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子公司获批开业,六大优势助其把握大资管竞合主动权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普益标准 Author 唐红酱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用益研究”一键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页面内容到朋友圈
据普益标准一季度对165家银行机构的调研显示,各类型银行对于向理财子公司转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参与积极性较高。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将对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产品形态、产品收益分成管理等产生影响。
一、理财子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定位
(一)各类型银行积极准备理财子公司转型
据普益标准一季度对165家银行机构的调研显示,各类型银行对于向理财子公司转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参与积极性较高。其中,14家全国性银行获得行内支持并全力推动理财子公司的落地;36家城商行获得行内认可或基本认可,处于全力准备或内部审核阶段;26家城商行处于考虑或初期筹备阶段。截止2019年5月,已有超30家商业银行发布了成立理财子公司的公告计划;8家银行(国有六大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3家银行(工行、建行、交行)正式获准开业。
银行业转型正稳步推进,商业银行竞相抢占转型先机有其必要性,而源动力来自于监管与市场。首先,理财子公司的设立符合监管导向要求。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鼓励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制定了相应的细则与执行要求,进一步释放利好。其次,在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下,银行通过设立理财子公司,合理优化业务层面、岗位层面设置,可从物理上完全实现表外资管业务与银行其它主营业务的风险隔离,严防风险的内外传染。最后,麦肯锡研究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个人财富将达到158万亿元,居民非现金和存款的管理资产占比将从2017年的48%提升至2021年的56%。居民财富量的增长促使居民投资需求增强,投资多元化程度增高,这也迫使银行加速推动理财子公司发展,进而提升产品形式、销售门槛、资产投向等方面的灵活,以更加精准地匹配投资者需求。
(二)明确自身定位是理财子公司发展的首要目标
理财子公司作为专业化资产管理机构,其定位需遵循自身业务资源比较优势,发挥优势、弥补短板,实施差异化专业分工,在资产管理产业链中博取一席之地。具体来看,规模管理者模式与精品理财模式将成为未来理财子公司的两类典型定位。
规模管理者模式。该模式适用于缺乏投研及全类别风控经验的理财子公司。这类机构可通过外部资源的对接迅速建立净值型产品运营机制,并在产品线设计和产品销售端发力,以规模致胜的模式获取发展机会。同时可借助制度红利,凭借价格歧视策略在产品定价中获取竞争优势。另外,此类机构也可凭借在属地更胜一筹的终端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资源,以强大的产品分销与客户需求响应能力抢占市场资源。
精品理财模式。该模式适用于全国性银行及大型区域性银行。机构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积累和雄厚的资本金支持,以数据挖掘驱动产品创新,以强大的分销渠道、成熟的运营风控体系、优质的资产获取能力、有影响力的理财品牌为核心竞争力,深度挖掘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实现“精细化”资产管理。
二、理财子公司相比其他资管机构的优势和特点
理财子公司与母行业务之间的有着较强的关联性,且其业务开展受到相对宽松的监管约束,这两个特点将为理财子公司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基础和环境,从而推动理财子公司在品牌声誉、客户基础、渠道建设、产品设计以及投资管理等方面形成独有的比较优势。
基于母子公司之间业务承接与业务协同关系,理财子公司可有效承接母行丰富的客户资源和优越的品牌价值,并依托于母行庞大的线下销售渠道和营销团队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产品营销;基于监管政策在产品销售、投资范围、委外合作等多个环节的边际放松,理财子公司可通过内外资源有效整合来实现业务种类、业务范围以及投资边界上进一步丰富和扩充,在其固有的业务基础上有效强化核心竞争力。
(一)品牌声誉——银行广泛的社会公信力和稳健的理财品牌形象
