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的数字化转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金融杂志 Author 董续勇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用益研究”一键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页面内容到朋友圈
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影响,我国部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加速劣变、风险不断积累,不良资产处置压力不断加大,且呈现出类型多样、牵涉面广、错综复杂等特征,传统处置模式表现乏力。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交互日趋复杂,对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利用数字化经营提升处置能力、有效化解金融风险”提出了更高要求。平安银行通过推动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数字化转型,实现了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模式向线上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了有益参考与借鉴。
一、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一是数字化时代呼唤金融数字化变革。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使得社会生活方式、通信模式、产业结构等深刻变化,信息数字化、数据资产化趋势日益明显,传统金融已难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亟待通过数字化转型推进经营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变革。在“十四五”规划中,“数字化”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政府鼓励金融企业参与搭建智慧政府、智慧城市、智慧经济等系统,对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新冠肺炎疫情倒逼金融服务加速向线上化转移,改变了金融企业的运作模式,对管理效率、数字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后疫情时代金融企业的必然选择。
二是不良资产传统清收处置模式遭遇瓶颈。不同于一般的标准化金融产品,不良资产天然具有“非标准化”的特性,这使得不良资产处置方案各异,也造成清收处置过程中普遍存在尽调难、估值难、经验复制推广难、生态经营协同难等问题。随着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中的难题日益凸显。一方面,不良资产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客户及业务信息链条日趋复杂,传统的手工及线下处理模式不仅成本高,而且业务流程普遍存在断点,信息不对称导致关键决策判断可能存在漏洞;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周期及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加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不良资产价格整体走低,传统处置模式下各方信息不畅,更加难以达成价格共识。因此,通过数字化转型化解不良资产管理痛点已势在必行。
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虽然2021年我国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但随着“德尔塔”“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再次引发全球疫情蔓延和反弹,宽松货币政策引发全球通胀加快上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同时,国内经济复苏形势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尤其是近期地产行业在政策严控下,部分房企信用加速暴露。在此特殊背景下,加快推动不良资产处置数字化转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日趋激烈,传统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要解决这个问题,商业银行不仅要“开源”,通过经营转型开拓新的市场、客户和业务,更要在“节流”上做好文章,特别是加强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不良资产处置是创造价值的经营行为,通过推动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能够实现业务全流程线上化处理,大幅提升清收处置效率与能力。这既有助于商业银行快速降低资产损失及不良率、减少计提拨备,提高内生性风险防范能力,也有助于降低风险资产占用、提高营业利润,破解“利润—不良—拨备”难题。
二是有利于维护我国金融安全与稳定。近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持续深化,金融全面对外开放格局已进入新阶段,不良资产行业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不良资产行业与金融“双循环”的内在联系日益紧密并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但是,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加大并有可能向金融体系传导。对此,金融机构加快推动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拓宽不良资产清收渠道,不仅有助于完善金融行业自我修复与调节机制,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也有助于密切国内金融机构与外资机构竞争合作,推动不良资产行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发展,加速构建金融领域“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三是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过程,既是风险化解的过程,也是信贷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通过加快推动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数字化转型、提高清收处置能力,一方面,有助于维护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确保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正常借贷,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转型提供助力,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有效降低风险资本占用,腾出更多信贷资源和监管资本,并将其投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有生命力、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和企业,有利于推动重点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整合,进而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支持创新发展的能力。
三、平安银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数字化转型实践
