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信托经理参考:年内股权“出手”低 信托牌照还吃香吗?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用益研究”一键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页面内容到朋友圈
一周重点关注:
● 2023年经济增速将在5%以上
● 年末LPR报价“按兵不动” 明年初或调降
● 股权融资新政助力优质房企改善资产负债表
● 国资委:乘势而上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
● 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元年:业务模式破旧立新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 看好明年市场 私募加仓与发行“两手抓”
● 年末新发市场持续“低温”,权益类发行慢慢抬头
● 2022银行业年度画像:全面净值化
● 信托业2022年:在分类改革与风险化解中静待花开
● 信托业监管“严字当头”
● 年内67家上市公司豪掷150亿元购买信托
● 中信信托与中信建投证券联手落地年度最大规模慈善信托
● 安信信托将更名为建元信托 证券简称变更为ST建元
●【观察】年内六单股权成功“出手” 信托牌照还吃香吗?
●【观察】信托产品估值可借鉴行业规范
● 一周信托产品市场综述
一、财经视点
■ 2023年经济增速将在5%以上
五大首席经济学家普遍认为,2023年我国经济将出现整体好转,GDP增速预计将在5%以上,消费、投资和出口具有较强增长韧性。
点评:2023年将是内需和外需的拐点,内需将接替外需挑起中国经济复苏的大梁。与此同时,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消费有望迎来较快复苏,在政策的驱动下房地产行业有望企稳,投资和销售增速有望反弹,基建投资增速将保持高位。
■ 央行连续加码14天期逆回购,维护年末流动性平稳
为维护年末流动性平稳,2022年12月22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570亿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净投放1550亿元,这是央行连续第4天开展14天期逆回购,也是连续第三日开展千亿级别逆回购。
点评:年末将至,市场对流动性需求有所增加,市场利率有所上升,央行灵活操作适度增加7天、14天期逆回购操作,满足机构对跨年资金需求,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定市场预期,这符合央行往年操作惯例。
■ 年末LPR报价“按兵不动” 明年初或调降
12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其中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与上月保持一致。自8月非对称调降后,LPR已连续4个月维持不变。
点评:在政策利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近期银行边际资金成本的较快上升,而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一直未能得到改善,从而限制了LPR的调降空间。
■ 股权融资新政助力优质房企改善资产负债表
证监会日前开会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要大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包括全面落实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允许符合条件的房企“借壳”已上市房企,允许房地产和建筑等密切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实施涉房重组等。
点评:改善房企资产负债表是近期监管一再强调的任务,而股权融资是最直接有效的改善方式。“借壳”上市开辟了新思路,一方面为非上市房企增添了股权融资的新渠道,另一方面为没有能力定增的上市房企提供了重组及改善资产负债表的机会。
■ 国资委:乘势而上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
12月19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 明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 更大力度吸引外资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日召开,会议系统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举措。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资源要素条件可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的部署力度前所未有。我国引资潜力大,下一步做好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工作,首先要牢牢抓住改善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
■ 12月份已有16家公司登陆北交所 创下今年单月新高
临近年底,北京证券交易所高质量扩容提速。据统计显示,12月份以来,登陆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已达16家,创下今年单月新高,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8家,占比为50%。在“制造强国”的背景下,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路径通畅,终端需求逐步起量有望带来业绩增长,具备价值投资机会。
二、同业新闻
