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论动态】 任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范式图谱

2017-09-13 任平 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

点击「 蓝色微信名 」 可快速关注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任平,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

创新学术史研究:前提反思与“方法论自觉”


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以下简称创新学术史)具有重大意义。如果说,一个时代的学术史展现这一时代学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就,那么,创新学术史则反映和体现以思想和学术创新为鲜明特征的伟大时代的学术理路。本文致力于研究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正是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学术领域的创新发展的理论图景、原创过程,及其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演化逻辑。深描创新学术史的图景,理清其主要脉落和创新谱系,概括和总结其深刻经验,以便同步、同态、同构地助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创新,成为“思想创新时代的反思逻辑”。

学术史叙事的灵魂在于方法论自觉。超越记述史、穿透学术史“完整的表象”而达到“抽象的规定”的“方法论自觉”,就是把握这一创新学术史中次第出场的研究范式。研究范式作为研究群体自觉的行为规范、总体方法和基本路径,是时代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是学术见解、观点和理论创新的根基与灵魂,是当代创新学术史坐标和图谱的轴心。每一个重要研究范式的变革,都引起创新学说史图景的整体转换。以研究范式为切入点,准确把握当代创新学术史的范式图谱构变,就可以循此脉络深度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创新学术史。

基于“方法论自觉”,国内各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学科在推进理论创新的进程中已经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改革”、“原理研究”、“哲学史研究”、“文本-文献学解读”、“与当代西方哲学对话”、“反思的问题学”、“中国化”、“部门哲学”、“出场学”等9种研究范式,并且日趋完善。本文计划进一步深度探索从范式到创新学术史图谱全景,需要经过四个关键环节。第一,科学界定各种研究范式的创新特色,进而阐明多元创新范式之间既竞争又互补的相互关系。第二,从研究范式的彼此孤立分析走向整体关联研究。在多元范式中寻找支配和影响其他范式的范式,即“轴心范式”,它形成理论创新的坐标,进而由坐标扩展成为理论创新的学术图景。第三,深描学术图景之间的历史转换。学术图景之间的连续、断裂和辩证转换,共同造就了学术图谱(学术图景转换史)。第四,每一种学术图景的发生与转换,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出场的,都依赖于一定的历史场域、出场路径、出场方式,表现为一定的出场形态。因此,历史的出场逻辑与思想的出场逻辑的对应生成,就是本文所指的创新学术史。

 

多元研究范式的界分


对9种研究范式在创新学术史图谱中的历史成因、基本特征、创新功能、内在局限、未来走向做深度分析,成为深描创新学术史图谱的逻辑起点和微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改革研究范式”(简称教科书改革)一直是中国研究与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方式。 39 38836 39 15287 0 0 2321 0 0:00:16 0:00:06 0:00:10 3356最大特点即内容原理化、逻辑体系化、表达教科书化;其内在矛盾是内容时代化与表达原理化、教科书化之间存在着相对性与绝对性、变化性与稳定性、原理共识与个性表达的矛盾。原理研究范式就是因克服这一局限的需要而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范式”(简称原理研究)是以专著、论文等话语形式表现出来研究方式,其特点是表达内容个性化、论述领域分散化、体系多样化,拓展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种理解体系、诸多新哲学领域研究。其内在矛盾存在着逻辑表达与历史变化、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矛盾,缺乏文本、历史和现实根据的支撑,容易陷入“独断论”,存在“非法引证”问题。马哲史研究范式因其局限而生,起到巨大的补正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简称马哲史)的历史成因有三:冲破苏联教科书的教条性理解,更加历史地、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学”的误读展开对话与论辩;全面梳理马克思主义发展逻辑,创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其基本特点是:历史性解读、规律性解读、对话性解读,其创新功能是历史性描述和开放性解读,使学者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和在场,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文本文献学解读研究范式”(简称文本-文献学解读)的出场原因有三:支撑深度理解马哲史需要,没有文本文献学的深度准确理解,也就没有正确的马哲史;与西方马克思学等思潮展开对话、抢夺文本解释话语权;正本清源、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这一范式的基本特点是:通过版本学比较、文本编篡和意义解读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而通过以时代视域解读文本来实现理论创新。这一研究范式对于学者的学术技术规范要求很高。其局限性在于,文本研究不能替代现实关照,对其崇古向度的反思就引起学者提出新的研究范式。

