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论动态】 姜辉: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2017-05-10 姜辉 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来源:《人民日报》2017年5月10日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培育世界胸怀、作出世界贡献。为此,习近平同志提出“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的引领旗帜。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到21世纪中叶,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工人阶级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这一时期,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形成和丰富完善,并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取得主导地位。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其主要历史任务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实际相结合,回答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问题,如何从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问题,以及社会主义改革等问题。这一时期,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列宁主义的形成,在中国是马克思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以及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初步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到下个世纪中叶,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一时期,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21世纪中叶,正是我们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实现的伟大历史时刻,这在科学社会主义第三个历史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

邓小平同志曾作出过关于第三个历史阶段的深远预见:“我们中国要用本世纪末期的二十年,再加上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共七十年的时间,努力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我们要用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实践,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认识到社会主义确实比资本主义好”。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我们要从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地解答了“如何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课题

我们党治理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历史进程。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丰富和完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需要把以往世界社会主义实践中“没有解决得很好”的问题进一步解决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这就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今天,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根据我国传统、现实国情和长期治理经验,创造性地推进治国理政事业,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造了不同于历史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治理模式,形成了相对于西方社会治理的独特优势,为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积累了成功经验。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治国理政的根本特征和重要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开辟了一条现代化新路

我们党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为世界提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成功发展之路。

在历史上,西方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先行一步,其成功经验和积极成果是对人类发展的重要贡献。但据此就认为西方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可行之路、普世之路,其他国家别无选择,必须亦步亦趋,则是错误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西方现代化道路有其固有的矛盾弊端和制度局限性。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西方现代化的危机。现在的“西方乱象”,如贫富差距悬殊、难民潮危机、民粹主义泛滥、恐怖主义猖獗、逆经济全球化暗流涌动等,都标志着西方现代化弊端重重。一些对西方现代化模式亦步亦趋的发展中国家,有的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有的成为受西方国家统治和支配的“外围国家”,丧失了独立性;有的在“华盛顿共识”等方案的引诱下,或在“结构性调整计划”的猛药“医治”下陷入破产;有的在“颜色革命”中陷入政治动荡、国家分裂。

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借鉴但不照搬其他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经验,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中国开辟的以民族复兴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超越了西方的现代化模式,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把现代化的“后发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走出了一条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现代化道路。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符合当今中国实际的鲜活的原版。中国开创的新的现代化道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榜样和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党围绕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发展道路等,积极回答“人类社会向何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西方金融寡头和西方国家为追求超额资本利润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而今却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而关门建墙,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世界向何处去?人类走向何方?对此许多国际政治家和战略家都陷入焦虑、彷徨和迷惘之中。

在深刻复杂的世界大变局中,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中国。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把中国发展和世界各国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把握历史发展大势、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积极向人类社会提供丰盈鲜活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推动构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推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众多治理难题。中国遵循新发展理念,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包容发展、共赢发展”的新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国际秩序新原则和人类社会发展新愿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创造性回答,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世界更美好、让各国人民更幸福。

(作者:姜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信息情报研究院党委书记)


推荐阅读

【理论动态】 洪银兴:以创新的经济发展理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理论动态】 林光彬:重新理解市场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理论动态】 智库顾问顾海良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理论动态】 朱富强:私有化之殇——复杂自由主义的审视

【理论动态】  武 力: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启示


  (责任编辑:林盼  审校:郭冠清)  


  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  ∣ 长按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感觉不错,请点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