■ 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元年:业务模式破旧立新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022年,银行、券商等机构顺应资管新规变革,逐步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资产管理本源,业务模式破旧立新,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主动管理能力及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点评:资管新规的实施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是行业的重塑。接下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券商机构可以找到投研体系的差异化定位,例如理财子可以借助母行发现优质资产,券商资管也可以发挥传统的固收投资优势布局低波动产品线;其次可以优化考核方案以激励管理人,方向上追求更市场化、更业务导向、更尊重专业人才;还能与优秀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合作,搭建投研生态圈,借助外力积极布局资本市场。
■ 2022公募维新!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市场公募基金数量合计10010只,突破万只“大关”。截至今年8月底,154家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27.29万亿元,产品数量达到10262只。
点评:从目前情况来看新基金发行速度远高于清盘速度,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市场基金的数量仍会持续增加。在这一趋势下,投资者愿意申购的依然是能创造长期业绩的基金,这在全市场中是少数的。而短期业绩好但长期业绩跟不上的基金,就很难经得住市场考验。
■ 看好明年市场 私募加仓与发行“两手抓”
私募排排网12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9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8.66%,环比前一周提高0.31个百分点,其中,满仓私募占比升至56.92%。至此,股票私募已连续两周加仓。
点评:机构之所以积极募集资金,稳步加仓,主要缘于对市场的一致乐观预期。相较于2022年,相信明年市场资金面和情绪面大概率会边际优化。
■ 年末新发市场持续“低温”,权益类发行慢慢抬头
整体来看,本周预计将有20只新基金发行,涉及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银华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国泰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从基金投资类型来看,20只预计发行的新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有4只;混合型基金6只;股票型基金有9只;另有1只混合型FOF基金。
点评:就本周新发基金的整体情况来看,基金发行延续着偏冷态势。不过,年末时点,有关权益投资的热度持续增加,从本周新发基金的结构上看“股强债弱”的格局显现。业内也基于年底及明年行情演绎方向的判断,有针对性地看好未来权益类基金的发行态势。
■ 次新基金逢低建仓 明星产品走稳第一步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1日,下半年以来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共有139只、混合型基金有215只,合计募资2681.5亿元。从基金净值波动来看,次新基金业绩出现明显分化。整体来看,下半年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18%,仍有超八成产品处于亏损状态。不过,受益于A股和港股市场的回暖,部分绩优次新基金表现出彩,多只产品自成立以来涨幅超过5%。
■ 2022银行业年度画像:全面净值化
这一年,30万亿元规模的银行理财走得颇为动荡,3月、11月先后出现大面积净值回撤,投资者在恐慌情绪支配下选择了集中赎回。
点评:两轮银行理财“破净潮”,皆因底层资产调整所致。长期看,如何在理财规模、产品净值、客户稳健预期的“不可能三角”中,求得一个成熟的参数,仍在考验着银行理财公司投研体系的长久建设。
■ 银行急推“低波”理财产品
随着债市波动持续,银行的理财赎回压力如影随形。巨量赎回之后,近期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主打收益净值低波动的理财产品,其中不少是以摊余成本法计算估值。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招银理财、华夏理财、杭银理财、苏银理财等大约有十余款主打低波动的理财产品在售。例如,中银理财某192天封闭式理财产品的投资策略中就说明:将精选债券并持有至到期,到期收益确定性高。
三、信托动态
■ 信托业2022年:在分类改革与风险化解中静待花开
2022年5月份,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年会上明确提出,为推动信托业顺利转型发展,当前要做好“进行科学的信托业务分类、研究推行信托公司分类监管”这两方面工作。其中,信托业务分类改革的落实贯穿了整个2022年。
点评:此次分类主要是为了解决信托业现存的两大问题:一是解决层层嵌套,让信托业务更加通俗易懂;二是解决信托业今后在金融体系里面的定位问题,发挥难以替代乃至不可替代的功能。
■ 信托业监管“严字当头”
2022年以来,共有19家信托公司被罚,合计被罚金额5352万元。其中11家信托公司被罚金额超百万元,新华信托单次被罚1400万元,为年内最大金额罚单。
点评:强监管目的是促进信托公司提高经营发展的合规性。而监管处罚会影响信托公司声誉和监管评级,特别是大额处罚会影响到与外部机构和客户的合作。因此,信托公司还是要回归本源,立足监管要求,重视合规管理。
■ 信托"绕道"金交所
12月18日,东莞信托发布公告鼎信-佳兆业桃源建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要将发行人支付投资本金期限延期至2023年12月18日。令人不解的是,东莞信托作为持牌金融机构向佳兆业提供融资,为何要“绕道”金交所?
