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中国崛起这一现实因素,在旧的范式之下,必定会被重新置于对国际政治经 济旧秩序有利的循环之中。因此,构建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及政策范式就 显得非常有必要,这样不仅可以解释中国崛起的现实,也可以用来指导中国的 改革实践。“随着中国政治及经济地位的上升,人们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期望逐 渐加大:‘中国本土’强调研究中国的特殊性;‘中国时代’不仅强调特殊性, 而且还要求将其上升为普遍理论;‘中国文化’则在更深入的层次上,要求将中 国的文化精髓融入经济研究,以此重新补充和完善现有的经济学理论范式。”
【理论动态】 张晖明:中国崛起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点击「 蓝色微信名 」 可快速关注
■ 来源:张晖明教授在复旦大学的讲演
张晖明,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有关“中国经济学”的三次大讨论
有关“中国经济学”的探讨,总共可以归为三次大讨论。最初的大讨论始于王亚南先生。60 多年前,他就大力倡导建立中国经济学,并身体力行,留下大量重要著作。这是中国的思想先驱,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现实下,以及救国图新的实践中,探索建立独立自主经济理论框架的第一次努力。第二次大讨论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到 90 年代中期,以樊纲对“苏联范式”经济学理论的批判为代表。这次讨论,是学者们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现实下,以及经济体制转轨的实践中,摒弃陈旧的理论范式,引进西方先进理论方法,构建适合中国现实与实践的理论范式的第二次努力。第三次大讨论是从本纪初至今,从林毅夫倡导中国经济学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到程恩富总结中国经济学要以“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其间出现了研究中国经济学的大量文献。这次大讨论的现实背景,是中国在“转型”的同时又保持经济高速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逐步提高,而现有的主流经济学已不能很好解释现实并指导实践,因此,本次大讨论可以看作是在中国崛起及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重构的现实下,学者们为发展适合中国现实性与文化特性的经济学理论,为构建中国自身的经济学“话语体系”而作出的努力。
这三次讨论中,学者们对“中国经济学”中的“中国”两字的解读,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含义:地缘政治概念、特定历史时代概念、特殊的文化范式概念。这种多层次的解读,代表了国人对“中国经济学”的深厚期待。
1、“中国”:一个地缘政治概念。若将“中国”看作一个地域概念,中国经济学也就可以理解为是中国本土的经济学。
2、“中国”:一个历史时代概念。许多人认为 21 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按此逻辑,可以将“中国”理解为一个时代,即中国经济学是“中国时代”的经济学。而中国时代令人瞩目的事件有两个:中国内部的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以及中国崛起所造成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调整。由此而来的问题是:中国如何改革?中国为何会崛起?对于转型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中国模式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技术革命和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如何调整?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实际上就是要从中国的实践经验出发,寻找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工具性的理论,进而升华为能为全人类所用的普遍性理论。
3、“中国”:一种文化范式概念。当代主流经济学是建立在基督教文化之上的经济学,而中国是儒家文化的代表。另一方面,中国区别于西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如果当作一个文化范式来看,那么,中国经济学就是中国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及主流经济学三者相融合所形成的新的理论范式。
上述三种对“中国”的不同理解表明,随着中国政治及经济地位的上升,人们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期望逐渐加深:“中国本土”强调研究中国的特殊性;“中国时代”不仅强调特殊性,而且还要求将其上升为普遍理论;“中国文化”则在更深入的层次上,要求将中国的文化精髓融入经济研究,以此重新补充和完善现有的经济学理论范式。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主流经济学的演变