银行广泛的社会公信力、风险稳健的理财品牌形象为理财子公司带来特殊的品牌价值。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主导型金融机构,相较于其他金融机构拥有更广泛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银行理财则在投资者心中具有风险稳健、投资门槛较低等显著特点。通过品牌建设协同,理财子公司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在中低风险偏好客群(根据深交所发布的《2018年度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中国中低风险投资者所占比重为75.3%。)中快速完成品牌塑造和市场扩张,从而达到快速获客的目的。
(二)客户基础——丰富的客户资源和清晰的客群定位
理财子公司将承接母行大量存量和潜在客户资源,具备良好的客户基础和清晰的客群定位。银行理财在过去十五年中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并积累了广泛的客户资源,截至2018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32万亿元(从客户基础角度分析,仍应考虑保本类产品带来的客户积淀,因此此处并未采用22.04万亿的非保本余额。),在“大资管”中占据超过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市场占比未将嵌套、委外投资因素纳入考量),理财子公司将凭借与母行的依附关系承接绝大部分银行存量理财客户。同时,母行零售业务中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和海量用户数据,理财子公司可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客户分群、分类、分层管理,围绕客户需求开展产品研发和精准营销、场景营销,在清晰的目标客户定位中完成客户资源的全面转化。
(三)渠道建设——线上线下多元化渠道
母行丰富的网点资源,叠加代销、线上渠道建设的管制放松,助力理财子公司拥有得天独厚的多元资金募集渠道。一方面,银行网点基本已覆盖全国地级市和县市以上区域,拥有无可比拟的物理渠道优势(据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查询,截至2019年2月份,登记在册的全国银行物理网点22.86万家),通过营销协同,理财子公司可继续依托母行覆盖广泛的线下渠道和客服团队进行产品销售。另一方面,取消首次面签的强制规定为产品代销渠道、线上渠道提供了发展空间,理财子公司可与其他金融机构、第三方平台型机构开展代销合作,亦可通过移动端、PC端等线上直销渠道开拓市场。多元的渠道建设将推动理财子公司对长尾市场、异地市场进行开拓,获得更加充足、丰富的资金来源。
(四)产品设计——横跨公募与私募的产品设计
理财子公司是市场上唯一横跨公募和私募两大主要类别资管产品的资管机构,可以同时提供面向零售客户的资产管理服务和面向高净值客户提供的财富管理服务。对于普通客户,理财子公司可以固收类产品为基石搭建金字塔形的公募类产品体系,以满足市场多样化投资需求;对于高净值客户,理财子公司可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杠杆率设置、套期保值方案以及产品分级设计等方面的差异,创设不同目标波动率和目标收益率的私募类理财产品,甚至为特殊的需求量身定制专属交易结构和投资策略。
完善而丰富的产品体系和业务种类可对各类客群进行全面覆盖,最大化吸收中国居民财富增长带来的金融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在激烈的机构竞争中实现市场份额的扩张。
(五)投资范围——以固收类资产为基石逐渐向外拓展的投资谱系
理财子公司作为银行资管部的“延伸”,将继承其在固收类资产配置的优势。根据2018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近八成理财资金投向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债权等固收类资产,其中,债券是理财产品重点配置的资产之一,在非保本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中占比最高,达到53.35%。基于多年的投资管理运作,银行理财已在固收资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拥有相对成熟的信用风险控制体系,成为理财子公司搭建多层次产品体系的重要基石。
投资范围扩充、投资限制减少。理财子公司除了可以投资债券、衍生品、股票等标准化品种外,还可以投向股权、债权等非标准化资产,相较于其他资管机构,具有投资范围全覆盖、投资限制少等优势。资产配置上获得较大自由度,为理财子公司丰富产品类别、增厚产品收益提供基础,有利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六)投资模式——“自主+委外”模式实现优势资源的集中整合
大资管领域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中,理财子公司将通过自主投资和委外投资的充分融合来对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进行强化。资管机构竞合格局下,银行理财凭借资金端绝对优势成为资管产业链中资金的供给者和资产端投资管理资源的整合者,理财子公司可通过自主投资,以及与券商、基金、私募等机构委外合作模式来实现各类资产领域的优势资源集中整合,从而有效提高资产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理财子公司设立对资管格局的影响