点评:原因或在于2020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银保监对各家信托机构窗口指导要求压降融资类业务规模等新规,以及房地产“三道红线”融资监管。这样操作就变成了所谓的“投资类”信托,就不会占用公司融资类额度,另外也规避了房地产“三道红线”的融资监管要求。
■ 年内67家上市公司豪掷150亿元购买信托
尽管“暴雷”情况时有发生,但仍未阻止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的热情。据wind数据统计,年初至今,共有67家上市公司累计购买信托产品规模达150.09亿元。
点评:大多数上市公司之所以认购信托产品,也是满足其闲置资金配置需求,提升了资本回报率,特别是在银行理财等产品预期收益不高且依然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长短期限兼备且预期收益较为稳定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
■ 杭工商信托董事长履新杭州银行行长
12月21日晚,杭州银行发布公告,决定聘任虞利明为公司行长,任期至第七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其行长的任职资格自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核准之日起生效。虞利明,曾任杭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杭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杭州工商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
■ 陆家嘴信托助力发行中国首单数字仓单质押增信模式ABN
近日,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作为发行载体助力普洛斯产融科技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2022年度第一期定向资产支持票据(ABN)。这是中国首个以数字仓单质押作为增信手段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同时也是市场首单以大宗商品贸易合同购销尾款债权作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该项目注册规模20亿元,首期发行规模2.1亿元,期限12个月,并获得AAA评级。
■ 云南信托获批设立“省级博士后工作站”
近日,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通知,正式批准云南信托设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博士后招收与培养工作。云南信托一直高度重视金融理论研究和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对于行业高质量发展及公司快速转型的支撑作用,作为中国信托业协会重点课题研究组成员单位,牵头了信托参与普惠金融服务研究工作,参与了普惠金融业务、资产配置业务等多类专题研究项目。
■ 中信信托与中信建投证券联手落地年度最大规模慈善信托
12月23日,中信信托与中信建投证券合作的首单慈善信托——中信信托·公牛集团慈善信托在慈溪市民政局成功备案,该慈善信托为2022年度全国范围内备案的最大规模的慈善信托,备案规模2亿元,期限为永久存续。本慈善信托由公牛集团发起设立,中信信托和慈溪市慈善总会担任联合受托人,中信建投证券担任投资顾问,中信银行担任保管行。
■ 咸阳市原副市长出任陕国投总裁
12月21日,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号发文称,按照省委委托和省委组织部安排,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卫东宣读省委任职决定,解志炯任公司党委委员、副书记,总裁人选。自此,陕国投董事长、总裁人选均已落定。
■ 安信信托将更名为建元信托 证券简称变更为ST建元
今日,安信信托(股票代码:600816.SH)发布相关公告表示,为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公司拟将名称由“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 “建元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 安信”变更为“ST 建元”,证券代码 “600816”保持不变。本次变更事项,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 规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况。
四、市场观察
■ 年内六单股权成功“出手” 信托牌照还吃香吗?
