!酷暑中袭来阵阵寒意……



--ET行业洞察工作室--


工作室拥有一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强大创作团队,长期关注金融、房地产、互联网、交通、能源、快消品、上市公司、集团、城市竞争力等行业和领域。


欢迎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我们期待与您的交流

欢迎加入ET财经社群,请添加ET君为好友

微信号:ETECXB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给我点好看,文章会更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