当前“中国经济学”面临的现实,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崛起所引发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构。在过去的 189 年中,世界的经济中心由中国转向欧洲,再由欧洲转向美国。当经济中心转移时,经济学研究的学术中心也会随之转移。中国在 20 世纪初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适用于这种生产方式的现代经济学发源于欧洲,所以,现在可以看到的经济学学术中心的唯一一次转移,是从欧洲转向美国。经济学学术上的强国也是主导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强国,主流经济学的演变说到底是服从于学术强国的国家利益变化的,因为经济学理论是解释现实、指导实践的工具。一方面,学术中心的“主流”学者立足于所在国的利益和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他们解释现实的视角难免带有一种隐性的“偏见”;另一方面,从实践的角度看,国家层面的“实践”的最高准则就是国家利益最大化。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改变,最终将影响学术强国的利益,这样理论所能提供的政策措施就会直接服务于现实国家利益的诉求。因此,虽然主流经济学的形式在不断更替演变,但在一轮又一轮的循环之后,学术强国主导下的“主流”经济学所固化出的理论范式和政策范式将逐渐成为维护这些强国利益的工具。
观察 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全球化的波动代表了由技术水平、制度结构、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现实结果;这种现实结果决定了经济理论的发展趋势;经济理论的发展演进又影响了实践中政策的更替摆动,进而导致新的现实结果。但是,我们认为,经济理论及政策上的“自由主义”与“保护主义”的更替,并不是由全球化的波动程度决定的,而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如果全球化符合某个国家的国家利益,那么,即使全球化程度下降,这个国家的理论基调也不会改变;相反,如果某个国家的利益在全球化上升中受损,那么其理论基调必定是反自由主义的。因此,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学术中心的时代,经济理论及政策范式服务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利益——当全球化与发达国家利益相一致时,自由主义的理论与政策便占据主导地位;当全球化与发达国家利益不一致时,保护主义的理论与政策便成为主流。而在一轮轮循环演进过后,理论和政策的范式就会日趋强大,通过固化人们的思维,达到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的目的。
当前中国的崛起,是在全球分工日趋加深的背景下产生的,全球化加深对中国有利;而与此相反的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却在全球化加深的进程中日益下降,主流经济理论在原先的固有范式下,必定要向保护主义的方向发展。中国崛起这一现实因素,在旧的范式之下,必定会被重新置于对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有利的循环之中。因此,构建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及政策范式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这样不仅可以解释中国崛起的现实,也可以用来指导中国的改革实践。
经济学研究重心的变迁
林毅夫曾经提出,21 世纪将会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因为经济学研究的学术中心是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而转移的,中国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中心,所以,经济学的学术中心将会转移到中国。
经济学理论是对经济现实的一种逻辑化解释,因此,现实的变化推动了理论的变化。人类自古以来就有交换行为,当以交换为基础的商品经济转变社会的主导经济形式时,人类便进入到市场经济时代。这种转变是在某种政治、法律、文化传统等环境下所产生的。与之对应,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方式、技术应用等也发生了改变。当政治、道德伦理、哲学等领域的学者对于市场经济作出深入思考,系统研究社会关系、生产制度及技术应用之后,经济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典政治经济学。由此,经济学涉及的领域可以归为四个方面:制度环境(政治、法律、文化传统的环境)、“人-人”关系(人们的社会关系)、“人-物”关系(生产方式)与“物-物”关系(技术应用)。经济学主要对后三者做出系统研究,但后三者形成于前者的基础之上。历史学派试图将制度环境也纳入研究范围之内,但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中后三者的变化必然导致制度环境变化,最终形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制度环境。
20 世纪之前,经济学研究的学术中心在欧洲,经济研究没有脱离上述四个方面,并且以前两个方面为重心。而进入 20 世纪之后,随着经济中心逐渐向大西洋对岸的美国转移,经济学的学术中心也转移到了美国,新古典经济学逐渐成为主流,经济研究的重心随之改变,越来越侧重研究“人-物”和“物-物”关系,而忽视制度环境和“人-人”关系的研究。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术中心的现实环境决定了研究重心,欧美社会现实环境的不同导致了经济研究重心的改变。20 世纪之前的欧洲社会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制度环境,当时的经济学家们都无法回避这个现实问题。而 20 世纪的美国则有着较为理想的市场经济的制度环境。因此,美国的经济学家不需要关注制度环境。当美国引领电力及内燃机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欧洲则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衰落。