今年或许是信托行业股权变更“大年”。据统计,年内成功完成股权转让及变更的信托公司约6家,此外,宣布股权转让或股权拍卖信息的信托公司还有约10家。
主要观点:
1、信托公司股权转让的原因,一是为落实《信托公司股权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一些股东退出非主营业务;二是因信托估值降低,小股东寻求退出;还有一些变动是出于风险化解的需要。
2、如果算上还未公开的秘密引战者,没有完成股权转让及股权流拍的信托公司仍占多数。从目前的市场环境看,观望情绪较为浓厚,信托牌照价值得以修复还需要时间。
3、信托公司的股东背景及支持力度对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未来,随着信托行业转型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希望通过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或调整股权结构来推动业务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渡过行业转型的艰难期。因此,股权转让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但信托股权市场接受度低、流动性差的局面短期内仍较难改变。
■ 信托产品估值可借鉴行业规范
12月13日,在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举办的信托产品价格指标产品质量研讨会暨2022年第8期“信登慧聚”沙龙活动上,相关专家表示,信托非标资产估值可以借鉴保险资管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多年估值实践,采用符合国际非标债权类资产估值惯例的现金流贴现法,并结合信托行业实际对外提供。
主要观点:
1、信托非标资产估值可以借鉴保险资管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多年估值实践,采用符合国际非标债权类资产估值惯例的现金流贴现法,并结合信托行业实际对外提供。在考虑未来现金流时,根据信托资产借款合同(或转让与回购合同)中所含条款,结合还本付息方式、付息频率、利率调整、利息递延等特点对信托资产的现金流进行合理展开。
2、针对信托资产中包含的特殊条款,例如还款金额挂钩经营性指标、预先支付利息等条款,根据相关条款对现金流进行调整。在考虑折现率时,从信用因素和流动性因素出发,综合考虑所处行业状况、企业经营与财务信息、项目运行情况、担保增信效力、交易结构安排等信息,结合市场价格信号确定信用水平,并结合最近全市场产品利率和期限信息给予相应的流动性补偿。
■ 一周信托产品市场综述
1、本周(2022年12月19日-12月25日)集合信托产品成立市场显著回暖,成立规模大幅增加。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326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环比增加9.03%;成立规模212.71亿元,环比增加52.27%,日均成立规模为42.54亿元。
2、本周集合信托发行市场略有下行,发行规模小幅减少。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36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192款,环比减少24.41%;发行规模144.92亿元,环比减少1.90%;日均发行规模为28.98亿元。
3、本周投向实体经济三大领域的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均有显著上行。据统计,本周金融类信托的成立规模119.54亿元,与上周持平;房地产类信托的成立规模4.61亿元,环比增加47.53%;基础产业类信托的成立规模78.42亿元,环比增加4.94倍;工商企业类信托的成立规模10.13亿元,环比增加172.69%。
作者:用益信托研究院
来源:用益信托网
一周重点关注:
● 2023年经济增速将在5%以上
● 年末LPR报价“按兵不动” 明年初或调降
● 股权融资新政助力优质房企改善资产负债表
● 国资委:乘势而上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
● 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元年:业务模式破旧立新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 看好明年市场 私募加仓与发行“两手抓”
● 年末新发市场持续“低温”,权益类发行慢慢抬头
● 2022银行业年度画像:全面净值化
● 信托业2022年:在分类改革与风险化解中静待花开
● 信托业监管“严字当头”
● 年内67家上市公司豪掷150亿元购买信托
● 中信信托与中信建投证券联手落地年度最大规模慈善信托
● 安信信托将更名为建元信托 证券简称变更为ST建元
●【观察】年内六单股权成功“出手” 信托牌照还吃香吗?
●【观察】信托产品估值可借鉴行业规范
● 一周信托产品市场综述
一、财经视点
■ 2023年经济增速将在5%以上
五大首席经济学家普遍认为,2023年我国经济将出现整体好转,GDP增速预计将在5%以上,消费、投资和出口具有较强增长韧性。
点评:2023年将是内需和外需的拐点,内需将接替外需挑起中国经济复苏的大梁。与此同时,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消费有望迎来较快复苏,在政策的驱动下房地产行业有望企稳,投资和销售增速有望反弹,基建投资增速将保持高位。
■ 央行连续加码14天期逆回购,维护年末流动性平稳
为维护年末流动性平稳,2022年12月22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570亿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净投放1550亿元,这是央行连续第4天开展14天期逆回购,也是连续第三日开展千亿级别逆回购。
点评:年末将至,市场对流动性需求有所增加,市场利率有所上升,央行灵活操作适度增加7天、14天期逆回购操作,满足机构对跨年资金需求,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定市场预期,这符合央行往年操作惯例。
■ 年末LPR报价“按兵不动” 明年初或调降
12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其中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与上月保持一致。自8月非对称调降后,LPR已连续4个月维持不变。
点评:在政策利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近期银行边际资金成本的较快上升,而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一直未能得到改善,从而限制了LPR的调降空间。
■ 股权融资新政助力优质房企改善资产负债表