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平安银行作为代表性银行之一,高度重视科技的创新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数字化经营工程。2019年,平安银行特殊资产管理事业部(以下简称“平安特管”)正式启动“智慧特管平台”项目,为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数字化转型拉开了序幕。
1、明确数字化转型总体思路
一是自上而下,总体规划。实施“一把手工程”,由部门总牵头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明确转型的全景框架与实施路径,定期召开数字化转型专题会议,强化顶层设计,提升快速决策、执行、协同力度。同时,将数字化转型提升至重要战略地位,加强战略统筹,自上而下传递数字化转型理念,实现全部门上下一盘棋,合力推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二是分步推进,持续迭代。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平安特管通过敏捷开发,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上线了智慧特管平台1.0,并持续推动功能模块迭代升级,数字化转型从“1到N”。总体来看,平安特管数字化转型分三步走:先线上化,实现不良资产清收作业全流程闭环自动化、节点化;再智能化,打造智能估值、智荐方案、全景画像等多个智能化模型工具,实现多个环节智能匹配,提升决策效率;最后生态化,在前期各项生态资源不断积累的基础上,搭建生态平台,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特殊资产生态圈。
2、瞄准行业痛点搭建数字化功能模块
智能清收。针对信息不对称、处置方案难以达成共识、处置流程不一等“非标准化”问题,平安特管搭建了智能清收模块,实现“移交—尽调—方案—审批—实施—回收”六大关键动作100%线上化、标准化,同时积极引入智能催收、财产围猎等多种功能,极大地提升了清收效率。例如,通过一键税核功能,单笔税核业务处理时效从6小时降低至1小时;AI语音外呼累计拨打33万通电话,自动识别6000个有还款意愿客户;通过财产围猎,已累计促成近100亿元资产的回收。
智慧管理。针对内部信息不畅等问题,通过整合资产、绩效、业务等各类清收过程数据,打通“信息孤岛”,并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清洗加工,实现全面数字化精细管理。一方面,绩效管理100%去手工,从输入、计算、应用到输出形成闭环,在大幅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业绩计算时效也从15天降至1天;另一方面,经营分析全面线上化,500+分析指标,50+监控指标覆盖总部、区域、分部、团队并支持“T+1”自动生成,为决策分析提供高效支持。
智能工具。针对不良资产处置估值难、经验复制推广难等问题,借助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开发多样化的智能工具。一是AI估值。利用数据化转型新技术探索更科学的资产评估模型,目前已完成了24种估值模型开发,满足8类资产与3类债权的估值需求,累计为753亿元清收处置项目提供估值定价参考。二是全景画像。通过汇聚海量的内外部数据,对债务人、资产方、投资人、律师、评估公司等八大主体进行标签化,构建各参与方全景画像,精准撮合多项业务场景。三是数理模型。对清收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数据与专家经验进行提炼,已建成覆盖特资全生命周期的20个数理模型,累计调用9591次,采纳率高达70%,实现委托服务方“秒荐”、权益审批分案“秒达”。
生态平台。针对生态经营协同难等问题,积极构建特殊资产生态圈,打造了面向资产方、资金方、服务方、管理方开放共享的生态平台,为各参与方提供管理分析中心、信息共享中心、资产交易中心、服务撮合中心、智能工具等多项服务。目前,平台用户总数已超过9000户,其中生态用户占9成以上,平安特管生态化经营体系已基本构建完成。
3、不断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工程
人才团队。人才是数字化转型的保障,平安特管坚持培训靶向赋能,持续推出金融科技相关的学习课程、主题直播,不断提升全员科技思维与意识;同时装备了一支150余人的专职科技人才队伍进行系统研发,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专家及数字化转型专家,为不良资产数字化处置提供强有力支持。
生态圈建设。生态圈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平安特管通过以智慧特管平台为线上依托、以总分部团队为线下依托的OMO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特殊资产生态资源。截至2021年12月初,其生态圈已覆盖国内主流投资人1935家、评估公司378家、催收公司636家、律师库6004人,并通过智慧破产系统与多家法院进行银法直联。
合规管理。合规是数字化转型的前提,平安特管持续深化合规管理,保障数字化转型工作合规开展。一方面,不断提升生态平台系统安全,做好平台数据与外部物理隔离,保护用户信息安全,保证满足监管要求;另一方面,在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过程中,积极开展法律合规研究,强化内控合规管理,确保合规合法。
4、数字化转型主要成效
通过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平安特管经营业绩实现了阶梯式增长。2020年智慧特管平台投产后,全年回收额超300亿元,同比提升21%,在极为严峻的环境下实现逆势增长;截至2021年12月初回收额达287亿元,全年预计实现30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业务经营方式也发生了颠覆性改变。平安特管已彻底改变传统的清收处置操作模式,实现了清收动作全流程线上化、管理决策智能化、经营模式生态化,探索出了一条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的新路径。
四、主要启示与建议
从平安银行实践来看,数字化转型在不良资产清收处置领域大有空间、大有可为,建议商业银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快推进。对于有条件、有实力的商业银行,可以依托自身科技力量,借鉴平安银行先进经验,将数字化转型加快拓展至不良资产清收处置领域;对于中小型银行,依靠自身力量存在较大困难,建议更多地引入优秀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等专业力量,借助外力实现转型。另外,对于监管机构,建议充分释放先进银行经验、专业与技术力量,进一步鼓励和推动有条件的银行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与技术,帮助更多金融机构实现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数字化转型,探索以不良资产行业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新实践。
作者:董 续 勇
来源:中 国 金 融 杂 志
往期回顾: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非无法确认,《用益研究》均在文章末尾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商解决,非常感谢!
征稿启事:为了更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用益研究这个平台,促进业内外同行的交流和学习,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服务,我们特长期面向社会诚征信托及相关领域的各类原创文章和报告,欢迎业内外的机构或个人来稿。
来稿请投:yanglee46@hotmail.com
用益研究
用益研究是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的微信平台,作为一家国内外知名的金融资管行业平台,我们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端,准确把握市场的动向和脉搏,为客户提供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独立、客观的分析评论,搭建最专业、最前沿的同业交流平台。
我们的专业源于您得关注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