现实中美国经济的模范作用,使得经济学的“主流”也逐渐“美国化”。以边际分析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可以看作是“美国时代”的经济学,但边际分析的适用范围是“人物”和“物-物”关系,对“人-人”关系和制度环境的研究并不适用。因此,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关注的范围缩小为研究“人-物”和“物-物”关系,其他研究则被划为非主流。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也同时将新古典经济学带入了危机。凯恩斯革命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离开来。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被纳入“微观经济学”,而“宏观经济学”虽然没有直接研究“人-人”关系,但其构建的“通货膨胀率-利率-失业率”的三角指标体系,却使它成为一种解决“人-人”关系问题的“工具性”理论。利益集团能够利用这三个指标体系为其利益辩护,经济学因而保住了它的“显学”地位。但边际主义仍然当道,新古典综合派又将边际分析变为了主流,而货币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等等流派都没有脱离凯恩斯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从 20 世纪后期开始,现实经济却向着“人-人”关系越来越重要的方向发展。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生产方式逐渐脱离了物质领域。单纯的物质生产虽然能够不断增加产出,但是价值却在不断下降,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数也在不断减少。知识生产、技术创新、服务交换逐渐成为经济的主导,在发达国家,相关部门的价值及从业人数都在总量中占大部分。简单的边际分析虽然适合物质生产或消费领域,但到了非物质的领域,其适用性就非常有争议。因此,经济研究的重心又有重新转向研究“人-人”关系及制度环境领域的趋势,政治选择、产权、制度变迁等都被纳入经济分析的框架。新制度经济学将边际分析与制度分析相结合,传统的“主流方法”仍然有用。但是边际分析是否适合“人-人”关系以及制度环境的研究?或者说,是否有比它更适合的分析工具,比如博弈理论、人类行为理论等?这些问题都有待研究。
因此,我们可以观察到,经济学学术中心的第一次转移,即从大西洋东岸的欧洲转移到大西洋西岸的美国,经济研究的重心由于现实环境的改变,也随之从制度和社会关系方面转向物质和技术方面。而当前,经济学学术中心面临第二次转移,即从太平洋东岸的美国转向太平洋西岸的中国,并且经济研究的重心也有重新向制度与社会关系方面回归的趋势。而中国本身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制度变迁,这一现实环境必将推动研究重心实现真正的转变。
“中国经济学”理论革新的趋势
有鉴于上述经济学研究重心的改变,进一步可以推断,经济学理论未来将会出现两个方面的分离,这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范式革新的趋势:在研究对象方面,制度环境及“人-人”关系与“人-物”关系及“物-物”关系相分离,经济学将分成“社会经济学”与“物质经济学”;而在理论功能方面,则将实现规律性理论与工具性理论的分离。
1、社会经济学与物质经济学相分离在研究对象方面,由于分析工具的适应性不同,在短期内无法找到统一的工具,经济学也许会分离为两个部分:“社会经济学”和“物质经济学”。前者研究制度环境的变化机制以及“人-人”关系,以历史分析、人类行为分析、博弈论等作为主要分析工具;后者研究“人-物”及“物-物”关系,以边际分析为主。这涉及哲学上的本体论问题:究竟何为本体?是“人或意识”还是“物”?只有这个问题有了定论,物质经济学或社会经济学两者中的一方才能成为基础,另一方作为其附属,否则,就只能将它们暂时加以分立,以避免出现错误。
2、规律性理论与工具性理论相分离在理论功能方面,经济学理论面临其规律性与工具性无法统一的矛盾。理论,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将现实加以逻辑化的一种分析框架。不妨将理论比作原始部落的图腾:假设在某个原始部落,一个巫师总结前人经验,在空地上树立起一个图腾以代表一种信仰。在此之后,如果碰巧风调雨顺,部落的人收获的食物比图腾树立起来之前更多了,那么,他们可能将那个巫师奉为先知,并认为图腾确实有神力能够帮助他们;但如果相反,树立起图腾后正好碰上天灾,那么巫师可能就被认为是在瞎说,甚至是妖言惑众触怒了天神。或许,部落成员也都很“理性”,认为天灾不是图腾引起的,他们会比较相同的天灾下,图腾树起前部落的损失是否比图腾树起之后的大。如果认为图腾确实帮助他们减小了灾害损失,那么巫师的信仰仍旧能得到人们的尊重。
假如现实情况也的确如此,图腾树立起来之后,人们在平时的产出都增加了,即使在遭遇灾害的时候,损失也减少了,那么这真的是图腾有神力吗?现代人当然不会相信。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解释:图腾给所有部落成员都带来了一种心理安慰。由于他们相信有神力会在冥冥之中保佑他们,因而他们打起猎来更勇敢,采摘耕种时更积极勤劳,与外族打仗时也更勇猛,是这些因素导致部落的产出增加,而不是图腾的神力。因此,图腾的真正作用其实是间接的心理安慰。巫师应该很明白这一点,部落首领也可能知道,但他们有默契在先,绝对不能把这个秘密透露给普通成员,否则,图腾就没有“神力”了。
理论的作用某种程度上也与图腾类似,它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不一定是在其本身所包含的内容范畴之内。或者说,很多理论像图腾那样,起到的是一种工具性的作用,相对于隐藏其后的现实意义而言,其本身内容的真假对错已经不重要了。但是,既然有人能够意识到“理论图腾”背后的“潜在规则”,如巫师或部落首领,那么,这些“潜在规则”的作用规律能否被人认识,并形成理论?一旦成为理论,这些“潜在规则”是否还有作用?