证监会日前开会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要大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包括全面落实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允许符合条件的房企“借壳”已上市房企,允许房地产和建筑等密切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实施涉房重组等。
点评:改善房企资产负债表是近期监管一再强调的任务,而股权融资是最直接有效的改善方式。“借壳”上市开辟了新思路,一方面为非上市房企增添了股权融资的新渠道,另一方面为没有能力定增的上市房企提供了重组及改善资产负债表的机会。
■ 国资委:乘势而上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
12月19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 明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 更大力度吸引外资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日召开,会议系统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举措。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资源要素条件可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的部署力度前所未有。我国引资潜力大,下一步做好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工作,首先要牢牢抓住改善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
■ 12月份已有16家公司登陆北交所 创下今年单月新高
临近年底,北京证券交易所高质量扩容提速。据统计显示,12月份以来,登陆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已达16家,创下今年单月新高,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8家,占比为50%。在“制造强国”的背景下,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路径通畅,终端需求逐步起量有望带来业绩增长,具备价值投资机会。
二、同业新闻
■ 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元年:业务模式破旧立新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022年,银行、券商等机构顺应资管新规变革,逐步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资产管理本源,业务模式破旧立新,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主动管理能力及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点评:资管新规的实施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是行业的重塑。接下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券商机构可以找到投研体系的差异化定位,例如理财子可以借助母行发现优质资产,券商资管也可以发挥传统的固收投资优势布局低波动产品线;其次可以优化考核方案以激励管理人,方向上追求更市场化、更业务导向、更尊重专业人才;还能与优秀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合作,搭建投研生态圈,借助外力积极布局资本市场。
■ 2022公募维新!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市场公募基金数量合计10010只,突破万只“大关”。截至今年8月底,154家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27.29万亿元,产品数量达到10262只。
点评:从目前情况来看新基金发行速度远高于清盘速度,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市场基金的数量仍会持续增加。在这一趋势下,投资者愿意申购的依然是能创造长期业绩的基金,这在全市场中是少数的。而短期业绩好但长期业绩跟不上的基金,就很难经得住市场考验。
■ 看好明年市场 私募加仓与发行“两手抓”
私募排排网12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9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8.66%,环比前一周提高0.31个百分点,其中,满仓私募占比升至56.92%。至此,股票私募已连续两周加仓。
点评:机构之所以积极募集资金,稳步加仓,主要缘于对市场的一致乐观预期。相较于2022年,相信明年市场资金面和情绪面大概率会边际优化。
■ 年末新发市场持续“低温”,权益类发行慢慢抬头
整体来看,本周预计将有20只新基金发行,涉及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银华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国泰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从基金投资类型来看,20只预计发行的新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有4只;混合型基金6只;股票型基金有9只;另有1只混合型FOF基金。
点评:就本周新发基金的整体情况来看,基金发行延续着偏冷态势。不过,年末时点,有关权益投资的热度持续增加,从本周新发基金的结构上看“股强债弱”的格局显现。业内也基于年底及明年行情演绎方向的判断,有针对性地看好未来权益类基金的发行态势。
■ 次新基金逢低建仓 明星产品走稳第一步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1日,下半年以来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共有139只、混合型基金有215只,合计募资2681.5亿元。从基金净值波动来看,次新基金业绩出现明显分化。整体来看,下半年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18%,仍有超八成产品处于亏损状态。不过,受益于A股和港股市场的回暖,部分绩优次新基金表现出彩,多只产品自成立以来涨幅超过5%。
■ 2022银行业年度画像:全面净值化
这一年,30万亿元规模的银行理财走得颇为动荡,3月、11月先后出现大面积净值回撤,投资者在恐慌情绪支配下选择了集中赎回。