“与当代西方哲学对话研究范式”(简称对话)的历史成因有二:迎接西方思潮挑战、激活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捍卫马克思主义地位;彰显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激活思想资源、推动创新。其创新功能在于:深入了解了当代西方学术前沿,逐步缩小与西方学术前沿差距,解构和打破了西方学术一统天下的话语霸权。对话研究范式问题在于,易于将西方思潮嫁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以西解马”、食洋不化的现象。因而必须从自己的实践出发,反思中国时代化重大现实问题。

“反思的问题学研究范式”有三个出场原因:扭转食洋不化现象,实现中国学术的原创性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心,以改变世界的实践为灵魂,以解决时代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归宿,强力推进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学导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创新的必然路径。这一范式的基本特点是,它既是问题学的,也是反思的问题学。其创新功能是,直面现实问题本身,不断推动理论拓展、理论创新。其局限在于,对时代重大问题反思不够系统化、专门化,因而部门哲学就应运而生。

“部门哲学研究范式”(简称部门哲学)的出场有两个历史原因:反思的问题学研究范式需要学科化、部门化、系统化。其基本特点是:作为一种专门化的领域哲学理论,处在一般哲学与具体科学领域的中介位置,是某领域科学的总概括和引领性的理论。其创新功能是,催生理论创新,推动各个小体系创新理论发展。部门哲学的最终宗旨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就必然再次出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简称中国化)的理论特点和创新功能是:聚焦中国问题,坚守中国立场,创新中国视域,原创中国理论,形成中国学术话语,使中国学术走出国门,影响世界学术。当然,所有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思想层面,还需要研究产生思想、创造思想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基础。这就呼唤“马克思主义出场学研究范式”的出场。

“马克思主义出场学研究范式”(简称出场学)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逻辑的科学。它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逻辑的空间坐标,其中包括“两大地平线”:时代历史地平线的变化逻辑;在历史地平线上,马克思主义出场形态发生创新型改变的逻辑。两条地平线造就四个模块(当年历史语境-当代语境)的阐释逻辑。

可见,9大研究范式由于历史成因不同、基本特征不同,在推动学术创新成果方面的功能也显现出一定的差异。

 

创新的轴心范式、纵横坐标与学术图景


虽然研究范式构成了创新学术史图谱的微观基础,但是完整描述创新学术史图谱需要整体把握多元范式的宏观结构。从微观基础上升到宏观结构,两者之间存在着鸿沟。跨越鸿沟、实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过程的关键在于:在不同时期、不同学术图景中,研究范式不仅数量不同,而且研究范式之间的地位和功能也不相同。其中,必有一个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范式,它的存在在所有范式共时态关联中起着支配、决定其他范式性质和创新功能的作用。我们把这一主导范式称之为轴心范式。因为,这一范式决定着一个学术图景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结构。

例如,在教科书改革时代,理论创新、哲学发展主要依靠教科书改革,呈现内容创新的时代化与话语方式的教科书化的高度统一。因此,理论创新的知识生产形式就必然表现为从旧教科书到新教科书。教科书改革成为承载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时代化创新发展的主要路径和方式。教科书研究范式最大的创新功能在于:教化、宣传、普及的作用无可替代,影响广泛、贡献巨大。由于教科书范式本然存在的内容时代化与表达原理化、相对性与绝对性、变化性与稳定性的矛盾,因此,教科书研究范式的内在局限走向极端必然导致体系的教条化甚至僵化。同时,教科书的呆板化要求延缓、压抑了个体自由学术表达。因此,需要突破这一研究范式的局限,由教科书改革而延伸的横轴——原理研究范式应运而生。

原理研究话语方式脱胎于教科书,其研究内容依然源于教科书体系性构建和原理性表达,表现为教科书的共时态横轴延伸。但是,原理研究已经呈现出三个超越性功能:第一,能够更及时、更充分反映时代精神,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功能。第二,更加方便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与体系的个性化理解和表达。第三,话语方式表现为“后教科书方式”,主要是论文和专著,而不再是教科书。无论原理研究如何超越教科书阐释体系,但是学术理路和治学方式仍然没有摆脱教科书传统,其研究的最终理想依然是皈依某种新版教科书。因此,原理研究服从、服务于教科书改革范式,构成以教科书改革为轴心的学术图景的横轴。

经典原著选读构成这一学术图景的纵轴。原著选读入选(后演变为文本-文献学解读)的文本按照原典问世时序编选的,形式上表现为历时态向度。但是,文本出场时序的“历史性”并没有表现在对文本思想理解的历史差异上,相反,在本质上,对原著文本意义的理解恰好是同质性、无差别、非历史的。原著选读仅仅是用来证明教科书所包含原理出场有据,即有原典根据而已。原著选读无非是“穿着原著衣装的教科书”。至此,由教科书改革范式为轴心、由原理研究和原著选读为纵横两轴,就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学术史的第一个学术图景。