至此,我们必须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区别开来加以考察。自然科学只研究“物-物”关系,“物”的规律是其研究对象,而人们工具性地使用这些理论的对象也是“物”。因此,自然科学理论的“规律性”和“工具性”是统一的,也就不存在“潜在”和“显在”的问题。但社会科学所研究的是“人-人”及“人-物”关系,人的行动规律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对象,而这些理论在使用时,使用者是“人”,使用的对象也是“人”。这样,理论在被使用时,本身就是工具性的,而这种使用是否符合“规律性”,就不得而知了。
由此,经济学理论可以划分为两种:研究客观规律的规律性理论与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建立的工具性理论。这涉及到认识的问题。如果研究者的认识能够涵盖大部分人的局部认识,那么,他的理论就具有规律性,根据这个理论所建立的正式规则就符合规律,非正式规则存在的余地就很小。但随着现实的变化以及人们认识的扩展,研究者的认识落后于大多数人的局部认识,那么,研究者的理论就会与大部分人的现实行为脱节,这种理论也就成为了“工具理论”,即其实际的作用与其内容是不一致的,它仅仅作为一种形成某种机制的工具而存在。另一种工具理论形成的可能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加深,人们的认知范围变小,但在小范围内的认识深度却在增加。理论即使在广度上能涵盖大部分,但深度却不够,最后也导致其变为工具性理论。
所以,我们推断,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必然会顺应这两大趋势:第一,社会经济学与物质经济学分离为两大部分;第二,理论分为“工具性层面”和“规律性层面”。工具性层面的理论解决中国现实的问题,而规律性层面的理论则为人类认识客观规律作出贡献。中国经济学只有顺应这两个趋势,才能在理论上解开人类的认识枷锁,在实践中指导“中国模式”的完善。
许多人认为,21 世纪是中国的时代,而在现实推动下,经济学理论本身也面临新的变革,因此“中国经济学”担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那么,中国的学者是否能胜任?中国学者的理想是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升华的,从追求政治独立与解放,到追求物质自由,再到追求思想解放。而新一代的研究者,在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下,必将冲破名利的诱迫、体制的局限与文化的缺陷,构建出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学”,解开自我的枷锁,解开国人认识上的枷锁,解开全人类认识上的枷锁。
推荐阅读
【理论动态】 王伟光: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讲话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于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用之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意义重大。我们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和把握,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认识和把握,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鲜经验,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重大变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一、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又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作用,重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和运用,重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这首先表现在毛泽东本人的带头重视。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们党正在把工作重点由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转化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由于我们党缺少管理全国经济的经验,再加上许多方面照搬苏联的做法,我国的经济建设也出现不少问题。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类矛盾,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是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56年4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建设各种关系,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总思路。这一报告是从理论上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道路的最初尝试,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1958年以来,毛泽东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论述探讨,这些集中体现在他1958年《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批注》《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话》和1959年到1960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这些批注和谈话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基础,留下了丰富而又珍贵的思想财富。
毛泽东除了对商品经济提出了独创性的观点以外,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做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例如,关于经济体制方面,他主张着重解决中央与地方分清经济管理权限的分权问题,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向地方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他提出,“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关于对外开放,他主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毛泽东还提出实行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和收入过分悬殊,实现公有制基础上的共同富裕问题,提出了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发来研究分配问题,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国有企业要完善管理制度,学习西方管理经验应有所扬弃和创造等问题。
二、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不要搞市场经济,能不能搞市场经济,怎么搞市场经济,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公有制必然代替私有制,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必然有一个过渡阶段,这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当然,这一重要结论,只是马克思根据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作出的理论概括。对于共产主义到底是什么样子,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样子,社会主义怎么建设,他只是提出了若干个原则,规划了一个总的蓝图,不可能说得那么具体。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全社会的公有制,劳动者直接按劳分配,没有商品、货币,实行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区别。这些设想的理论逻辑是:既然社会主义社会晚于资本主义社会,其生产力已经高度发达,那么就可以不再搞商品经济,直接过渡到计划经济了。
与此同时,马克思还论证了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要经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循序渐进的历史阶段,商品经济是这个自然历史过程的一个必经阶段。这个重要论断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留下了创造性的空间。事实上,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都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俄国、中国,而没有发生在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提出了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国情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而且必须结合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30年,我们曾经按照计划经济的思路来规划社会主义建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计划经济对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制约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毛泽东很早就觉察到这个问题,于是对传统计划经济提出了质疑,形成了很多卓越的见解,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重要思想,这是我们党改革开放新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先导。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既可以同私有制相联系,也可以同公有制相联系,既可以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可以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力的活力。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同志就说过:“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2年,邓小平同志再次提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从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概念,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再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再到党的十九大继续强调这一点,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我们党以极大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市场经济的办法释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解决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始终没解决或没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发展。
今天,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搞市场经济,而且要搞好市场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世界市场经济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为主的世界市场环境下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更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市场经济规律做了充分的论证,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做了充分论证,对如何发挥价值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做了充分论证,高度概括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及其特征,是我们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的基本遵循,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起点。
三、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局面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项十分必要而迫切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通过后,邓小平同志评价:“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近40年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成果。例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理论、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股份制改造的理论、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关于自主创新和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理论,等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又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譬如,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判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任务;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等等,这些重要观点为我们树立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科学。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学术话语体系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更加重要。我们要学习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智慧。
推荐阅读
【理论动态】 王立胜: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正经历第三次高潮
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 ∣ 长按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感觉不错,请点赞 ↓↓