点评:两轮银行理财“破净潮”,皆因底层资产调整所致。长期看,如何在理财规模、产品净值、客户稳健预期的“不可能三角”中,求得一个成熟的参数,仍在考验着银行理财公司投研体系的长久建设。
■ 银行急推“低波”理财产品
随着债市波动持续,银行的理财赎回压力如影随形。巨量赎回之后,近期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主打收益净值低波动的理财产品,其中不少是以摊余成本法计算估值。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招银理财、华夏理财、杭银理财、苏银理财等大约有十余款主打低波动的理财产品在售。例如,中银理财某192天封闭式理财产品的投资策略中就说明:将精选债券并持有至到期,到期收益确定性高。
三、信托动态
■ 信托业2022年:在分类改革与风险化解中静待花开
2022年5月份,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年会上明确提出,为推动信托业顺利转型发展,当前要做好“进行科学的信托业务分类、研究推行信托公司分类监管”这两方面工作。其中,信托业务分类改革的落实贯穿了整个2022年。
点评:此次分类主要是为了解决信托业现存的两大问题:一是解决层层嵌套,让信托业务更加通俗易懂;二是解决信托业今后在金融体系里面的定位问题,发挥难以替代乃至不可替代的功能。
■ 信托业监管“严字当头”
2022年以来,共有19家信托公司被罚,合计被罚金额5352万元。其中11家信托公司被罚金额超百万元,新华信托单次被罚1400万元,为年内最大金额罚单。
点评:强监管目的是促进信托公司提高经营发展的合规性。而监管处罚会影响信托公司声誉和监管评级,特别是大额处罚会影响到与外部机构和客户的合作。因此,信托公司还是要回归本源,立足监管要求,重视合规管理。
■ 信托"绕道"金交所
12月18日,东莞信托发布公告鼎信-佳兆业桃源建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要将发行人支付投资本金期限延期至2023年12月18日。令人不解的是,东莞信托作为持牌金融机构向佳兆业提供融资,为何要“绕道”金交所?
点评:原因或在于2020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银保监对各家信托机构窗口指导要求压降融资类业务规模等新规,以及房地产“三道红线”融资监管。这样操作就变成了所谓的“投资类”信托,就不会占用公司融资类额度,另外也规避了房地产“三道红线”的融资监管要求。
■ 年内67家上市公司豪掷150亿元购买信托
尽管“暴雷”情况时有发生,但仍未阻止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的热情。据wind数据统计,年初至今,共有67家上市公司累计购买信托产品规模达150.09亿元。
点评:大多数上市公司之所以认购信托产品,也是满足其闲置资金配置需求,提升了资本回报率,特别是在银行理财等产品预期收益不高且依然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长短期限兼备且预期收益较为稳定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
■ 杭工商信托董事长履新杭州银行行长
12月21日晚,杭州银行发布公告,决定聘任虞利明为公司行长,任期至第七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其行长的任职资格自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核准之日起生效。虞利明,曾任杭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杭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杭州工商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
■ 陆家嘴信托助力发行中国首单数字仓单质押增信模式ABN
近日,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作为发行载体助力普洛斯产融科技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2022年度第一期定向资产支持票据(ABN)。这是中国首个以数字仓单质押作为增信手段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同时也是市场首单以大宗商品贸易合同购销尾款债权作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该项目注册规模20亿元,首期发行规模2.1亿元,期限12个月,并获得AAA评级。
■ 云南信托获批设立“省级博士后工作站”
近日,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通知,正式批准云南信托设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博士后招收与培养工作。云南信托一直高度重视金融理论研究和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对于行业高质量发展及公司快速转型的支撑作用,作为中国信托业协会重点课题研究组成员单位,牵头了信托参与普惠金融服务研究工作,参与了普惠金融业务、资产配置业务等多类专题研究项目。
■ 中信信托与中信建投证券联手落地年度最大规模慈善信托
12月23日,中信信托与中信建投证券合作的首单慈善信托——中信信托·公牛集团慈善信托在慈溪市民政局成功备案,该慈善信托为2022年度全国范围内备案的最大规模的慈善信托,备案规模2亿元,期限为永久存续。本慈善信托由公牛集团发起设立,中信信托和慈溪市慈善总会担任联合受托人,中信建投证券担任投资顾问,中信银行担任保管行。
■ 咸阳市原副市长出任陕国投总裁
12月21日,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号发文称,按照省委委托和省委组织部安排,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卫东宣读省委任职决定,解志炯任公司党委委员、副书记,总裁人选。自此,陕国投董事长、总裁人选均已落定。
■ 安信信托将更名为建元信托 证券简称变更为ST建元
今日,安信信托(股票代码:600816.SH)发布相关公告表示,为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公司拟将名称由“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 “建元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 安信”变更为“ST 建元”,证券代码 “600816”保持不变。本次变更事项,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 规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况。
四、市场观察
■ 年内六单股权成功“出手” 信托牌照还吃香吗?