可见,学术图景的创新功能远大于单一范式和范式简单和。在轴心范式没有发生改变之前,相对应的纵横两轴就不会发生改变,对应生成的学术图景也就不可能发生改变。反之,一旦轴心范式的地位发生改变,那么,相应地,学术图景则必然发生转换。随着轴心范式不断发生格式塔转换,学术图景就发生新旧更迭,历史地呈现一个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知识生产装置。

 

学术图景的格式塔演化与结构创新:范式图谱


轴心范式一旦发生新旧交替,那么,学术图景必将或迟或早总要发生构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围绕理论创新的步步深入,先后有4个研究范式成为轴心范式,因而促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学术图景发生3次重大转变、形成了4种学术图景。

以教科书改革为轴心,以原理研究、原著选读为纵横轴,建构起第一个创新的学术图景学术图景的命名由轴心范式这一主导因素决定。教科书改革和原理研究的内在矛盾和局限,即历史性与原理相对稳定性、体系追求绝对性与内容相对性、原理要求恒常性与内容发展性的矛盾,等等,因而就转变为整个学术图景的矛盾和局限。

超越第一个学术图景的局限,呼唤文本-文献解读为轴心范式、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以及与西方当代哲学对话为纵横两轴,形成第二个学术图景文本-文献学解读之所以成为第二个学术图景的轴心范式,主要因为:第一,马哲史研究越深入,就越对文本-文献学解读研究范式产生深度依赖,使后者地位凸显,进而成为新的轴心范式;第二,文本-文献解读领域成为与西方“马克思学”争夺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编纂和解读模式话语权的主要战场;第三,作为轴心范式,文本-文献学解读具有的独特创新功能。第一次真正以文本-文献学方式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原初语境,把版本学、编纂学、目录学和校勘学等文献学研究方式看作是推动深度理解原典意义的有效方式,当作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路径之一。这一解读的前理解是时代的和创新的,是用创新视域的对话来让马克思“大声说话”,让文本意义真正向当代人开放,多层推进文本-文献学研究。其中至少包括了文献学、认识论、文本解释学三个层面的研究。

与上一个学术图景相比,文本-文献学解读学术图景呈现的最大特点在于:上一个学术图景主要是逻辑的、原理的、横向布展的,而这一学术图景有巨大的历史感为基础,偏重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历史的、演化的和纵向差异的研究。

针对文本文献学解读视域下可能隐藏的“顽强的崇古意识”,学界需要将“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走向当代”结合,真正做到“回归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的统一,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返本”又“开新”,以与当代西方哲学对话来“激活马克思的思想资源”,彰显“马克思是我们同时代人”的在场维度。

但是,迎接时代挑战,要超越对话,走入时代实践本身。而真正“回到马克思”的文本-文献学解读也需要作为解读前提的时代视域,它只能来源于对时代重大问题的反思。因此,以“反思的问题学”研究范式为轴心,以拓展的领域部门研究范式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为纵横两翼,形成了第三个创新的学术图景。

“反思的问题学”之所以成为新轴心范式:其一是因为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在场方式就是成为时代“反思的问题学”,深刻反思、着力穿透和科学解答系列新全球化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出场的主要方式;其三,问题导向必须对问题和提问方式本身加以深刻反思和批判,既反对“问题的形而上学”,也反对“问题的实证主义”,因而是反思批判问题的研究方式;其四,“反思的问题学”是理论创新的范式。

然而,重大现实问题也需要专门研究。因此,作为横轴,部门哲学就将问题学反思逐步上升为专门的学科化、部门化系统,如经济哲学、政治哲学、发展哲学、价值哲学等等。而纵轴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飞跃性成果的出场逻辑,贯彻着“反思的问题学”的实践向度,使“反思的问题学”指向更加明确。当然,上述都是思想出场的逻辑,还没有穿透思想出场逻辑背后去发现历史语境和出场语境。而要想真实地理解其演化逻辑,就必须要考察思想因何出场、如何出场,这就必然召唤出场学范式。

因此,马克思主义出场学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逻辑的理论体系。它深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出场”的历史语境、出场路径和出场形态之间的内在链锁关系,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当年到当代、从世界到中国的出场史和创新过程,因而能够作为第四个学术图景的轴心范式。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出场学范式为轴心,以正在形成中的实践解释学范式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为两翼,正在形成第四个创新的学术图景。