(一)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
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将对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产品形态、产品收益分成管理等产生影响。
1.理财产品法律性质明晰
理财业务发展产生的风险与收益分配问题根本原因在于银行理财产品法律性质的模糊,由此产生业务参与各方对各自权利义务界定不明,造成理财经营活动中各方对权责理解与落实的偏差。此次理财新规和办法则明确了商业银行和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依据信托法律关系设立。理财产品财产独立于管理人、托管人的自有资产,不属于其清算财产,不能进行债权债务抵销。这与目前其他各类资管机构的资管产品的法律关系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客户理财资产的信托隔离,进而保护客户资产与权益,防止法律纠纷。
2.全面净值化时代来临
资产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需实行净值化管理,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需为净值型产品。理财产品结构变化将带动盈利模式从传统银行的利差为主,转为以管理费和业绩分成相结合的盈利模式为主。一方面,理财子公司可以按照产品发行规模,收取固定比例的管理费,发挥产品规模对资产管理业务盈利的贡献度;另一方面,理财子公司也可以依据资产计量和产品估值体系产生的业绩基准,对超过业绩基准的超额收益部分,与客户按照约定比例分成,获取业绩分成。在此过程中理财产品风险提升,对于过去低风险投资者,产品结构的变化会推动其风险偏好的上移;对于高风险投资者,产品吸引力增强。此外,净值化时代理财产品的个性化特征愈加明显,理财子公司可以考虑设计定制化的产品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
3.产品收益分成管理
在产品法律性质和机构盈利模式明晰后,理财子公司需要着重考虑产品定价与收益分成。以往银行内部资管部与零售部在收益分成方面受到行内制度机制和文化环境的影响限制较多,影响了机构发展活力。理财子公司成立后,作为独立的法人,市场化运作的机构,可以合理进行产品的定价与收益设置,进而明晰前台销售渠道与理财子公司的利润分成,形成相对公平、有效的分润机制,从而激发机构发展活力。这里可以参考先进大行的产品定价与分润机制,再根据各理财子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安排。
4.外汇理财产品受到冲击
目前大多数投资者购买外汇理财产品的核心是对其外汇资产进行保值,因此低收益低风险的保本类产品(如结构型理财产品)更受到市场青睐。资管新规后,保本类理财产品的退出必然会对现有目标客户群体造成较大冲击,对于追求外币保值的投资者,或将转向外币储蓄,理财子公司或需重新进行产品及客户定位。
(二)对其他资管机构的影响
1.业务范围交叉,竞争情况延续
在理财子公司设立之后,银行理财业务模式与范围面临较大程度调整,与其它资管机构业务交叉程度加深。从监管层面来看,理财子公司在销售、投资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促使其在大资管竞合格局中仍然占有主动地位。
销售管理方面。理财子公司产品销售门槛的大幅下降,公募理财产品无起购点,第三方渠道代销,不用首次现场临柜等,使得理财子公司与各类机构同场竞技。而理财子公司拥有母行客户、销售渠道等资源使得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在发行、销售上具有先天优势,对各类资管产品产生冲击。而公募基金债基与货基产品与理财子公司的现金类、固定收益类产品具有同质性,但是在销售渠道、客户资源、销售起点等方面与理财子公司相比没有优势,并且理财子公司可以发行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使得公募基金和基金子公司受到的冲击最大。
非标投资方面。理财子公司可以开展标准化资产投资和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并且在非标投资方面有较强的经验和风控能力,相较于仅能开展标准化资产投资的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机构,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在非标投资方面的优势有助于提升产品收益和吸引力,进而与各类资产品收益方面的竞争会加强。
通道业务方面。过去银行受监管指标约束和政策限制,通过银信、银证、银基和银保合作开展通道业务,在新规要求去通道以及期限匹配和总量限制等约束下,理财子公司借助券商资管、信托公司通道的合作需求下降;与此同时,由于理财子公司投资范围拓宽,基本获得与其他资管产品相同的法律地位,通道需求进一步减弱,因此券商定向资管计划、单一资金信托等将面临规模收缩的压力,将进一步冲击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券商资管、基金子及信托公司。