今年或许是信托行业股权变更“大年”。据统计,年内成功完成股权转让及变更的信托公司约6家,此外,宣布股权转让或股权拍卖信息的信托公司还有约10家。
主要观点:
1、信托公司股权转让的原因,一是为落实《信托公司股权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一些股东退出非主营业务;二是因信托估值降低,小股东寻求退出;还有一些变动是出于风险化解的需要。
2、如果算上还未公开的秘密引战者,没有完成股权转让及股权流拍的信托公司仍占多数。从目前的市场环境看,观望情绪较为浓厚,信托牌照价值得以修复还需要时间。
3、信托公司的股东背景及支持力度对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未来,随着信托行业转型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希望通过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或调整股权结构来推动业务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渡过行业转型的艰难期。因此,股权转让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但信托股权市场接受度低、流动性差的局面短期内仍较难改变。
■ 信托产品估值可借鉴行业规范
12月13日,在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举办的信托产品价格指标产品质量研讨会暨2022年第8期“信登慧聚”沙龙活动上,相关专家表示,信托非标资产估值可以借鉴保险资管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多年估值实践,采用符合国际非标债权类资产估值惯例的现金流贴现法,并结合信托行业实际对外提供。
主要观点:
1、信托非标资产估值可以借鉴保险资管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多年估值实践,采用符合国际非标债权类资产估值惯例的现金流贴现法,并结合信托行业实际对外提供。在考虑未来现金流时,根据信托资产借款合同(或转让与回购合同)中所含条款,结合还本付息方式、付息频率、利率调整、利息递延等特点对信托资产的现金流进行合理展开。
2、针对信托资产中包含的特殊条款,例如还款金额挂钩经营性指标、预先支付利息等条款,根据相关条款对现金流进行调整。在考虑折现率时,从信用因素和流动性因素出发,综合考虑所处行业状况、企业经营与财务信息、项目运行情况、担保增信效力、交易结构安排等信息,结合市场价格信号确定信用水平,并结合最近全市场产品利率和期限信息给予相应的流动性补偿。
■ 一周信托产品市场综述
1、本周(2022年12月19日-12月25日)集合信托产品成立市场显著回暖,成立规模大幅增加。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326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环比增加9.03%;成立规模212.71亿元,环比增加52.27%,日均成立规模为42.54亿元。
2、本周集合信托发行市场略有下行,发行规模小幅减少。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36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192款,环比减少24.41%;发行规模144.92亿元,环比减少1.90%;日均发行规模为28.98亿元。
3、本周投向实体经济三大领域的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均有显著上行。据统计,本周金融类信托的成立规模119.54亿元,与上周持平;房地产类信托的成立规模4.61亿元,环比增加47.53%;基础产业类信托的成立规模78.42亿元,环比增加4.94倍;工商企业类信托的成立规模10.13亿元,环比增加172.69%。
作者:用益信托研究院
来源:用益信托网
往期回顾:
用益-信托经理参考:房地产新政下,信托公司对房地产信托业务出现分歧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非无法确认,《用益研究》均在文章末尾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拨打电话0791-86217869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商解决,非常感谢!
征稿启事:为了更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用益研究这个平台,促进业内外同行的交流和学习,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服务,我们特长期面向社会诚征信托及相关领域的各类原创文章和报告,欢迎业内外的机构或个人来稿。
来稿请投:yanglee46@hotmail.com
用益研究
用益研究是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的微信平台,作为一家国内外知名的金融资管行业平台,我们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端,准确把握市场的动向和脉搏,为客户提供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独立、客观的分析评论,搭建最专业、最前沿的同业交流平台。
我们的专业源于您的关注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