三次转型、四个创新学术图景,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图谱。每一个学术图景向下一个图景的格式塔转换,并不意味着原先的研究格局不复存在,原图景依然存在并继续沿着自己的轨迹惯性前行,但是新图景崛起成为新时期的研究创新的旗帜、主导和引领。这就是基于范式图谱变化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学术史。

 

出场学阐释:创新学术史的与时俱进逻辑


四大学术图景转换构成创新学术史的范式图谱,其出场根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探索的哲学表现,因而需要在历史场域演化中得到深度阐释。

第一个学术图景是全球分裂和对抗条件下新中国从革命转向建设实践需要的理论表现。受到帝国主义封锁,处在意识形态冷战对立之中的新中国,为了在思想领域全面建立和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采取了破旧立新的两方面战略举措。一是开展大规模思想改造和批判运动,肃清旧社会遗留的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旧思想、旧道德、旧学术的影响。二是为了全面、准确、迅速地在全社会大规模普及宣传马克思主义,国家必然需要利用最便捷、最可靠、最有效的教科书方式来积极实施这一意识形态战略。“拿来主义”所内含的苏联教科书中形而上学、僵化的教条主义必然产生消极影响,因而不能满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要求。因此,重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即教科书改革范式就必然出场。为实现这一理论目标,原理研究和原著选读就承担了更深入的研究责任,因而逐渐繁荣和发展起来。

第二个学术图景是在新全球化时代来临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到中期的思想出场形态。就历史场域变化来看,全球资本创新逻辑初步实现了从马克思当年大工业资本主导的旧全球化时代向以后工业资本为主导的新全球化时代的转变。资本创新需要一个较长的经济增长周期(长周期)来实现资本盈利最大化的冲动。在这一全球结构中,经济全球化交往超越了分裂,世界发展需求替代了全面战争,成为中国利用全球环境实现改革开放新战略和抢抓战略机遇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条件。于是,“改革的哲学、哲学的改革”、“现代化的哲学、哲学的现代化”就成为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新使命。随着思想解放、学术发展的日益深入,原理研究再也不满足于教科书改革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共识性、统一性束缚,因而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和体系的多样性理解,从而冲破了教科书改革的时代局限,学界以论著而不是教科书进入了“后教科书时代”。此外,随着开放的深入,西方思潮蜂拥而至,关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研究成为人们激烈争论的场所。原理研究的多样性理解不仅源于改革开放的新实践,也源于人们在与西方思潮对话中的思考。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思潮对话,激发了对话研究范式的迅速崛起;为了对话,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成为当务之急。而为了更准确深入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原典,文本-文献学解读范式也应运而生。于是,超越第一个学术图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的当代出场形态,必然形成以文本文献学解读范式为轴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对话为纵横两轴的新学术图景。

然而,和平与发展的全球浪潮、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不断探索的实践中向前迈进的。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突破文本视域、超越对话逻辑,紧贴时代实践,采取“反思的问题学”研究范式,进而成为第三个学术图景的轴心范式。

因此,第三个学术图景是在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如日中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日益加速时代的哲学产物。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在不断解答新问题、攻坚克难中开拓新境界,形成“反思的问题学”主要路径。部门哲学作为横轴,集中体现了“反思的问题学”的指向性,研究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哲学,研究经济逻辑、财富逻辑、资本逻辑的经济哲学,呼唤公平正义和民主政治的政治哲学,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价值哲学就必然涌现。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作为这一学术图景的纵轴。

第四个学术图景是在前三个学术图景基础上更高的方法论自觉,集中体现和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求理论创新所能够达到的新境界和新高度。作为第四个学术图景的轴心范式,出场学以揭示思想史、学术史背后的历史场域的演化逻辑和决定作用为己任,在方法论上成为自觉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成果的理论条件。

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历史场域转换到学术图景的转换,形成对范式图谱的历史唯物主义解释。范式图谱构变史,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出场史。出场学用两线(历史时代实践的线索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图谱线索)、四个模块(原初时代语境、当下时代语境;原初范式图谱、当下范式图谱)来深度解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演化构变的创新学术史逻辑,从而把学术史研究转化为一种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与时俱进的创新逻辑分析,使研究转变为一种科学。


推荐阅读

【理论动态】 叶振宇: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研究

【理论动态】 陈承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

【理论动态】 冒天启撰文纪念《资本论》出版150周年

【理论动态】 秦宣: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理论动态】李子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浅析


  (编稿:郭冠清  林盼  审校:孙志超)  


  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  ∣ 长按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感觉不错,请点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