2.发挥比较优势,合作空间广泛
理财子公司作为新生事物,尽管在销售管理、非标投资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在内部架构与管理、投研等方面与其他资管机构差距较大,还需学习、借鉴其他资管机构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各类资管机构以往业务上与银行交集较多,无论是银行借助各类资管机构开展通道业务,还是各类机构借助银行网点代销,这也使得各类资管机构与理财子公司合作基础深厚、合作渠道畅通、合作领域广泛。
理财子公司在估值清算、信评、激励机制以及IT运营等领域尚不成熟,可以参照公募基金、信托、券商等资管机构在这些层面的框架结构并积累管理经验,而公募基金、信托公司以及券商资管等机构可以考虑从以上领域着手建立与理财子公司的合作。
权益投资方面。银行理财主要擅长固收领域,而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以及券商资管对于权益投资在策略选择、择时、风控等领域均有丰富经验。二者合作空间广:一方面理财子公司可以通过投资公募产品间接投资股票,另一方面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以及券商资管可以就股票投资为理财子公司提供投顾服务。在此过程中其他资管机构可以向银行借鉴更为成熟的风控体系,而银行理财也能向其他资管机构学习和增强主动管理能力、投研能力,提高专业性和行业竞争力。
综上,理财子公司的设立使得资管领域逐步融入进新的参与者,不同资管机构间竞合关系将发生改变。可以预见的是,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在给资管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将实现银行表内业务的风险隔离,推动银行理财向更加规范化、专业化方向运作。并且,理财子公司的设立也倒逼券商资管、信托公司等资管机构加快主动管理转型,回归行业本源。此外,对于理财子公司在非标投资、产品估值、销售门槛等方面的放松一定程度上修复实体的融资渠道,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四、投资者建议:破刚兑环境下投资者更应“知己知彼”
随着理财子公司逐步开业,银行理财乃至资管市场格局将重塑。在资管市场的转型调整的过程中,投资者的投资策略需顺势而变,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投资者需“知己”,了解自身需求。伴随金融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以及金融产品创新的推进,投资者应提升金融专业知识,充分了解自身的投资实力、风险承受能力、流动性偏好。避免盲目选择和超风险购买理财产品。另一方面,投资者需“知彼”,掌握产品逻辑。产品的有效选择是投资的关键,投资者在确定自身需求的基础上,首先,可通过外部权威评级或基于各类型产品历史净值走势锁定具有一定投资运作实力的机构;然后,对于自身关注的产品类型,熟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的收益性、流动性、风险性,进而配置适合的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单”要求之下,机构不再兜底,因此,投资者需在充分了解机构与产品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产品选择,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
作 者:魏 骥 遥(普 益 标 准 研 究 员)
来 源:普 益 标 准
往期回顾:
信托如何切分消费金融蛋糕:三大模式详解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非无法确认,《用益研究》均在文章末尾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商解决,非常感谢!电话:0791-86217869
征稿启事:为了更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用益研究这个平台,促进业内外同行的交流和学习,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服务,我们特长期面向社会诚征信托及相关领域的各类原创文章和报告,欢迎业内外的机构或个人来稿。
来稿请投:yanglee46@hotmail.com
合作:QQ476967306;微信号yanzhi_2046
用益研究
用益研究是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的微信平
台,作为一家国内外知名的金融资管行业
平台,我们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端,准
确把握市场的动向和脉搏,为客户提供及
时全面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独立、客观的
分析评论,搭建最专业、最前沿的同业交
流平台。
我们的专业源于您的关注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